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桂馨奖学金“智联小组”黎霞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21#

 

吴建伟老师执教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实录

师:刚才我们说了来上一堂科学课。首先,这里有个问题。这问题什么样的呢?这是一个水瓶,里面装了正好是100毫升的清水。那问题来了,这100毫升水它能溶解掉多少克的食盐呢?我这一袋全部洒进去,能不能溶解掉?
生:不能
师:来,猜猜看,你觉得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板书“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生:我觉得100毫升水能溶解35克食盐。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猜测
师:有什么根据吗?
生:因为我们20毫升水溶解7克盐,所以推算100毫升水能溶解35克盐。
师:我们来看下,他觉得100毫升水能溶解35克食盐。就以他为例,我们有不同想法提出来,讨论下。那么我要放35克食盐,那你觉得我该怎么办呢?是把35克称好,全部放进去?
不着急,老师今天还带来3兄弟。它叫勺子三兄弟,这3个勺子可好玩了!(老师一一摆好,投影给学生看)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勺子三兄弟,一个最小,一个最大,还有一个中等。
师:好,大小不一样。
生:这里还有一些数字。最小的这里写着1,中等的这里写着5,最大的这里写着10。
师:谁理解了是什么意思?
生:小的是1克,中等的是5克,最大的是10克。
师:这个理解一点儿没问题。这里有3个勺子,你觉得可以怎么办?
师:先加几克就可以?
生:先加10克、再加10克、10克、最后加5
(教在记录单的“我们的计划”填写并投影出示:10+10+10+5
师:为什么我看到这么多的手要举起来。说明你的想法和她不一样。这完全可以,那么不一样,把手放下来。不一样,我们就把它写下来。现在每一个小组像吴老师一样,把这个计划先定好。(老师给每个小组发实验记录单)拿到以后可以开始。
师:(几分钟后,拍手示意停下来)听清楚下面的要求。像吴老师一样,把记录单拿上来。如果讲起来有些困难,可以来2个、3个代表自己小组。来吧!
生:我们预测100毫升水溶解了35克食盐。我们计划是加10克、再加10克、再加5克、再加5克,最后每次加1克。
师:看了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问。
(其他学生质疑)
生:万一第一次不能溶解咋办呢?
生:因为已经研究过20毫升水里能溶解7克食盐,所以10克肯定会溶解。
(质疑2
生:你这样加会不会太麻烦了?
生:我们的加法会比较保险点,太大的话,可能就会失误,可能溶解不了。我们慢慢来,不用急!
师:(师问质疑者)你们拿上去,给我们看下?
生:我们预测100毫升水溶解了35克食盐。我们计划是加5克、10克、5克、10克、5克
师:告诉大家,你们怎么想的?
生:我们认为放了10克不一定马上就会溶解,所以我们决定先放5克,5克能溶解,10克就没问题。最后这样循环。
师:你站在她边上,看得最清楚,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
生:(台上汇报者提建议)这样的话,可能就太大胆了,如果后面5克,再10克,可能溶解不了。
师:你觉得哪一步有问题?
生:(展示者)最后第二步。我的想法是万一不能溶解,像我这样加的话,这样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
师:那你给她一个建议,你觉得可以怎么加?
生:我觉得前面3个是行的,我的建议是最后第二步改一下,改成1克1克加,这样的话比较保险
生:(质疑3)那这样的话,时间就不够了
生:(展示者)我们有的是时间,不用急,慢慢来。
师: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结合你们的想法和刚才两组的分享,接下来,我们要做实验了。老师有个提示。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这里有个提示。第一个,我们应该明白怎样做。先示范下,第一次放10克盐。(老师用勺子舀满满一勺盐)哇,这是不是10克?
生:不是,要平的
师:(教师演示放盐)放入10克,溶解了吗?
生:没有
生:溶解了一部分
师:对,我要快点溶解怎么办?
生:搅拌
师:今天有瓶子,就不搅拌了。简单一点
生:振荡
师:(教师演示振荡,振荡后)怎么样,溶解了吗?
生:少了
师:再振一会儿,会怎么样?
生:完全溶解了
师:接下来呢?
生:按计划实验
师: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做的过程中,如果有变化,也可以。但是要在我们的做法里面写下来,如:10+10+5+1+1,如果加到最后一个1克不再溶解了怎么办?
生:再加0.5克的
师:我这个最小只有1克,怎么代表0.5克?
生:那最小的切2半。
师:切一半,厉害!最后还是会有一点点不溶解,怎么办?
生:继续摇晃
师:摇晃很久还是不溶解,说明了什么?
生:就说明不能溶解了
师:不能溶解了,请问最后一克要怎么办?
生:要去掉
师:要去掉也就是不算。在做实验之前有几句话提醒大家(课件出示,友情提醒:1.实验细心做。2.记录不忘记。讨论轻声点,4.发言要积极)


