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丽水区003号不睡觉的兔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1#

《机械与工具》单元的教学与思考

陈建秋   林建锋

将知识按结构关系进行重组,把学科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大单元策划教学内容的组织,使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呈现出结构的逐步复杂化,这是教科版《科学》教材的一大特色。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从整体把握教学内容,注意课时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权衡该内容在整个单元甚至整册书、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要达到有效开展教学活动,还必须对学情进行准确定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并引领他们经历“科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下面,以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机械与工具”单元为例,说说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思考。

一、把握教材结构体系,确定单元教学目标

要避免“盲人摸象”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有一种宏观的视野和整体的思维。教材中的每个单元,是某一知识领域在各年级或者各学段的细化分解,是一根链条中的一节,一串项链中的一珠。有效的科学教学首先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没有这种全面把握和宏观视野,教学只能如水中的浮萍,只能在表面上随意游走,没有着陆的根。

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出台时,将36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整个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一个相对完整的阶段,具体内容标准所表述的是6年级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程度,不再划分年级或年段。但在教材编写时,教科版编写人员从纵向上注意了各册教材间科学概念发展的应用的逻辑顺序和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的层次,特别注重内容的分解和板块链接,层次感、整体感都很强。其基本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活动水平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不断加深,科学探究的能力不断提高。具体如下:

三年级——对特定物体的观察和描述——发现观察对象更多的观察内容和采用更多的观察方法;学会提出问题,作观察记录及进行小组间的交流等。

四年级——有计划地对一个主题展开多侧面的调查——学习制定包括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准备、小组分工在内的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

五年级——自主参与和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之改变一个变量的对比实验及对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六年级——尝试进行开放性较强的某些自主探究活动——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方面积累起更多的经验。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从六年级开始,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和部分探究过程的机会。在完整的探究过程中,学生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数据、构造原有问题的答案、交流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在部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探究过程某些方面需要的能力和理解力。

“机械与工具”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程标准》中指出简单机械单元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机械,真正体验到机械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改善我们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了解这些简单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每种机械有什么功能,大致可用在什么场合,会在自己的周围环境中做简单的应用。”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和让学生亲历科学认识和探索的理念,《机械与工具》单元安排了循序渐进的八个教学内容:《我们常用的工具》、《打开盖子的工具》、《杠杆的研究》、《螺丝刀里的科学》、《动滑轮和定滑轮》、《起重机》、《在斜坡上》和《我的自行车》。其单元教学目标为: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工具中,了解常用工具的特点、使用方法和作用,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抽象出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结构;通过对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省力和费力、省时和费时、力的方向的研究,在科学探究、数据整理、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激励学生从实践中发掘有价值的科学问题,能合作设计简单、科学、完整的研究计划,并在研究计划的指导下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从“三个维度”考虑,具体目标如下:

科学知识:

能够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自己了解的常用工具的特点、使用方法和作用,并从别人发言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认识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知道杠杆上有三个点:重点、支点和力点。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通过实验,认识到使用螺丝刀比较省力。能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也可省力。

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认识滑轮组的作用。能够解释起重机能吊起重物的原理。

能用科学实验的证据来说明斜面的省力原理。能制订一个研究计划来研究斜面。

能够发现自行车上应用的机械原理。

科学探究:

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并发现更多的问题。能根据想研究的关于常用工具的问题分小组独立制定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计划。

在实践活动中能发现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科学规律。

对相关实验进行对比分析,突出主要变量,发现研究中的科学原理。

能够对想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能够写出与别人进行交流的研究报告。能与同学进行合作研究,能用文字和图画展示交流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够持续认真地参与探究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乐于与同学合作,积极参与实验、分析和调查活动。

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挖掘教学认知主线,引领学生亲历探究

在把握教材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挖掘教学认知主线,注意相关内容的彼此关联和前引后渗,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的连贯性、一致性,另一方面也引导他们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系统的眼光来学习科学,理解科学,应用科学。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从了解和研究我们身边的机械和工具入手,其中既有学生们熟悉的镊子和小刀,又有不太常用的滑轮和令他们惊奇的“大力士”起重机……引领学生去发现和思考:这些机械和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它们的?它们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怎样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这些工具又蕴涵怎样的机械原理?……这些既是本单元要讨论和研究的探究问题,也是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和探索的过程。

说一说我们曾经使用的一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本单元的第一课“我们常用的工具”就是这样开始的。学生从说说常用的熟悉的工具到尝试用工具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感受用不同工具来做这件事情的差异,思考从差异背后发现感兴趣的问题,产生了认识和研究工具的冲动。然后,同学合作、师生合作制订一个研究计划,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研究计划,解决了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的问题,为机械和工具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在前一课感性认识和初步探究的基础上,“打开盖子的工具”一课,在打开油漆桶和打开一瓶饮料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两种不同类型的杠杆,也归纳了它们的共同特征。接着,期望学生们能根据活动的现象和结果,以及联系生活中的杠杆,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这一课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经历了从工具到机械的飞跃,机械不再是高深、复杂的形象,而是我们身边的现实。这一课使学生在研究方法上经历了化繁为简的变化,把生活中纷繁的现象以简单的图示来抽象概括。

