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直击2013浙江省小学科学年会直播现场 [复制链接]

61#

传热比赛


萧山区新塘小学   赵海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2#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3#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4#



《传热比赛》教学实录



执教:萧山  赵海军



师生交流



师:现在在我们桌上放着四根小棒,铁棒、铝棒、铜棒、竹棒,每人认领一根,



还有一个保温杯,杯盖上有四个孔,现在我们把四根小棒,同时插入保温杯中,



老师数三个数,请放开手,“一、二、三”



 



第一次聚焦碰撞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过一会儿,我们去摸四根小棒的顶端会怎么样?



生:顶端会很烫,底下会更烫



生:木棒会比其他的冷一点,铁棒会更烫



师:现在我们四根逐个摸一下,然后告诉我们你的感觉?



谁来告诉我?



生:在我的触摸中,铁棒的温度最高



我们这种是铜棒最高,竹棒最后



我们这组是竹棒最冷



铜棒、铝棒、铁棒差不多,竹棒最冷



师:排队出来可能有些困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竹棒是最冷的,



有些很烫的叫做热的良导体,传导热的能力很强



这些金属棒的传导热的本领用手能排出来么?不能



 



师:那要知道三种金属棒传导热的本领究竟谁强谁弱,怎么做?



 



第二次聚焦碰撞



 



生:用温度计来测量



生:搞一个铁架子,把四种铁棒子夹在上面,把四个蜡环套在上面,看谁先受热掉落下来了。



师:四根小棒?刚才一根---竹子的已经拿掉了



上节课中我们是用了凡士林的东西来让热传导,传导过去看得见了,今天我们要来设计一种热传导的实验



我们把木板反过来,木板上已经插上了三根金属棒,请添加其他物件,来设计一个热谁传的快的实验



学生设计



展示学生实验记录



上来两位同学



展示画板:说:三根蜡环上套在三根金属棒上,底下放酒精灯加热,看谁先掉落,谁传热最快



生:蜡环会滑落下来



师:他们有什么问题,或者怎么改进?



生:建议套两个蜡环,避免意外



套两个套环,套外面一点,增加名先行



怕实验失误



师:我们这些实验的器材还有待改进



给点掌声



还有没用其他小组需要展示



生:半圆形的是凡士林,将火材棒粘着凡士林粘在三根棒上,加热这些金属条,看看谁先掉落,就是谁传热快



师:同学们提出意见:凡士林涂的多少的问题



同学们设计了实验,提出了一些意见和修改,老师发红笔,你觉得你们有修改的就用红笔修改。



学生修改



师:你们修改好以后,老师发你们需要的材料。



看一下注意事项



实验设计版,纸的这面朝上,设计图的这边朝上。



大屏幕上的提示看清楚了么?看清楚了就开始



学生实验



实验结果都出来了吧,每组都一样么?



认为传热本领,认为铝传热本领最强的举手—8



认为铁最强的举手?没人



其余的同学都认为是铜最强,我们班共41人,还剩下33



现在各个的结果越来越集中起来,但是还有8为认为铝传热本领最强,老师也想改进,看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第三次聚焦碰撞



师:老师有次去朋友家里,朋友拿出一只杯子,朋友倒水给我喝,看见杯子的壁上会因为受热而变色,黑色变白色,我想如果我把这个材料用到我们的实验上来,会怎么样?



师:好哪里?



生:看见谁先受热,就知道谁的传热本领最强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秘密武器,组长领取器材



开始实验,我们的眼睛一定要盯紧了



继续实验



整理实验器材



师:木板还放在大家这里



现在请你告诉我,谁的传热本领最强,?铜的



获得了几票?41



师:我又在思考,是什么使得我们对于哪种金属传热本领最强,越来越统一?



生:是实验器材越来越先进了



是我们的实验结果的意见越来越统一了,我们还是要回过头去说说我们的实验,



是实验器材越来越好,



师:什么叫越来越好?