分组活动,活动结束
师:到目前为止(展示全班记录单),自己算算100毫升水你溶解了多少克食盐?先写下来,写好以后,同学们看看你们兄弟组的情况。我们依次来看下。
第一组:30
第二组:34.5
第三组:34.8
师:这个0.8是怎么出来的。
生:因为我们后面2次都是用0.5,防止它太多溶解不掉,还有一点没有溶解,所以是0.8。
第四组:33
第五组:33
第六组:35.8
第七组:35
第八组:36.5
第九组:31
第十组:30
第十一组:33
师:目前这些不完全的数据来分析,你觉得100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生:35克左右
生:35克
师: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物,不同的小组,有些小组来不及做了,分析看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生:因为步骤太多了。5+5+5……
生:我觉得他们一开始就加的比较少。可以大胆加,比如10+10,后面再慢慢减少,最后几个再是0.5,这样比较合理。
师:(问该组)如果下节课再给你100毫升水,你会作何修改?
生:10+10+10+5+1+1+1+1
师:这样的加盐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生:前面速度比较快,最后比较保守
师:今天看看大家的做法,有什么相同?
生:有着相似相同的地方
生:我们小组一开始加的都是比较多的,后来慢慢的减少了


师:临近下课了,这些盐统统倒掉,可惜吗?
生:可惜,因为做实验要付出代价
生:不可惜,在实验中明白了:要先大胆一点,再保守一些,这样提高效率,又准确达到效果
生:有一点点可惜
师:怎么办?老师这里的盐少了很多
生:再把它弄干点
生:烤
生:过滤
师:过滤行吗?
生:不行,因为已经变成了盐水,过滤不出
生:我觉得可以过滤,等沉淀了以后再过滤
师:把盐水带回去,记得下节课还我盐!


随感:吴老师在他上这堂前就看到吴老师的勺子三兄弟分享,初看觉得很特别,也没细想。看完这节课,觉得这勺子真的很棒,简单且效果好,为这堂课省了不少时间。用瓶子振荡,也是简单又有效。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物,不同的小组,有些小组来不及做了。老师没有放过它,提出来,分析完,再提出如果下节课再给你100毫升水,你会作何修改?。老师没有忽视这个问题,实验方法和思维过程得到了较好的引导。这也是我们科学教学不能忽视的吧。还有一个地方我也觉得蛮好的,就是展示者展示自己的加盐的方法,其他同学在听到一种和自己不同做法,发出质疑声。展示者和质疑者都在接受挑战,他们的思维在碰撞,特别是这种挑战来自同学,而不是老师。相信这种碰撞更加激烈,能开阔思维,引发思考。
    《了解空气》整节课中,老师跟学生默契十足,一起呵成。老师语言生动,引导巧妙,热热闹闹的,学生也是积极参与。证明空气占据空间这里设计了多个实验,感觉探究有些匆匆的,不够深入。这2节课相比,十年后的《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探究的比较深,各方面都很好,老师成长了很多。比较笨拙,表达不出精彩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31 18:22:14编辑过]

TOP
22#

 

 2015112桂馨襄阳科学教师培训日记


 


研究课A-1《水珠从哪里来》是由枣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戴艳霞执教的。
第一个活动是“找”,找什么呢?老师给了大家一杯热水和一杯加冰的水,让孩子们开始做实验。(ps:学生把冰水倒进热水里,接着又把水倒进热水杯里)大约15分钟后,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①热水发气,②冷水的汽在外面,热水的汽在里面,③热水200ml,④水蒸气慢慢变少,口越大凉得约快,口越小凉的越少,⑤热水155度。花了5分钟。老师接着说,刚才让同学找,你都找到了什么?生:我找到了水蒸气在杯子里面。师:杯子内壁上是水蒸气吗?再仔细观察一下。水蒸气是水。师:热水内壁的水是从热水里来,冰水外壁的水从哪里来?生:水蒸气拿出来了,透出来了。大概这样的讨论花了10分钟。能不能想办法让水珠再现呢?老师提供了一片干燥的载玻片~生:给热水加热,给冰水加冰,就可以让消失的水珠又回来。接着老师匆匆忙忙就结束了课程~
(ps:真经:今天我们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和老师两者都得明白了。学生观察、交流、表达的方法是什么?)




枣阳市鹿头镇吉河小学的夏宣强老师带来是《锣鼓声声》一课。他由孩子们常唱的课前歌导入引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接着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尺子、皮筋、小鼓、音叉、小瓶、小槽、水,怎样使他们发声和发出声音的现象,那又如何让它们静止发声和静止发声的现象是什么。孩子们开始做实验,教室里开始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热闹不已。
(ps:1.在后面的评课中,学到在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要跟上来,多思考怎样让孩子们参与进来。学会让孩子们自己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再用自己的手共同合作收集证据,接着再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总结得出结论。2.实验材料要有梯度的发放,抓住重点选择实验材料,一步一步推进探究。3.新的思考:物体是由于振动才发出声音的。但是在过程中学生真的明白了什么是振动吗,真的了解了怎样让物体本身发出声音,又该怎样观察到振动呢?在设计教学过程前这些问题是不是要考虑到呢?)



