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09六年级教科版科学教学点滴 [复制链接]

1#

2009六年级教科版科学教学点滴

今年的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又以开始,但愿今年的教学反思能够坚持下去,今天就先来开始第一帖吧!


起始课


昨天进行了起始课,介绍并表彰了暑期的有关“2009天文年”活动中的优秀学生代表,再次布置了2009下半年本市科技节活动的相关内容。被表扬学生非常开心,在开学第一天就得到了表彰。也对其他学生有了起到了激励作用。然后着重介绍了本学期开展的“过程性科学评价方案”的介绍,将所有学习活动纳入到了该评价过程中,希望能够对学生能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


第一课


今天开展了《使用工具》一课教学,首先发放了订有铁钉、螺丝钉、图钉的木块交给学生,事先布置任务:不可以私自使用工具起钉,活动任务是:利用本身的经验选择工具,把自己选择的工具根据教材2页记录单,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该环节是希望用任务驱动形式促使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简单的工具认识启动马力,先回忆然后动手,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和安全隐患)。但是由于工具数量的有限,最后交流记录单后,由部分学生演示并阐述使用工具前后的感受,体现使用工具的好处,然后开始介绍这些工具的总名称--------简单机械。接着学生继续利用自己的经验应用工具-------完成第3页工具和任务的连接选择。表现很好。遗憾的是学生发言似乎不够积极。有几位学生的表现很抢眼:搬运汽油桶时,方政渝补充,首先翻到油桶,倾斜木板连接地面和车厢,利用滚动省力原理搬运;黎寅岳表述工具名称非常准确,很多同学很羡慕;邵云翥在观摩学生代表演示羊角锤起铁钉时,提出手必须拿的高点位置。结果一试效果明显,为什么呢?学生立马产生问题。就引到下节课去了。

分享 转发
TOP
2#

以下是引用一品轩在2009-9-2 23:27:00的发言:

李愉均总算冒泡了,那么好的资源留着干什么用?希望你能大方地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晒出来让大家分享。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汗颜呐!自己老想能够通过这样的平台获得更大的提升,但是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未能在反思中成长,本学期为了督促自己的这一习惯,在学生面前提出,将每节课学生表现好的实名制进行表扬,其实学生不知道,我这是为了督促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但是最大的希望还是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够获得较大突破。


 


今天因为语文老师出差,得以上午上了一节科学课-----《杠杆的科学》


本课我自认为无法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分割两节课,今天完成的是前一部分-------我自取了一个名称《杠杆的认识》,下节课则为《杠杆探秘》。仔细分割总是不对的,我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多的感知和探究。


今天这一节课,首先出示了三角形木块和铁架台上的钢棒,(老套套了)请小女生和大男生比试力气。事先问男生你比女生力度小还是大。男生一时懵懂竟然回答力小。呵呵,蛮可爱的。然后笔试中学生就发现了问题-----支点位置不公。我立马请上台来,着力请他示范讲解支点。然后请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学生汇报阅读后感,认识杠杆的三个点。接着让学生对照刚才的材料,在记录本上画出简图,标出三个点。效果不错。


特别指出,像这样的叫杠杆,但是杠杆并不都是这样---------杠杆有很多变形:出示昨天的材料-------羊角锤起钉子,利用材料请学生找出三个点,学生轻而易举做到了,然后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支点上的变化-----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发觉对支点的理解很有效果。


接下去是应用环节,学生表现都不错--------我的最大期待生-----徐炎超本节课表现很棒。(这可是网络评价哦!老师不要笑话,这里会有我的学生上来,这也是一个我本学期的评价平台!)另外,吴赐聪的表现也很好----支点就是被他给作了讲解的,我就把支点称作---------吴赐聪的支点。有版权的。呵呵呵。


这样的分割,为下节课的杠杆尺研究预留了充分的时间。不知是否值得。

TOP
3#

   


六一班今天捡了一节课,使得第二课时《杠杆探秘》也顺利完成。


整节课用三大环节组成:活动前指导+实验探索+活动后交流,活动前的指导用时15分钟,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花时这么多。先复习老虎钳和剪刀的三个点,让一学生演示寻找。然后问学生是否省力费力,结果出现两种?接着进入实验指导。出示学具袋中的材料-----为了方便已经将材料单独取出并按小组分装小杯子里。介绍组装方法、名称,左右阻力、用力点的介绍,从先平衡到悬挂再平衡,此时记录,怎么记录?指导记录和获取数据的方法。出示记录单,根据记录单讲解。(花时间15分钟)