生:是得实验结果越来越明确,实验设计是越来越好的实验设计,科学家也是这样用越来越好的器材在实验



师:老师今天拿来了一个材料,锅,是用铁做的,还可以用什么做?



生:铜、铝、不锈钢,所有的金属,可以传热的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就可以了



师:那为什么我们家里的锅不是都是热的良导体的锅吧?



热的良导体都可以拿来做锅,锅的柄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所有的热的不良导体



师:我们今天探究讨论的是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我们的锅还可以用其他的热的良导体做,那为什么我们不用呢?



回家去问问我们的爸爸妈妈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记录:丫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4:23:31编辑过]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65#

杭州萧山教研团队展示三——专题发言


 


团队成长为我乐


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何树德


 



何老师语录:情系科学,心系教师;科学荣我荣,教师强我强,教师乐我乐。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6#

三次的思维碰撞让孩子们理解了实验方法,器材的改进带来了很大的变革!赵老师的引导真好!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67#

海军设计的三组有层次的实验材料,打开了孩子们创新的思维,赞一个!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68#

资料非常丰富而详实!
做有意义的事!
TOP
69#

  二、萧山团队介绍


(一)团队成长为我乐


主讲: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何树德


1986年暑假调入萧山教研室担任小学自然教研员。从此“带好一支教师队伍”就是我的首要任务,28年了,就队伍建设谈点个人感受。


1.确定主题教研,练就队伍


长效的主题教研:自制教具、自制投影片、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版电子音像教材(省电教馆拍摄)……


我的体会:这些活动是平台,有利于教师成长,聚人心。


2.抓住材料主线,丰满课堂


材料是课堂的突破口。以前自制教具是因为贫穷,后来教材改革了,更需要老师做教具。现在比较富有了,但学校里的而有些仪器不如教师的自制教具。接下来,新教材又要出台,有需要教师自制了。所以说,自制教具是永恒的课题。


电子音像教材共111节,28所学校参加,历时4年,40多名教师参加


3.突破时空界限,网上教研


20043月份运行,现在文章超过9000篇,点击量超过350万人次。设计的栏目面向老师和学生,点击率高。很多专家和老师通过网络关注我们的活动。


4.倡导自主合作,共享双赢


建立“教研共同体”,实现区域教研活动申报制和省市教坛新秀独立设计、主持教研活动。“教海无边,上了这条船,此岸已经消失,只有努力……”


5.感悟教师表现,促我成长


(一些科学老师的成长,令我开心;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困难与阻碍,让人心痛) 


体会:


学习改变命运;交流汇聚力量;拼搏赢得地位!


进步来自勤奋;力量来自合作;成果来自钻研!      


关于“乐”字:


忙—乐 有事情干才乐。


快—乐 比别人快才乐。


优—乐 赢得优秀才乐。


欢—乐 合家欢才能乐。


享—乐 团队进步我享乐!


表态:


情系科学,心系教师;科学荣我荣,教师强我强,教师乐我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4:42:29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0#

杭州萧山教研团队展示三——专题发言


 


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之路


 


萧山区银河小学   夏志明


 



感言:如果你要走得快,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要走的远,就和其他人一起走。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1#

 


(三)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之路


主讲:萧山区银河小学  夏志明


1995年我利用暑假到湘湖师范学习计算机,在键盘上敲打五笔字根。


1996年在上海实验小学第一次接触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对我触动很大,有心尝试,但设备昂贵。


1997年下半年我所在学校——浙江省湘湖师范附属小学建立了萧山小学当中第二个计算机房,我在教常识之余还成了一名计算机老师,开始有心学习与计算机辅助教育相关的知识。


199842,在教研员何树德老师的支持下,在区常识教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我执教了《火山和地震》, 课在电脑房上,显示设备采用的是29寸的大彩电并把它转播到学生机上,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火山爆发时声响效果,我把学校会议室的一对大音响拆下也搬到电脑房。这是萧山区小学科学(常识)一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课,计算机高密度的信息量,生动具体的图文资料,形象逼真的模拟效果,在参加年会活动的80多位常识骨干教师中产生了轰动效应。


