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六年级教科版科学教学点滴 [复制链接]

11#

以下是引用wx88852356在2009-9-8 13:30:00的发言:
恰巧我上午刚上过这一课,分析数据较难一些,让学生先分类,再去概括发现各类杠杆的规律,学生的思维会清晰一些,就是说整理数据是必要的。佩服你的执着,向你学习了!

有道理,这正是我六2班许怡同学呈现的记录单吗?!我都还未想到这一点呢!谢谢哦!


 


今天学习了《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我首先按个让学生根据杠杆三个点、杠杆分三类两方面辨别和学习“起子撬饼干盒”、“起瓶器”、“面包夹”,并用图示法简单画出“杠杆”标出三个点,用于比较三者的不同。(此处,课堂上突觉这样的教学要不得,太分散,学生整块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切割,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被割裂了。)


第二页第一排工具的分析,采取了整块思考的、整块分析的方法,学生有三项任务:标示出三个点、分析省力或者费力并说明为什么、指出和前面三个工具中的相似处。(说出相似处,很有意思。既要说出三个点的相似处,还要说出原理这里刚开始学生不适应,后来能够有效利用“杠杆图示法”,感到有效


今天最得意的是,订书机受力分析,有人认为省力杠杆、有人认为费力杠杆,原因分析时黎寅岳指出费力的原因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斜线距离,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直线距离,所以费力。原本要最后点出的‘“距离即指两点之间的垂直长度”被他不经意间点了出来,真是了不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9 9:01:22编辑过]

TOP
12#

《轮轴》教学活动结束,课后作业上来,感到情况不好,主要原因是记录单惹得祸。


课堂上使用的材料是学具袋,学生操作起来问题很多:线缠绕就形成了摩擦力大于塑料钩码的重量,结果数据很难出来,自己试过确实如此。其次,学生出现了这样的记录单:


 




















轴上的钩码数


轮上的钩码数


我的发现


1


1              (下滑)


1.轮上钩码少,轴上钩码多


2.轮上用力时省力


2


1              (下滑)


3


1              (下滑)


4


1              (平衡)


课堂上当时我觉得记录单很不错,按此进行了分析,学生分析也不错,但是到了作业本上,发现数据有各组开花的了,课堂上有较多小组因为材料原因未能正常开展,这张数据但成为了“示范”,记录开始乱开花。自己觉得还是先平衡再平衡的数据是“范本”。课堂上自己对于实验记录的强调不明,似乎学生对于记录出现了“让自己不适应的”范本。


轮更大,轴不变,由于缺乏材料,由教师来演示操作,但是我也是演示了一种。又有学生提出轮不变,轴变大情况会怎样,学生猜测。然后连忙演示,学生猜测的还是挺准的。


最后的轮轴应用环节,由于时间问题,未能及时展开,作业本上的轮和轴学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理解,情况不大好。


今天的徐炎超提出了轮不变,轴变大的猜测,令课堂出现了亮点。另外发现学生对于轮和轴的变化问题,学生理解还是很深入:轴不变轮同比例扩大,会影响到钩码数的变化。告诉学生,如果能够有圆的知识、正比例知识,表达上我们会更加的到位,希望大家去预习数学的圆和比例知识,因为此处的分析需要数学知识才能够更到位。数学本身就是科学的工具性学科,每一位科学家都是数学高手。这样的引导不知道学生是否会有课后时间去深入思考和研究,轮轴变化的深刻原因。


(在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0 17:24:50编辑过]

TOP
13#

定滑轮和动滑轮-------高分低能的一节课


由于学具袋中的学具实在开展实验效果不好,今天决定还是采用机械实验盒里的材料开展,实实在在的准备了一节半课结果还是来不及:每个实验盒全部把立杆和横杆搭好,线剪好,因为考虑学生悬挂钩码临时打结费时,决定每个线头上全部用大头针弯好系上,结果时间来不及,部分小组让孩子们自己临时打结,结果上课时女生说:老师绳不够长。一看打了一个结花去快要半根绳。男生说:老师,不会打结。晕倒!六年级学生,打个结居然问题木牢牢还好,数据分析时,有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邵云翥和方政渝提出:定滑轮省力的原因和跷跷板这种杠杆类似,是因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定滑轮不省力。