实验探究实践时间安排10分钟。应该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好的小组探究了8种方案,慢的有3种。


部分小组的探究数据搜集如下:


 


杠杆尺的记录表























































































左边


右边


用力情况


钩码数


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钩码数


用力点到指点的距离


1.       省力 2.费力


3.不省力不费力


1


1


1


1


3


1


2


2


1


2


2


4


4


2


2


4


1


1


4


1


3


2


2


3


1


3


3


3


3


3


1


4


4


1


2


2


3


3


2


2


2


2


4


1


2


1


2


2


1


2


2


1


2


1


3


 


 


 


 


 

 


第三环节:交流


学生汇报完数据后,(汇报数据拖沓了时间)马上让学生小组讨论(此时讨论的问题指向性不明:我的问题是从数据中你能发现什么?有脱离学生能力水平之嫌)


讨论后我又补充问题:以上数据都是杠杆尺平衡时的数据,那么这些数据说明了怎样的情况下杠杆能保持平衡?


张绍涵提出: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钩码数+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一做结果发现不行。(但是我大大表扬了张绍涵,能够用数学的方法来思考科学的问题,这可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呢!申明:我为作任何指导甚至暗示)然后,指出,谁能在他的启发下,从数学角度来思考。


课代表朱任杰,发现了相乘是一致的,结果一试真的成功。。(今天的2班章创未、徐一凡同学同样发现了这一认识


但是我没有就此罢休,而且带着不动声色的语气,问:还有其他能够解释的方法吗?


夏浩翔发现: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就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的距离就费力,当这两者的距离相等时,不省力也不费力。(今天的2班许怡和吴慧琳同学同样发现了这一认识)


可惜时间到了,最后布置学生一项任务:把朱任杰和夏浩翔的两句话记录在每个人的记录本上,作为本节课的收获。而且要检查。


这节课的教学需要反省的是,实验指导需要计划,把需要啰嗦的话尽量简短,实验探究时间和交流时间更充分,特别是交流时间,这才是思维发展的最好展示平台,让张绍涵这样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师引领时间少点,发展就更多点。


还有教师的少说,来换取学生的多说,并让更多学生参与和发展,才是真课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7 15:17:33编辑过]

TOP
4#

当我再次面对这张表格时,我感到自己的教学充满盲目性-------对数据的分析,我并未对学生给予一定得帮助,就像赌博一样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课堂上就曾想:假如学生不能从数据中发现,我是否就要直接出示这一规律呢?!


学生的表现解了我的围,但是假如下一次另一个班的学生未能发现,那么我该做怎样的应对呢?--------请同学们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从数据中我们能发现杠杆尺平衡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反应出来吗?离学生的思考角度可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然后,请同学们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思考一下,能发现吗?


现在想来,曾经想过,数据的分析其实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这里有一套分析的方法,但似乎又没有固定的方法--------犹如语文教学中段落大意的概括,有一定的方法,又没有固定的模式,那么我们是否该呈现一些基本套路吗-------有套路吗?


用科学理念来说-----学生应该在具体情境中自己去概括分析,这样形成的是发散思维的培养,否则就是思维发展的框架性培养-------这与理念相悖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3 20:59:07编辑过]

TOP
5#

7日,六2班学生完成了《杠杆探秘》,该教材今年第二年执教,对教材的熟悉到底使自己的教学更为有底,不比三年级的教材,第一次执教,感到很有压力。六一班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简单回顾剪刀、尖嘴钳的分析后,马上进入杠杆尺的组装指导,先平衡,挂上钩码后再次平衡,然后指导学生怎样搜集数据、怎样判断省力,学生的矛盾(阻力点格数怎样数数出现矛盾:一种由外往内数,一种有内容往外数,学生自己根据记录单上的提示: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因此应该从支点往外两头数数,马上明白了)自己得到了解决。这样实验指导时间快速解决进入了实验阶段。这一节课上给了学生一个钟表,学生自己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并特意留给学生2分钟的小组数据分析时间,汇报阶段,让学生捧着自己的数据大屏幕展示,说一条发现解释一条,其余学生根据数据单检查,效果明显:首先是第六组的张创未发现了阻力点的钩码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的钩码数*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其他小组同学一听马上检查,发现没有问题,然后马上让学生检查自己组的数据是否符合该发现,得到一致认可。接着第二组的邵云翥阐述从钩码数来分析省力与否的;(我马上启发学生能否从其他数据上也能够有新的发现呢!此时我是一点不动声色的,学生甚至不能感受到到底有没有还有其他发现)第三那组的许怡同学发现提出她的发现,从格数上有了新发现: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的距离省力。而且许怡同学的数据表很有特色,她的前三排数据都是费力的杠杆,而后四排数据显示的都是省力杠杆,让其他学生一目了然,让人钦佩(没问过是巧合还是必然,待会去问问,补回来)还有觉得可以提升的是,此处让学生或全体学生,用图示法把许怡同学的发现给画出来,效果也许会更好一些,因为图示更能有效阐述和理解该“发现”


