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桂馨科学教师培训(2015年四川雅安)·芦山站(馨梦小队现场报导) [复制链接]

11#

小学科学课与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章鼎儿老师

小学科学课:

大部分人认为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副课,是一门不被重视的课程。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会发现,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发展态势迅速猛烈的课程,作为未来科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专业和对自己今后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科学课。接下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1.发展历史:



注:周课时是指每个年级开设科学课课时数之和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小学科学在短短的25年间经历了4次学科名称的修改,周课时呈直线上升状态。在我国这样的情况,除了科学课程外是绝无仅有的。并且章鼎儿老师预言在未来的时间内科学课课时还会继续增长。

2.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在其他大部分国家小学科学课已经是一门核心课程。并且其他国家的周课时都比我国现在的课时多。目前能够说出名字的国家,科学课周课时少于18节课只有中国,而比中国10课时还少的就只剩非洲部分连教育都成问题的国家和地区。

3.现在还在修订的课程标准已经从原来3—6年级,变成了1—6年级的课程标准,所以小学科学课的周课时还会继续增加。

4.小学科学课的发展动力主要有: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需要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如果问你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使我们困惑的,缺失的是什么?给你三个选择A语文知识B数学知识C科学素养,我想你肯定不会回答说是语文知识或者数学知识,而是科学素养。

5.在其他国家甚至美国,它们的科学课都经历过:辅助课、支柱课、基础课、核心课。所以这是一个过程,而我国的科学课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要有信心。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是一个“潜力股”。而我们这群未来的科学老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后要从事的事业。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认真研究钻研科学教育,为以后科学教育的辉煌打下基础。因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科教人的责任和义务。

科学课堂教学改革

章老师说了我们科学老师在小学1年级到6年级一共有340节科学课。那么在这有限的课程里面,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呢?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走向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改革?章老师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对改革的认识:我们改革的目标是更轻松、更快乐和更有效。

(2)对认识的改革: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认识和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

(3)对改革的尝试:下定决心跨出改革的步子,勇敢的走出第一步。当时章鼎儿老师和路培琦老师就勇敢的走出了对自然课改革的步子。把原来从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课改成了现在学生说老师听,学生做老师看的科学课。180度的改革就是从当时跨出的第一步开始的。

那么在上面提到的3点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第二点对认识的改革,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介绍如何做到对认识的改革。

1.对学生的认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发展障碍、发展特点等方面出发。从章老师的几个课堂案例说明:

(1)课堂教学活动失控

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课程,所以课堂纪律是每一个科学老师都比较痛疼的问题。就连被视为咱们中国小学科学权威的章老师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章老师在几百人听课的一堂公开课上出现了课堂失控的情况。

当时是一节一年级的的科学课“认识颜色”,主要设计是将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混合,从而配制出新的颜色。老师演示过后,将三杯水发给学生进行学生实验。结果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尽管老师敲铃铛,尽管老师一组一组的去管纪律,都无法阻挡学生的“热情”。最后只能让学生把所有的水用完之后,才通过老师引导总结,草草结束。

章老师通过思考后,在第二次在武汉一个小学上展示课,同样的“认识颜色”却出现了不同的课堂效果。首先老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红蓝颜色的水给学生,当学生将这个试验完成后,老师出示黄色的水。这时小孩子会安安静静的坐在位置上看着老师手中的水,然后章老师用黄颜色的水换了蓝色的水再让学生进行第二轮实验。接着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了第三轮实验。就这样仅仅是从发放实验器材的时候做了稍稍的调整,就导致了两堂课截然不同的效果。

所以课堂的失控是学生的问题吗?并不是,而是我们对学生主体的研究认识不充分的问题。

(2)交流汇报倾听很成问题

现在的学生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其他同学不会听,而是通过老师重复之后听到的。这样会从侧面告诉学生只要听老师的而不用听学生的发言。所以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们应该在学生发言这一块做一个小小的调整。比如第一排的学生发言应该转向后面的学生,而不是背对他们。这样的话其他人自然会去听他的发言,同样的道理后面同学发言的时候前面的学生应该转向他,而不是背对他。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更培养了学生学会尊重别人。