前面的所有活动为探索和发现杠杆的秘密开启了大门,在接下来的一课“杠杆的研究”,就是承接以前的探究活动,并用杠杆尺做研究材料,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经历不同状态下杠杆尺的调试活动,通过观察、记录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学生在研究中要像科学家一样收集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门别类、分析数据中有所发现的探究过程。

接着,引领学生们从粗柄的螺丝刀能更容易起出螺丝钉的事实中去发现螺丝刀柄的秘密,了解轮轴的结构,进而去研究“螺丝刀里的科学”,知道螺丝刀是一种轮轴。通过轮和轴上作用力的差异比较,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在大小不同的轮和轴上挂上重物的研究,发现了轮轴的原理,并可以用画图分析法标出各个力点,发现原来轮轴也是一种杠杆。明白轮轴的工作原理后,再找一找,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轮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

再接下来,学生们要从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开始研究“动滑轮和定滑轮”,这是学生并不熟悉的机械,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实验来进一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同时尝试用杠杆的原理来解释它们的作用。

这一组活动后还设计了让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的起重机或观看起重机的录像,这是为了研究滑轮组,学生模拟滑轮组的工作,并再次做“小个子战胜大力士”的游戏,从中明白起重机力大无穷的原因,发现滑轮组的作用和原理。

山路要弯弯地盘旋上山中隐藏着斜面这种机械,同样在实验室的环境里展开模拟斜面工作的研究活动,探究斜面的工作原理。再让学生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应用斜面的事例,同时自己解释使用斜面的原因。

最后一个活动是以“我的自行车”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一活动里将由学生们自选关于自行车的机械问题。以研究学习小组为单位,制订研究计划,课余开展研究活动,并把研究成果绘制成一份研究小报在班级展示。

以下是各课的具体教学建议:

1、第一课《我们常用的工具》教学建议

1)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教程中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工具,有些工具可能十分熟悉甚至经常使用。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甚至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也不曾有意识地去研究这些工具,因为选择这些学生熟悉、常用的工具作为这一单元学习的开端,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原有生活经验。

2)面对身边种类繁多的工具,应该怎样来研究呢?建议选取典型的有一定结构的材料供学生研究。教材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要想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拔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在研究过程中先试一试用各种工具分别来做这件事,看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有没有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然后,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订一个研究计划:包括想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猜测,研究的方法和需要准备的材料。这项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学习科学研究的程序。

2、第二课《打开盖子的工具》教学建议

1)教材上选择打开油漆桶和打开一瓶饮料这两个活动是精心选择的,这两个活动只包含杠杆这一种机械原理,并且恰好是省力杠杆的两种形式,希望通过这两个有结构的活动,学生对杠杆的三个点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形成杠杆的概念。

2)学生动手尝试打开油漆桶。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特别注意观察盖子及工具各部分位置的变化,然后让学生画一幅草图来表示这一过程,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的工具,抽象为杠杆这一简单的机械。“打开一瓶饮料”的探究是在上前的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因此可以更为开放一些,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开瓶器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能画出分析的草图。

3)实验研究后,必须进行比较研究。比较打开油漆桶的铁片和打开饮料瓶的开瓶器的异同,得出两种不同的省力杠杆,加深对杠杆的理解。

3、第三课《杠杆的研究》教学建议

1)学生认识了杠杆的省力作用,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心中的疑问:杠杆为什么能省力?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吗?这是本课的中心研究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探究问题,设计和制订研究计划。

2)杠杆尺是本课的研究材料,研究前必须使学生能很好的认识到杠杆尺对本课研究的用途,以及了解杠杆尺的使用方法。

3)杠杆的研究可以从杠杆的平衡入手,也可从杠杆是否省力入手。但重点是研究杠杆的省力原理,这是以后学习其它机械工作原理的基础。

4、第四课《螺丝刀里的科学》教学建议

1)轮轴有很明显的省力作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本课研究的重点。要让学生提出各种假设,选择有价值的假设设计一个研究计划,然后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轮轴的秘密。

2)研究时可以考虑使用测力计,能用数据更好地说明问题,测量也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教师演示的螺丝刀最好是组合型的,把粗柄和细杆拆分开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轮和轴的概念。

5、第五课《动滑轮和定滑轮》教学建议

1)定滑轮的研究和动滑轮的研究是有层次性的,定滑轮的研究以教师引入,动滑轮的研究强调学生自学的探究,要让学生自主制订一个研究计划。

2)对“如果说滑轮也是一种杠杆,能找到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吗?”的问题,建议学生用图示法来解释。

6、第六课《起重机》教学建议

1)参观建筑工地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起重机上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要让学生分清滑轮组中,哪些是定滑轮,哪些是动滑轮?从而搞清滑轮组的组成。

2)探究活动的中心问题是滑轮组有什么作用?(滑轮组能省力吗?怎样的滑轮组更省力?)要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合作设计探究的方案。

7、第七课《在斜坡上》教学建议

1)课文探究的中心问题是:斜面有什么作用?(斜面能省力吗?怎样的斜面更省力?)

