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优课是桐乡张秋佳老师执教的《压缩空气》。第一次听这节课是有幸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2019年的浙江省优质课评审活动,现场观摩了这堂课,这堂课获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是一堂科学思维含量很高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两天聆听的张红霞教授的讲座,我也是再次在线上观看了这节课。接下来我想科学思维的角度,和老师们分享我的所感所获。
1. 聚焦真问题
课堂一开始张老师就直接出示了注射器,接着让学生用注射器来“玩”空气。在“玩”空气的过程中,就有学生发现:先吸入一部分空气,再堵住注射器的口,最后把注射器往里推发现注射器会弹回来。这个发现是学生在真实情景下的真问题发现,它合情合理。学生有真问题的体验经历。张老师先放后收,将课堂的关注点聚焦到此真实问题上。此处还有一个小细节,老师们请看,1这是注射器先吸入一部分空气的自然状态,2这是往里推的状态,3这是往外拉的状态。在2和3两种状态下,都有一只小手。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此时把手放开,那么2和3是会回到1的样子的。所以这是小手,是板书上对于真实情景下真问题的呈现。
2.探索激动机
在探究注射器内空气微粒变化时,一部分学生认为空气量一样多,是空气微粒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认为空气量不一样,在推拉注射器的过程中,有空气跑出来或吸进去。正是由于小组之间有分歧,有不同的意见,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学生才会有动力去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收集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学生的思维不断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递进。
3.研讨显思维
当然研讨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是贯彻整节课的各个环节。本课中,通过把注射器放在水中的实验,学生发现在推拉注射器的过程中,空气量并没有变化。在交流实验结果时:一个学生说到:在套上小红帽的时候,推注射器不会出现气泡(这个是张老师要求做的实验);把小红帽拿掉后,推注射器会出现小气泡。这个学生进行了双向的验证。还让同学解释空气量一样时,三种状态所表达的意思。学生说到1是吸入一部分空气时,空气微粒的情况;2是往里推时空气微粒的间隙变小了;3是往外拉时空气微粒间隙变大了。在研讨的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显性化的表现。
4.拓展供空间
课堂最后,张老师让学生制作了空气压缩枪。对节课中学习的到的,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等知识点,进行了应用迁移。将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识逻辑。
1. 模型建构: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对客观实物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分析、解释现象和数据,描述系统的结构、关系及变化过程。
本课中,教师引导学生用空气微粒的形式,构建了注射器内的空气在推拉过程中由于空间的变化引起的空气微粒分布的变化模型。在1中学生能够初步认识理解模型,继而到2和3,学生具有初步构建模型的能力。同时也让压缩空气的科学解释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2.推理论证: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
基于证据的解释是科学的本质特征,本课中,围绕空气量是否一样多,让学生设计实验,寻找证据;发现注射器在水中推拉不会有气泡得出空气量是一样多的。由于空气无色的特征,在被压缩时无法看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教师又用了有颜色的气体,当空气空间变大或变小时,颜色会变浅或变深作为证据。学生根据此证据推测是空气间的间隙发生变化。学生能基于可靠的证据做出合理的解释,既尊重科学研究的一般原理,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3.创新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用空气微粒来表示推拉过程中注射器内空气微粒变化情况。学生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空气量不变,一种认为空气量减少,并能围绕自己的观点思考解决的方法。即把注射器放在水中进行推拉,看是否会产生气泡。
阳光琥珀
3.研讨显思维当然研讨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环节,是贯彻整节课的各个环节。本课中,通过把注射器放在水中的实验,学生发现在推拉注射器的过程中,空气量并没有变化。在交流实验结果时:一个学生说到:在套上 王家东 发表于 2024/2/9 12:48:50
陈俏
朱钻飚
四天有夕阳
蒋昌盛
希梦
夏薏
1. 聚焦真问题课堂一开始张老师就直接出示了注射器,接着让学生用注射器来“玩”空气。在“玩”空气的过程中,就有学生发现:先吸入一部分空气,再堵住注射器的口,最后把注射器往里推发现注射器会弹回来。这个发现是学生 王家东 发表于 2024/2/9 10:51:50
郭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