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兴区小学科学教师——菰城地理团队活动汇总贴 [复制链接]

61#

以下是引用喻伯军在2013-10-28 8:36:00的发言:

金钉子曾经取过2次,里面值得看的地方不少,学到很多知识。


很羡慕这样的团队活动啊!蒲公英这个组长当得称职。


谢谢喻老师夸奖,继续努力。


有机会,喻老师再跟我们菰城地理组去第三次吧。


里面东西真的很多,这次去,没有看到传说中的玉化树,心里很遗憾,希望下次还能再去一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9 6:38:51编辑过]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2#

以下是引用微风虎在2013-10-28 22:34:00的发言:
初尝共同体学习的快乐,会有很多感慨,甚至激动。坚持这份热情,我们会学得更多!

谢谢朱老师鼓励。


将热情化为坚持,将快乐化为动力,将感慨化为反思,我想,我们可以走得更远,学得更多。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3#

以下是引用丫儿在2013-10-28 9:37:00的发言:
嗯,后期的报道也是给我们学习、经历啊!真好!

如果这样的活动,能起到影响自己,辐射他人,那我们共同体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谢谢丫儿的关注。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4#

以下是引用swj83310在2013-10-28 15:53:00的发言:
第一次去走马观花,第二次去细致观察,岩层、岩石、化石、生命演化、生物灭绝大事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牙形石和鹦鹉螺成了我们的手势,收获颇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28 15:55:42编辑过]

 


带着目标去,肯定关注的东西就会不一样。功课做得越足,收获也就越大。


记得读书时,鲁迅的那篇百草园,魂牵梦绕了我很久。


虽然,长大了,能亲自去看百草园,但看到零落的几株油菜花时,我心情顿时黯淡了很久。


现在,仔细回想,其实,我少了鲁迅了当时的哪一种心情。也许,我俯下身去去,说不准,也可以看到很多异于当年的新发现。哈哈。


对了,那个文中一直影响我多年的何首乌,我终于在今年培训期间见到真容了。


感谢共同体给予的新发现。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3-10-28 15:11:00的发言:

黎黎真的很厉害,这么快赶出这样的帖子,值得学习!


金钉子一行,尽管已经是第二次,但与不同的人一起去,收获就是不一样,真好!


很多人都不是第一次,仔细想来,虽然我是第一次去,但是,还是有很多的东西没有看到。希望下次能再去一次。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5#

以下是引用撒那特斯在2013-10-28 19:55:00的发言:

这次活动最棒的是,面对同样的岩石,以前只是惊叹后的遗忘,现在是惊喜后的探究。和老师们一起,谈论的便是岩层的成型、成因,沿路花木的特征、名字。来到这里,深感对自己仅有的狭隘的地理知识的无奈,但相信在我们的学习共同体的熏陶下,能让我从被学习到主动探索,因为兴趣,所以可以了解更多大地。


从被动转为主动,从一般兴趣转为浓郁,我们菰城地理的追求。华华,加油!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6#

以下是引用曹文佳在2013-10-27 20:43:00的发言:
活动非常丰富,报道也非常及时,赞!

谢谢文佳!欢迎来浙江,欢迎来湖州。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3-10-27 9:00:00的发言:
很有特色的活动,赞!!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特别是组长的组织相当的到位啊!!!

谢谢海风的关注!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中活动。我们是不是有孩子们的学中玩,玩中学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将这份学习热情渗透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继续努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7#

以下是引用千岛海韵在2013-10-28 8:18:00的发言:
好地方呀。看到了地质层,也看到美女了。

真的是个好地方,欢迎来湖州长兴,实地观察。哈哈


 


以下是引用湖州熊二在2013-10-27 21:09:00的发言:
再次回顾,其中对几个手势的摆法印象很深刻,另外还土豪了一把!这次活动,看到了,学到了,赚到了~~

看到了,摸过了,听到了,学到了,记住了。最后,还快乐了。哇~~~真的赚到了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8#

 


资源网站:


中国科普博览——地球的故事   地质馆


http://www.kepu.net.cn/gb/earth/terra/terra_rock/index.html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69#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听课小感


 


20131029日 ,地理组两名组员陆志浩和高杰分别对创新培训班开设两堂科学课,分别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和《电和磁》。这两块知识都是菰城地理组需要知识普及的范畴。