今天的课堂:先是演示早晨的升国旗仪式,提出滑轮的概念。然后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请同学们说说两种轮滑的不同:定滑轮是围绕轴心转动不移动,动滑轮是上下移动。(此处缺了一个让学生画下来的步骤,可惜!)然后着重演示定滑轮,观察手拉动的方向和重物移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有学生提出改变了用力方向。那动滑轮呢?(如果事先画过简图,就更好了。)没有改变用力方向。期间还有学生提出,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不省力,因为定滑轮原地转动,而动滑轮要和重物同时移动,所以用力更大。多好的猜想。接着进入实验验证。出示材料,出示记录单,请学生说说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实验验证。学生一看明白:定滑轮采用两边悬挂钩码,而动滑轮则使用弹簧秤。简单介绍,小组开展实验。试验中教师分发弹簧秤。试验时间15分钟,似乎差不多可以了。


对于实验小组的实验有效性,实在值得商榷-------大部分小组不敢汇报,因为还是实验未完成。只能完成定滑轮怎样提高小组实验开展的有效性!实验小组开展实验的高效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4 15:14:40编辑过]

TOP
14#

滑轮组----想要爱你不容易!


下午开展了滑轮组的实验---------事先认为时间足足有余,事实是试验时间不足。


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那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简单实验指导。(器材准备好了,学生很开明白!)出示记录单,学生马上明白了怎么开展。


一个小组上来提出:是否可以不用弹簧秤。直接再定滑轮和动滑轮上悬挂钩码实验。好主意呀!同意了!


小组汇报了。因为这个组提出的方案较为突出,就马上让他们汇报,结果大出意外。


定滑轮挂一个,动滑轮上挂一个,平衡。定滑轮上一个,动滑轮上挂2个,平衡。定滑轮挂2个,动滑轮上挂2个,平衡……所以小组得出滑轮组不能省力。让我大吃一惊,演示实验,结果实验正确。


换一个小组:直接测量0.8牛顿,滑轮组提升0.4牛顿……得出,滑轮组能省力。


不放心,问一个:有不同的小组吗?有,直接提升和滑轮组提升都是相同的拉力,所以滑轮组不省力。


一节课,发现,所有的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时,受到测力计10牛顿和摩擦力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呜呼!只有下节课了,而且每个小组至少从4个钩码开始测量,才会再克服阻力实现事先的目标了。


 


 


吸取了1班的教训,实验指导更加简洁。并提出了1班的实验情况,希望2班同学能够注意细节,同时可以直接做4个钩码的实验,或者一定要做到4个钩码的实验,实验时间12分钟,最快的提前5分钟完成。看来实验时间其实并非需要很多的。也可能实验操作由于有了前一课的经验,更佳顺利了。2班的实验结果都较为一致(有一个小组的一组数据是直接提升1.6牛顿,滑轮组提升1.7牛顿。)其他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升到了顶部才读数、提升过程摩擦力过大、弹簧秤未检查调零。因为是10牛顿的弹簧秤,数据板容易滑动,需要每一次都要调零。然后演示了一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数据显示更为省力。似乎较为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了。还有什么问题?……心理总这样想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4 16:19:05编辑过]

TOP
15#

材料----科学探究的根


    今天《斜面》一课再次让我领略到了材料的威力,材料----马虎不得,否则他肯定为你是问,让我胆战心惊呀!


    今天的课,我首先让学生回顾单元起始课中的一幅图片-----汽油桶搬运到货运车上,学生认为用一块木板搭成斜面,并把油桶翻倒滚上,这样最为省力。怎么证明呢?(我准备了记录单,只要学生有困难就出示,对于记录单,学生就能一看就明白的。)


    但学生还是厉害的,有了滑轮的基础,他们(1班的胡竞同学首先提出)懂得了先把一个代替物放在斜面上用弹簧秤拉动读数,然后事先用直接提升的办法测出该代替物的重量,比较一下就知道是否省力了。(奇怪的是学生总是先说测斜面然后测直接提升。是不是一个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惯性表现,小时候自己似乎也同样有这样的发展过程。)怎么获得更多的证据证明呢,因为一个数据是不是会有偶然性呢?(学生没有意识到多测几次,多测几件不同重量的物体这一想法。)这里1班的朱任杰提出了是否可以采用同一重量不同形状不同体积的物体来进行测量。(当时我一愣,但是还好没有打击,但我还真是没有马上有策略。当时我就想相同质量不同形状和体积,那变量就成为了形状和体积了。还好,后来有学生提出,证明斜面是否省力,改变的应该是斜面,不变的重量,体积形状不能改变。否则变量太多了,很难证明是斜面省力还是形状省力了。这个学生很厉害。)


    出示记录单,对于探究计划设计有着很好的帮助。2班吴赐聪同学在设计方案中就提出了坡度,这样第一个实验设计好了,就很顺利的过渡到了第二个实验。简单介绍了实验装置就开展了实验。实验装置是采用简单机械盒里面的材料:立杆、横杆、盒盖、钩码3个、测力范围是10牛的弹簧秤。问题就出在这个弹簧秤,由于测力范围过大,一个钩码的重量较小,在大坡度测量时和直接提升读数几乎相近,指针几乎无法体现两者的差异,第一个班级的实验差点出问题,课堂上连忙更改方案。


