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支点的2013 [复制链接]

41#

从良构到劣构的思考


前几天听了江苏省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的视频直播,特别对于吴向东老师的《从良构到劣构——情境导向的设计》讲座有感触。吴老师例举了《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本来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不止两个(电池数量和线圈圈数),但教师准备的材料限制了学生思维,对学生的思考缺乏挑战性。有的课直接帮学生绕好线圈,过于完备的设计,只是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这样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吗?


如何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真正探究?现有的结论用标准材料验证一下与科学应用差距很大,脱离真实情境。学生没有自主发挥空间这叫科学探究吗?像斜面一课给学生木板和支架叫学生去试并得出规律,这样结构良好的叫良构,设置情境解决问题挑战性大的叫劣构,激发学生自己解决,这样的好处是形成的方案多,运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也多。


难能可贵吴老师敢于批判现有教材,现有的用探究方式教让学生在面对真实情境时自信心不足。(探究过程)教师对探究控制太多设计太完备挑战性低,容易让学生信奉权威。这样按部就班严丝合缝的教学(学生的收获在哪里?)要给学生大的活动时间、自主地探究,教师要自问给了学生多少时间?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所有的学习和认知都处在特定的情境中。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真实情境中不断推进的应用知识的活动。真实情境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它包括问题或难题情境、虚拟、模拟的情境、故事情境和视听情境。它的特征是有吸引力、真实。


劣构问题是和真实情境联系在一起的,特别要强调真实情境是教学情境,要降低复杂性。(在课堂上)要聚焦少量科学概念避免浅显的主题,数量的减少是为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调查中去,少学一点学生会学得深入一点,(这也就是吴老师说的少即是多吧。)


吴老师结合课例提到了关于对梁的材料改进,一般课堂都是用纸,用软性的纸来模拟现实中石头等硬质材料是不科学的,他用泡沫板研究模拟梁,把梁竖着放加重物不变形,横着放变形了。学生发现梁竖着放不稳,在竖梁下面横着放一个梁,这就成了工程性问题,工程问题就是要不断优化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在学习工程问题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少量科学概念。


在讲座最后吴老师提到了“在学习方式变革之后应是学习内容的变革”这一观点。


我是边听吴老师讲座一边笔在纸上疾驰,很久没有听到这么新颖的观点,恨笔在纸上的摩擦力太大遗落了不少内容,情绪在整个听讲过程中是一种激昂忘我的状态。关于学以致用的话题并不新鲜,问题是怎样实现科学与现实的衔接。吴老师直指现实课堂之弊让一切为学生想周全的教师警醒,我们不但能在学生前面做指引,还能有时在学习支架的帮助下在学生一边起扶助作用,最后慢慢大胆到让学生走到老师前面去。很多老师还在课堂上做学生一贯的引导者,岂止引导,简直事无巨细的“保姆”。我希望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上不再高大,高大到足以让学生惟命是从;我希望教师不再扮演无所不能的先知,留一点余地让学生思索;我希望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的明星,留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的思维闪耀。这一刻久远吗?


2013625

TOP
42#

学习了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43#

20136月教学论文发表一篇


2013年《教育实践与研究(A)》第六期发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模式化初探》一文,详见


http://wenku.baidu.com/view/2d5a3416844769eae009eda6?fr=prin


原文标题已经编者修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7-27 23:58:55编辑过]

TOP
44#

20137月教学论文发表一篇


2013年第四期《科学课》(双月刊)在教学沙龙栏目围绕“说说课堂中的搁置问题”话题发表《对搁置问题妥善处理》一文,原文题目及小标题已经编者修改。


 


对搁置问题要妥善后期处理


河北省泊头市教体局研训中心(062150   张凯


对于课堂搁置问题我谈三点看法:


1.    要善于梳理生成问题


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并非都是顺应预设的,教师要发挥教育机智择其精华助力课堂精彩生成。对于无课上探究价值或条件、易使课堂“跑题”的问题,还是要简要说明不研究的理由,留待课下让对本问题有兴趣的学生去独立或合作完成。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活跃思维无限,要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去除芜杂是必要的。