2)因为学生前面已经研究了许多简单机械,所以本课应更开放些,重点放在让学生制订合理研究计划,展开科学的研究过程。

8、第八课《我的自行车》教学建议

1)自行车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观察活动,需要提前进行。在学习第七课“斜面”以前就可以开始。

2)本课可以自己安排教学时间,用3课时完成本课的学习。第一课时观察自行车上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原理。第二课时重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机械问题,成立研究小组,制订研究计划。第三课时研究成果的展示、交流、评价。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  321400

浙江省上虞市滨江小学  312300

TOP
12#

古人到底是怎样计时的

在时间单元安排了不少动手活动,从日晷到蜡烛钟,从水钟到沙漏,再到后面的摆钟(机械钟)、电子钟,通过这一个个活动的探究,学生经历了计时工具的发展历程,了解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培养了实验设计、分析概括等能力,收获还是颇大的。

这个内容的教学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而且应该说教学目标也完成的不错,但在教学中我始终有个疑惑,至今无法释怀,那就是:古人到底是怎样计时的?

看到这,肯定有朋友要笑了——书上不是说的很清楚吗,就是用日晷、水钟等工具啊!真是的,这么幼稚的问题也敢提。呵呵,也许吧,反正我就是想不通,当我们透过表面的概念去挖掘其具体操作细节的时候,问题出来了……

先说日晷吧。确实,这是古人曾经用的一个测量时间的工具,在北京的故宫我还亲眼看见那个历经沧桑的实物。但为什么别的地方很少听说有日晷呢?我猜测那是因为在当时日晷是一个非常精密的仪器,不是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可以放一个的。那么,在皇城周边的人们是怎样知道时间呢?他们可没有我们现在这样幸运,交点门票费就可以到故宫去看看。即使是皇城里面的宫女、太监还有大臣,难道他们想知道时间的话,也是要到那个有日晷的地方去看吗?或者是专门有人在观测和汇报日晷显示的时间?(刚在群中听见有朋友说以前确实有这样的官职,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以下资料:钦天监是掌管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历法的机构。秦、汉以来以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唐代始设太史局,后又改司天台,隶属于秘书省。宋、元时设有司天监,与太史局、太史院是平行并置的机构。元朝还设有回回司天监。明、清则改名钦天监。明代钦天监设监正一人、监副二人,掌察天文、定历数、占候、推步之事。下设主簿厅,分天文、漏刻、回回、历四科肄业。五官正、司历、监候掌历法推算;灵台郎掌天文观测;保章正掌记录天文变化,推算吉凶;挈壶郎、刻漏博士、司晨掌刻漏报时。)

再来说说水钟。资料上介绍有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学生当时在课堂上就问了,万一冬天很冷的时候结冰了怎么办——我连忙说那个水钟肯定是放在房里的,因为放到露天的话那雨水或者太阳暴晒就会影响水钟的准备性,既然放在室内当然温度就不会太低吧!而且万一真的温度低的时候还可以人工适当加温的。现在想想当时急了点,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猜测其中的可能性,那样学生的主体就更充分的发挥了。但也因此想到一个问题,水钟它也是必须有一定的人观察和维持水量的。那么在普通的村庄,会有这样的工具和人员吗?如果有,每个村庄的开始时间都一样吗?而且忘记某个村庄的人忘记及时加水那怎么办?如果没有,他们又是怎样测量时间的呢?

至于什么燃油钟(教材引申为蜡烛钟,其实在当时是没有蜡烛的),这个变化的因素就更大了,所以这能作为古代真正意义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吗?晚上观察的人就不睡觉吗?每天晚上什么时候开始点灯?也许只是我们现代人的想象而已吧。倒是经常在小说看见古代喜欢用一柱香功夫作时间单位,确实,“一炷香”的时间是缺乏现代计时器的时代的一种比较模糊的计时方法。根据北京鼓楼的相关资料,一炷香的时间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两个小时。为了区分时辰里的更点,还要在香的上面画上刻度(标线).

