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4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小学科学团队专帖 [复制链接]

21#

 

袁优红名师工作室活动



暨第三团活动安排



 



一、主题:关注学生前认知   注重实验指导与研讨



二、时间:311  (周二)



三、地点:东海小学



四、具体安排:







  
  
  
  
  


  
  
  
  
  


  
  
  


  
  
  


  

时间


  

  

内容


  

  

班级


  

  

执教


  

老师


  

  

地点


  

  

第一节


  

820——900


  

  

五下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五(1)班


  

  

岑港中心


  

夏兵军


  

  

四楼多媒体教室


  

  

第二、三节


  

910——1100


  

  

研讨交流


  

  

会议室


  

  

 


  

  

袁优红名师工作室课题修改讨论


  

  

会议室


  










  

  

  

  

  



  

  

  

  

  



  

  

  




五、相关事宜:



1.请团内每位科学老师准备一篇短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关注学生的前认知下对一节课或其中一个科学实验的具体做法与体会。”上传QQ群。



2活动结束后,撰写活动体会,上传QQ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20:58:59编辑过]

TOP
22#





舟山市定海区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开展课例研讨活动


      3月11日上午,舟山市定海区小学科学第三组团的教师在袁优红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在东海小学开展“关注学生前认知,注重实验指导与研讨”的课例研讨活动。浙江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定海区教育局副局长喻伯军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岑港中心学校的区骨干教师夏兵军老师为大家执教了《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课前,袁优红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共同对这一课进行了集体备课,对夏老师的最初设计与想法进行了研讨,第三组团的科学老师事先也对教材进行了熟悉。课上,夏老师基于学生的前认知,使学生初步猜测讲台上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能是糖水、盐水,沉下去的可能是清水。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调制一杯液体,验证自己调制的糖水、盐水是否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最后夏老师和学生一起研讨分析实验记录,进一步推测讲台上的三杯液体。从最初的猜测到实验后的进一步猜测,学生的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课后,参加活动的科学教师都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对本课的许多创新之处进行了肯定,特别是记录表格的设计,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实验后的研讨分析,同时对夏老师取消液滴加热实验这一做法提出了争议。


      喻伯军老师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指导与总结。喻老师在肯定此次课例研讨活动的同时重点对夏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认为夏老师的设计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改变教材,突出学生的思维发展目标,使学生的认识更加丰富,最后引导学生对1号杯液体的分析,思维层次更高。对于液滴实验的取舍,喻老师认为要进行价值衡量。如果老师增加开放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验证方法,自己解决实验中的困难,减少老师不必要的语言,学生就有时间进行液滴实验。


      定海区小学科学第三组团在袁优红老师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采用上课、听课、评课这样的课例研讨模式就如喻老师所说的一样,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是要让老师有更多的收获。相信,今后这样的课例研讨活动会进一步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内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益尝试和有效探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2 9:59:56编辑过]

TOP
23#

执教中




夏兵军老师执教《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20:47:27编辑过]

TOP
24#

课后,学生继续在研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20:43:23编辑过]

TOP
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20:45:11编辑过]

TOP
2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20:46:36编辑过]

TOP
27#




喻伯军老师在课例研讨活动中的指导




(整理稿)




一、我们上研究课为了什么?  




我们采用上课、听课、评课的模式是干什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我在教研中有什么收获,如果被自己所用,意义就更大。教研课要有新意,要有探讨的价值。




二、对课的点评




肯定的地方:




1.夏兵军老师的设计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设计。改变教材,突出学生的思维发展目标。学生的认识更加丰富,最后讨论时对清水的分析,学生思维层次更高。整节课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度大大增加。




2.对教材内容的取舍,要用价值衡量。教研课这样安排设计是好的。平时上课可以回过去看教材,让学生分析,加热析出的白色颗粒是什么,再次分析,提升学生的思维。但这样做,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分析不出来。本课倾向于思维可以。另外取舍还跟时间有关系。




3.板书的设计明晰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这样更加反映本质。




4.时间分配是好的,突出了动手与研讨,学生占用时间多。




改进的地方:




1.增加开放性。课堂上验证液体的方法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可以设法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然后选择一种进行验证。还有实验指导可以开放,探究中的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己解决,建议指导实验不用过长。




2.注意量化的意义。改变液体的性质,达到一定量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因此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适当改变,可以节省时间。




3.增加一些上课的情趣性。如引入,可以让学生猜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让学生来做,然后让学生切一半,问学生是沉还是浮(全班参与),然后演示马铃薯在三杯液体的沉浮,让学生解释,猜测。“盐水”,学生的原有认知提出来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了解学生的前认知。又如,最后分析清水的可能性,“这杯一定是清水吗?”语言更具童趣化。“糖水、盐水倒在一起,马铃薯会怎么样?”“放小蕃茄会怎么样?”“小石子会浮吗?”留着悬念,让学生带着兴趣课后继续探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1 21:45:27编辑过]

