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江特级教师大讲台”暨“西湖之春”小学科学名师名课展示活动(... [复制链接]

41#

“常态”的听课与评课


 


    今天在省委党校文欣大厦参加了浙江特级教师大讲台”暨“西湖之春”小学科学名师名课展示活动听了三节课及评课互动,与以往一样,本次大会有短信平台,从短信平台与互动评课中,不少老师表达出这样想法,希望听到的课更具有示范意义,这也是许多次科学课大型活动大家的一种愿望,仿佛这样才能体现活动的价值。


    的确,一堂好课,会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但是一次大型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在几堂课本身,我们还可以关注一次活动整个过程中的研究活动,这就如学生科学探究一样,在得到结果时我们也要关注过程。相信今天大家在通过短信平台、通过互动评课、通过专家点评这些环节中一定会点燃思绪火花与激发共鸣。除此外,我们更要通过几堂课所呈现的一种研究动向,这是今后一段时间所提倡的价值取向,如本次活动是关注常态课,常态课研究提倡解决在平常教学中大家会碰到的一些教学问题,是对我们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实际作用的研究。就从课而言,我个人感受,觉得今天的这三堂课都挺不错,亮点不少,当然留下遗憾也是在所难免。但试想一下,在这样一种场合下的课尚有遗憾,是否也在提醒我们听课与评课也需要本次活动的主题一样,是“常态”去听课与评课呢?相信大家在“常态”的听课与评课中会更容易聚焦现实,解决实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3 22:51:52编辑过]

TOP
42#

                               对《污水和污水处理》一课的一点想法


          尹伟老师年轻有为,在短短3年多的教学时间里快速成长,今天能在省特级教师大展台上上课,并且把课堂教学演绎得如此精彩,让全省老师赞叹不已。尹老师上课时跟学生非常亲切,自然,与学生的距离很近,让课堂的伸展非常有弹性,也让自己的课堂变得很有趣。课的开头引入恰到好处,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非常高,他们的大胆发言,他们的课外知识的丰富折服了所有听课的老师。


          这节课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非常合理,让学生在上课的开始感受到清水变成污水非常容易,带着如何处理这些污水让学生感受污水处理的困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深刻体会污水处理干净真的很费时间,也不容易处理得像清水这般干净,这样的一个感性认识给了学生很大的启发。最后还让学生说说对污水处理的感受和想法,让课堂更进一步升入高潮,只是因为时间的有限,这个环节未能很好地施展。


          用章鼎儿老师对尹伟这节课的高度评价是学生在这节中有了很大的收获,这个收获来自他们明白污水弄脏很容易,要弄干净很难的,这个感性认识将带给学生终身的影响,为他们后续在生活中的行为有一个很强的指引作用。章老师还对尹伟老师带领学生课前参观自来水厂表示高度的赞赏,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期待已久,是科学老师迫切需要做,是体现新课程标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向。这同时也带给我们每位老师的深刻思考,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外,还要关注学生二课堂的发展,这是学生学习最好的途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3 22:52:30编辑过]

TOP
43#

                                     章鼎儿老师的讲评带给我的思考


        章老师每次讲评都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的讲评让我对科学课堂又有了一次深刻的体会。


        第一:把握一个好的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其一是对孩子原有认识的问题;其二是教师自身素质问题;其三是教师对教材的认识问题。是啊!扪心自问我在每一节科学课前去想过这三个问题了吗?似乎没有完全做到。特别是对学生原有认识问题,这一点是课堂教学好坏的关键所在,在刚结束的三下第三单元《水和温度的变化》最后一课是要学生弄明白霜、雪、云、雾、露的形成,我感觉自己教学这一课的时候真的很累,学生的前概念有多少,我几乎没有了解,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让学生知识霜、雪、云、雾、露都是水蒸气变来的,只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程度不一样便会形成霜、雪和云、雾、露。学生对于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似乎还不太明白,用一位学生的话说:“老师,我现在有点弄糊涂了。”这是出自好学生的口中,我哑口无言,回忆自己对学生前概念的认识究竟有多少,如果能早做一个简单的调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我想效果会不一样的。