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之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知时间了,于是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按照时辰打鼓告诉民众。因为我想起古代的敲更人,“半夜三更”这个词语,就是从他们工作派生出来的。那么关于“更”又有哪些奥秘呢?继续找资料,如下:“更”是一种在晚上以击点报时的名称。从酉时(今之晚上七点)起,巡夜人打击手持的梆子或鼓,此称为“打更”。七点至九点一击,为一更;九点至十一点两击,为二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三击,为三更;一点至三点四击,为四更;三点至五点五击,为五更;此时天亮了,不再打更。由此可见半夜三更只能粗略表示夜里十一点到一点,至于“半夜”只是一个前缀,说明此时确实是夜已至半。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5时又72分钟,即6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1时又96分钟,即236分。

再回到午时三刻,先看资料:———古代用漏壶计时。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143.2分,当然我们一般可以简单的认为是1145分。也有点小问题,那古代的行刑人说时辰已到未到什么,那他们是怎样知道确切的时间呢?因为这可是关系到生命一定要非常准确的哟?带着日晷肯定是不现实的,那么是不是刑场都带着漏壶呢?

呵呵,一个小小的问题,让我一直思考到现在,还花了许多时间找资料,终于明白了不少其中的原由,也还有许多困惑。因为时间匆忙,结构有点乱,但我觉得主题还是比较有价值的,准备什么时候再把这文章整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找个地方发表发表。

TOP
13#

[反思]摆了一个多星期的“摆”

还记得,在省五下备课会上有老师对摆的内容进行质疑,认为傅科摆不适宜放在小学教学;也记得,在缙云召开的那次省优秀课评选中温州林昱老师上的摆的研究技压群雄,最后获得第一名;当然不会忘记,在缙云县优质课评比和丽水市优质课评比中,马丽杰老师和朱伟龙老师都展示过着有关这个内容的精彩教学。

上星期我和学生也开始研究摆了。为了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我打开一直紧锁的实验室,决定让学生在这上一个星期的实验课。(平时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我们的科学课都是在教室进行的。)学生很是兴奋,也因此,我们的“摆”在实验室摆了一个星期,以下就是我在“摆的研究”中的感悟和体验;

1、怎样才能控制摆的轨迹:按照摆动轨迹的不同,摆可以分为平行摆和圆锥摆。在实验中我发现,我们的摆都成了圆锥摆,虽然在后面我强调学生放手时要让摆自然摆动,但还是无法改变成为圆锥摆的命运。而且越是倾斜的角度大,成为圆锥摆的迹象就更明显。这个问题到现在我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

2、怎样尽量减少无关的干扰:我们是用铁架台作为摆的支撑架,最初只是把摆的固定点用铁夹或者横杆固定,结果摆摆动的时候总是会撞到竖杆上。于是有的小组就干脆把长的竖杆横放,用手压在桌边上作为固定杆,这样无论摆的轨迹怎样都不会撞到了。另外在改变摆锤质量的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把钩码都挂在线上,而不是把钩码相互连挂,这样就避免了摆绳的改变。在以前我听过的课中有一老师采用的是把娃哈哈的瓶子剪去上半部分然后作为容器,把重物放在里面,可随意改变质量,这更是一个好方法。

3、测量的规范性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为了便于观察,怎样才算摆动一次?(从初摆点开始来回一次为摆动一次)数摆的次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摆到最高位的时候再数不能提前和滞后,而且数数时一定要简洁干脆不拖音)测量摆绳的时候应该是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之间的距离?一旦这些细节都注意到了,学生的实验数据就比较合理了。

4、实验的指导和要求要适时: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注意,所以这个星期的实验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每个实验开始的时候,我都把学生的部分实验器材控制在自己手中。在跟学生说明实验的要求,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测和思考之后,再让组长来领材料进行实验。而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遇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我这时候到他们那集团中去指导,因为是学生自己主动提出的求助,所以听讲特别认真。而且在实验结束的时候,我都做到给几分钟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总结。

TOP
14#

把握教学节奏   构建和谐课堂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   陈建秋

[摘要]教学节奏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来有效地调控、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本文从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语言三个方面阐述了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该如何处理与调控课堂教学节奏。

[关键词]教学节奏  教学方式  教学过程  教学语言  和谐

节奏是一个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急缓、行止、强弱等现象。教学作为人类的一个特殊活动领域,也具有它本身特有的节奏。概要地说,课堂教学节奏,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规律性和重复性的教学变化形式。

不同的教学节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适宜的节奏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对教学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在教学《桔子》一课时,有效地把握了教学节奏,自始至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维系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教学目的。而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整个四十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慢条斯理的舒缓气氛,学生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也有的老师整节课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却因过度疲劳而思维受抑制,这些行为都造成课堂教学节奏失调或缺乏课堂教学节奏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实践证明,教师的讲解、提问的设置、学生的活动、内容的安排、进程的快慢等都要把握好节奏:或委婉细腻,如微微行云;或慷慨激昂,似疾风骤雨;该长则长,该短则短;宜整则整,宜散则散;应讲则讲,应练则练;适严则严,适宽则宽;当快则快,当慢则慢。从而使课堂教学难易有序、张弛有度、错落有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将学习的效率提到最高。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来有效地调控、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呢?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教学方式——动静结合、穿插得体