听取浩浩的地球运动一课后,在与他人交流中,感受到要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知识方向,我们需要在课前做足功课。很清晰,记得去年,黄山全国年会,刘晋斌老师的那节课《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这么深奥的知识,在看似那么轻松的引导下,学生学得生动、有趣。一节看似那么复杂的课,竟然这样简约精炼的上完整,该学习的范畴全部到位。用他师兄的那句话就是:你看似一堂课,虽然是40分钟,但是,他却准备了30年。一开始我并未理解这句话。转念一想,这是否就是那句话:三十年磨一剑。上好一堂课,需要积淀,才能融会贯通。往往,我们在上课时,会单纯的认为,上这节课,只需要将这节课的知识点,自己理解到位即可。但事实上,一堂成功课的背后,只有你将所有跟这块知识有关的内容,全部成足于胸,无论出现任何分支时,你都能游刃有余时,你才能底气十足的站立在讲台。


比如,这节地球运动课,你需要了解的知识,不仅仅是对于地球的形成、内部结构等有关知识等,还需要懂得地形地貌等等。


这也是我回来后,急于百度上面资料链接的原因。将这块知识跟大家分享,一起学习。只有真正理解了,通透了,才不会出现误导学生理解板块运动的原因。


其次,关于这类课程,应该用怎样的教学模式去开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这一切,都需要咱们共同努力。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0#

在课上的时候,跟学生说起什么是“金钉子”,学生们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他们也学到了。
TOP
71#

 

听课笔记:陆志浩《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听课地点:湖州吴兴区东风小学


听课时间:2013年10月29日


记录点评: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0845师:地形是怎么形成的?比如说山脉、高原,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对大家来说,可能难了些。今天我们就来谢谢地球内部的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0846播放视频《火山》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火山


生:火山喷发形成了高原。


师:刚才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哪里?


生:地球的内部。


师:火山喷发会下什么地形?


生:会形成岛屿。


生:会形成山地、丘陵等凹凸不平的地形。


师:那你觉得,火山喷发形成凹凸不平的时候,剧烈吗?


生:剧烈。


师:日本的富士山,长白山天池,都是火山喷发的。


0849师:除了火山喷发,你还知道什么会引发剧烈的地形变化?


生:地震。


师:我们来看一下汶川地震时的前后对比照片。


0850幻灯摆放2张航拍照片,学生观察发现。


生:白色的是河流,被地震阻塞了。


师:还有些地方是河道变窄了,变浅了。


幻灯播放地震段的细节图片,观察。


0855师:无论是地震还是火山,它们爆发都是非常剧烈的,它们对地形的改造,所需的时间是漫长的还是短暂的。


生:短暂的


师:火山和地震,都是和地球内部关联的,那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是怎样呢?


0856生:地球内部是地壳,然后是地幔,里面的地核。


0857出示地球的构造图片


师:越到地球内部,温度就会……


生:越高。


师:越往内部,压力就越来越大


师:如果压力一次爆发,会形成什么?


生:有可能是地震,有可能是火山。


师:这个压力不会一次性爆发,它是一次次的爆发。


幻灯播放地球板块对比照片


师:什么样的力量会形成这样?


生:地震或火山。


师:那到底是什么力量形成了这样的变化?想不想了解?


生:想。


师: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我这有个水盆,还有一个泡沫块,谁能想想,这分别模拟什么?


生:泡沫模拟大陆,水盆模拟大海。


师:那我想模拟地球内部的变化,你会怎么做?


生:用吸管搅动。


生:用吸管吹。


师:你来模拟一下。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看到什么情况?


生:泡沫块开始剧烈抖动。


生:开始分裂。


师:是分裂还是分离?


生:分离


生:泡沫块开始漂浮


师:是漂浮还是漂移?


生:飘移。


师:你觉得怎么的情况使我们大陆开始分离的呢?


0906视频播放大陆板块的模拟动画。


师:这样的话,两块大陆发生了分离。再继续下去,会发生什么?


生:大陆被海水侵蚀。


生:可能在其他地方合起来。


师:那你们说说看,板块的分离,会造成什么地形?


生:盆地


生:平原


师:好像不大可能。


生:高原


师:这个有可能。


师:还会形成裂谷。科学家预言,东非大裂谷会继续扩大。


师:大陆在海洋上漂移,如果有两块板块碰在一起,会形成什么?


生:地震


师:有可能。那碰撞之后,又怎样呢?会形成什么地形?