本节课的感受是,学生小组讨论中是有个别学生的发现让人振奋,但是不是大多数的学生发现,没有达到全体发展的目标。六一班则是在个别学生的启发下,有了个别学生的顿悟和发现。


不过在课堂上为了弥补这一大多数学生的缺憾,我采取了提供其他小组的数据,让学生来检验的形式,使更多学生得到了复查数据并理解“发现”的过程,以偏离大多数学生“不知其所以然”的诟病。


如果老师你有更好的方法,请跟帖指导。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8 12:50:32编辑过]

TOP
6#

以下是引用wx88852356在2009-9-8 13:30:00的发言:
恰巧我上午刚上过这一课,分析数据较难一些,让学生先分类,再去概括发现各类杠杆的规律,学生的思维会清晰一些,就是说整理数据是必要的。佩服你的执着,向你学习了!

有道理,这正是我六2班许怡同学呈现的记录单吗?!我都还未想到这一点呢!谢谢哦!


 


今天学习了《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我首先按个让学生根据杠杆三个点、杠杆分三类两方面辨别和学习“起子撬饼干盒”、“起瓶器”、“面包夹”,并用图示法简单画出“杠杆”标出三个点,用于比较三者的不同。(此处,课堂上突觉这样的教学要不得,太分散,学生整块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被切割,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被割裂了。)


第二页第一排工具的分析,采取了整块思考的、整块分析的方法,学生有三项任务:标示出三个点、分析省力或者费力并说明为什么、指出和前面三个工具中的相似处。(说出相似处,很有意思。既要说出三个点的相似处,还要说出原理这里刚开始学生不适应,后来能够有效利用“杠杆图示法”,感到有效


今天最得意的是,订书机受力分析,有人认为省力杠杆、有人认为费力杠杆,原因分析时黎寅岳指出费力的原因是: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斜线距离,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直线距离,所以费力。原本要最后点出的‘“距离即指两点之间的垂直长度”被他不经意间点了出来,真是了不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9 9:01:22编辑过]

TOP
7#

《轮轴》教学活动结束,课后作业上来,感到情况不好,主要原因是记录单惹得祸。


课堂上使用的材料是学具袋,学生操作起来问题很多:线缠绕就形成了摩擦力大于塑料钩码的重量,结果数据很难出来,自己试过确实如此。其次,学生出现了这样的记录单:


 




















轴上的钩码数


轮上的钩码数


我的发现


1


1              (下滑)


1.轮上钩码少,轴上钩码多


2.轮上用力时省力


2


1              (下滑)


3


1              (下滑)


4


1              (平衡)


课堂上当时我觉得记录单很不错,按此进行了分析,学生分析也不错,但是到了作业本上,发现数据有各组开花的了,课堂上有较多小组因为材料原因未能正常开展,这张数据但成为了“示范”,记录开始乱开花。自己觉得还是先平衡再平衡的数据是“范本”。课堂上自己对于实验记录的强调不明,似乎学生对于记录出现了“让自己不适应的”范本。


轮更大,轴不变,由于缺乏材料,由教师来演示操作,但是我也是演示了一种。又有学生提出轮不变,轴变大情况会怎样,学生猜测。然后连忙演示,学生猜测的还是挺准的。


最后的轮轴应用环节,由于时间问题,未能及时展开,作业本上的轮和轴学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理解,情况不大好。


