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桂馨奖学金“智联小组”黎霞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31#

图片没有了,你的题目好像复制的时候代码出来了
<img src="http://wpa.qq.com/pa?p=1:81346673:7" alt=""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TOP
32#

以下是引用南昌师专黎霞在2015-4-30 17:23:00的发言:
 

我还有几点想法,若说得不对,望老师指点。
 
.在做杯子倒扣在水里,用手堵住杯底的孔时候我觉得可以用下面图片里透明的圆柱体玻璃缸和一个透明塑料瓶当然这瓶子底部有孔。我做了实验我觉得这种实验可见度很高,现象也很明显。如果在实验过程无法投射的情况下,用一个小杯子和小水槽做的话,有些难保证实验的可见度。


试试水换成红色的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33#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来自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黎霞。很高兴能够参加这次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5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在倾听声音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为以后学习声音的变化和传播做好知识及能力上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典型课例。依据科学课程要求结合教材及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的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研讨;养成细致观察的态度和习惯。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认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作为教学重点。把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作为教学难点。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和难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一套、并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的合作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了鼓、钢尺、皮筋、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等材料。

本节课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验探索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运用发现、实验、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讨的探究方式来完成课堂教学。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其中一般过程就是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实验验证(搜索证据)——进行解释——再提出新问题。

基于这种认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设计了以下4种环节。现在我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激发情意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学一开始我便会把同学们带到一个声音的海洋里,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潺潺的流水声一定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睁大他们的眼睛。其实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加上对声音情景的创设更能启迪他们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的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欲望新课教学第2环节是提出问题,合理猜测。有了第一个环节的引入,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的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下面我们再通过实验进一步的研究,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准备好了我们身边一些常用的物体。鼓、钢尺、皮筋请同学们想出一个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迫不及待的实验去寻求答案。于是,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第3个环节---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准备分两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是使物体发出声音,让学生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在进行短暂的活动后,交流使上面三种物体发声的方法,教师进一步的小节。敲打鼓面、拨动钢尺、拨动皮筋都可以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课堂的核心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时学生还有可能在他们的经验基础上做出解释——声音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声音是由于运动产生的。这样的说法似乎可以解释发声物体产生声音的原因。然而当教师提出用力按压鼓面、弯曲钢尺、拉皮筋。物体同样受到力,也会产生运动,却并没有发出声音的事实。先前学生的解释就不能解释了。我这样做就是充分发出质疑,产生强烈的认识冲突。把握了学生的认识冲突接下来就是第二部分的教学了。发声的物体都振动吗?再这部分,我首先把重点放在物体发声的状态上。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振动,然后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分别比较物体在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不同。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进行初步的描述,在学生描述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然后让学生总结这三种物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点,把观察的重点从个性转化为共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然后让学生用音叉做2个实验。一个是用击打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分析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另一个是用振动的音叉贴近皮肤,让学生亲身经历音叉的振动。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用肉眼不易观察到的振动。到了这时,概念的建立是水到渠成的。因为通过以上的实验比较、分析,学生已能非常肯定的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最后引导学生使正在发声的钢尺、皮筋停止发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正反面对声音的产生进行验证,使学生在确认了物体在振动产生时会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也随之停止的事实。把所学的知识作用到实际中去,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所服务,这是学习知识最终目的。于是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迁移运用,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来讨论风声雨声都是谁在振动发声。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所以物体都是由振动产生声音的,也弥补了教材在材料选择上的单一性。接着提问你能用手中的材料或者是身边的物体来自制一段美妙动听的声音嘛。这些问题的提出,既使知识得到了拓展,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我们这堂课的学习。

 最后展示的是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提纲式的板书,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精缩,也让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我先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然后这三种物体PS:鼓、钢尺、皮筋)实验总结得出振动产生声音。

 各位老师们和伙伴们,以上所说只是我预设一种方案,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临幸发挥,随机生成。所以效果如何,最终还要和学生、课堂相结合。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2-1 7:34:01编辑过]