生:有可能是山地。


师:我们再来模拟一下“板块碰撞后引起地形的变化”


0910幻灯出示活动要求


活动:板块碰撞后引起的地形改变


1、用泡沫块模拟板块。


2、双手将两块泡沫块向中间轻轻用力。


3、双手将两个泡沫块向中间继续用力。


4、认真观察每一个阶段的现象。


5、想一想,板块这样的运动会使地表产生怎样的地形地貌?


生分组拿出信封,根据要求进行模拟实验,并记录。


0918师: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研究成果。


生:轻轻用力两个泡沫块会高上去(山地),继续用力会断裂(高原)。


师:如果继续用力,你们会听到啪的一声,断裂了,然后继续挤压,就会形成山脉。


幻灯出示褶皱山脉和断层山脉的图片。


师:我们在这过程中,会形成山地、高原等。那大陆漂移这个过程,我们人类能感觉到吗?


师:它需要的时间,一天可能吗?一个月?一年?


生:不可能。


0923师:它们的表现并不是那么的剧烈,同时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当的长。在这个漫长地形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那地形的变化是不是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去的呢?


生:不一定。


师:那还有哪些因素?


生:……


生:流星雨。


 


 


对陆老师一课的点评:


1、教师的思路非常清晰。


2、学生的科学学习习惯很好。


3、模拟实验比较新颖,动画配合合理。(无声音效果)


4、探究性可以进一步加强,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后面是不是可以给出图,让学生去分析,有具体讨论的载体,符合学生的思维。)


5、模拟实验的科学性。(特别是要尽量接近事实,在无法实现时给予必要的说明点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30 23:15:20编辑过]

TOP
72#

 

听课笔记:高杰《电和磁》


 


听课地点:湖州吴兴区东风小学


听课时间:2013年10月29日


记录点评: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师:怎样在不碰指南针的前提下,让指南针发生偏转?


生:用磁铁。


师:试试看。


师:还有什么办法?


生:用电磁铁。


生:还可以用铁一类的物质。


师:试试看,可以。


师:铜能不能?


生: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它没有通上电。


师:那我摩擦一下这根铜丝。看到什么?


生:摩擦使铜丝带了少量的电,使指南针发生偏转。


师揭示秘密,是一个闭合的电路。板书小结是电流使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学生分组连接一个电路,再尝试让指南针发生偏转。


师:通电导线,为什么能让电流发生偏转?


生:电流产生了磁。


师:刚才大家觉得现象不怎么明显,有什么办法增加偏转角度?


生:增大电流。


生:用电线在指南针的周围多绕见圈。


师:这种方法我们叫把这根导线绕成线圈。


师:这种方法和增大电流一样吗?你来说说看。


生:这种方法相当于把许多磁聚集在一起。


师:线圈我们要自己做。


教师实物投影演示绕线圈的方法,并用透明胶固定。


师:增大电流还有什么方法?


生:把胶皮去了。


师:那我们用这根去了胶皮的铜丝试试看。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灯泡的发光情况,没有太大变化。


生:还可以使用短路的方法。


师简单说明短路的操作方法。


学生分组做实验。


1023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短路之前发生偏转,短路之后偏转就更明显。


师:第二个实验谁来汇报一下?


生:线圈越多,产生的磁力越大。


师:还有没有小组不同的发现?


生:把导线的位置换一个方向,它偏转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师帮助学生演示,刚开始学生观察不明显。


师:和电池的方向有关。


生:如果线圈立着放,磁力会更强。


生:用导线直接把线圈连在电池上。


师:今天我们对电和磁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我们之前,还有一位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


师出示奥斯特的图片和进行介绍。


师:学完这节课,我还有一个问题,这节电池,我想知道它有没有电,有什么办法?


生:连上灯泡。


师演示一下,不亮。


生:可能是灯泡坏了。


师:刚才我们试过了,灯泡好的。


师:今天布置大家一个作业,大家怎么检验电池到底有没有电。



对高老师一课的点评:


1、给学生较多的探究和研讨时间


2、实验材料的准备比较到位,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师对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掌握,可以在细节上关注。比如今天的研讨基本上是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单兵作战,没有发挥团队优势,对话的形式基本上是师生交流,学生成为观众。


4、学生前概念如何处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30 23:16:55编辑过]

TOP
73#

感谢兔子的整理,让我这个没去现场听课的人,也犹如听课了。课堂实录的方式真好,利于学习!