为了解决教育软件与上课不配套问题,我开始自己学习制作课件的相关软件,从方正奥思到Authorware,还学了素材处理的软件,从图片美化到音频处理。由于当时萧山教育系统学这些的人很少,可以交流的人几乎没有,于是就经常在课后待在电脑房自己研究,往往到一直到深夜,后来干脆找来席子与毯子,太晚了就睡在电脑房,好在当时还没谈恋爱,手里有大把时间可挥霍。慢慢的我也学会了做课件,199810月萧山小学英语第一节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课也在我手中诞生,虽然执教者不是我,接着是音乐课、数学课……我俨然成为课件制作专业户,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专家。


1999年上半年,杭州市举行了第二届教师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参赛对象为在杭州市十三个县市区高、初中、幼儿园所有老师,本次评比共评出12个一等奖,我的作品有两个。2000年上半年杭州市小学常识计算机辅助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更多的老师了解了我。200010月,喜讯再次传来,在浙江省第三届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中,我制作的“宝岛台湾”多媒体教育软件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全省常识学科唯一一等奖,这次是大学、中学、小学均参加的综合性评比。其中,中小学组只评出一等奖16个。


20006月,省电教馆的领导经过实地考察后,决定让我区常识教师制作系列化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于是我们学科从全区23所小学中挑选了32名骨干教师,利用暑假时间,在湘师附小电脑房,对常识第九册地理部分127篇课文进行联合攻关。我们的设计标准是只要教师会用鼠标就会使用本课件系列,要方便一般教师操作使用,努力向教学资源共享的目标靠拢。当每篇课文以“学习”、“资料”、“练习”三大板块的模式确定后,集团军作战开始,大家不顾高温酷暑挥汗奋战,不分白天黑夜挑灯夜战,30余天后2张课件光盘完成,于8月初通过了省教委音像教材编制委员会、省电教馆、省教研室、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电教教材审定办公室的联合审定,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我除了制作课件外,还有幸担任整册光盘的技术统筹工作,最后这2张光盘以《浙江省义务教育电子音像教材——常识第九册》的名义,由省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在全省还属首例。由于我区常识教师课件制作整体实力较强,省电教馆把常识第十、十一、十二册配套光盘制作任务也由我们区常识教师团队来完成。我还被确定为省电教馆配套光盘电子版编委,对小学常识第二至第六册的光盘进行制作与开发,承担了五册教材三分之一工作量。20014月,我们制作的“常识第九册地理部分CAI课件系列”送教育部办公室参加全国中小学教育软件(资源)评审,最终被入选,我想,这是对我们萧山小学常识(科学)教师团队的肯定。


如果你要走得快,你就一个人走,如果你要走的远,就和其他人一起走!


在这个团队中,我无疑是的受益最多者之一,从1999年起,我制作的课件获区三等奖以上20多项,其中省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优秀奖1个,杭州市一等奖6个;在20016月在江苏无锡举行全国第五届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课展示会,我用网络协作学习来进行计算机辅助,执教了“杭州西湖”一课;2002年我还担任省编小学常识(科学)资源库历史部分的主编;2003年带领学生创办全省第一个学生团体网站——湘湖雏鹰网,我还参加《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制作实用教程》一书的编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5:01:11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2#

杭州萧山教研团队展示三——专题发言


 


科学教学具的研发思路


萧山区宁围镇第一小学  陈荣林


 



 


 研发感悟: 获得科学教学具研发的思路其实并不难,在我们的课堂中充满了这样的机会。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要多看、多想、多交流就会有,相信就会有很多教学具研发的思路在你的头脑中显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5:05:59编辑过]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3#

 

(四)科学教学具的研发思路


主讲:萧山区宁围镇第一小学  陈荣林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科学教学具的研发过程中,知道做什么比怎么做更重要,也就是研发思路的获得。那么如何获得教学具的研发思路呢?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获得:来自学生探究前的障碍;来自学生探究中的困难;来自学生探究后的局限;来自教材中的不足;来自对便捷教学的追求。


