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的实验改进及折线图分析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实验装置尝试:从大烧杯大试管组合置换到长方形塑料盒和小烧杯,装置更稳定,更易操作。其实一开始是更关注实验数据的精确性,使绘制的折线图更接近“完美”,但是试教过程中,数据的完美使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最后无法忽视小烧杯中的冷水和热水温度一致后,冷水被保温了这个因素导致温度会比外面的热水温度高的实际问题。尝过从实验时间、水量、还有装置的保温性等方面改进,发现还是没办法回避这个问题,那不妨我们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视角去正确对待数据的“不完美”,其实也无妨。热平衡的解读:反复看教参,第一个问题:1、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两个系统在发生传热的条件下趋向于热平衡。3、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生活中存在各种热现象。我在这三个概念目标中提取到俩个关于热量“转移”、和热“传向”的动词,我在试教是时候纠结过描述热量传递是用传递、传向、还是转移,到底哪个动词更适合热传递呢?
2、怎么能向学生介绍热量传递过程中趋向于热平衡?试教时,学生的前概念认为冷水和热水温度基本一致时,热量的传递基本停止了,或者表述成热量传递没有了。我们应该怎么不提及热量传递还在继续,吸热放热达到平衡了这个知识,又能让学生明白热平衡的意义呢,我有些许困惑。
3、温度和热量这俩个本质概念被混淆了,学生在回答时会觉得温度就是热量,教师在引导有些难度,学生知道热量,知道温度,可是在引导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时,学生还是会说温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我一开始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他们对热量这个词如此“绝缘”,后来我问了几个孩子,可能由于我们当地生活中口头语言的表达习惯,大人们总说温度传过去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固化了,在一节课的时间难以转变。是不是我的推测有点道理?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批评指教,谢谢!
装置.jpg (, 下载次数:0)

探究冷水放入热水中的温度变化,我们尝试过用试管放入烧杯中,试管的固定是个难题,玻璃器皿本身易破损,而且试管本身容积小,冷水温度一下子就飙高,没有呈现出很缓和的温度变化趋势,基于这俩点因素考虑,我们决定(2022/5/19 9:44:15 上传)

装置.jpg

这热高.jpg (, 下载次数:0)

根据折线图的温度变化,我们预想的是热水温度高于冷水,这一组趋势图可以明显观察趋势(2022/5/19 9:44:15 上传)

这热高.jpg

冷水高.jpg (, 下载次数:0)

但是也有很多小组呈现出来冷水的温度是高于热水的温度,与设想是违背的,这里有我自己的看法,就是冷水温度上升到与热水的温度一致时,小烧杯里的热水是被外面的热水保温了,外面的热水在源源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热量(2022/5/19 9:44:15 上传)

冷水高.jpg

水.jpg (, 下载次数:0)

这是一些小组温度数据差异比较大(2022/5/19 9:44:15 上传)

水.jpg

水2.jpg (, 下载次数:0)

(2022/5/19 9:44:15 上传)

水2.jpg

水3.jpg (, 下载次数:0)

(2022/5/19 9:44:15 上传)

水3.jpg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2/5/19 15:56:4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数据化显示,真好,一目了然!赞!
TOP
3#

回复 2楼金亚军的帖子

谢谢金老师的表扬🥰
TOP
4#

我昨天也做了这个实验,好多小组到后面冷水的温度比热水还要高一些,我猜是一起散热的时候试管里散热比较慢的缘故。老师处理得很好,我也觉得表格里少了冷水和热水的起始温度,两分钟后,冷水都热了。
TOP
5#

这个表格画得漂亮,我学生的数据没有这么漂亮,到最后两个温度都没有合在一起
TOP
6#

看来好多进度都一样的,上这节课的时候只改了时间,改为间隔一分钟,材料没有改。总体教学目标达到了,其他产生的“意外”让学生自己去推测吧
TOP
7#

图片上有数码,还没有正式插入,少了最后一步,把图片插入发文框了,建议插入一下,

5、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之手机或电脑(通用)插入论坛图片的操作方法介绍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3603.aspx
TOP
8#

回复 7楼金亚军的帖子

好的,谢谢金老师的分享,我晚上更新哈
TOP
9#

为什么8分钟的时候冷水温度比热水高呢
TOP
10#

回复 9楼沈银彬的帖子

因为里面小烧杯的水被保温了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