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许水勇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专贴——五年级 [复制链接]

91#


TOP
92#


TOP
93#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课后反思:

白色颗粒物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继续思考: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从而引导学生调制一杯盐水试试看。

可以尝试一半学生调制一杯盐水,一半学生调制一杯糖水,这样调制不同的液体来检验学生的猜测,对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教材中提示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一杯糖水进行检验,时间是不够的。

加盐的时候,不用强调一定要一平勺,一勺一勺加即可,因为这里不用计算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只需让学生明白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多的物质,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防止学生一下子把全部食盐倒入杯中。

TOP
94#

《给冷水加热》课后反思:

比较冷水加热后轻重的变化,课本中采用试管加热的方法,也可以称量水袋的方法比较,先在天平上(或电子秤)称一下冷水袋的重量,然后把冷水袋放入热水中加热,捞出后用干毛巾擦干,再放在天平上称,比较前后两次重量。这样设计有两个优点:

省去了用酒精灯加热的操作,降低了实验难度。

使教学环节更加自然流畅,冷水袋加热后重量改变了吗?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水袋的的轻重。因为水袋加热后体积大小不明显,再引导孩子观察气球皮的变化。(把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

实验改进:改用气球盛水,可以解决教材中用尼龙袋盛水容易漏的缺点,气球皮有颜色,更容易观察沉浮现象,而且能重复使用,减轻教师准备实验的强度,提高效率。

TOP
95#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课后反思:

“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其中浓糖水和酒精可以只有一个小组完成,这样既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推测和验证”活动中,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和液体的轻重。可以通过设置关联问题来引导:

1.为什么物体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会不同?

2.联系整单元,你觉得哪些变量可能与沉浮有关联?颜色、体积、轻重、光滑度、质地……

3.如果要比较马铃薯和液体的轻重,前提条件是什么?

4.马铃薯、清水、浓盐水的体积如何能做到相同?

其中第2个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比较轻重。

用电子秤比天平更加精确,操作也更简便。

TOP
96#

《液体的热胀冷缩》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思维训练点应该落在“试管受热,气球皮的变化不明显,怎样才能明显看到水的体积变化”。教师可以设问:为什么试管里的水受热体积变大的现象不明显?因为试管比较粗。如果试管变得很细,水就装不多了,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在试管或烧瓶口装一根细管,这样既解决了说的多少问题,管子又变细了。然后再引导学生用橡皮塞密封,滴红墨水增加实验效果等细节。

这节课切不可没有经过充分思考讨论,直接出示烧瓶、细管、红墨水等一组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这样大大降低了活动的思维含量,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的载体。

TOP
97#


TOP
98#


TOP
99#

《空气的热胀冷缩》课后反思:

本课与液体的热胀冷缩一样,要注重学生思维的训练,可以大胆鼓励孩子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证明空气也能热胀冷缩,有了前一节课的经验,孩子们还是能设计出不少的方案,再次基础上引导孩子用套气球的方法来证明。

关于实验材料,选择的气球要适当小一些(阔华工具箱里的气球大了一些,效果不明显),烧瓶要大一些,这样气球鼓起来的现象会更明显一些。

引导孩子用更多地证据来证明空气能热胀冷缩,如用上一节课的材料,在细玻璃管中装一节水,双手捂住烧瓶,观察玻璃管中一节水柱的变化。

关于奇妙的“喷泉”实验,材料可以简化,用上一节课的材料,在细玻璃管的头上用橡皮泥塞住,用针扎一个小孔就可以做了。让水柱更高一些的办法有:孔更细一点;水更热一点;烧瓶更大一点等。

TOP
10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