动与静是教学方式的外部表现。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活跃状态。比如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和激烈讨论等,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其大脑思维保持求知的高度兴奋状态。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相对安静的状态。如学生静心听课和深入思考等,它是学生汲取知识、消化知识、形成知识印象和知识网络的过程,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有效性和长效性的过程。

传统教学以灌输为主要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为此,当今的小学科学课堂频频采用比赛、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习。结果许多科学课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的,实际上因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造成教学琐碎零乱和无度无序的失控状态,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以条理化地掌握知识,其良好的科学素养也难以形成。

因此,教师要巧妙安排教学方式,让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等教学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组合起来,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地球的卫星——月球》,我就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主要流程如下:

1、自由发表、揭示课题——(动)

2、观看课件、初步感知——(静)

3、交流感受、搜集资料——(动)

4、分类整理、制作卡片——(静)

5、展示评价、课外延伸——(动)

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说说有关月球的知识,可以是自己的观察发现,也可以是神话传说或相关知识,还可以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让学生认真观看课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立刻安排交流活动,鼓励踊跃发言,可以相互补充或者激烈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地动口动脑,充分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获得大量的源信息之后,让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选择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通过这一相对静态的教学过程,课堂气氛由动转为静,学生思维得到了缓冲,从而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了知识,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而最后的月球卡展示评价活动,则是在学生大脑渐趋疲惫时及时变换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保持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省首届新生代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上,有老师上了一节《了解空气》。在这节课中,老师忙着参加学生的小组讨论,并随时表达对学生的赞赏,整节课教师作用过于强势,从而占据了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干扰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评课时,章鼎儿老师开玩笑说,可不可以尝试教师悠闲地点着一支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无干扰的让学生做实验呢?这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有意安排短时间的宁静状态,给学生独立思考留下时间和空间,做到动静结合互相兼顾,相信课堂学习效率会更高。

二、教学过程——详略得当、疏密有间

课是一个整体,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应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事先设计好。一节课要富有节奏,须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阶段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妥善编排,并通过时间分配的多少与信息交流的快慢使课堂节奏疏密有间隔变化。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密”,比如基本知识训练,使学生达到娴熟脱口而出的程度;也要有“疏”,比如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学时速度就要慢一点,让学生有深思熟虑和充足探究的时间。

在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学生思维活动的质量如何,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心理学家调查表明,一节课中,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的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其后的30分钟是一般学生进入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下课前710分钟注意力又开始逐渐趋于衰退。

这为我们的教学过程划定了大致区域:课的起始阶段着重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或用三言两语导入新课,或开宗明义明确学习目标,或创设质疑条件,让学生提出预习时发现的问题激起矛盾,造成质疑、辨疑、解疑气氛,在不知不觉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等到学生注意力已集中,学习积极性有所调动之后,就进入主动探究阶段,通常把那些要求较高、强度较大的思维训练放在这个时间内进行,因为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最为积极。至于下课前几分钟,可安排一些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加深理解,在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我就以我上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框架结构》为例来说明: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设计依据

认识框架式结构

1、简单介绍艾裴尔铁塔的故事。

2、交流生活中所见到框架式结构的建筑或物体。

3、讨论概括框架式结构的特点。

6分钟

用故事作引子导入新课,创设质疑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研究简单框架,

加固立方体框架

1、研究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

2、掌握加固框架的方法,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方体框架。

3、各小组课堂展示,交流经验。

30分钟

这时候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安排有一定挑战难度的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开探究。

总结评价

拓展延伸

1、总结评价,说说本节课学习收获。

2、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各种框架并展开研究。

4分钟

注意力逐渐趋于衰退,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发生转移。安排评价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例子中研究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部分,这个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且在五年级数学课已有所涉及,于是我有意识加快教学节奏,采用“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方式,让学生迅速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特点。而在后面的“加固立方体框架”环节,我放慢教学节奏,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设计,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提供材料动手操作,并给予充足时间让学生进行调整和改进,最后上台展示并交流经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高潮,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到总结拓展阶段,设计了个寻找生活中各种框架并展开研究的尾声,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当然,课不可能有死的程式,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学生情况、教学风格,教师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组织教学。但不管如何,课要上得有板有眼,有起有伏,一气呵成,就要求教师在内容安排上详略得当,节奏处理上疏密有间,并有意识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网络研修班第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有老师上《热胀冷缩》一课时安排了许多活动,先是学生自选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热胀冷缩,再是教师演示矿泉水瓶变扁和喷泉实验,然后又让学生做空气热胀冷缩实验,接着教师做小球过铁圈来演示固体的热胀冷缩,最后让学生装自行车气门芯。结果几个实验教师或学生浅尝辄止,还未等学生明白是怎么回事,活动已匆匆结束,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详略得当,安排过多的活动内容导致主次不明,从而无法形成了良好的教学节奏。