2.    要做好后期处理


搁置问题不是荒弃问题,一句有名无实的“课下继续研究”会让学生怎么看待老师?从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既然有了问题就要追求结果,哪怕这个结果是无果之果。否则就会形成学生提问题——教师甩空腔——学生兴趣受挫这样的不良后果。课下处理搁置问题因为没有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和课堂主题的束缚而会更加从容,教师这时可以静下心来,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寻找材料来解决问题。如养蚕时有学生问:“怎样分出蚕的雌雄?”这是极少数学生想到的问题,课上没有资料准备或这方面的经验是不好讲的。这个搁置问题课下经过查资料、上网解决了困惑,下一次上课时科普给全班的学生,不也是一次精彩的资源共享吗?所以搁置问题解决得法可以很好地反哺课堂教学,也会促使有科学兴趣的孩子习惯性地再提问,形成良性激励机制。


3.    现实情况及应对


师生对待搁置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⑴师生课后对搁置问题都不再关注;⑵学生课下对问题延续热情而教师不管不问;⑶教师继续关注遗留问题而学生不想深究;⑷师生均对搁置问题保持热情并合力解决问题。最好的情况当然是最后一种,前三种都是师生双方或单方对搁置问题丧失了兴趣的情况。


如何激发作为搁置问题发起者的学生的兴趣使其有始有终,教师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教师课下要主动与有疑问的学生个别交谈,鼓励其继续思考,同时做好指导工作。如有必要可以让对同一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探究,让研究的热情烧得更旺。而对于那些不能及时关注搁置问题的教师来说,首先必须要加强学习,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不是终点,学生对科学的学习是有延续性的,它不能以下课铃声作为界限。教师要积极鼓励、善于呵护那些学有余力学生的课外研究热情而不是相反。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句话应深深烙印在科学教师教学理念的深层并经常外显为对学生支持性的教学行为。


本文已发表在2013年第四期《科学课》杂志上

TOP
45#

支点老师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学习之,祝贺之!
TOP
46#

一个思考者,期待更多的佳作
TOP
47#

以下是引用罗海军在2013-7-29 8:34:00的发言:

    
    一个思考者,期待更多的佳作
    

感谢大家鼓励
TOP
48#

今天上班了


不在小学了说“今天开学了”不合适了。但作为教师的责任还是有的,上午开会重申了纪律,一切都要按部就班地紧张起来了。今天把上学期的工作整理了一下,今年上半年对于我来说是极不平常的半年,家庭方面的特殊需要让我能沉静下来反思人生的一些问题,“祝我的同事们新的一年里不生病、好好活,每天脸上有笑容。”过年时主任给我的短信让我感触良多,人的健康最重要,希望家人和自己一切都好。上半年我组织了一次培训活动、一次教学评比活动;先后上了公开课一节、录像课两节;有三篇教学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暑假期间忙于楼房装修和给女儿补习功课,辛苦过后看到自己的成果就无所谓辛苦,无所事事不是很无聊吗?


一切会通过努力变得更好,I hope so.


2013.9.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9-3 8:58:07编辑过]

TOP
49#

参加沧州市兼职教研员考试


913周五我随单位其他老师一起参加了沧州市首届兼职教研员考试。考试采用笔试形式,上午两小时,下午两小时。发的笔几乎用完,可以说绞尽了最后一滴脑汁。


考试前沧州教科所张东兴老师要求关闭手机,下午有理论题不允许看资料,上午是神十太空课的听评课,开始我是直接在试卷上记录的,后来发现旁边的老师先写在了草稿纸上,我也效仿先打草稿再誊到试卷上,因为写两遍再加上思考评课内容,两个小时竟不觉长。写完了几乎也就要交卷了。


下午是理论题,我交卷时全场也就三四个人了。因提前两天才接到考试通知,所以准备并不充分。从试题看也不是靠突击就能赢得胜算的,但这两天我把一切抛在一边以迎接考试为主,以往都是看一看,现在写写背背认真了许多。什么是任务驱动?我切实体会到了它的有效性。带着倒计时的任务去工作工作往往有效率。有压力才有动力,人怎么就是这么被动呢?


2013914

TOP
50#

《哲学有几副面孔》摘抄感悟


前几天在图书馆借了本《哲学有几副面孔》,因为原来学校的老领导在我离开时和我说过到了新岗位多读几本哲学书,我始终惦记着。


这本书是李晓东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书中借用很多生动的小故事来阐释哲学道理。我摘抄了一些,与我心有戚戚焉。


一、    学知识还是爱智慧


先贤早就知道知识和智慧是有所区别的。赫拉克利特就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老子也认为得道需要“绝圣弃智”,智就是知识。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知代表知识而仁代表智慧。该怎样认识知识和智慧呢?