    第二班级指导方案提出了区别对待,第一大组坡度实验1个钩码、第二大组2个钩码、第三四大组3个钩码。结果第一组的实验出现了问题:


   


    不同坡度对斜面省力影响的实验记录单


















大坡度


中坡度


低坡度


1个钩码0.6


0.3


0.3


0.3


大坡度是指机械盒盖靠在钢横杆最上端口子上,低坡度是最下一个口子上。


 


    这是课代表朱任杰的记录单,其真实性绝对信得过,但就是不符心意,但是其真实的数据、汇报不同实验结论的勇气、科学精神,真让人敬佩。什么问题?再测?时间不允许!我说:“这是由弹簧秤测量范围过大,钩码重量太小缘故。”自己听着也不让人信服!于是出示了其他实验小组的数据:三个钩码的3组、2个钩码的2组、1个钩码的3组,在其他小组的数据显示下,还是有了较为让人信服的发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不过有时间的话还是,让这个小组在重测一次较好。)


    材料----探究的根,缺了材料绝对不行!材料缺了适应性,还是绝对不行。以及不是第一次了:这学期滑轮组里面由于摩擦力的缘故,使得所测数据显示滑轮组不省力。五年级由于橡皮泥易溶性,实验出现了数据完全与目标相悖!结构性的材料-----还是首先是适切性材料、准确性的材料,才更是探究的根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6 21:18:30编辑过]

TOP
16#

    
      课前准备求充分,课中探究求实效,课后反思求深刻。这是我多年科学教学中追求的“三求精神”,我用我对科学教育的深爱和对学生的良知坚持跋涉在小学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我知道,我失败的课太多,我补救得太多。我想,如果我做到了以上三点,我一定会享受到成功的科学课教学的快乐,减少不该发生的一些烦恼,有谁愿意每天都遇到不开心的课堂呢。虽然我做了许多,但是,两次看了李老师的帖子,我真的甚是敬佩。你细心的总结和深刻的反思都是鲜活的真实课例,值得学习。你的课进度真快,我才上到第四课,每次看你写的文字,就会想想你的课堂,如果能将成功之处和失败的地方分开写,或许会节省你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同行们多以借鉴。因为教科学的教师群体交流的不太多,至少我们这儿是这样的,遗憾!
TOP
17#

以下是引用wx88852356在2009-9-17 22:27:00的发言:

如果能将成功之处和失败的地方分开写,或许会节省你更多的时间,也会让你的同行们多以借鉴。因为教科学的教师群体交流的不太多,至少我们这儿是这样的,遗憾!

感谢你的建议,这真的很好的方法,即便于自己的梳理,又便于他人的阅读和指正!今后一定照着这个方法来尝试尝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8:49:54编辑过]

TOP
18#

昨天完成了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简单机械的总结课。


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方式(姑且命名)。先整理简单机械的种类、作用。然后简单机械的复合-----复合机械-----自行车。出示作业本,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完成作业本练习。(作业本设计很好,既是学生预习又是练习。)汇报交流中学生再次整理和交流,同时进行了动力传递和自行车变速的研究。出示了简单机械演示盒中链传动的装置,进行了讨论学习。


 


自认为的优点是:作业既能完成,又培养了学生自学习惯,讨论交流中针对问题进行了分散式的讨论和交流,特别是车把、刹车等的讨论学生还是有一定讨论深度。。(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来看,这部分的讨论还要注意辨析环节,让学生说出为什么或者指认出该简单机械的具体点。这样对于分析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刻性)。变速的讨论更加激烈。


 


感觉缺点是:应试痕迹明显。学生主要完成作业为主------高中里面的问题式学习。而且问题还不够发散。变速自行车的讨论由于大多数学生缺乏亲身的体验,个别学生的体验代替不了大家,模拟实验又缺乏相对的省力费力的证据,只能讨论到变速为止,缺少了简单机械作用的讨论层面。再就是以文本探究(思维探究)代替了实验探究,需要一定的高要求,大部分学生参与率较低。


 


(按照wx88852356的方式来撰写,还是不适应,但是感觉这样的分析更有条理!思维也更加深入了些。挺好!再次感谢!以后的反思就分成三段论:描述+优点+缺点=反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8 12:23:29编辑过]

TOP
19#

费点心,费点事,搬辆自行车就解决了。演示即可或带领学生亲临车棚研究或许更有实效。仅仅是建议供参考
TOP
20#

敬佩以上两位老师的反思精神,向你们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