今天的徐炎超提出了轮不变,轴变大的猜测,令课堂出现了亮点。另外发现学生对于轮和轴的变化问题,学生理解还是很深入:轴不变轮同比例扩大,会影响到钩码数的变化。告诉学生,如果能够有圆的知识、正比例知识,表达上我们会更加的到位,希望大家去预习数学的圆和比例知识,因为此处的分析需要数学知识才能够更到位。数学本身就是科学的工具性学科,每一位科学家都是数学高手。这样的引导不知道学生是否会有课后时间去深入思考和研究,轮轴变化的深刻原因。


(在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0 17:24:50编辑过]

TOP
8#

定滑轮和动滑轮-------高分低能的一节课


由于学具袋中的学具实在开展实验效果不好,今天决定还是采用机械实验盒里的材料开展,实实在在的准备了一节半课结果还是来不及:每个实验盒全部把立杆和横杆搭好,线剪好,因为考虑学生悬挂钩码临时打结费时,决定每个线头上全部用大头针弯好系上,结果时间来不及,部分小组让孩子们自己临时打结,结果上课时女生说:老师绳不够长。一看打了一个结花去快要半根绳。男生说:老师,不会打结。晕倒!六年级学生,打个结居然问题木牢牢还好,数据分析时,有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邵云翥和方政渝提出:定滑轮省力的原因和跷跷板这种杠杆类似,是因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所以定滑轮不省力。


今天的课堂:先是演示早晨的升国旗仪式,提出滑轮的概念。然后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请同学们说说两种轮滑的不同:定滑轮是围绕轴心转动不移动,动滑轮是上下移动。(此处缺了一个让学生画下来的步骤,可惜!)然后着重演示定滑轮,观察手拉动的方向和重物移动的方向,有什么不同?有学生提出改变了用力方向。那动滑轮呢?(如果事先画过简图,就更好了。)没有改变用力方向。期间还有学生提出,定滑轮能省力,动滑轮不省力,因为定滑轮原地转动,而动滑轮要和重物同时移动,所以用力更大。多好的猜想。接着进入实验验证。出示材料,出示记录单,请学生说说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实验验证。学生一看明白:定滑轮采用两边悬挂钩码,而动滑轮则使用弹簧秤。简单介绍,小组开展实验。试验中教师分发弹簧秤。试验时间15分钟,似乎差不多可以了。


对于实验小组的实验有效性,实在值得商榷-------大部分小组不敢汇报,因为还是实验未完成。只能完成定滑轮怎样提高小组实验开展的有效性!实验小组开展实验的高效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4 15:14:40编辑过]

TOP
9#

滑轮组----想要爱你不容易!


下午开展了滑轮组的实验---------事先认为时间足足有余,事实是试验时间不足。


定滑轮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那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简单实验指导。(器材准备好了,学生很开明白!)出示记录单,学生马上明白了怎么开展。


一个小组上来提出:是否可以不用弹簧秤。直接再定滑轮和动滑轮上悬挂钩码实验。好主意呀!同意了!


小组汇报了。因为这个组提出的方案较为突出,就马上让他们汇报,结果大出意外。


定滑轮挂一个,动滑轮上挂一个,平衡。定滑轮上一个,动滑轮上挂2个,平衡。定滑轮挂2个,动滑轮上挂2个,平衡……所以小组得出滑轮组不能省力。让我大吃一惊,演示实验,结果实验正确。


换一个小组:直接测量0.8牛顿,滑轮组提升0.4牛顿……得出,滑轮组能省力。


不放心,问一个:有不同的小组吗?有,直接提升和滑轮组提升都是相同的拉力,所以滑轮组不省力。


一节课,发现,所有的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时,受到测力计10牛顿和摩擦力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


呜呼!只有下节课了,而且每个小组至少从4个钩码开始测量,才会再克服阻力实现事先的目标了。


 


 


吸取了1班的教训,实验指导更加简洁。并提出了1班的实验情况,希望2班同学能够注意细节,同时可以直接做4个钩码的实验,或者一定要做到4个钩码的实验,实验时间12分钟,最快的提前5分钟完成。看来实验时间其实并非需要很多的。也可能实验操作由于有了前一课的经验,更佳顺利了。2班的实验结果都较为一致(有一个小组的一组数据是直接提升1.6牛顿,滑轮组提升1.7牛顿。)其他同学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升到了顶部才读数、提升过程摩擦力过大、弹簧秤未检查调零。因为是10牛顿的弹簧秤,数据板容易滑动,需要每一次都要调零。然后演示了一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数据显示更为省力。似乎较为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了。还有什么问题?……心理总这样想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4 16:19:05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