欢迎陈老师再来指导!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4#

陈老师的认真和对科学课教学的执着,早已非常佩服!这次的近距离接触,让我们的仰慕更为真切了!
TOP
75#

国培2013——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班培训(1)


 


 


       7:36    杭州东——汉口的动车


       12:05  到达汉口车站


       12:40  华中师范大学报到,入住桂苑宾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3 20:44:12编辑过]

TOP
76#

 


 


感谢陈建秋老师的实录。


看过实录和点评,一直想着来记录点什么。


那我就说一说《电和磁》这节课吧,虽然我没有全程听完。


这节课,是我自己2010年,在省疑难问题那次上过的课。一直以来,不怎么敢去写这段回忆。主要过程对于我自己来说比较虐。


 


转为正式话题:


 


兔子提出,怎么处理学生前概念的问题。


这里我想说的是,是否应该先区分出,哪些是学生的前概念。


根据了解,这节课,在上之前,老师让孩子们回去预习了这节课。


在这里,我就想说:这样的起始课,需要预习么?如果真的要预习,到底应该预习或者叫铺垫哪些知识点?


我的观点是,这节课,不需要去预习。如果,预习,就会出现,本次课堂的现象,学生电生磁,电磁铁全部这些名词爆了出来,当老师遇到这些时,就感到了被动。因为貌似学生全懂了,但是事实上,学生真正懂得这些概念名词背后的具体内容么?


但是,必要的知识铺垫,是应该到位的。
这节课,到底需要哪些知识概念呢?
第一:三年级的磁铁相关的内容,磁铁的磁性特点。
第二:四年级电路的相关概念。通路、断路、短路。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7#

以下是引用微风虎在2013-11-3 20:38:00的发言:

国培2013——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班培训(1)


 


 


       7:36    杭州东——汉口的动车


       12:05  到达汉口车站


       12:40  华中师范大学报到,入住桂苑宾馆。      



 


感谢并盼望朱老师的地理国培,能给我们地理地址组补充些新的前沿信息,也及时给我们普及些基本的理论知识。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78#

 对专业教师和教师职业的思考


 


   今天一早聆听了华师大城环学院李家清教授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解读,感慨颇多。我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专业教师和教师职业如何定位产生了一些思考。


   专业教师是指教师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专业教育工作者。


   教师职业具有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学生成长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工作内容的超前性和创造性、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


   可见教师职业的操守应该是在教师已有的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应突出对自身岗位的理解和认识。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


   教师职业还需要教师博学多才。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李教授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理念的解读非常透彻,这也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要有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行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想首先得是这个学科的专业人士,再加上自身岗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心,那肯定会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肯定会获得学校和家长的赞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5 0:13:59编辑过]

TOP
79#

"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感谢朱老师的培训笔记和反思。


现在,任何一门职业都面临着大的挑战,更不用说教师了。


古话是真理:活到老,学到老。


邓爷爷的话也是真理:你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挨打。


我们说:不及时充电,更新原有的知识体系,就无法激活自身的那点透彻的水,为了不变成死水,浑水,唯有不断的让它流动起来,让它汇少成多。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0#

 

学习充电  应该快乐着


 


前些年我还是一个普通老师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只教不学的状态,感觉到有些时候有点跟不上教学理念的步伐。教育部颁布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后,省、市、区的中短期培训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这时我想学习的机会终于来了。因此在忙完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申报参加各级的培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周围的老师都有一种感觉:每个人都要在工作时间培训,无疑是教师间调、换课挤出时间来参加。如果再为了学时,选择或安排的培训内容不合老师们的口味,那这完全成了工作中的一种负担。现在我刚刚走上学科教研、教师培训的岗位,角色的转变给了我很多思考和想法:教师们需要学习充电,但应该是一种主动参与、快乐的学习方式。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参加培训就是一种学习,是当一回学生。既然是学生,那么就像学生一样要有学习的兴趣,要有学习的氛围,要有学习的时间。这些都是组织培训者需要考虑的。我认为每位教师有学习的愿望、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每位教师有自己的特点,有各自的强项,有各自的薄弱点,每位教师的学习方向是各不相同的。就像科学老师的实践培训,老师们应该根据自身特长的选择不同的学习领域(天文、地理、生物等),按照培训者精心安排的星空观察、地质博物馆考察、植物辨认比赛等学习和活动,让教师在兴趣的带动下很好的参与,效果肯定很好。


如果往这个方向去想,那么教师培训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点会越来越细,除了讲座、听课、评课,可以有课堂语言的研讨班,下水实验的互动,资料收集的共享,读书会……