TOP
34#

这是一场成长之旅


-----南师 黎霞



一、与导师面对面

12月11日早上6点起床,7点从学校出发,一刻不停地前往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想早点见到盼望已久的导师和小组的小伙伴们。尽管时间如此紧凑和身体不适,但是一点也不觉得累。当晚吴建伟老师(海风老师)和我们面对面聊一聊我们的科学课,聊一聊科学课的教学思想与理念,聊一聊我们的未来就业。我们看了他的《抵抗弯曲》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在本节课中引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想“有效教育”即“EEPO”。在本节课中,我真正地看到了什么是探究式的科学课。从孩子们熟知教学楼的房梁引出课题,引领学生自主研究,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来展示探究成果,发展孩子的学习思维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学生能够主动去寻找知识、批判知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课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及想法,在交流研讨中我们的思维也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之中,孩子们需要体验实验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知识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方式方法......到后面吴老师在与我们聊一聊我们的科学课,聊一聊我们的未来就业时,让我不禁重新审视自己,科学课以及自己的未来所承受的分量是如此之沉重,让我有些无法呼吸。就是这样交流不断,学习不断的状态,让自己在路上!

二、让喜欢转为热爱

12月12日上午《科学课》杂志社主编刘绍江老师的《科学,值得我们热爱》讲话,我们很难改变所处的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不确定20年后我们在做什么但我们可以满腔热血的做好现在的事、归依内心的选择努力就好,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引起了我的共鸣。说来也很搞笑的,填报志愿时,不想读师范,但父母始终认为女孩子该读师范,没办法,想通过哭鼻子的办法以求得家人的同意。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得知自己是科学教育专业,想着这是什么专业,换掉。便打着小算盘希望能在大一新生报道时,偷偷换了专业。于是我见到老师,我的第一句话是老师好,第二句便是怎么换专业,这样尴尬的场面。由于学校有硬性规定大一不可以换专业,我想跳槽的想法才不得打消。到后来,观念是180度的转变。科学在我心目中原以为是艰涩、难懂的学科,科技奶奶、科技爷爷却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我在看看、听听、做做、想想、玩玩中走进科学,感受科学实验带来的快乐。再到“复星·桂馨科学教育奖学金”师范生培养及自己亲历科学的学习,让我对科学教育专业有了高度认同感,并想致力成为一名有爱、有作为的小学科学老师,让喜欢转为热爱,抓住学习的机会,一路走在探究、热爱科学的道路上。

三、满满的感动

此次武汉之行又是一次取经之行。我想努力地留下一些,当然也想带走一些。回顾这次线下活动,我带走的不仅仅是伙伴们的热情,海风老师、冯凌老师、刘绍江老师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这里伙伴们的好学努力和老师们给我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我还带走了感动。

首先感动的是桂馨基金会为科学教育做出的公益事业。让我有幸接触一线优秀的科学名师,这样的学习机会使得我像一块吸水的海绵一样,不断汲取养分。其次感动的是海风老师、冯凌老师、刘绍江老师。海风老师和冯凌老师不辞劳苦、推掉其他工作;真是好事多磨,老师因天气原因被堵在路上,被迫在狭小的车厢里待了2个多小时,到达武城都没有一刻休息,紧接着开始我们的活动,持续到晚上11点多。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奉献和热爱,看到了他们对改革科学课的呼吁。最后感动的是我们智联小组的伙伴们和参加这次线下活动的武城小伙伴们。智联小组的伙伴们不停的为我们这场约定忙碌与奔波,因为科学缘、桂馨缘,决定了一场相约;注定了我们美好的相遇。还有一个是原本是20左右人的队伍,我没想到14级的学生会全部加入进来,他们主动的参与和对科学教育的喜欢,除了感动,还剩佩服。

四、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武城初等教育学院学生成果展是去线下活动教室必经之路。看着那些成果展,一种差距感悄悄在我心头涌上来。再到后来我看了他们上的科学课,虽然不成熟,但我看到了他们努力的去学习如何面对课堂、如何面对学生,一种认真劲,让我不得不正视差距,想奋起直追。也暗暗劝慰自己不要总看到别人的优势,否则只能是妄生艳羡,只能永远落在后面、比别人慢几个节拍。