(3)举手的人越来越少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举手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答案就是我们老师帮助学生养成的习惯。因为老师一般都叫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样就让学生慢慢形成了我不举手老师就不会叫我,甚至会让学生养成不去思考等问题。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度变广,教师就应该改革发言方式。即不一定找举手的学生,而是随机抽取。问题提出后不马上叫人回答,而是环视学生,让他们都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回答问题。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中。

2.其实研究学生主体的发展不仅仅只研究学生,而且还包括老师在主体发展过程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其实我们只是影响主体发展的诸多因素的一种。但是教师又是一种特殊(主要的,能动的)的因素。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有效的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使之产生最为积极的作用。如用教材教而不去教教材,这就是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例:在“各种各样的花”这堂课中老师拿出一束杜鹃花问同学们认不认识?孩子们都说映山红,而老师却说是杜鹃花,然后齐读两遍,在课堂结束后再拿出杜鹃花问学生结果没一个人做声。这就是典型的教教材,把同学们原本都认识的花教到最后没一个人认识。

总之我们需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且要认识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内在意义,如果我们做到这些,那么我们必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科学老师。

科学课的一般过程

1.导入性活动

2.主要活动:活动不宜太碎,应该尽可能创造出“大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3.交流与讨论:在本阶段老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活动。

4.整理归纳:这里得出的结论最好是全班同学达成的共识。并不一定需要和教科书上的概念一模一样。否则会引起孩子依赖心理,直接翻教科书而不去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9 0:31:44编辑过]

TOP
12#

一天中的食物(芦山胡老师)



教学思路:

导入:今天吃了早餐了吗?吃了什么?(在进行导入过程中ppt已经将课题出示了,所以导入环节意义并不是很大)

新课教学:

ppt展示自己早餐和午餐的图片。(图片是网上找的并且log还没有去掉,显得不真实,自己实拍效果会更好)从这些食物中找出里面包含了哪些东西?比如西红柿炒蛋中包括西红柿、鸡蛋等等。

引出活动一:将自己吃的早餐写下来,并且标记出里面包含了哪些东西?

活动二:让学生写出昨天一天吃的食物,并记录下来。数一数有多少种,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活动三:对食物的分类。老师通过自己按照食物来源分为素、荤两类,然后引导学生可以根据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学生进行分类,老师再次展示自己的分类(荤素)。

活动四:做练习。

对本堂课的思考:

1.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记录和分类,难点是分类。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体现重难点,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导入和记录上,而在分类这一块花的时间很少也比较仓促。所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上有所欠缺。应该更好的把握好重难点。

2.对学生的记录单只是寥寥几笔带过,并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分析。花了大量时间在填写实验报告单上,却只是对报告单进行一个非常简单的展示,不仅仅没有尊重学生的成果,而且使活动的意义大大减小。我们的结论应该是建立在学生活动之上的。

3.练习题的选择没有意义。所展示的题目都是非常简单的,并且也不是本节课所学的重点。也就是没有本堂课的教学同学们也能够把百分之80的练习做好。

4.在我们的课堂应该重点把握对价值意义的判断。也就是我们的教学应该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最简单的说,如果本堂课很好的完成了,学生在第二天就会关注,记录自己的饮食。当食物的营养这一课学完后,学生会自主的去调节自己的饮食。而不是像这堂课的教学,教的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一些东西。






TOP
13#

认真翔实!赞一个!那个第二段讲座是章老师做的吧!你再看一下!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14#

真不错
TOP
15#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5-4-28 9:00:00的发言:

    
    

又见樊老师,又见树树和小美!亲切!娜娜加油,我和馨梦所有成员都在你身边!我们虽然处在不同的位置,但网络可以让我们共同学习!现把一些小小的花絮补充上来!请大家更加全面的了解本次活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8 16:59:59编辑过]