三、教学语言——抑扬顿挫、适当得体

教学语言的节奏调控,必须适当得体,达到师生语言、心灵、思维相通,和谐自然的境界。具体的说,教学语言应做到,抑扬顿挫,快慢得当,疏密交织,有张有弛,声调起伏跌宕,使之风趣幽默,浑然一体且有序。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一贯低沉和冗长,有的则一贯地高昂和短促,孰不知长时间的单一语言往往会让小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容易造成精神疲劳,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相反,如能适当变换语音、语调、语速,会令学生处于惊奇、兴奋状态,注意力就会始终跟着教师走。

就课堂教学语言的一般规律而言,讲定义、概念速度要匀要慢,描述情景叙述事情要快要生动,议论分析要激扬有力,抒情要真切感人,过渡要平实简洁,总结要清晰明朗,起始要沉稳有力。具体到一堂课中,课堂教学语言必须满足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的思维和师生情感交流的需要。

课堂的展开和推进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的。在许多精彩的课堂教学中,简洁明了的导入语,天衣无缝的过渡语,恰到好处的提问语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等交错出现,从而显示出不同层次的语言节奏。如上《马铃薯是沉还是浮》一课,我设计的导入语是:同学们,这两个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当教师演示的结果跟学生猜测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马铃薯的沉浮到底和什么有关?而结束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刚才大家证明了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那么你能确定老师这杯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一定是盐水吗?这样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沉浮奥秘的求知欲望。

总之,课堂教学节奏存在于每一课时自始至终的变化中,体现出一种流动美。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综合考虑巧妙安排,让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之间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从而构成了小学科学课堂整体节奏的和谐美,在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TOP
15#

 

我没能驾御好小车

这两年,学校很多老师都去学车,有不少人拿到了驾驶证,但我没有参加,因为我知道凭自己的经济情况,起码要过4-5年才能考虑买车,所以也没有必要过早去考证。上次到江苏开会看见周一那娴熟的车技,很是羡慕,但也仅此而已。(嘻嘻,一通废话。)今天上午,上了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内容《我们的小车》一课,感觉很不顺畅,课堂中暴露许多问题,让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没能驾御好小车。

首先,是自己的原因,虽然在事先我也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和了解,但在课堂上语言组织比较混乱,废话较多。另外一大问题就是整节课都是以教师传授和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参加课堂学习,没有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参加实验的设计和完善中。另外因为对时间估计不足,导致没有能学生搜集记录的数据组织交流和分析。

其次,学生在这节课也暴露了许多行为习惯的问题。虽然我在课堂上强调分工合作,但是还是有许多学生自己单干,从组装小车到进行谁实验都一个人来完成,所以到最后上交的作业中有许多学生没有把数据全部记录,甚至有的学生作业是空白的。还有我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加强,有不少小组的学生连小车都无法组装,这有点出乎意料。另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需要加强,确实有不少小组的实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我在观察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地方。

最后就是材料的问题。我们的学生人手一份学具,但是有些学具比较粗糙,组装的小车运行的时候不正常,很是无奈,因为有个别小组就是这个原因而无法完成任务的。

分析了原因之后,我想今后的课要在这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功夫:1、准备充分,深入钻研教材和合理设计活动;2、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发挥学生的主体;3、对材料的结构性和合理性的要求更高(其实这不是这节课的主要问题,但是影响今后课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TOP
16#

新学期第一节科学课

 

不知道是不是体现人文关怀,这个学期学生过了月半才到学校报到,这就意味着可以比平常晚点开学,很是开心。34教师开会报到,35学生报到,今天36日上午第一节课开学典礼,然后正式上课。所以到下午才给我那两个五年级班的学生正式上科学课。

这是一节始业教育课。上这样的课应该说是很有经验了,不用刻意准备,我把去年期末的学生成绩单带着,然后就来到教室……

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看见我特别开心,有的学生马上叫出来“哇,还是老师耶!”看来自己这几年相处下来,我还是从这帮孩子身上骗取了不少信任和感情。说心里话,有时候我也会批评他们,甚至动口动手,但我也非常喜欢他们。这些家伙往往都是比较自我,上课发言很是积极,而且课外知识也很丰富,而且敢于反驳质疑我的权威,除了少数同学作业不自觉之外,确实很难找到他们的缺点了。

“今天上课主要有三个任务,首先是……”我把上个学期大家的考试成绩读了一遍,对特别好的给予表扬,对不理想的同学则提出希望。那些成绩特别好的同学在分数公布的时候甚至得到大家的掌声,他们很是快乐,从脸上的笑容就明显可以看出。