        第二:探究存在一定的意义;它是整理学生原有的知识概念,让学生能有一条清晰的思路把原来零乱的概念贯穿,同时完全可以借助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比如今天课堂演绎的《月相变化》是非常难的一节课,这就需要学生在老师或者家长的带领下在课前有意识地先了解一下实际看月亮时的感性认识。只有亲自实践过了,学生才能说出所以然,才能在老师的引领下有一条线把他们看到的月相如何变化贯穿起来。


        第三:对比实验在小学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三年级可以是老师主持下,学生做;四年级可以是教师提示,学生自己设计;五、六年级可以是完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包括讨论也是一样,分层讨论,分年级不同,有不同提示的讨论。章老师的这些话让我忽然看到了自己暴露的缺点,说实在,自己还真没有在意讨论的分层,提示讨论。这一点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的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免得讨论都流于形式,在我的印象中讨论往往是只在于形式,其实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以做,而且可以做透,做好。章老师的这一提醒,让我又找到了一个切入口。另外对于对比实验的分层,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无形在做了,刚结束的三年级的对比实验和四年级对比实验课堂,现在细细回想,还好没有脱离“轨道”行驶。章老师的这些话让我感悟很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3 23:52:35编辑过]

TOP
44#

谢谢二剪梅提供第一手资料!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湖州市长兴县包桥中心小学 313100
QQ:51304613 微信:y51304613
TOP
45#

《污水和污水处理》短信评课


一节课污染了一桶水不常态了,能否改用微型的!


手套,口罩?


一桶污水教育了一班孩子,不值吗。


三年前在求是实习时,曾经在这个班上过一节数学课,还和大家去动物园玩,看见他们现在都六年级了,时间过得真快。孩子们课堂表现相当积极,孩子们加油!


上完课这桶水怎么处理?


既然让孩子带了生活污水,教师可以不必再制造污水.


这么好象水桶就这样剪掉了,有些浪费. 能否就用学生带的. 再说每个人都是污水制造者,不示范污水的产生过程学生也能理解.


刚才女孩子有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排到江河?教师就这问题顺势引到污水的处理。这两个环节处理的比较好,抓住了课堂生成。


这桶水怎么处理.课后处理这个问题不在四十分钟内.


教师是利用什么时间组织学生去参观自来水厂的呀?


尹老师你敢保证这节课没有经过任何预演过吗?至少在某个环节或某个问题的过渡等等方面.


污水处理场有专业的器材,让孩子亲自动手,是否存在卫生隐患。


觉得课堂制作的还是有用的 学生带来的污水比较清澈效果不明显


学校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这节课实验中学生不可避免会接触到污水,但发现好几个学生有捏鼻子等习惯,老师可否是先应该想到


上完可以把水用作浇灌,污水的处理并不等同"净化"


既然是提倡环保,教师首先要带头,随便制造污水不太好吧?应该处理


要计较这桶水怎么办学生也不用来这里上课了,路上坐车来多污染空气啊


好好的一个水桶给剪了,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我到觉得处理污水是件富有责任感的事.它不是娱乐更不是游戏.这节课到底希望学生感受到什么?


我们评价一堂课要客观,不能用主观臆测!先思考下这堂课主要应该把握什么!


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成和学生的反馈,尹老师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的地位。至于污水的来源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前面教师已经带学生参观过污水处理厂了再观看这段录像有意义吗?


学生参观的是自来水厂


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基本上是污水的生产者,所以本课的重点应是污水的危害和不乱倒污水(就是处理),这样才是生活化、常态化!


我们不是培养技工,污水处理方法了解,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污水产生、处理,感受威害之大,从而有深刻的环保意识。


儿童的"自主"如何体现


了解污水产生容易,处理却非常复杂,从而减少生活污水的制造不也很有意义吗?!