知识告诉我们事物是什么、从哪里来、怎么用等许多重要的东西,而智慧则教人在恰当的时候做出恰当的事情。比如有了足够的知识可以制造出核武器,但是对谁使用、何时使用则需要智慧。知识是有限的,再博学的知识在无限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智慧是富于创造性的,不被有限所困,面对无限反而显得生机勃勃。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却只能去体悟。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却是对现成事物的反思,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知识往往是肯定的而智慧往往是否定的、批判的。知识是当下的、现实的,而智慧是超越的、理想的。哲学想创造一种思想能力而不是某种知识。


我现在知道了有知识不等于获得了智慧,知识是死的智慧是鲜活的。


二、    你离深沉有多远


我教科学出身,就有书中讲到的这种感受:当你仰望苍穹时有没有发现广阔无垠的银河里有无数的星系,而地球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而已。地球的存在已有几百万年了,而我们人的个体最多只能存活百年,而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在整个宇宙中人是何等的渺小卑微?我到底该怎么过好这几十年?当我面对熙来攘往的人群时,当我站在十字路口我该何去何从?读到这里我想我整个人都会清醒都会沉静。


面对周围世界的神奇和奥秘产生的惊讶是哲学活动必要的引线。惊奇是一种真正思想性的力量,惊奇就是思想,思想就是惊奇。惊奇是一种纯粹的欲望,一种“思”之欲求。惊奇没有有无之分,只有程度之别,它所体现的是人身上固有的天真和幼稚。每个人都要长大,有的人保持了这种好奇心,有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变得麻木或坚韧,对一切见惯不惊。


我想和惊奇伴随的是人的敏感性,哲学家大都很敏感,敏感的纤毛在他们身上没有僵硬让他们可以怀着惊奇思虑更远,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被社会浸染地不复有童真的好奇思想变得僵化表情变得麻木。


三、    会思想的芦苇


面对疾病和死亡,人才会真正地面对自己,才会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才会对自己担负起真正地责任。天才传奇人物布莱希?帕斯卡12岁就解出了欧几里得几何学命题,由于劳累患病18岁起每一天都在疼痛中度过,有一次乘马车外出由于车门没关好,帕斯卡从车里被甩出差点摔死。由此他突然大悟:原来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是偶然的,任何人都可以不必来到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时候离开这个世界,然而没有人知道到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所以帕斯卡有个著名的比喻,他把人说成是“会思想的芦苇”。也就是说,人一方面确实很伟大因为他会思想能靠自己的大脑改天换地;另一方面,人又是异常脆弱的。一次事故、一次洪水、地震都会令人无法抵挡。哲学不仅惊异而且困惑,惊异只是哲学智慧的一个来源,另一个深层次的来源就是困惑。困惑意味着知其一不知其二,而又想知其二;困惑还意味着矛盾的纠缠,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我想帕斯卡 “会思想的芦苇” 的比喻非常妙,将人超群和脆弱的两面性都囊括在内了。人不同于别的生物的区别之一就是会思想,究其本质来说也还是一个有生有死的普通生物。因为普通所以人不要骄傲,因为会思想所以人不要消沉。做芦苇也要做年年高的芦苇。


四、    我自逍遥


自然界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为自己所受的苦难怨天尤人。无论我们的一生遭遇何种不幸和苦难,我们都应也只能坦然地接受和面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有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随时会出现的艰辛和磨难。愤世嫉俗、哭天抹泪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只能令人丧失理智、颓废沮丧。


我想这就是为“识时务者为俊杰”做的注脚,面对挫折谋奋起不消沉,应对困境想出路不哀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尚且如此我辈怎不效尤?