然后,我向学生宣布了这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常规,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只是增加了优秀科学小干部和科学小标兵(名称暂定)的评选,并当场任命了科学课代表,然后由课代表和上学期考试第一名的同学一起确定各个小组的小组长,再说明了一下评选的方法和名额分配。(各5名)

最后,我让学生一起把新书翻到目录,一起来了解这册书的主要内容,然后我适当的添油加醋,勾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第一单元“运动和力”我说要举行赛车比赛,第二单元“时间”我们来做水钟或者沙漏,在做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第三单元“生物和环境”则里面有个非常有难度的实验就是制作生态瓶……特别是介绍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的时候,我坦然的对学生说,这是老师最怕的一个内容,学生顿时就兴奋起来,然后纷纷对这个单元发表自己的看法。

时间过的真快,我本来是准备在介绍这册内容的时候同时让学生把配套的“学具”拿出来作一个简单的了解,可刚说到这就下课的铃声就已经响了,只好匆匆结束。

附;在另外一个班也是按照这样的程序上,唯一不同的是这个班有个别同学很认真的完成了我在学期结束布置的选做作业“写科学小论文”,我把她交来的小论文看了一下,文笔不错,只是对科学小论文的要求和格式还不是很理解,于是压了点时间在课堂上简单的指导了一下。也从中得到启发,我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在全校组织一个小论文讲座,为今年召开的科技周活动作一些铺垫。

TOP
17#

关注  体察  理解——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一、片断描述:

在《赶走杯中的水》的实验中,我请了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当时教室的后面挤满了前来听课的老师,或许是置身于众目睽睽之中的缘故,小女孩神态有点紧张,拿着玻璃杯,手微微颤抖......结果,那只晶莹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面上,碎了。

——”,所有的目光倏地聚在了小女孩的身上。

整个教室先是宁静,静得仿佛都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接着是哗然,许多学生叫起来了:赔!要赔!

但是,站在学生身边的我,清楚地看到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于是,我接过学生的话茬,说:赔?当然要赔!不过应该由老师来赔,因为嘛刚才是我邀请她来做实验的!

、说完,我拿起另外一个杯子,微笑着对她说:现在,老师再次邀请你为大家演示实验。然后转身对大家说:事先申明,如果这个杯子打碎,还是老师赔!

闻听此言,大家安静下来了,自信回到了女孩的脸上。

实验很成功,也很精彩。

我率先鼓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二、我的思考:

这个片断我至今记忆犹新。因为在那一刻,那一瞬间,那个站在讲台上的学生的神情,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知道,学生无心打破玻璃杯,自责已经让她心情不安,如果再加以批评,那么这个学生探究的天性和热情,也许就这样会被压抑、被泯灭,她将无法继续安心上下这节课,甚至会影响她今后的研究和学习。所以当时我最先想到的不是怎样让课顺利进行下去,而是想怎样尽快让这个学生从惧怕中走出来。

是的,在意外发生的瞬间,伴之而来的是学生的某种隐性的心理需要——善解和安慰。关注、体察、理解,可以让看起来只是意外的细节变得富有灵性,充满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关怀。在课堂上,我们用宽容的心来善待孩子的失误和过错,正是新课程赋予的人为精神的体现!

也许许多教师会这样认为,课堂出现意外就意味着教学效果不好,教学设计不到位。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把课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知道,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特征。新理念下的课堂是鲜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不应该有花架子,不应该有装腔作势,不应该有娇情表演,有的是学生实实在在地学,教师真真实实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也不失为一个小插曲儿。所以,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冷场的时候及时调整,在出错的时候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我想,新课程新理念下的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不必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一旦出现意外,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对待,积极思考对策,妥善处理,这样,课堂才会鲜活,教学活动才会优美、散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TOP
18#

孩子啊,你的执着让我感动!——混合身边的物质教学随想

 

一些豆子,一些沙子,先混合,后分离。这样的一个实验,在我们成人眼里,肯定觉得索然无味。同样是这个实验,我们的孩子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以下是我剪切的几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先拿起豆子)这是什么?(又拿起沙子)这又是什么?
生:豆子。沙子。
师:如果把它们混合,你猜测一下会不会发生变化?
生:会。
生:不会。
师:想不想动手做一做这个实验?
生:想。
师:可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先仔细观察一下豆子和沙子,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并记录下来,这样才能在实验后进行比较,发现到底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又有怎么样的变化。
生兴致勃勃的开始观察……

片断二:
孩子们高兴地混合着自己的沙和黄豆。
有的用塑料棒不停地搅拌着,有的拿起杯子使劲地摇晃。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告诉老师:我发现搅拌以后黄豆浮在了上面,我发现豆子的颜色变了,我发现豆子的皮比原来好剥了,我发现豆子上的皱纹多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发现了许多细微的变化,真棒!