    

网络问题,技术问题,电脑问题,时间问题,总之各种虐,让更新间断了一整天,抱歉,让关注本帖的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们久等了~今晚会将这两天的内容全部上传,希望这样的分享可以变得有意义!
TOP
16#

以下是引用馨梦李志鹏在2015-4-28 15:16:00的发言:

小学科学课与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芦山胡老师)


小学科学课:

大部分人认为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副课,是一门不被重视的课程。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会发现,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发展态势迅速猛烈的课程,作为未来科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专业和对自己今后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小学科学课。接下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1.发展历史: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png

注:周课时是指每个年级开设科学课课时数之和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小学科学在短短的25年间经历了4次学科名称的修改,周课时呈直线上升状态。在我国这样的情况,除了科学课程外是绝无仅有的。并且章鼎儿老师预言在未来的时间内科学课课时还会继续增长。

2.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在其他大部分国家小学科学课已经是一门核心课程。并且其他国家的周课时都比我国现在的课时多。目前能够说出名字的国家,科学课周课时少于18节课只有中国,而比中国10课时还少的就只剩非洲部分连教育都成问题的国家和地区。

3.现在还在修订的课程标准已经从原来3—6年级,变成了1—6年级的课程标准,所以小学科学课的周课时还会继续增加。

4.小学科学课的发展动力主要有:社会发展需求,教育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需要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又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如果问你一个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使我们困惑的,缺失的是什么?给你三个选择A语文知识B数学知识C科学素养,我想你肯定不会回答说是语文知识或者数学知识,而是科学素养。

5.在其他国家甚至美国,它们的科学课都经历过:辅助课、支柱课、基础课、核心课。所以这是一个过程,而我国的科学课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专业要有信心。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是一个“潜力股”。而我们这群未来的科学老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后要从事的事业。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认真研究钻研科学教育,为以后科学教育的辉煌打下基础。因为科学教育的发展是我们每一个科教人的责任和义务。

科学课堂教学改革

章老师说了我们科学老师在小学1年级到6年级一共有340节科学课。那么在这有限的课程里面,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呢?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走出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走向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改革?章老师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

(1)对改革的认识:我们改革的目标是更轻松、更快乐和更有效。

(2)对认识的改革:主要包括对学生的认识和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

(3)对改革的尝试:下定决心跨出改革的步子,勇敢的走出第一步。当时章鼎儿老师和路培琦老师就勇敢的走出了对自然课改革的步子。把原来从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的课改成了现在学生说老师听,学生做老师看的科学课。180度的改革就是从当时跨出的第一步开始的。

那么在上面提到的3点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第二点对认识的改革,那么接下来就简单介绍如何做到对认识的改革。

1.对学生的认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应该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发展障碍、发展特点等方面出发。从章老师的几个课堂案例说明:

(1)课堂教学活动失控
科学课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课程,所以课堂纪律是每一个科学老师都比较痛疼的问题。就连被视为咱们中国小学科学权威的章老师也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章老师在几百人听课的一堂公开课上出现了课堂失控的情况。

当时是一节一年级的的科学课“认识颜色”,主要设计是将红、黄、蓝三种颜色分别混合,从而配制出新的颜色。老师演示过后,将三杯水发给学生进行学生实验。结果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尽管老师敲铃铛,尽管老师一组一组的去管纪律,都无法阻挡学生的“热情”。最后只能让学生把所有的水用完之后,才通过老师引导总结,草草结束。

章老师通过思考后,在第二次在武汉一个小学上展示课,同样的“认识颜色”却出现了不同的课堂效果。首先老师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红蓝颜色的水给学生,当学生将这个试验完成后,老师出示黄色的水。这时小孩子会安安静静的坐在位置上看着老师手中的水,然后章老师用黄颜色的水换了蓝色的水再让学生进行第二轮实验。接着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了第三轮实验。就这样仅仅是从发放实验器材的时候做了稍稍的调整,就导致了两堂课截然不同的效果。