五、    逍遥游的人


庄子的妻子死了,朋友去吊唁却看到庄子一边敲着缶一边唱着歌。朋友质问他,庄子说:“她刚死时我也感到哀伤。但后来一想,人的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像四季的运行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死去的人安息于天地之间而我却在哭泣,这是不明白生命的自然往复、运行的道理,所以我就停止哭泣了。”


死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恐惧的事。它的可怕并不只是临死前身体的痛苦,更可怕的是死后留下的浩浩虚空。死后的葬礼无论豪华隆重还是简单素朴,任何人都只能化作灰烬肥沃土地或成为蝼蚁的口中之食而无法死而复生。因此,死了,意味着从今以后这个世界上无论再发生什么事情都与长眠于地下的你无关了,死后的世界就像死寂的黑洞,任何信息都不会再返回到世间了。生前苦心孤诣求得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死后如浮云般消散殆尽,怎不可悲、可叹?


是啊,既然每个人死后只能徒占一席之地,即使抱得美人归到头来也不过骷髅一架,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严肃、认真地对待此生的价值,做出本己的选择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为世俗的生死和名利所困,而不自由地逍遥游呢?


六、    认识你自己


卡希尔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教人去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一种生活如果未经审视还不如没有的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批判黑格尔夸大了人的理性维度而忽视了人的非理性欲望。他认为人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存在,意志不仅是人的本质而且也是世界的本质。由于人是一个欲望的存在,总是想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在现实中任何欲望都不可能得到完全的满足,并且即使暂时满足了一种欲望,另一种欲望又随之而来,所以人总是处于欲望的无法满足之中,因而人总是感到痛苦,即使欲求得以满足,人也会感到空虚无聊,因此他认为要摆脱痛苦,就要消除欲望,而这只有通过学习哲学与信仰宗教才能做到。


有时想想也确如所言,人的欲求无度这山望着那山高,他的心里怎么会有平衡的幸福?有时欲求是种动力为完成任务起激励作用,但物极必反,深陷其中会晓得辛苦奔忙后的无趣。


七、    名利之梦


莎士比亚说:热衷名利者的本质不过是梦的影子。书中引用黄粱一梦的故事,卢生做了历经宦海沉浮后功成名就的一梦醒来后老者点拨他说:“人生的适意愉快,也不过这样罢了。”卢生顿悟:人不要贪恋荣华富贵,要把功名富贵看作一场梦。对于生活意义的问题常常困惑我们,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周而复始的单调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有人富足无所事事感到空虚有人清贫而怡然自乐?中国哲学主张参悟现实生活,澄明本性。孔子谈到如何行为的问题说提倡仁,而不是互相算计彼此捉摸,这样才能使人心灵超然,待人应物自然而恰切,不为日常琐事所累;虽与人和谐但不人云亦云、随便苟同,方能明白人生之道。


禅宗提供的超脱之路是“悟”。参悟之后,世人生活状态依旧,生活方式不变,但内心的境界全变了。从茫然于世到自醒自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于名利我们能保持一个正确地态度,取之有道而用之有度,虽涉于其中而不役于此。


我有时想想,茫然的状态真是很无聊的状态,人生苦短还在作践时间。内心清醒有方向感,外化为行动时张弛有度才是生活中该有的步调。如果能追求功名但又看淡功名会不会行动很果断使工作很充实又不被结果扰乱到平静的生活呢。保有进取心但该放手时又能释怀,我想过这样的生活。


八、    未来可预知吗?


我们不仅可以预知将来,而且必须预知将来。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现在。一个人只有预知了自己的未来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否则我们只有浑浑噩噩地了此一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能体验到真正地时间,而只能看到庸俗的时间。世俗的人们往往得过且过随波逐流,只要现在活着就行,做什么无所谓。哲学家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有三个特征:一是闲谈,无所不谈至于谈了什么谁管它呢?二是好奇,他们总在搜寻新奇的东西,不再新奇时就转移注意力。三是两可。


如何预知未来呢?哲学家说:面对自己的死亡。因为人只有在面对死亡时才能抛开一切世俗的困扰,真实地面对自己认清自己。当人面对自己的死亡时,他就会更清醒地筹划自己的人生。正是死亡让我们只能活短短几十年,也正是这个时间段赋予我们人生以使命和意义。我们时刻都面临着死亡的提醒和威胁,我们时刻预备着下一步该怎么走。因此人们静下心来思考明天的同时,就把握了现在,就明确了现在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我想哲学家给了一个很有趣的解释,面对死亡谈未来。正是这种紧迫感让我们活得不再懒散,让我们清醒之后给有限的人生做一个规划让未来活得更有意义些。正是不知自己何时走的这种不确定感让人陡升一种使命感,怎么才能算不白来世上走一遭。


201392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