1.来自学生探究前的障碍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些探究活动,因为技术的原因或者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在探究前就给学生设置了障碍,从而导致探究活动无法开展。


如五上光单元中的《阳光下的影子》一课,先让学生预测从清晨到黄昏阳光下的影子会变化吗?会怎样变化?然后是实验观察阳光下一影子的变化,课堂上每隔10分钟观察一次,课后每隔一节课观察一次,最后整理记录。这个探究活动有两个障碍:第一就是时间问题。课内、课外都要观察,这样的时间,在实际探究中学生几乎做不到;第二就是太阳的问题。太阳是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你想要它出现还不一定在了。


面对学生探究前的这两个障碍,我就想到了能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整地探究,不看天上课。我把想法跟同校的李荣富老师交流,他觉得可行,于是我们就设计制作了“光影演示器”。如果没有太阳,学生就可以用光影演示器进行模拟探究;如果有太阳,也可以先在室内模拟探究,再到室外探究验证,这样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开展探究活动了。


2.来自学生探究中的困难


在科学课的探究活动中,有时候受一些材料的影响,会给学生探究造成困难:费时、费力,结果误差大……如果这时候我们能成为一个有心人,一个较真的人,思考其中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一个研发教学具的思路就会在你脑子中显现。


如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磁铁的两极》一课,有一个探究活动“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两个困难点:


1)两个点难控制。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时,ACE三个点的操作相对比较容易些,而BD两个点的操作难度就比较大。这两个点因为磁力不如AE两点的磁力大,回形针与磁铁接触面小而光滑,摩擦力小。所以回形针挂在这两个点时容易受到AE两点的影响,向这两个点移动,学生探究困难。


2)用普通的回形针作为实验材料,回形针很容易被磁铁磁化。磁化后回形针想要挂上挂钩难度就很大了:回形针一靠近挂钩就相互吸在一起而挂不进去,这时学生如果一拉,就有可能把整个挂钩连同之前挂上去的回形针一起拉下来,学生的探究就会失败。


萧山区新塘小学的赵海军老师关注了学生探究中的困难,于是他把回形针换成了六角螺母,第一颗用强力胶粘在磁铁上,当然统计的时候这一颗不算。由于螺母的接触面比较大,且重量又大于回形针,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探究中的困难,方便了学生的探究,提高了探究效率。


3.来自学生探究后的局限


一些探究活动,已经有老师设计了教学具,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效果。作为一个有心的科学老师,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思考,发现学生探究后的局限性,获得改进的思路。


《热传导及导热性比较演示器》是原萧山区小学科学教研员老师研发,他把铜、铁、铝三根金属捆在一起,在三根金属上相同距离处套上特制的蜡环。用酒精灯在同一位置加热,看蜡环掉下的情况认识三种金属的传热能力。但是学生利用这套材料认识三种金属的传热能力有局限性。间隔一定距离放置的蜡烛环,学生获得的是对三种金属传热能力间隔性的认识,而非连续性的,是半直观的。萧山区义蓬三小的君老师做了个有心人,从中获得了教学具研发的思路,研制出了新一代的热传导演示仪,可以使学生获得对三种金属热传导直观、连续的认识。


4.来自教学中的困难


新课程实施了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我们的小学科学教材并不是完美的,还存在一些问题,教材上有些实验也存在不足,影响们的教学。想办法弥补教材中的不足,体现编写者的真正意图,就可以成为研发教学具的一个好点子。


如三上《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教材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空气有重量。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用一根木棍,三个图钉和三根细线做一个小天平;先在天平一端挂上瘪的气球,另一端挂上一个笔帽,使小天平平衡;然后把瘪的气球吹大,看小天平是否平衡。教材的理想状态是吹大的一侧垂了下来,然而做过这个下水实验的老师肯定很有体会——由于受到摩擦力和风的影响,实际情况未必是这样的。教材中的一幅插图,更是起了误导的作用。我们都知道,用嘴吹气水蒸气会增加,这样即使小天平向着气球一侧垂下来,也不能真正说明是空气重量作用的结果。如果我们以此来得出结论,也是不准确的。


