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的实验改进及折线图分析 [复制链接]

31#

设备看起来都这么高大上,统计图、表很清晰。
TOP
32#

通过折线统计图和数据统计,实验结论一清二楚。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数据变化
TOP
33#

通过图标的形式展现数据,直观化、具体化,学生更能理解和掌握
TOP
34#

实验的设计和记录都非常直观
TOP
35#

我用了阔华的材料,小烧杯加盖,中间挖洞插入试管,热传递速度很快,间隔30秒记录温度,感觉效果也还不错。
TOP
36#

折线统计图一目了然,数据得呈现非常直观。
TOP
37#

回复 1楼东塍镇第二小学侯红艺的帖子

这个装置和数据真赞
TOP
38#

这节课有了这样直观的曲线图后,数据分析就能更好的完成了。
TOP
39#

换了烧杯,加了水量,这样受外界的影响就会少些。
TOP
40#

表格很详细,实验记录也很认真,效果也很好,特殊数据的处理也到位
TOP
41#

实验改进后非常方便,实验数据记录清晰,折线图画的很好。
TOP
42#

实验材料提供了方便,学生的数据记录清晰,折线图使变化趋势明显
TOP
43#

实验装置方便,实验数据利用表格更加清晰明了
TOP
44#

我觉得这种温度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冷水受热后的散热过程还多了一个烧杯,烧杯有一定的保温作用。
TOP
45#

实验现象如果跟预设的想法不一致的话,就很有讨论研究的价值。
这种折线图很棒,颜色选的也很直观!
TOP
46#

实验记录表加入初始温度的记录确实很有必要
TOP
47#

老师真有心,学生实验中的收获也会更大
TOP
48#

我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些温度计的初始温度不同,实验前最好选用初始温度接近的温度计,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少问题
TOP
49#

热水不仅接触小试管里的冷水,还大面积接触了空气。如果要达到理想的结果,或许用保温杯?
TOP
50#

实验装置尝试:从大烧杯大试管组合置换到长方形塑料盒和小烧杯,装置更稳定,更易操作。其实一开始是更关注实验数据的精确性,使绘制的折线图更接近“完美”,但是试教过程中,数据的完美使不可能实现的,因为最后无法忽视小烧杯中的冷水和热水温度一致后,冷水被保温了这个因素导致温度会比外面的热水温度高的实际问题。尝过从实验时间、水量、还有装置的保温性等方面改进,发现还是没办法回避这个问题,那不妨我们用科学的态度、
东塍镇第二小学侯红艺 发表于 2022/5/19 9:44:15
这个实验的实验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学生做完以后一目了然
TOP
51#

用小烧杯代替试管,加大冷水和空气的接触非常实用的改进。
TOP
52#

图表很直观,这样处理挺好的。
TOP
53#

提供的红蓝油性笔很方便
TOP
54#

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自己也有点无法解释
TOP
55#

绘制图表对于学生科学学习的意义是很大的。图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分析数据。例如,绘制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而绘制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和分析知识。
TOP
56#

很细心的实验设计
TOP
57#

非常形象深动,数据处理很好向老师学习了
TOP
58#

真实的数据,形象的图表
TOP
59#

对于这个实验又有新灵感啦,感谢分享,同一主题,还有很多小实验可以去做呀!
TOP
60#

我们做出来也是这样子,引导学生去分析原因,这样子也非常有意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