所以课堂的失控是学生的问题吗?并不是,而是我们对学生主体的研究认识不充分的问题。

(2)交流汇报倾听很成问题

现在的学生回答问题,一般情况下其他同学不会听,而是通过老师重复之后听到的。这样会从侧面告诉学生只要听老师的而不用听学生的发言。所以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我们应该在学生发言这一块做一个小小的调整。比如第一排的学生发言应该转向后面的学生,而不是背对他们。这样的话其他人自然会去听他的发言,同样的道理后面同学发言的时候前面的学生应该转向他,而不是背对他。这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学会倾听,更培养了学生学会尊重别人。

(3)举手的人越来越少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举手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答案就是我们老师帮助学生养成的习惯。因为老师一般都叫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这样就让学生慢慢形成了我不举手老师就不会叫我,甚至会让学生养成不去思考等问题。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度变广,教师就应该改革发言方式。即不一定找举手的学生,而是随机抽取。问题提出后不马上叫人回答,而是环视学生,让他们都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回答问题。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思考中。

2.其实研究学生主体的发展不仅仅只研究学生,而且还包括老师在主体发展过程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其实我们只是影响主体发展的诸多因素的一种。但是教师又是一种特殊(主要的,能动的)的因素。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有效的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使之产生最为积极的作用。如用教材教而不去教教材,这就是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例:在“各种各样的花”这堂课中老师拿出一束杜鹃花问同学们认不认识?孩子们都说映山红,而老师却说是杜鹃花,然后齐读两遍,在课堂结束后再拿出杜鹃花问学生结果没一个人做声。这就是典型的教教材,把同学们原本都认识的花教到最后没一个人认识。

总之我们需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制定我们的教学目标。并且要认识到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内在意义,如果我们做到这些,那么我们必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科学老师。

科学课的一般过程

1.导入性活动

2.主要活动:活动不宜太碎,应该尽可能创造出“大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3.交流与讨论:在本阶段老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补充活动。

4.整理归纳:这里得出的结论最好是全班同学达成的共识。并不一定需要和教科书上的概念一模一样。否则会引起孩子依赖心理,直接翻教科书而不去思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真是让人受益匪浅,引人思考与反思


[此贴子已经被影随心动于2015-4-29 8:22:03编辑过]

TOP
17#

    

 看到同组的小伙伴插了几层楼,整个帖子的热度又多了几分呀~那么27号上午的活动就不重复介绍咯,这里只小小晒几张图片啦~27号上午是庐山当地的科学教师进行研究课的教学,让参与培训的老师们从课堂实际出发,看课、评课。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专家老师们的点评犀利而有深度,实在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受益匪浅。

[upload=jpg,4.27点亮小灯泡jpg]UploadFile/2015-4/201542823343379617.jpg[/upload]
[upload=jpg,4.27点亮小灯泡jpg]UploadFile/2015-4/201542823343372159.jpg[/upload]


TOP
18#

 插播几段花絮,说说27号最令自己感动的五件事:


 其一:早上8点20,离开幕式还有十分钟,章鼎儿老师走进会场,看到正在协助签到的我主动过来握手。当时激动的我差点儿眼泪没出来。作为一个乳臭未干的晚辈后生,章老师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带给我的都是大大的感动。


 其二:研究课休息时间,我去找我师父交流听课的体会,旁边的老师问我师父:这是你粉丝吧。师父答道:这个是我徒弟。很开心,我是师父的徒弟,在科教这条路上,有这么多值得我去尊敬和感谢的人。


 其三:点评环节,两位老爷子快言快语,“下面的你来说吧”,“哎呀,都没时间了,你就赶紧说吧”。活泼、可爱,这两个词总感觉用在这儿不大对,但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两位老爷子年轻的心态与饱满的热情。


