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虞小科课例研享】《让科学课真正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观优... [复制链接]

1#

让科学课真正成为学生探究的乐园

                                                 ——《电磁铁》课例研享

         在科学课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可以从课堂的哪些方面促进学生深入地观察与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我们在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困惑。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闻蓉美老师的优课《电磁铁》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不少启发。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2-01 09:25:54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4/2/7 14:07:0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电磁铁》这节课的内容是想让学生了解电能、磁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化现象,涉及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的转化与能量守恒两个学科核心概念和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两个跨学科概念。

TOP
3#

  电磁铁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仍比较陌生,部分学生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形,更不知其特点。基于学生的这种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课中闻老师引领学生从磁铁的性质到电磁铁的性质,学生对“磁”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充分体现出学习、思维的进阶。

TOP
4#

  课中,当学生看到缠绕漆包线的铁钉通电后能够像磁铁一样吸引回形针时,能更自然地与磁铁建立联系,产生“它是磁铁吗?”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学生从已知到探索未知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科学学习中观察现象、产生问题、提出推测、检测验证、解释结论的典型过程,是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

TOP
5#

  课初,闻老师演示将漆包线缠绕到铁钉上,通电后吸起回形针,学生看后想当然认为这个装置通电后能产生磁性,具有磁铁的性质。于是,教师追问:光看这个现象,能说明这个装置通电后就有磁铁的性质吗?这样的及时追问,能让学生反思刚才的推测,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证意识其实这节课就在围绕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当学生看到吸起回形针的现象,很快得出这个装置具有磁铁性质的结论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它需要经历一个不断验证、不断思考的过程。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2-01 09:40:33
TOP
6#

  假如要来研究这个装置是否具有磁铁的性质,可以研究什么问题?闻老师通过清晰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看到这个装置通电后能吸起回形针,就能很自然地产生它是不是像磁铁一样具有磁铁性质的思考,就能提出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这个装置通电后有磁性吗,它有南北极吗,能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吗等等。将这些问题捋一捋,就能转化为这个装置与磁铁相比,有哪些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2-01 09:42:39
TOP
7#

很好的教学思路,值得学习
TOP
8#

  每人制作一个电磁铁,两人小组内进行观察、实验、检测和记录,完成后可在大组、组际间交流。小组活动中,闻老师以问题为导向,促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检测,不断验证自己的推测,并在观察和检测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我们给学生多少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能呈现多少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每人制作一个电磁铁,可在两人小组、四人大组内交流,还可跨组交流,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个方法,再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学生就能在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

最后编辑小卫 最后编辑于 2024-02-01 10:19:42
TOP
9#

  小组实验时,闻老师边巡视,边将白颜色,黄颜色的小纸条分发给各小组。看什么,怎么看,怎么想,小纸条上肯定有重要的提示,肯定有差异性的指导。当学生的认知达到某一水平时,再给一个新的提示、新的要求,常常能够助推学生的探究进一步向前迈进,能够引导学生真正像科学家那样做科学、学科学。

TOP
10#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呈现研究记录单,清楚地表达他们的发现和初步的研究结论,同时通过检测,展示证明他们的发现和观点。在这一环节,闻老师巧妙点拨、引导,不仅让学生充分展示观察、推测、检测、证实的过程,形成科学推测要用证据来证明的意识,而且让学生在交流、检测的过程中发现电磁铁独有的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连接方式或改变导线缠绕方向,能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样的表达与交流是学生思维结果的呈现,也是学生探究活动后真正内化为自己认识的成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