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桂馨苏湘科韵组:朱玉洁成长档案 [复制链接]

31#

 后面我会好好加油哒~!
TOP
32#

最近一直在一年级带班,今天出了一个小问卷随机给一年级的两个小朋友做。收上来的答案天真又有趣。

一共有三个问题。

问题1 画出(或写出)所有你认为发光的物体。

学生答案:太阳、月亮、电灯、星星。

问题2 用图画解释你是怎样看见一本书的。

学生答案:眼睛要离书近一些。

          我在书柜旁边转来转去看有没有好看的书。

问题3 用图画展示食物在身体里去了哪些地方。

学生答案:人要消化。

          食物先从嘴里吃,然后从食管到胃里,再到小、大肠,然后排出体外。


问题1学生把月亮和星星归为发光的物体,是从他们的主观来看,没有光的直接发射和反射的观念;问题2学生是从自己如何看清书上的字和如何找到一本书读的角度进行描述,一年级的孩子头脑里可能还没有形成看见一个物体要考虑到光线以及光线照射、反射的概念;问题3同学知道要消化,以一年级的水平能形容消化是从嘴到食管到胃再到小肠、大肠,最后排出体外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两个学生的调查问卷不能概括出整个一年级的前概念水平,今天只是试做,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后面我还会多发些问卷,了解学生的一些小想法,毕竟了解学情才能因材施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6-4 16:53:38编辑过]

TOP
33#

关于浮力、关于电、关于地球的知识都可以做前概念问卷。
TOP
34#

 谢谢老师 后面我会根据课堂内容分专题设计问题的~
TOP
35#

 

2015.6.15网络研修有感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昨天,王伟文老师带领我们一起走进自然,领略自然,敬畏自然,开启了一场自然之旅。

“左手技术、右手自然”,这八个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左手技术,技术与工程息息相关,工程是人类为实现自己的需要,对已有的物质材料和生活环境加以系统性的开发、加工、生产、建设的实践活动。工程师运用他对科学的理解,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系统或工作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是天生的“工程师”,孩子们在观察世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经历着疑问——问题——需求——设计——新问题——改进——应用一系列过程。工程与技术的核心是设计,关键是工具。王伟文老师提到现在中国普遍存在的“中国制造”要想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就在于设计。右手自然,在科学课中,垃圾问题和污水问题已成为环境教育研究主题。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研究逐步深入,在发现自身局限的过程中,人们也会产生对自然越来越大的敬畏之情。

 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是《微小世界》,这里的微小世界指的是微细的观察领域,如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植物的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等。昆虫是儿童的启蒙老师之一,王伟文老师作为一位资深的昆虫发烧友,精彩纷呈地向我们展现了他拍摄到的华星天牛、萤火虫和蝴蝶,也使我开始为昆虫世界情不自禁地着迷起来。

 六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宇宙》,人们对遥远世界——宇宙的观察建立在望远镜等技术工具的基础上。聊起宇宙,自然就会联系到几大星球,在教学这一课时,王老师提示说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各个星球的直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摆一摆,从而给予学生更加直观、更加可视化的感受。这一单元讲解星球还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例如方法1:可以到操场上,完成模型;方法2:可以利用多媒体,完成模型。例如在南京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太阳系大家族》中,在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时,使用不同长度的细绳拴上橡皮塞,通过计算、比较橡皮塞的不同运转周期来获得结论。而在国外的科学启蒙太阳系探究实验中,把这个问题以探究“行星的轨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式提出,发散学生们的思维,但同样运用建立模型的探究技能。该活动是要把一张贴有“太阳”标签的椅子放在教室中央,在这把椅子和一面墙壁之间的地面上贴一条胶带,在胶带上标出数字18并请8个人并排站在8个数字上。在这个轨道模型上,每个人用相同大小的步子绕着中央的椅子转圈,并数出自己转一圈的步数,然后对这几条轨道进行比较。把个体的探究活动团队化,并把学生当成运动的行星进行参与性探究是国外在这个活动设计上的一大亮点,值得借鉴。

