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4年第1期“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学习体会汇编(共82篇) [复制链接]

21#

2024-1-0023江苏苏州高靖

我很有幸加入馨火科学网络研修共同体,感谢平台提供的学习机会!

本次黄春方老师分享的日本科学教育考察见闻”,我认真看了一下回放。其中,让我进行不停地思考的内容有两点。第一:孩子们如何在科学实验课中进行真实有效的探究?第二:对于常规的课堂,如何快速把握教材重难点,突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

在黄老师分享的日本科学课堂中,我了解到,日本小学的科学老师,在面对一堂比较重要的公开课时,只用了3个小时做准备,这让我很惊讶,难道是他们不重视来访老师吗?肯定不是。在参观的几所小学中,他们的教具很有特点,一个老师可以十几年都在改进一个教具,教具都是可以随手拿来使用的。所以,我看过视频后,打算在新学期,从每一堂课开始,认真钻研新课标、教材,首先把基本科学知识了解透彻,再采用合适的教法,尽量在常规课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不能说把常规课当成公开课来上,至少,在准备一堂像样的课时,能快速有效。

TOP
22#

2024-1-0024河北沧州刘烨



TOP
23#

2024-1-0025江苏苏州孙艳

一月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趣味与理性的平衡

今年一月有幸参加了研修共同体总第103期,通过分享嘉宾的对日本的科学教育环境和实际课堂教学的见闻,我对国内外的科学教育有了很多收获和启发。在国内,我从事几年的科学教育发现,小学科学特别注重学生的感受,课堂设计要充分尊重学生对科学想玩、好奇的心理,但是小学生容易忽略活动后的理性分析和探讨,即使老师能带动部分学生探讨,但对于多数重体验的学生来说难度一上来就兴致减半了。下面通过本次日本教育考察的研修,从两个方面谈谈怎样在实验课堂上平衡趣味和理性:

一是设备整洁有序,教育渗透全面

首先不论是日本整个大环境的整洁,公共场所看不到垃圾、还是小到一间教室的布置整洁等等,我们都可以从参观者的角度发现,日本对整洁有序的重视是体现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细微之处的,尤其在硬件设备上相比较我国有了不算高端却更细致的改进,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比如教室里的凳子,看上去是非常陈旧的,而我们国内目前使用的是容易损坏的较为轻便的塑料凳子,且多数是高饱和度的明亮色彩。然而仔细看他们的凳子里发现别有洞天,凳子拿起来是沉甸甸的,低重心的,保证学生的安全。凳子是由耐用的金属制作,并且侧面有一块可拆卸的实验垫板,这种实用性和耐用性结合的巧妙设计,潜移默化的培养着学生的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珍惜物品的理性实在的科学态度。在一些课堂我们还会看到,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小白板、记号笔和板擦,方便学生随时记录头脑风暴的内容,形成更真实直接的小组报告,促进了学生小组的合作。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科学教育的渗透是全方位的,不仅是课堂本身,还注重课堂软硬件的全面渗透。

二是教具研发巧妙,课堂体验深刻

一堂《杠杆》的科学课,日本的上课流程其实和国内相差不是很大,有很多共性,比如同样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活动搜集证据探索杠杆的作用,这个过程也同样强调证据意识,也同样是复刻和体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但是日本课堂里,让我比较叹为观止的是教师对教具的研发能力很强。《杠杆》这一课在国内,我们大多数老师会使用能摆在桌面上的轻便小巧的杠杆模型让学生研究,甚至现在教科版的最新教材里直接舍去了难度较高的杠杆尺,改成了木板和石块,只要求学生掌握到杠杆上有三个点的原理,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但是科学难度减弱不少。而日本课堂里,这位教师是直接做了一个非常大的杠杆教具摆在教室前方中央,充当阻力的物品选用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玩偶,杠杆很大,学生可以直接上台体验用手臂力量翘起重物的感觉,这种体验比小模型带来的深刻很多,趣味性更强。在杠杆上教师还用黑色粗胶带突出了杠杆的刻度,方便学生深入体验三个点位置不同带来的变化,从而全面探索杠杆的原理。这样直观的教具给学生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大大满足了学生想象中的科学课堂的趣味性,粗粗的黑色刻度又保留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杠杆原理的科学性和挑战性。而且本课教师在导入时已经埋下了科学性的种子,让学生计算将要抬起的重物相当于多少个老师本人的体重,用数字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重物究竟有多重,这给接下来精准深入研究杠杆的三个点埋好了数据支撑的方法基础,这样既能保持体验杠杆的活动中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字的工具实用性,避免造成活动与数据分析之间的强烈的割裂性,从而使学生失去探索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日本科学教育大体的感受,可以说日本科学教育是将尊重学生感受排在课堂第一位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日本教师尽可能平衡了趣味感受和理性分析之间的矛盾感,让学生能真正感受到科学的价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想教具的自主的研发、实验环节的层次铺设、科学态度的全面渗透,这都是我们国内科学教师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地方,让我们尝试平衡理性与感性,给学生别开生面、真是落地的科学课吧!

