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德“环境教育”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资料进程帖 [复制链接]

31#

创意比赛:

通过戏剧比赛,摄影展,诗歌,PPT展示,创意放在不同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展示创造性,针对外界,能做研究,做实验。

练习任务:

思考~结对~分享

思考:将环境教育示例归入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举出其他例子,可以将一个示归入多个教学法。

结对交流

分享四人小组

骨干任务和专家任务(活动)

专家小组阶段  

à 开始动起来

请按照为大家分好主题的专家小组坐在一块

 充分运用为您提供的材料

为该专家小组做一个简短的展示报告  

骨干小组阶段

 

   请按照为大家分好主题的骨干小组坐在一块 (按照颜色!)

   互相阐述报告您所在专家小组的讨论结果

TOP
32#


TOP
33#

中德“环境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及“教师发展学校”授牌仪式


  

10月20日—22日,为期三天的中德“环境教育”项目教师培训及“教师发展学校”授牌仪式在我校仁皇校区举行。

20日上午8:30,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培训学院院长、省师训中心副主任吴卫东主持授牌仪式正式开始。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正处级调研员李敏强,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曹仁清莅临出席本次授牌仪式,吴兴区教育局局长陆安华作重要讲话。在授牌仪式上,浙江外国语学院与我校签订《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教师发展学校”协议》,曹仁清副校长向我校授予“教师发展学校”牌匾,集团总校长沈国明代表学校发表感言。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环境教育”项目主管雷诺先生、德国帕绍大学教师教育与学科教学法中心行政主任福克斯博士等分别授予浙江省10所学校和上海5所学校中德“环境教育”基地学校牌匾。我校成为湖州市首所基地学校。

上午10:00,德国专家讲座正式拉开培训活动的帷幕。来自德国帕绍大学教师教育与学科教学法中心汉森博士及其助手约翰和布莱克女士首先为大家作了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22日,中德“环境教育”全体学员观摩了我校肖金花、王怡华两位老师的四年级科学实践课——种植蚕豆和大蒜。在课堂中讲解了如何种植等知识后,两位老师还带领孩子们来到“阳光种植园”亲手实践。

随后,我校该项目负责人黎作民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学校气候变化模块项目的开展情况,并接受德国专家的评估。德国专家高度肯定爱山小学教育集团根据主题跨学科设置课程的做法。

作为湖州市环境教育的先行军,我校不仅仅是硬件上加大投入,还在“拓展性课程”的开展中颇具特色。如:从三年级吸收成员成立“阳光种植组”,从四年级吸收成员成立“小星星气象组”,从五年级选拔成员成立“物候观测组”等等,缤纷的课堂培养学生鲜活的个性,收获知识,也收获了成长。

目前,学校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规划,通过研究“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现象的变化映射出气候变化”这一条主线,规划学校未来近3年环境教育课程及方向,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环境,培养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TOP
34#


TOP
35#


TOP
36#

未完待续~~~
TOP
37#

中德环境教育第四次会议(上海)

中德环境教育第四次会议(上海)




TOP
38#






TOP
39#

发展学生八大分能力介绍

1.
全球开放性视野

学生

·
乐意互相学习

·
能够列举国家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文明社会的决策

·
能够认识到认知和评价限的局限并逐步克服

·
能够不同的视角

·
能够设身处地想像其他生活现实

·
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结构下认清形势

·
能够认识偏见、敌意和歧视,并表达对这些想法的反对

·
能够列举有损人权的社会、经济政治原因,并共同找到保护人权的可能性

·
能够认识地方、国家和全球层面不断变化的相互依赖关系

·
能够列举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视角和知识形式(例如:日常知识、学术知识)

·
能够评价不同的(非可持续性的)行为模式

教学方法 (供选择):

·
例如项目式课堂(行为指向性教学方法),

·
服务型学习(开放学校),

·
角色扮演 (情景型教学方法),

·
与孩子们探究哲学(沟通与合作教学方法)

Quelle:

de Haan, G. (2009): Bildung für Nachhaltige Entwicklung für die Grundschule. Forschungsvorhaben Bildungsservice des Bundesumweltministeriums. Berlin

http://www.transfer-21.de/index.php?p=222#top; letzter Zugriff: 22.06.2015

TOP
40#

2. 前瞻性思考行为

学生

·
能够将当下状况作为人类既定现实,把未来视为开放和可创造性的

·
了解研究未来的方法,从而分析非可持续发展问题,预知可能的发展

·
能够构思、表达落实可持续发展意义下的未来期待和未来计划

·
能够从当下状况出发设计行为可能性

·
能够处理计划过程中的不确定状况和不可预料的情况出现

教学方法 (供选择):

·
专业性的工作方式

·
计划、模仿游戏(情景型教学方法)

·
发挥想象力,创意比赛,创意写作,(创造型教学方法)

·
未来工作坊(行动指向性教学方法)

Quelle:

de Haan, G. (2009): Bildung für Nachhaltige Entwicklung für die Grundschule. Forschungsvorhaben Bildungsservice des Bundesumweltministeriums. Berlin

http://www.transfer-21.de/index.php?p=222#top; letzter Zugriff: 22.06.2015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