我发现了教材中的这些不足,于是想到了如何顺着学生的想法,让一个充气的气球显示出有重量呢?顺着这样的思路,我和我校的李荣富老师一起研发了《空气有重量演示器》。这个教具在课堂中,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充气的气球重量增加了,说明空气有重量。


5.来自对便捷教学的追求


小学科学老师,准备材料是一项很费时间的事情。作为科学教师,有必要为方便自己的教学而思考,追求一种便捷的教学。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就会迸发出教学具研发的金点子。曾经教过《常识》课的老师,还是很怀念这几套教具的。一盒配套教具,可以完成同一系列的所有课的教学,免去了每课准备实验器材的麻烦,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萧山的沈洋和俞华正老师从中迸发出了教学具研发思路,研制出了“沉浮单元积件式教具”,这套有结构的组合教具,既解决了教师整个单元的教学,又推动了学生的有效探究。


 


获得科学教学具研发的思路其实并不难,在我们的课堂中充满了这样的机会。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要多看、多想、多交流,相信就会有很多教学具研发的思路在你的头脑中显现。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4#



影子和他的小三与大眼睛!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75#

真好,就像是到了现场,谢谢直播!
TOP
76#

不过现场总是更直接!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77#

杭州萧山教研团队展示三——专题发言


 


教具研制,值得坚持的幸福事


萧山区汇宇小学  沈洋


 



感悟:自制教具,是一项永恒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年轻人要首当其冲。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8#

 

(五)教具研制,值得坚持的幸福事


主讲:萧山区汇宇小学   


2008年,在教研员何树德老师的建议下,让我第一次走进了“教具研制”的历程,这一走,就是六个年头。这六年,是我至今十八年专业成长中,最多“第一次”的六年。


(关键词一:激动)


2009年,我第一次拿到了区里自制教具一等奖,也是我学科技能中的第一个一等奖。随后,我的作品被教研员何老师推荐参加省里比赛,我第一次拿到了省级学科技能奖,而且还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是到上海华师大这样的高端学府去比赛,又是第一次,就两个字“激动”。随后,我和我的伙伴一直奋战了17个夜晚,一杯茶、一根烟,有好几个晚上一直研制到凌晨,每一个细节的优化,真的没有终点啊!进入华师大,随后进行的是反复的演示和复述解说词,第一次与特级教师面对面答辩,又是第一次。最后成功了,虽然是二等奖,但这又是第一次,第一次在华师大领奖!2009,那一次浙江队的总成绩超越了前一届!大家都非常开心!


因为那一次,我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定格了方向。就做好这件事吧——教具研制!看着华师大教具展馆大厅内张贴着一位位被评为全国自制教具能手的老师照片,我没有更多考虑,心想:拿下下一届,照片墙上也会有我的位置。硬条件是“两个全国二等奖或一个全国二等奖与一个省一等奖”。


(关键词二:教具研制)


有了方向就要有行动,接下来,在学科专业成长中,我的关键词就是“教具研制”。其实,我们回顾历届全国获奖作品,我们只要有信心,那是都有机会的!


09年下半年,我来到了规模更大的汇宇小学,在这里,校长为我们科学组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研制条件:我们拥有了教具研制工作室,里面具备了研制所需的优越条件和大量可用的原始实验器材!