 在最后的讨论环节,我又记住了八个字,“心灵手巧、手巧心灵”,就算简简单单地用木棒和橡皮筋制作一个立方体,都要讲究其中暗藏的手法技巧。我知道了在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选取稻田里的水样比较好。老师还推荐了几款观星软件,例如Walk star 、模拟星空、谷歌星空、google星空、立体星图软件和星空精简版。关于星空的观察,真的讲100遍还不如亲自去看一遍,也是再次回归到了主题:走进大自然。

TOP
36#

 

《热是怎样传递的》小组研讨活动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上周,在魏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进行了研讨,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反思:


教科版和苏教版对于这一内容的讲解有何异同,你怎么看?

异:在教科版中,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分为了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和在金属片中的传递。金属条侧重于热在一条线上的传递方式,而金属片展现了热在一个面上的传递现象。由线到面的逐步进阶易于学生接受,并且面上的传递更加能够凸显热在同一时间内的传递方向和过程。在概念的定义上,教科版的定义比苏教版的定义更加详尽,不仅指明由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更突显了两个物体间和一个物体不同冷热部分的热传递情况。

同:教科版和苏教版都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展现热的传递过程。教科版运用了金属条和金属片,苏教版运用了金属汤匙,金属汤匙也就是金属条在生活中的模型。实验展示的方式使热的传递更加直观化、可视化。

 

 

同时,魏老师也向我们展示了她的课堂实录,学习完之后我对这一课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一堂课不仅仅要注重教学,更要注重学情和课堂管理,启发引导和随机生成同样重要,以下是我学习了魏老师的课后得到的收获:

1.利用温度变色杯导入,贴近生活,也充分激趣。

2.将火柴棒改为处理过的蜡环,易于操作,现象也很明显。

3.回顾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强调实验的安全性和科学性,非常必要。

4.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小组活动环节会提醒学生细致记录、仔细观察等,是学生科学探究的领路人。

TOP
37#

 

2015.6.27网络研修有感



                           ——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科学老师



桂馨2组 苏湘科韵 朱玉洁



 



 要想成为一个孩子们喜欢的科学老师,首先你得是个孩子王!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会学习,还要会玩。作为科学老师,就是要教会孩子们怎么玩,带领孩子们一起玩,让孩子们玩出花样,玩出境界。



 在我看来,小学科学老师是一个充满新鲜感和挑战力的职业,因为它给予了老师们无限的空间和可能。科学专业的应试压力相比于其它学科来说比较小,老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权去设计一些贴合教材、符合学情的小实验,在教中玩,在玩中教。当然,要做到“用教材教”不是那么简单,老师得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苦中作乐,良好的心态和执着的追求至关重要。



 那么,怎么做好小学科学老师?阮老师提及了在校学习和踏上工作两个阶段。作为一名刚刚入职的大四毕业生,我深有体会。在校期间,很多同学都扒着自己的专业课程不放,抓成绩,刷绩点。但书呆子老师是没有学生会喜欢的,我相信每一个大学生也不喜欢只会在讲台上一本正经上课的老师。要让孩子们喜欢,你必须学识渊博,多读书,不仅仅是专业课,甚至是一些杂书你也可以去读。文科老师读理科类的书,理科老师读文科类的书,都是能够受益匪浅的。在精通专业课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重视漫画、音乐、演讲、写作等。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关注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儿童视角,试着以学生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等真正踏上工作阶段了,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爱,真心喜欢每一个孩子。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看孩子们喜欢看的影视作品,玩孩子们喜欢玩的游戏、玩具等等,例如现在在课间,我就会和孩子们聚在一起玩魔方,相互挑战。热爱生活,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和孩子们一起善于观察,勤于发现,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孩子们。生活即教育,生活是一切学习过程的着手点和落脚点,科学起源于生活,学生本身就可以从生活中体验科学的观念。从生活出发,开展孩子们喜欢的科普活动,关注身边自然现象,例如难得一见的日全食和月全食,或者常见的彩虹和月相变化。关注时事政治,关心重大科技进步,例如20131215日“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就可以作为素材在科学课堂上引用。