 其四:中午两点,走在去往芦山县教育局的路上,两点钟的太阳正是最毒的时候,和章老师一起走路过去,老爷子却执意不肯让我们替他撑伞,于是把小伞给他,我们自己打大伞。在路上的时间里,章老师一路都在耐心解答着我们的所有问题,一个可爱又可敬的老头儿,真的好喜欢他。


 其五:下午5点半,持续了三个小时的讲座已经让章老师很累了,但结束后还是来和同学们一个个合影,晚上整理照片的时候,我将13年在山西太原、14年在湖南长沙与今年在四川雅安拍的几张单独的合影拼接在一起,发了一条朋友圈微信“愿章老师身体健康,愿每年都能有机会和章老师合影”,没有艾特,也没有私聊,结果竟然看到章老师回复说“娇娜,收到了。很开心,谢谢你!”仅仅十一个字,却让我感动的无以复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9 0:16:59编辑过]

TOP
19#

 27号下午章老师的讲座已经有小伙伴将实录发在了前面几楼我不重复了,直接跳到28号吧~28号上午8点半,走进芦阳小学多功能报告厅,重新改变了排列方式的教室让大家眼前一亮。所有的学生课桌都相对摆放,让学生以四人以四人为一小组面对面的坐,课堂布局的改变让整个科学课的氛围瞬间变得浓厚了,而科学探究的历程才刚刚开始。丁建国老师执教的《滑动与滚动》以及叶军老师执教的《电磁铁》,风格各异,却都同样精彩,给来培训的老师们好好“示范”了一次。但即便是如此精彩的课,两位老爷子在点评的时候仍旧直切要害,一针见血。不禁让大家感慨什么才是真正的评课。两位老爷子在听课的时候会留意每一个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同样,他们不仅观察老师,更关注学生。学生在不在听?有没有听懂?能不能跟上?是否每一个孩子都真正参与了?如果没有,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数据的收集、记录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对学生指导到位。但收集与记录只是第一步,还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提到两位老师在学生交流环节出现的问题,路老师如是说。章老师在点评环节也同样提到了这一方面:数据出来后,不能凭老师的权威对学生的数据下论断,应该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并自己检测。教师要尊重事实、尊重数据、尊重学生。


 章老师讲到教学目标,说我们的教学目标要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让大多数的学生跟得上教师的课堂预定,是思维上的跟上而不是行动上的跟上。两位老师在点评的时候,有很多细节让我们折服。如他们会观察到学生的每一张实验记录单上的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如他们会明确的指出哪个环节用了几分几秒,时间是否过长,他们会观察到教师的每一个动作也会观察到学生的每一个眼神。注重细节,把握重点,优点表扬,缺点指正,绝不含糊。


 看丁老师、叶老师上课,感受他们的教学激情与教学理念,听章老师、路老师评课,感受他们的思维高度与科学态度。总之,28号上午的示范课与评课让每一个人都获益匪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9 1:20:19编辑过]

TOP
20#

 28号下午,由路培琦老师讲解参与式课堂培训。用一个个的小活动让在场的所有学员参与进来,亲身体会科学活动的乐趣所在。青蛙跳、解黑盒、测摆长,熟悉而又陌生的活动,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来了一把“参与式”。


 活动结束前,路老师让大家谈体会,我觉得我今天再多的感悟也不如我此刻最大的感受:那就是科学课真是太好玩儿了。今天在测量摆长与摆动频率的时候,精准地得出数据的那一刻我所体会到的那样一种快乐已经很久没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感受过了,路老师表扬大家的时候我也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兴奋。兰本达教授的那本《探究·研讨教学法》曾经作为教科书被我借阅过,但那时只觉得书上的东西很无聊,今天亲自体验了路老师的参与式培训,却实实在在的沉浸在一种科学的乐趣中了。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希望能将自己今天感受到的这种科学的乐趣一直带到我日后的教学生命中,也希望能够将这样一种快乐传递给我日后会遇到的每一个孩子。



[upload=jpg,测摆长jpg]UploadFile/2015-4/20154291501866439.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9 1:50:19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