TOP
28#

想看这堂课的实录和教案呢?
TOP
29#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


定海区岑港中心学校  夏兵军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改变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不只有一种;这样的液体有很多(这个目标这节课完成不了);


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一个初步猜测——再推测——进一步推测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调制液体来增加更多证据;学会逐步增加液体浓度研究马铃薯沉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合作的乐趣,相应的证据作出相应的结论,体会科学结论得出需要严谨的思维与态度。


二、重难点


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证据。2.液体性质被改变可能会改变同一种物体的沉浮。


三、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一杯放过3勺盐的盐水(80ml)纯净水、一杯糖水(80ml)、小块马铃薯、镊子、毛巾


2.分组实验:


(1)小块马铃薯、一杯80ml纯净水、一袋盐(或糖)、塑料勺、搅拌棒、镊子、小棒、作业本记录单、毛巾;


四、教学过程预设


(一)观察发现,


1.老师桌子上放着一杯水,一个马铃薯,观察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一个大烧杯、筷子、毛巾、小刀)


2.老师把马铃薯切成小块,看看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3.老师这里有三杯液体(纯净水、浮的盐水、浮的糖水),你觉得马铃薯在这三杯液体中沉浮会怎么样?(板书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4.教师测试同一个小块马铃薯在以上三杯液体中的沉浮。


教师操作:用镊子夹住马铃薯轻轻放入1号杯中,学生观察到沉浮结果了,用镊子夹住取出马铃薯,尽量不让液体带出,然后用毛巾擦干,用同样的方法把马铃薯放入2号杯子和3号杯中。


(二)初步猜测


  1.我们看到同一块马铃薯在1号杯中是沉的,在2号和3号杯中是浮的,是什么原因在影响同一小块马铃薯的沉浮呢?


2.学生个人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


3.学生交流小组内的看法。


4.教师小结:(如一号杯大家都认为这是一杯清水,2号杯和3号杯放了盐或糖。)


(三)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1.刚才我们对这3杯液体做出了猜测,都认为水中加了物质,有的认为是糖,有的认为是盐,那么我们来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


3.老师已用量筒在烧杯中放了80ml的水,那我们怎么加盐或糖呢?


(通过学生发言,教师小结:用小棒抹平一勺一勺加,由于老师的勺子较小,所以建议你们3勺为一次,等3勺溶解完了,如老师刚才那样,用镊子夹住马铃薯轻轻放入液体中,观察沉浮并记录在作业本中。用:“圆”代表马铃薯,用 “—”代表水底和水面,画出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状况,然后用镊子取出马铃薯放在毛巾上,再加第二个3平勺。)


4.分发实验材料,学生调制液体,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中问题。实验结束,提醒学生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经历,在作业本写下自己的发现


5.抽几个调制糖或盐小组交流各自的实验数据。对你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你们有哪些发现呢?


1)加了物质并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加了一定量的物质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3)同样多的水量,加盐和糖的量是不一样的;


6.进一步分析液体的变化,我们看看加盐的过程,从一杯清水到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加了3勺盐,这时这杯液体我们说已成了盐水了,6勺、9勺、12勺、15勺在加盐的过程中,这杯液体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逐渐地变得越来越咸。我们说液体的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马铃薯的沉浮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四)再次推测


1.推测2号杯和3号杯,现在你们觉得2号和3号杯液体是怎么样的两杯液体呢?


2.推测1号杯,那么一号杯的液体呢?


3.小结:现在我们对这三杯液体又做了一次推测,尽管还不能确定这三杯液体是什么液体。同时又有了新的想法,因为我们获得了新的证据,


(五)拓展更多的物质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1.现在我们知道加一定量的盐或糖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老师这里还有一杯液体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出示味精液体并演示。


2.能溶解水的物质有很多,在水中溶解了一定的物质,是不是都能改变马铃薯的沉浮,能使马铃薯沉浮液体的秘密我们在面会得到解答。


板书: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现象    猜测     再推测       



 


1号杯  沉





 


2号杯  浮  




 


3号杯  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3-12 9:54:26编辑过]

TOP
30#

李善力建议:名师引领的教研活动能否课堂进行录像,课后将视频挂在网上,这样便于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老师也能参与进来,从中学习到新的东西。


网络研修进行评论还要注册,且需要几天审查等待,这是在有点严格了吧,淘宝网上注册也没有这么严格,是否需要这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