下午呢,先是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的石老师的研究课《小车的运动》。她拿出了一个袋子,让学生摸摸看,猜猜里面有什么?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原来是一个小车子。抛出个问题,平常你怎么让汽车动起来。孩子们积极发言,引出了力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可以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延伸开来,力是否可以改变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现其他物体运动起来有快有慢,是什么原因呢,那小车的运动的快慢是否与小车的重量有关系呢。问题一个一个来了,哈哈,自然少不了猜测和动手实验论证~
(ps:1.在听课和评课后学到,控制变量法不是直接光说我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和我需要改变的条件,学生就能明白了,学到了。而是让学生自己认真去思考改变因素有哪些,认真去动手,在活动中去学习。2.科学是讲究实证的。要引导孩子学会对现象提出自己的预测,通过有目的活动,收集真实有效的证据,展开探讨,形成科学概念,不是用感知的方法来论证。新的思考:为了使实验数据更有说服性,是不是可以放大数据,把小车行驶距离加长一些,让实验数据更严谨些,不是用一点点的距离,那这个距离多少好呢,是不是在上课前教师自己得研究下呢?)



最后一节课是由襄阳市大庆路小学的王立华老师带来的《糖到哪里去了》。先是出示一杯水,再让同学喝水,有啥感受。甜的,那糖到哪里去了?再一个杯子里加糖,看一看糖的颗粒有什么变化。搅拌了再让学生观察,接着高锰酸钾代替糖,认真观察刚放入时、搅拌后、静置一会儿三个情况下的现象。然后总结出溶解。老师提供一些物品:面粉、食盐、五香粉、味精、粉笔、砂、方糖,让学生大胆猜测哪些能溶解,哪些不能溶解。接着实验,分析研讨,得出结论。
(ps:取的真经:1.糖不是没了,是在水中。2.聚焦问题,确定研究主题,价值取向决定教学走向。新的思考:溶解概念怎么构建,是在高锰酸钾与水混合实验中构建,还是在溶解物质与不能溶解物质对比之下建立起溶解概念。)

TOP
23#

 

2015113桂馨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科学课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2015桂馨科学骨干教师培训(湖北襄阳)第二场今天进入第二天。上午8:30左右,4个小组的老师们开始了本次培训的同课异构,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说课与评析。怎样以学生为中心?怎样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老师们围绕着这些问题与科学名师一起进行研讨,并在交流基础上修改教案,设计活动,共同带来小组的一堂探究式科学课。

 

 

下午的培训首先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桂馨科学课项目特聘专家章鼎儿老师带来此次培训的专题讲座,在讲座中他提出现今的科学课改革要从“三个中心”走出来,分别是:从教师中心走出来,不能只研究老师怎么教,也要研究学生怎么学;从知识中心走出来,不能只从知识的角度去考虑课,而应该从实际价值意义思考;从教科书中心走出来。接着,章老师用教师的研究课和其他优秀课例进行对比分析,用事实告诉学员们:我们应该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到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的目标。

 

 

接下来,来自丽水市紫薇实验小学的科学名师陈志强老师带来研究课《日食和月食》。陈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对日食现象的兴趣,再通过“看”日食,谈谈自己的新发现,接着做日食模拟实验,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全部的激发。在交流研讨中,孩子们的思想火花不断碰撞,对日食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整堂课,话语权给了学生,学生自己开口表达,其他同学质疑反驳,课堂气氛热烈。教师则变为一个引领者,这才是一节真正的探究式教学。

 


无论昨天还是今天,我们学到的越多,就越加深刻的感受到科学课改革之路的漫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正因为自己是一名科教人,更加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明天,桂馨科学名师志愿者们将继续带来更多的研究课,学员们也将呈现出别样的同课异构课。交流不断,学习不断,相信本次交流学习会为每一个参与培训老师今后的科学教育之路带来启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6 22:45:26编辑过]

TOP
24#

反思——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25#

 以下是引用盛国荣在2015-11-6 23:17:00的发言:

反思——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




多思多感

TOP
26#

 楼主很认真,赞!付出多少努力,收获多少果实!
一直努力中……
TOP
27#

有加精了,超棒!继续加油哦!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28#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5-11-7 20:26:00的发言:

    
     楼主很认真,赞!付出多少努力,收获多少果实!
谢谢爬爬老师的鼓励~ 

TOP
29#

以下是引用曹文佳在2015-11-9 22:20:00的发言:

    
    有加精了,超棒!继续加油哦!
谢谢曹文佳老师的鼓励,一起加油~ 

TOP
30#

记录详实,感悟颇深,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