TOP
24#

2024-1-0026安徽合肥刘慧

本次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一所科学中心所开展的《杠杆原理和作用》大课及小课部分,其课程设计对我的日常教学设计也有很大的启发。我的收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一、 课程设计框架

1、 提出问题:熊研究员有多重?如何用塑料瓶测量出?

2、 探究过程:

(1)教师演示。让学生先看现象


(2)对现象总结归纳,引出杠杆原理


(3)将具体的现象推广开来

小狗也可以翘起熊博士

改变环境也可以

动力不仅可以向下还能向上

(4)学生实践(小课)


二、 对现有课程的反思

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也涉及到杠杆类简单机械的学习。传统教学是以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思考引入,然后用小石块翘起大石块的实验方式去探究。


虽然两课整体设计框架类似,都是创设情景、抛出问题、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实践应用。但是在具体的问题创建和探究引导上,效果天壤之别——一是熊研究员的实物更有吸引力,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更好调动;二是在演示实验的设计上,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更科学,物品的选择以及“真人上秤”的设计更加有趣,学生注意力一直跟着老师;最后的小课上,学生的实验也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


三、 具体改进措施

一是问题情境可以引入实物,比如直接借鉴的话,就用一个小熊玩偶,或者阿基米德发布任务(科学家的故事)等;二是在演示实验时用多种现象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是老师要抛砖引玉,让学生最终自己设计和体验杠杆原理的魅力,由特殊到一般地引发学生更广泛思考。

TOP
25#

2024-1-0028新疆乌鲁木齐张勤

首先感谢爱牛黄春方老师与我们分享去日本考察的所见所闻,让我深刻感受到日本对科学教学的很多情况是与我们中国不同的,同是也觉的我们之间是有差别的当然也是意料之中,同时也很羡慕黄老师能有机会去国外而且是专门为科学课去,下面我来说一下我的体会:

一、学校教育,黄老师去了日本的松泽小学,这是一个百年老校,历史悠久这与我们的区别就很大,中国小学基本上没有上百年的,班级人数36人左右,学校很人文化很细心,有准备学生放书的地方,有健康保健室等等。三川小学,《杠杆》一课

感觉学生学习很轻松,学生自由使用教具通过自己的方法来感受杠杆是否省力,没有分组也没有汇报,只是在让学生体验,没有什么教学方法,既不活跃也不教条,可能是因为人少,所以学生不急躁不怕轮不到自己,最好的是他们有自制教具的地方,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制作适合的教具。

二、教学中心,六年级的大课有200多学生听课,说明日本对科学教育是很重视的这样的大课实验材料也很大,让更多的学生一起探讨。

总之还有很多觉得很好的地方,但是国家不同可能有些地方也是没办法去效仿的,最后感谢桂馨让我们有机会可以了解我们不知道的国家对科学课的态度

TOP
26#

2024-1-0029山东潍坊张守艳

20242月2日,通过回放的形式聆听了黄春方老师分享的《日本科学教学考察见闻》。黄老师将在日本的所听所闻近距离的分享给我们,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了解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教育,在教学中,要进一步转变科学教育理念。

一、创设真实的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的、个体的和社会的过程,学生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建构知识。情景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实践和合作来建构知识,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在实施小学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观念,认识到科学课程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授课时,可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真实体会与感受上,黄老师分享的报告中,日本的教师在一节杠杆的公开课上,将大型杠杆带到了学校,创设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切身体会用杠杆提起一桶水的力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实施有效的评价

评价是引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动力源泉。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有效地将教学评一致性贯彻到教学中,可以提高科学课堂的效率,全面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座中提及的学生课堂上制作杠杆的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前面一节大课的学习,到后面这一节小课的提升,无论在杠杆原理还是在杠杆体验方面都是比较成功的。

三、服务课堂的创新

科学创新是推动科学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如:在讲座中提及的自制教具部分,有一个由玻璃瓶和长管制作的教具,应该是来探究空气热胀冷缩性质的教具,这一创新教具在课堂上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TOP
27#

2024-1-0030山东淄博张建晓

听了黄老师的日本科学教育考察见闻,特别感动于黄老师提供的课堂课件和学生的照片以及视频,让我们仿佛也跟着考察了一次。感触比较深的是对黄老师提到的杠杆一课的教学,给予我几点启发和思考。

一、现场体验印象深

不管是在班级里的公开课还是在有舞台的大课中,教师使用的教具或者学具都是较大的,并且学生每个小组都可以亲自去感受,就好像到了真实的环境里一样。他们提供的杠杆的学具因为足够大,应该可以用手非常明显的感知到压动另一侧的物体时的不同,手的位置和用的力量变化的数据也很清晰。

这一课在我们的教材中也很经典,我们平时用的教具或学具都是纯模拟的,相对来说都是较小的,操作时对学生的印象可能弱一些。所以,放大我们的材料,如果可以,就让创设的情境更加接近真实的。其实很多老师都做到了,我记得有一次出公开课时,有位老师就把跷跷板带到了教室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在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尝试。