师:那么,有了这些变化的豆子还叫豆子吗?有没有新的别的东西产生?
生:还是叫豆子,没有别的东西产生。
师:那么,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豆子和沙子的特征和性质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

在这两个片断中,学生始终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在观察豆子中非常的细致,而在混合的实验中更是精彩,学生不断的搅拌,以为这样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儿童化的研究科学吧!

TOP
19#

《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导入片断实录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
            
陈建秋

师:(拿起来马铃薯)这是什么?

生:马铃薯。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马铃薯的沉浮。(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这两个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

生:大的沉,小的浮。

生:大小都是沉的。

生:大小都是浮的。

生:小的沉大的浮。

师:到底是沉还是浮,我们把它放入水中。(教师把大的放入清水中,小的放入盐水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我看到大的马铃薯在水中沉,小的马铃薯在水中浮着。

生:因为小的很小所以浮,大的很大所以沉。

生:因为小的轻所以浮,大的重所以沉。

师:是这样的吗?(演示把两个马铃薯都拿出来放在1号水槽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演示把两个马铃薯都拿出来放在2号水槽里)你看到了什么现象?马铃薯的沉浮和什么有关系?

生:在1号水槽里两个马铃薯都沉在水底;在2号水槽里两个马铃薯都浮在水面上。

生:马铃薯的沉浮和大小没关系。

生:马铃薯的沉浮和轻重没关系。

生:马铃薯的沉浮和这两杯水有关系。

生:这两杯水不一样。

师:怎样才能知道这两杯水不一样呢?

生:有一杯是盐水,用嘴尝一尝味道就知道了。

师:在不清楚是什么液体时,我们不能轻易用嘴尝,否则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生:把两杯水都放在太阳底下晒,用蒸发方法来观察。

师: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生:水被太阳晒干了,盐就剩下了。

师:这方法不错。但是今天是阴天,怎么办?

生:可以用火加热。

师:恩,是个好办法。观察桌上的材料,都有什么?你能用桌上的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吗?你准备怎样做?

TOP
20#

 

听《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引发的几点思考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小学   陈建秋    

前言
                    9月21-9月22我参加了浙江首届小学科学新生代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这次活动共安排了十二节展示课,这十二节课,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目前小学科学课在浙江新生代中的最高水平,但章鼎儿老师却认为只有几节课跟科学课沾了点边,大部分还是停留在常识课的层次。老师这些话当然不是凭空而谈,值得我们去深思。作为丽水人,我自然对我市叶旭瑶老师执教的《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格外关注,因此就对这一课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提点粗浅的想法和建议,以供同行们斟酌。

 

片断描述一:新课导入

【问题点击】:应该说,老师的这个设计还是煞费苦心的,希望能通过这两个触目惊心的新闻,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明确本课内容学习的重要性。然稍一细看,我们就发现此处有逻辑错误:这两个新闻当然是真实的,但由这两个新闻引出“研究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这一推理过程显得十分牵强。因为造成新闻所述食物中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一般不会是食物包装导致的后果。

【引发思考】:怎样导入才比较科学?

 

片断描述二:收集整理信息

【问题点击】:“指导学生收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以老师在收集信息和信息分类环节分别安排了约9分钟时间,应该说学生的活动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学生也找到了许多许多信息。但仔细分析,虽然老师在前面强调“谁发现的信息是与众不同的”,学生也花了这么多时间,但找到的信息全都是文字信息,而对包装上图片、条形码、环保标志、方便撕开口等信息根本没有涉及。出现这结果,估计是教师自身对教材钻研没有到位所导致。至于后面的信息分类环节,教师的提示语言如下:“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能不能给这些信息分分类呢?也就是说一般食物包装袋上有哪几类信息?”那么,为什么要分类?可以按照怎样的标准来分类?教师根本就没有让学生明了,所以后面交流中学生的分类是没有目的,杂乱无序的,是为了分类而分类。

【引发思考】:如何关注活动的价值?

 

片断描述三:引导研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问题点击】:“你在购买食物时最关注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回答自然不同,产品名称、厂家、品牌等等都是很正常的。表面上,课堂显得很民主,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出问题,其实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为教师的预设是用它来引导学生研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压根儿就没有把其他的内容列入下一部分的研究计划中。这里涉及到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怎样问”,“问什么”,“什么时候问”,“问后估计有哪些回答”,都是教学设计中要考虑的。

【引发思考】:怎样进行有效的提问?

 

片断四:应用拓展

【问题点击】:这几个问题,是在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食物保质期长短的基础上,教师特意安排的实践应用题。不过,这几个问题的情境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到国外探亲能携带的行李重量是有限额的,而西方国家一般不允许带食物入境,再如我们去旅游往往是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和产品品牌选择食物,很少有人会因为保质期的长短而选择食物。既然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不真实的,那么所谓的实际应用又从何说起呢?无非是“空对空”的乱侃而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