冲刺第八届全国赛,在汇小,我给自己定位,不再做单一实验的教具。如果一个单元能组合研制,那我们的实验教学就更会如鱼得水!锁定“沉和浮”单元,是因为这一单元的材料问题多,有问题才是我们研制的方向,于是我便罗列问题,借学校装修顺便做木支架,借学校广告联系单位做有机玻璃水槽,借学校科学实验探究室创建找生产厂家定制间距可调式万向滚珠双导轮装置,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优化怎么改,一代,二代,三代逐渐升级,区一等奖,市一等奖,省一等奖,2012暑假,最后终于一路斩将,走到了浙大紫荆港,升级到了“天煌杯”全国一等奖。一套教具,一路走来,不知又有多少个“第一次”,感谢喻老师的一路指导,您送我的那一颗小小积件,就是我教具研制的核心思想“结构与优化”。


(关键词三:幸福)


“教具研制”,如果你只是为了参赛式研制,那就谈不上专业成长的激情了!参赛只是让我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出萧山、走向全国的一种方式。我把教具带进了我学科专业的各个领域,那就是一个词“幸福”!


我把教具带进课堂:带进区级年会课,带进市级研训课,带进市级观摩课,带进了全国优秀实验案例说课交流活动。


我把教具带进讲座:带进区级研训活动,带进区级年会活动,带进淳安教育技术中心考察团活动,带进萧山电视台名师大讲堂,走出萧山,走进临安石镜小学。


我把教具带进学生科技大玩场:带进萧山科技节展示活动,带进杭州市青少年科技大玩场展示活动。


我把教具带进省市实验技能大赛。因为教具,我有幸走上了省市首届实验技能大赛,第一次代表杭州,最后省一等奖(第一名)


我把教具带进案例,因为自制教具一般都是原生态的,所以我写的案例都是有个性的,都是很容易获奖的。就这个月初,我把实验案例带进了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活动”,教育部二司司长在省技术中心张仲华主任的介绍下,认识了我的案例。“沉和浮”一套不起眼的草根的单元组合教具,目前可以撰写19项实验案例。


我把教具带进了科研:课题论文、年会论文、科协论文、协会论文,全国发表,省级发表、市级发表、区级发表,没有花一分版面费,该发的都发了。目前关于教具研制的科研成果累计40余项。


我把教具带进了浙江教育出版社:编入了《最受师生喜爱的创意科学实验(小学卷)》。


我把教具带进了中高论文答辩的现场。上午刚参加完第八届全国自制教具评比演示与答辩,下午急匆匆的赶到中高论文答辩现场,第一次在一天中面对这么多的特级教师。这里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字“顺”,因为第一次职称评审就拿到了六年努力的证书。


六年教具研制,也让我成为了“全国自制教具能手”,实现了华师大的心愿,作为浙江的全国教具能手代表参加了现场表彰活动。“第一次、激动、幸福、顺”就些都是我“教具研制”这项大课题的关键词。如果我把自己曾经所做、所写、所经历、所收获的那些事儿静下来写一写,我真的有想法写一本关于“教具研制”的书籍。

教具研制,值得我们一起坚持的幸福事!2014,小学科学将迎来新的教材变革,新课标、新教材、新实验,让我们的“教具研制”迎来又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79#

更新速度真是神速!
TOP
80#

杭州萧山教研团队展示三——专题发言


 


把“热传导”传开去


萧山区义蓬第三小学  杨君


 



 


感悟:好的教具,就我一个人用,价值仅仅是1,所有的萧山科学老师用,价值就是300,所有杭州科学老师用,价值就是3000,我希望我的教具能给更多的科学老师带来教学的便利,最大化发挥它的价值。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1#

 

(六)把“热传导”传开去


主讲:萧山区义蓬第三小学


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的三个新奇玩意——婴儿防烫勺、变色杯、招财蛙。如果把它们和热传导有什么关系吗?很多老师可能就想到了,就是这三个玩意中用到一种材料,叫做温变油墨。


我把温变油墨涂在金属铜丝上,涂在圆铁片上,涂在铝棒、塑料棒、木棒上,涂在热传导演示器上。我们不仅能看见热在金属条、圆铁片上的传导,还能比较出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金属之间的传热比赛的能力。那么这件优秀的自制教具的推广有哪些途径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见效果。热传导研制出来了,实验效果好,2011年我执教了一堂公开课《热是怎样传递的》,听课老师一致好评201111月,桐乡的陈梅娟老师执教《热是怎样传递的》,当时上课展示用到了蜡烛环和温变油墨,下面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很新奇,课堂效果也非常好,这些器材也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最近,海风拿着温变油墨,还跑到了苏州去上了一堂《热是怎样传递的》,这套器材也被推广到了江苏。