 在讨论环节,我向阮老师请教了第一节科学课应该怎么上才好。阮老师说可以用几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先对科学着迷,同时还要制定一定的规矩,避免课堂实验环节的混乱,例如材料的收放问题。另外,还有老师推荐了“趣味科学课”研讨活动专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窗口。通过这次的活动,我收获多多,网络研修,每月都有新惊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6-28 21:22:28编辑过]

TOP
38#

 

桂馨苏湘科韵组会议记录



记录人:南京晓庄学院朱玉洁





  
  


  
  


  
  


  
  


  
  


  

会议时间


  

  

2015710日星期一 21:00-21:40


  

  

会议地点


  

  

QQ群:桂馨2


  

  

主持人员


  

  

魏红春老师


  

  

参会人员


  

  

魏红春老师
  朱玉洁 周翠 虞相如 马颜青


  

  

会议内容


  

  

1.  点到


  

2.  布置暑假作业


  

1每人每月个人帖更新三篇,小组帖两篇。


  

2)每人每月两篇读书笔记,围绕《走向探究的科学课》和《科学究竟是什么》。


  

3)围绕阅读周活动投稿,主要是周翠,马颜青等三位同学,至少要一篇高质量文章,提倡每天记日记(阅读周期间)


  

4)积极参加网络研修。


  

5)每周一例会要开始了,请组长主持,宣传员每周公布跟帖情况,研修三分钟热度的提出批评。


  

3.  本月简报布置


  

周翠负责制作,大家在20号以后把稿子发给周翠。


  

4.  辅导员老师总结


  

1)阅读周期间如果不方便上网,批准周翠等三名同学不参与例会,但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阅读周过后,三位同学把感受与小伙伴分享!


  

2)暑假到了,研修不能放松。祝同学们暑假愉快,阅读周成功,研修有所得!


  

5.散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7-23 21:34:42编辑过]

TOP
39#

 

为什么雨滴砸不死蚊子?



夏天到了,蚊子大军又开始骚动了。从来都觉得蚊子很讨厌尤其是到了阴雨天,在外面站一会就被蚊子咬得浑身上下都是疙瘩。但是前几天看到一则微信分享,有关菠萝科学奖,没想到小小蚊子为了生存还是有两下子的,觉得很有意思所以分享一下:



水的密度很大,它的质量是蚊子的50倍,再加上下落时的加速度,一滴雨水掉到蚊子身上,就相当于一辆中型大巴全速撞到你身上的感觉。最惨的是,如果是一场大雨,意味着一只户外的蚊子每 25秒就要被撞一次。每25秒就被大巴撞飞一次啊朋友们,一场雨就是一部灾难片。但实际上,这些勇敢的小精灵们,到了雨天不仅不躲,还特别乐意在雨中欢快地玩(被)耍(撞),而且根本不care冷冷的冰雨在脸上胡乱地拍。



这时候它们最多会在空中被撞翻,但以它们高超的飞行技术,百分之一秒内就能恢复平衡。但天有不测风云,蚊有旦夕祸福,也有某些倒霉蛋会好死不死被雨滴直接命中身体中央。但好在,蚊子实在是太轻太轻了,雨滴对它根本无法形成冲撞力,而是直接把它包裹住,带着往下坠了。这个时候的蚊子,就像我们坐过山车时一
样,它的内心是崩溃的。虽然没被撞死,但如果跟着雨滴落到地面上,跟绑着石头跳楼也没两样了。好在它们身上长着防水的细毛,只要来几个简单的瑜伽动作伸胳膊伸腿,它们就能很优雅地从雨滴里脱身而出。就像一个小学生从飞驰的校车上跳下来那么优雅。当雨滴落到地面时,它们早就飞到别的地方蹦跶了。因为太轻,而能在车祸现场般的大雨里欢乐玩耍——蚊子们早在九千万年前就学会了以柔克刚。



TOP
40#

嗯,利用暑假好好读书。反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