社会实践活动课带孩子们去参观自来水厂,要得半天吧!还要自来水厂的配合。我认为在时间上、组织安全(如有好几个班)等操作上还是有难度,在一般学校很难成行。


让孩子们以玩得心态来模拟污水处理过程,看似轻松,但从学生的表达和反应来说,学生们对水的价值体验已经深入人心。


引导学生模拟污水处理,了解污水处理的不易,很好.若加强学生的卫生教育那不是更好吗?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6#

《抵抗弯曲能力》短信评课


1.   厚度和宽度就是学生说的粗细啊,


2.   粗细和宽厚不一样吧


3.   粗细包括圆形和方形,不能直接引导宽度和厚


4.   学生全都猜测横梁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也可以啊,不必强制性制造出另一派,不然就太假了


5.   实验前的推测时间太长!


6.   质量和重量是相同的概念吗


7.   !学生就是把粗细理解成了厚度宽度,所以老师刚才就可以从学生说的粗细中引导


8.   是不是这里花时太多了


9.   还应该再制造横梁的宽度不影响抗弯曲能力的一派


10. 推测用时我觉得也有些长了,担心后面实验是否来得及了?


11. 我觉得应该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梁,在此基础上才能引导学生作出合理推测!


请问吴利坚老师


12. 六年级的对照实验该怎么指导


13. 学生都已经知道要做对比实验了,老师不如直接抛出问题:怎样控制变量与不变量,让学生讨论汇总。简单、省事。


14. 师生一一对话式的讨论时间有点长,有点钓鱼的感觉,引导的方法是否考虑增加启发性学具材料?


15. 不知道顾老师接下来将如何安排实验和学生汇报的时间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7#

16. 对比实验设计对于五下学生(原本是六上内容)是否应该让学生自己来?教师指导太多不利学生能力提高.


17. 研究宽度这个因素可提供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不然凭空想象,耗时太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8. 学生老早知道了.反复想怎么去吃牛排.那我早就没胃口了


19. 知道怎么吃和真正吃到嘴里味道是不一样的。


20. 一问一答引出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很费时,听得很费劲,有没有其他的组织方法


21. 把什么都说清楚了实验还有意义吗


22. 呼吁:千万别将我们的科学课简单问题复杂化


23.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比实验不是初次涉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指导太细致了!


24. 对比实验的要求对于五下学生指导过细。目标降得过低。三到六年级的实验设计要求是有梯度的吧。


25. 为何不能边吃边体会.


26. 六年级学生对于对比实验控制变量问题比较有经验了,材料反正是老师规定的,不如先出示,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更省时省力!


27. 耐心的对话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细腻态度,也没什么不好.


28. 这节课我认为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问题,因为两个实验的量比较大.


29. 实验前的讨论整整花了20分钟时间,是不是有点低估学生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去发现问题,何必讲得那么罗嗦?有必要吗?


30. 已经把能控制的都控制了,很科学了,佩服。不过不知怎么听下来总觉得很累,学生的感觉会和我不一样吗?


31. 单从一节课看细致地指导没什么不好,但从整个小学阶段看是不是低估了学生?


32. 顾老师的课步步为营,具有大家风范,作为常态课我很支持.学生个性固然重要,科学之严谨更不能丢.....


33. 这两个实验大同小异,可否同时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做实验?这样是否更有效?


34. 研究厚度是以宽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否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啦


35. 不知顾老师两层厚,四层后的纸怎么制成的,如果是胶水、双面胶粘起来,材质也变了。


36. 不知顾老师给每组提供了几组材料。


37. 三节常态课都托课了,如果这样上后面老师上课怎么办,喻老师想听第二节课堂上做作业的课是没希望了


38. 用订书钉,订一端就可以。


39. 一层厚,二层,四层纸用什么粘的?是否得考虑这个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8#

好活动
TOP
49#

 如同身临其境呀!呵呵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50#

对常态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活动给人很多启发。支持这样的活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