2.教具评比打名气。我带着热传导实验,参加萧山区自制教具评比,杭州市自制教具评比,浙江省第六届自制教具评比,均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有机会参加在浙江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比赛,也获得了一等奖。更幸运的是,中央电视台报道这次比赛的时候,背景图居然是我的教具,非常荣幸。


3.专家推荐扬名声。热传导已经成为一些专家讲座的素材,不经意间,热传导扬名在外。像省教研室的喻伯军老师,萧山区的何树德老师等专家在外面讲座的时候都会把一些实验器材作为讲座的素材,无形中,这些自制教具慢慢得被推广出去。


4.申请专利增威信。一些优秀的自制教具可以申请专利,大家不要觉得申请专利会有多大的困难,其实很简单,大多数事情律师会帮你搞定,只要交钱就好了。申请专利有两个个最大好处。一、不怕别人做仿品。这次在成都的全国首届优秀实验案例展演活动中,热传导实验的赝品已经出来了,说明我推广还是很到位的。还有一个好处呢,人家看到专利证书,心里想:“哇,有专利,这来头不小,肯定是好东西。”


5.教具展示显风采。教具展示可以最直接的展示自制教具的效果。通过面对面的介绍和交流,能把自制的教具的设计思路、特点及优势直接展现在老师面前。


201311月初,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在四川成都举行。次展会共吸引了中小学师生5000余人次前来参观与交流。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刘昌亚、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都来到我们浙江展厅,参观了浙江的优秀实验案例。


6.杂志发表增影响。对于一些优秀的自制教具,可以写成文章投稿到杂志社。如果发表了,自制教具影响力一定会大大增加。比如说科学老师都知道的一本杂志《科学课》,这本杂志就专门有一个专题——实验与制作,专门是介绍自制教具的。如果你平时你也在做一些简单的自制教具,那么可以试着写一写,说不定就发出去了呢。像《教学仪器与实验》、《最受师生喜爱的创意科学实验》、《首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优秀案例展演浙江案例集锦》都有热传导的身影。


7.网络交流促推广。自制教具最容易推广的方式——发表在浙江小学科学网、浙江小学科学论坛中。同时,也可以与更多网友交流研讨,促进自制教具的改进和提高。我把关于热传导的一篇文章发表在小学科学论坛上,目前的点击量已经达到5500多人次,而且很多老师都在后面评价。网络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把你的智慧推广出去。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2#

杭州萧山教研团队展示三——专题发言


 


一路追梦,为孩子们搭建成长的“脚手架”


——萧山区小学科学学习材料开发应用的探索和思考


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杨春晖


 



摆弄材料,让孩子体验科学的乐趣


开发材料,让教师破译教学的密码


应用材料,让探究在回归后再出发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3#

有讲座、授课课件和授课视频吗?分享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5:50:46编辑过]

TOP
84#

作为萧山科学老师中的一员,我很傲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5:56:37编辑过]

TOP
85#

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脸庞,听着一句句朴实真切的话语,感觉到其实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做个有心人,和一群有心人走到更远!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6#

 


(七)一路追梦,为孩子们搭建成长的“脚手架”——萧山区小学科学学习材料开发应用的探索和思考


主讲:萧山区教学研究室  杨春晖


为孩子们搭建成长的“脚手架”,这是萧山区小学科学团队的老师们一路追逐的科学梦。我们的团队建设正是依托学习材料开发应用这项教学研究展开的,20多年来,这项教学研究好比一根纽带,连接了一大批爱科学、爱钻研的老师,在这个平台上老师们携手共进,在坚持中收获累累硕果。正是这根纽带,凝集了我区科学教师的智慧,成就了一大批教师的专业成长。


1.遥想当年:学习材料开发应用的缘由


三问“学习材料”:


“学习材料”究竟指什么?(是不是就是“脚手架”?)