冯凌老师的《从当科学老师说起》专题报告。冯凌老师主要以“怎样当好一名科学老师”说起,向我们续说了教案的薄备与厚备。学到了我们师范生们应当如何面对课堂,面对实习,面对教师资格证面试。学到的越多,我就越加深刻的感受到我的科学之路的漫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科学教育是永无止境的,在这条永无止境的梦想道路上,我渐渐地收获了我的朋友,我最珍贵的情感,同时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满足感——心所要栖息的地方。我愿保持一份在路上的激情,为了我所追求的梦想,正如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

  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我的过错,只是我的限制罢了,若想法弥补,想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武汉一旅,成长之旅,相信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这些平台提供的宽阔天空,自己会一路盛开!


----记“复星·桂馨科学教育奖学金”师范生培养第八组‘智联小组’线下活动

    2015年12月16日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1-11 22:43:45
TOP
35#

【 名师采访纪实】    听君一席话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时值四月,春风十里,令人不禁吟咏林徽因的这句诗。因为在这四月天,我们感受到名师对科学教育的爱,这是一种贴心的暖和希望!

胡滨老师——妥协还是坚持
老师,我有种这样的困惑:在我们那里,科学课是不受重视的,自己心里有想法、有理想,晓得我的科学课该怎样上,常常会做出有跟其他老师的不一样。但是我们那的前辈常常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何必如此认真,随便上上就好了,或者告诉我你的科学课该怎样怎样上。其实自己心里明白她的科学课是传统的科学等等。她们常常想着来“同化”我,但自己的内心有自己的追求,这种矛盾我该怎么解决?
湖州市安吉县递铺小学的胡滨老师告诉我们两句话:想要有地位,就要有作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自己的信仰。认可自己的选择是很有意义的,坚持下去。比如学校要搞一个科技节活动,让你来负责。这时你得学会抓住机会,认认真真的负责,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喜欢你的科学活动,让其他老师看到你的坚持下来的事情是有意义的,利于孩子们的发展。相信到了这个时候,你就是在“同化”她们了。是啊,平时我们要把握可以展示自己选择的机会!缺少想法尚不可怕,可怕的是拥有理想时的望而止步、无所作为。在理想诞生的时刻,需要我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敢于作为,需要我们精心筹划,付诸行动,去伪存真,化虚为实,让它一步步得以实现。

顾云涛老师——简单又真实的快乐
顾老师,你昨天的科学课《松果的秘密》,出现各种松果,还有菠萝、向日葵,材料特别的丰富。您是如何把我们身边的素材运用到我们的科学课里。顾云涛老师谈到我们科学老师平时应注重积累身边的素材,比如向口服液这样的空瓶子,在我们上沉和浮这个单元时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的孩子去理解,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个是勇于尝试,你可以挑孩子们喜欢的素材,做的是从0—1的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受到一种创造的乐趣。“业精于勤,积沙成塔”。其实不管在教学还是在科学研究方面以及在教具制作准备方面 ,应当努力地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而达到量到质的突破。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顾老师的一段话:来参加的初心不是那些所谓的奉献,所谓的高大上,我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可以给大家带来思考和想法,遵从于身心愉悦的感受,这就是种快乐!这种简单真实的快乐,却温暖了我的心!顾云涛老师愿意从萧山到芦山来和我们谈谈科学,我想这离不开顾老师对科学教育的热爱和执着,科学教育是落在顾老师心湖里的一朵云,他甘愿做她手中所执的那把伞,永远呵护她。

袁和林老师——因为热爱才会执著
袁老师,您对我们这些在校师范生有没有一些期待,能不能给我们建议?
湖州市安吉县教研员袁和林老师建议我们首先要有责任心,如何没有责任心,就不能成为一名各格的教师;其次我们要对科学教育有兴趣,没有兴趣,会厌倦于教学,因为热爱才会执著。最后个人业务要不断通过学习来提高,深入思考,善于总结,用心去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袁和林老师这些宝贵建议,我们获益匪浅,我们浮躁的心得以平静,继续坚持在追寻科学的道路上,就好像打了镇定剂一样,同时也像去加油站充了一次油!