同样,组织培训形式也可越来越灵活。自选式培训,让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最需要学习提高的培训内容。避免“一刀切”式的培训带来的弊端。专家零距离接触式,邀请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同备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同上一节课、同评一节课等等。


其次,要让教师在培训中要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老师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是一种任务,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增添压力。在学校的校本研训中,有时很羡慕美术老师的研训活动。虽然是小学科,活动多,地点远,可每次美术老师都积极参加。他们不管是上课、听课、评课,有时是小专题的研究,仅作探讨不加压力。有时是看画展,有时是大师级的亲临交流,有时是不同画种的探讨。他们的活动时间也不仅限于工作时间,暑假里有好的主题展出,他们都会互相交流一同参与。我想精彩而丰富的内容是吸引老师学习的重要原因,才让他们连暑假也会主动参与。


此外,我觉得不同年龄段的教师需要的培训内容是不同的,最需要培训的是年轻教师。年轻人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理论知识不缺乏,但是一到工作岗位就发现,自己在学校学的那些知识没有一点用途。所以,青年教师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实践操作的培训——术科培训,如:如何备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怎样批改作业,怎样完成每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怎样听课、怎样评课这些方面,都需要有一些系统培训。中年教师业务能力已经没有问题,他们需要一些新理论、新知识、充实、完善自己,这时候也是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时候,最好有一些集中的脱产培训,让他们找到新的动力。


总之,培训是教师岗位上再学习的好途径,让老师们主动、快乐的来学习才能发挥培训的真正作用,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5 23:16:39编辑过]

TOP
81#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TOP
82#

朱老师昨日的培训笔记,从更深层,也更加具体的阐述了教师应该提倡终身学习的观点。


写得很真实,也很打动人。吸引我一字不落的看完。


赞一个。


我们的活动,也正是在朱老师这样思想的引领下,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将快乐的学习,进行到底,让我们主动学习。


真的让我们以身作则,来实现这样的一句篡改的词句:


 


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83#

感谢朱老师和陈老师的精彩分享,让我有所感悟。进入教师行业前,觉得老师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从进入教师这个行业开始,才发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其实是蛮大的。我不知道原来一节课上之前要准备那么多的东西,要准备好材料,想好思路,研究好学生的想法。最重要还要不断的培训,才能跟上别人,天啊,一天从早上6点半起床到晚上10点半睡觉,都是在忙学科的事情,当时我就抱怨了,怎么这么忙!慢慢地,学生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我发现成就感也在逐渐的增加,也习惯了这样的忙碌。有的时候还会觉得我怎么没有别的科学老师那么专业,培训和听课真的让我成长了很多,有了自己教学的想法,虽然现在还没有成熟,也没有到火候,可是我相信,坚持一定会有收获。时间会是个好东西,让我们成长,更让我们成熟。

TOP
84#

哇,朱老师每天写那么长一篇培训体会啊!大赞啊!


可是,为什么不开个个人贴呢?而贴在这里?


出去培训过一次才真切感悟:当你静下心来参与学习,真的能学到许多许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回去当学生,学习思考的会将实践与理论结合,感悟就更多了。


现在咱们的很多培训已经很有实效,也很吸引老师们来主动参与了。只是真心希望以后的什么培训能集中,一周,两周甚至更长,这段时间久脱岗培训,成为一种惯例,而不要老师们再自己调课,心系两头。。。。


美好的愿望,期待啊!!!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5#

       这次真想好好当回学生,而且想着自己感兴趣、所教学科相适应的东西。可惜主办方考虑的因素更多吧,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还是让人有点失望。而且湖北、学校的饭菜不合口味啊!


      今天下午,在同室陈老师的的帮助下,蹭了他们班的一节课,收获颇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6 21:21:42编辑过]

TOP
86#

噢耶,朱老师学好回来也可以带我们外出实地考察了,对吧?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7#

      设计野外考察的路线,实地考察地质、地貌也是上课的内容!这样的考察要有专家的指导那真是太好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6 20:02:25编辑过]

TOP
88#

     今天听课过程中,我绝对是最认真学员中的一个,可惜不是这专业出身的,很是吃力。回来一定得先好好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TOP
89#

金钉子公园很不错的,去过一次还在回忆中,


你们的地理主题研究小组很有特色,很有实效,很值得一访啊!

TOP
90#

每一次这个帖,都发出一羡慕声啊!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