“学习材料”孩子喜欢吗?


“学习材料”教师需要吗?


正是基于科学学科教学的需求、孩子探究科学的需求、教师开展教学的需求,我区从80年代开始,老师们携手走上了寻找“脚手架”之路,开始了小学科学学习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2.回眸往昔:学习材料开发的历史脉络


1)照片剪影。


2)技术支撑。我区学习材料的开发应用是随着当时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的:


两机一幕 —— 三机一幕 —— 四机一幕 —— 多媒体设备 —— 互联网班班通


在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区的教师团队也紧跟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技术产品,服务我们的课堂教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制作应用投影片和教具——摄制推广录像课和教具——制作应用课件和学生学具——开发应用学具和学件


3)开发特点


演示观看型教具 —— 动手操作型学具 —— 实践探究型学具


使用对象在不断扩大:教师支配材料  ——  学生支配材料


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单课教学的材料  ——  单元积件式的材料


设计领域在不断扩大:物理实验材料、生物标本材料、地理模型材料等一应俱全。      


个人散打 ­——  团队合作


4)累累硕果


教具:近年来我区在全国教具评比中获奖统计(略);近年来我区在省级教具评比中获奖统计(略)


课件:浙江省中小学教师自制多媒体教育软件评比(略);杭州市中小学教师自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评比(略)


其他:沈洋老师获得2012年浙江省首届中小学教师实验技能比赛一等奖第一名。教师在全国、省级教学杂志上发表自制教具的文章35篇。编入《浙江省小学教师基本功训练讲义——教具制作和使用》有10篇。《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我区3位教师自制教具的事迹。李国兴老师获得国家专利证书60多份,金亚军老师获18份,君老师获1份。沈洋、俞华正老师获“全国教具制作能手”称号。


3.驻足回首:学习材料应用的深度思考


    1)原始动力:为孩子们搭建成长的“脚手架”,团队共研,区域推进


2)作用定位: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学习材料与科学探究互利共生。


3)注意事项:安全、交互、便捷、效能、切忌沦为材料的“奴隶”。


打开我们的历史扉页,第一页清晰地写着:——摆弄材料,让孩子体验科学的乐趣


打开我们的历史扉页,第二页工整地写着:——开发材料,让教师破译教学的密码


打开我们的历史扉页,第三页灿烂地写着:——应用材料,让探究在回归后再出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5:59:58编辑过]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87#

我不得不再次感叹浙江老师的实干和高效,平日的工作加及时的报到,我们距离差得好远的,加油!
TOP
88#

摄影技术真不错。

TOP
89#

节选2013年小学科学年会现场短信平台


11月21日下午


 



嘉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材料适宜,事半功倍!



金华


萧山团队一定会同样精彩,保温杯四个孔这个小小的实验改进就吸引了我们,期待着… 



湖州


版画的方式设计实验,比单纯的口头表达更能吸引学生,效果明显!



金华 


三根金属棒这样竖直放置的话,最上面那根的和下面那根会有沿着金属棒方向的分力,有可能因为摩擦力减小而先下滑再掉落的可能~所以是否三根金属棒都放在同一个平面会好点~? 



衢州:


对于实验器材的改进,即使有时候有些小想法也会被存在的一些现实因素而打消念头,看来还需一股创新劲,向萧山老师们学习 



其他


听各位老师的课堂,总能给我启发。学生为主体,教具为辅,将科学课堂建设成为学生喜欢,学生留恋的课堂。 



绍兴


任何成功,都需要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何老师回顾的历史,就是成功的基础! 



嘉兴 


团队的发展需要一个踏实,认真的带头人,向何老师学习! 



湖州 


学术不分年龄,学术永远年轻;只要你永远沉浸在这片热土中,你永远年青。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90#

杭州萧山教研团队展示三——专题发言


 


我们的团队在前进


杭州市教学研究室   徐春建


 



营造向上的团队氛围:斗而不破   和而不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21 16:37:05编辑过]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