听君一席话,如沐春风!载着名师们的敦敦教诲,继续着我们愉快的科学探索之旅,且行且吟!
------记2016年桂馨科学骨干教师培训(四川芦山站)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6-16 01:14:29
TOP
36#

课堂实录详细精彩!
TOP
37#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向你学习!!
TOP
38#

回复 35楼南昌师专黎霞的帖子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TOP
39#

[引用]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向你学习!!
zdy888 发表于 2016/5/5 10:18:31

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最后编辑南昌师专黎霞 最后编辑于 2016-05-07 16:31:54
TOP
40#

做个热气腾腾的人



热气腾腾,像是冬天掌心呵出的气,温暖得水汽淋漓。
未曾想过今年还能再相遇,也未曾想过今年能与二组(桂馨苏湘科韵组)可爱的小伙伴相遇相识,且有一种某明的熟悉感......

第一次见魏红春老师时,我特别觉得特别的熟悉,倍感亲切。于是傻乎乎在魏老师面前自我介绍。现在想来也甚是喜悦。魏老师是作为名师志愿者过来与我们这群初来乍到的小志愿者,乐于分享她的志愿者经历并设计相关的活动让我们去亲历科学,也对我们悦读周提供了相当宝贵的建议。说实话,真心难得见到名师这般的亲切,这般的不计回报、不远千里的愿意去把她的所见所闻与我们分享交流,带给我柳暗花明的感觉......魏老师很爱笑,我很难忘记那时她送我进站的笑、难忘那时尊重我让我选择的笑......那是种看似平常却暖人心的笑容。

魏老师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留心生活、关注身边。当我们在抱怨找不在桑叶给蚕宝宝时,想了诸多办法无果时。魏老师却“神”了。培训行程很满,魏老师却能观察到诸多树下的小桑树,魏老师欢心跟我说时,我一瞧,还真是桑树。你见与不见,它就在那里等你。还有在我们从酒店去培训地的路上,魏老师却找到一条小近路。那是一条我以为的死路。不曾想就是条近路。也许热气腾腾生活的人,不管在哪里,都会懂得寻觅和挖掘它的小美好,而不是一味在压抑中抱怨。我一直相信,这样的人终会迎来满树花开。

一直觉得有些人,认识就好,没有必要深交,多少表面丰沃的土壤其实贫瘠一片,开不出保加利亚玫瑰。可对我而言,魏老师是个热气腾腾生活的人,我喜欢这样的人。

在悦读周志愿者培训后,我还能有幸地与贴心的魏老师、二组可亲可敬的小伙伴相识一场。
在这里还有一位特别的人,那就是我们的翠姐。与我们的魏老师一样,热气腾腾的人。在去年湖北襄阳时我们私下聊天时当时就有谈到组队去参加桂馨悦读周活动。其实当时我的内心是有些激动的,也没去想自己真正组队去。没想到今年再遇翠姐,竟是自己真正组起了队来参与培训。说来惭愧,也感激不尽。在去年和今年也得翠姐诸多照顾。在6月5日深夜,我还抓住翠姐询问了一大堆问题。翠姐也是耐心为我这迷糊的小学妹解答,不厌其烦。给了我很多关于团建的有效建议,给了些我设计活动的思路,给了我些悦读周做事的方法。无保留,不求回报的举动真心让人感动和惊喜,可亲可敬!


二组其他的小伙伴也很热心,让人一见如故,故事总是说不完(不说了,让我一个人独享好了,嘿嘿~)。我常想这是因为科学缘,桂馨缘,才注定有场这般美好的相遇!

与热气腾腾生活的人交往,我想是为了保住我在熙来攘往中的一份温情。希望情感的浓度高一点,不易被稀释与淡忘。我也带着这份热气,做个热气腾腾的人,敢于选择,也敢于承担。在这年头,活出我的生命力与执行力。只愿在成长中一直保持一颗热闹而明亮的心。


                                                            ----- 2016年6月桂馨书屋悦读周志愿者培训(长沙场)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