二、拓展制作促理解

上完几百人的大课后,教师又安排了在教室或者实验室里用吸管、燕尾夹等体验杠杆的拓展制作,使用的材料也很常见,特别是后面的增加吸管装置来让整个装置平衡的活动,很有新意。

我们平时很多老师带领学生做杆秤的模型,也挺适合做杠杆的拓展制作,下学期五年级就有这节课,先准备起来。

其实对日本的一些科学教育视频接触的比较多,有很多我都用到课堂中,比如《大科学实验》,总共35集,每集十分钟,和我们的科学课内容很多都很贴近,其中涉及到杠杆的那一集叫《拯救围巾大作战》,就成功的让一个人翘起了一辆大货车。

还有《像乌鸦一样思考》很能体现日本的一些科学教育的理念。

总的来说,我们和日本的科学教育都是提倡做中学,在教师创设的各种课堂活动中,学生不断体验,不断实践,进而不断思考,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每一位科学教师,都扎实把每一堂科学课落到实处,坚持带领学生实践,打好认知基础,我们国家的孩子们也会都是各个领域的人才。


TOP
28#

2024-1-0032山东日照王倩倩

2024年2月3日,通过回放的形式收看了黄春方老师分享的《日本科学教学考察见闻》。通过黄老师的分享,我大体上对日本科学教育有了一个了解,简要汇报如下:

一、 将科学体验做到极致

    从分享中的照片以及黄老师的语言描述,我了解到,无论是日本的学校科学课堂上,还是科学教育中心的大课、小课,以及类似国内的科学培训机构,都将学生的直观体验、触摸,做到充分、深入、广泛,能够间接的看到日本的科学基础教育是以实验为基础来开展的。于此同时,每学期的实验材料订购以及更新,还有教师自制创新教具的发明,科学杂志的创办都为了服务于学生的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学习。这种方方面面的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为中心。在这样的科学氛围下,在这么有趣的做中学活动中,学生自小生发出不间断地对科学的探索热爱。

二、 注重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在小学学校校舍内,可见到许多包着凳子腿旧就凳子,校长办公室张贴有历代校长的头像,在细节之处,随处可见他们对硬件设施的保护,和对精神文化的传承。教师的教具创新,也将之前的版本保留了下来,可见对走过的路及痕迹,他们都做到了保护,有了如此厚重的积累,才有顺其自然的创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上启发了我,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其他工作,都要做到积累、总结、创新。

TOP
29#

2024-1-0033山东枣庄陈维娟

20242月3日,通过回放的形式,观看了黄春方老师分享的《日本科学教学考察见闻》。我原来只知道日本是亚洲诺贝尔得奖最多的国家,但对于日本具体的科学教育如何开展,所知甚少,今天听完黄老师的分享,从学校布置,科学课堂片段,社会层面等不同维度,了解到日本对于科学教育是如何开展的,又是怎样的重视,感受有很多,简述如下:

一、全方位营造科学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日本小学学校的环境布置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专业化的教具齐全,给每个小组配备可以随时记录与擦除自己想法的小白板等,无不彰显着人文情怀。在我们常规的课堂,可能更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前人已经发现的科学原理,而日本的教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每个学生都充满了对科学知识探究的好奇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自由地探索科学原理,重视过程性体验,而非所谓的结论,考试的试卷与我们平时的题型也不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更好的理解原理,除此之外,一些科学教育中心,科学教育培训机构,各种教具一应俱全,让学生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动手制作,创新升级,提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校园中,社会上,去尽情地感受科学的奥秘,无形中提升了科学素养,培养了科学兴趣,增强了科学意识。

二、创设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

创设“真实”问题的教学情景,往往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这个情景最好是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黄老师分享的杠杆一课的教学,从一处具体的生活情境入手,课堂上用真实的重物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想办法,如何方便地移动重物,在讨论中不断用可操作的大杠杆进行尝试,从而发现内在的规律,最终找到方便可行的方法。

三、 厚植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要素。在科学教育中应特别重视科普阅读,培养青少年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日本的《儿童科学杂志》,内容丰富,既有对课堂内容的阐释,还有对尖端研究的介绍,线上讲座等,从而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习惯用科学的思维思考这个世界。

TOP
30#

2024-1-0034山东临沂杜云

2024年2月3日,通过回放的形式收看了黄春方老师分享的《日本科学教学考察见闻》。通过黄老师的分享,我了解了日本的科学教学,感受了日本的科学文化,收获颇多。

一、 细节处体现创新



教室中学生的凳子,在侧边也有木板,这赋予了凳子更多的功能,可坐也可做;实验室中可折叠至水槽中的水龙头和透明水槽盖,解决了溅水的苦恼,同时增加了实验桌的面积。这些是细节更是创新。

二、 体验中获得真知

   在日本科学课堂教学中,我发现无论是大课还是小课,都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感。耐心等待学生一种方法一种方法的体验,在体验中获得知识要点,有趣且具有探索性。在杠杆教学中,利用大的教具进行班级体验,有共鸣也有个人见解,我个人认为这点是我们可以进行尝试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