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年共同体沈银彬专帖 [复制链接]

1#

回复 100楼沈银彬的帖子

         木头沉浮的原因我想沈老师和诸位教科学的教师一定知道的。木块在浸入水中后密度会改变,改变的原因是它的空隙间会浸入水,至于木筷的问题是由于木头并不是均匀密度的物体,它的每个部分密度是有差异的。这个原因是教师知道的。
        说个题外话,但这些现象我们可不可以作为教学来使用,一些教师的想法是,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太复杂,还是极力避免为好。一些教师认为,这个可以作为一种有结构材料的一部分让学生去研究物体的沉浮问题。沈老师怎么想呢?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18/12/1 23:24:4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07楼沈银彬的帖子

沈老师感谢您对课堂的关注,关于围成圈的一些想法与您分享:      

      我现在尝试研讨时就围成一个圈,这不是我独创,来源于兰本达“探究——研讨”法。
      在没有实践之前,我的想法是,这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来回走动还要浪费掉时间,插秧式的坐法不是也可以研讨吗?
     没有实践就没有话语权,不要凭空想象,操作一下看看。
      一实践就发现了里面的秘密,它带来的是完全全新模式的研讨。
      这种研讨有几个特点,第一,要求每位学生都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人数多的情况下,采用隔一个或隔几个的方式。)第二,教师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有导向性的评价(但在三种情况下,教师进行干预,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追问,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的追问策略真是太高明了,实际上兰本达教授老早在70年前就总结研究出来了,具体请大家去看这本书)。第三,学生的发言总体是越来越精彩,实质是思维层次越来越高。一般会呈现“说科学事实”慢慢过渡到“进行类比”再发展到“建立模型”,这是学生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其实我们想一想,如果是科研人员做研讨,是不是这样?就是这样!但在中国比较困难,中国人习惯听“一把手”的。所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是差的。


      以我在上的《电磁铁》为例,我试教和实际上的,学生的发展完全是不一样的。在皂湖听课的老师一定还有印象,皂湖的学生是不善于表达的,准确的说是不能适应比较开放式的教学,因为他们这样的机会比较少,学生被要求接受的方式比较多。五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分组动手做过实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回顾一下学生的发言。我凭映像回顾(我要听清楚学生的每一句话,以判断是否学生进到前面讲到的三种情况中,我就要进行干预)。
      前面的学生几乎都讲了一些科学事实“这个装置可以吸回形针”“这个会发烫”“手上会触电”“没有电池,还能吸。”
     到转弯的地方一个男同学说“它能改变南北极”,这就比科学事实进一步了,他进行了类比,它发现了该装置与磁铁之间的一个相似处,和一个不同处。这时就需要老师干预了。首先我澄清了第一点,你发现了该装置有南北极,你是怎么发现的?对于第二点我的干预是“怎么会改变呢?”学生对结果进行了阐述(虽然这位学生说在实验中有老师提示,但学生的阐述是非常清晰准确的)。这就是围成圈研讨的力量!
TOP
3#

沈老师,2019年,目标就是5多,多多益善!
TOP
4#

      沈老师早早准备,像你学习!       沉浮单元始终是个问题,沉浮的内容并不难,这个内容很好,一年级的学生都可以去教,而且会很有趣。难在我们把沉浮的知识点定位拔高了。
      这个单元中沉浮中,实际上出现了两个主要概念,一个是沉浮与物体密度(大小和轻重)另一个又出现了浮力的概念,并进一步要知道,浮力与排开水量的关系。这两个概念指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前者指向“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很小的微粒构成的。”(温.哈伦《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后者指向“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有净力作用于其上。”(温.哈伦《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各走各的。他们也许有相同的第一课(认识一些物体的沉浮)但当教师想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时,他们就开始分道扬镳了。
      教材中的课时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两个是指向“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第四课《造一艘小船》第五课《浮力》第六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开始研究“浮力与排水量的问题”。接着第七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第八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重新回到物体密度上来,这样颠来倒去导致了学生对两个概念都无法牢固地掌握,并相互干扰,最终被搞晕了。
      两个隶属于不同大概念的知识点要在同一沉浮单元中去落实,这是我们认为该单元难的根源所在。说到改进的方法,如果要考虑到教材设置,至少要把第七课和第八课提上来放在第二课后面,因为它们是同一大概念下的,但最好在第二课后面再加一课内容(至于是什么内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发展,在这一大概念下有目的地安排),把物体密度问题弄清了后面再上浮力的问题。也就是这个单元实际上可以上成两个单元。
     一家之言,敬请老师斧正!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2-03 12:07:20
TOP
5#

风清手记再次曝光啊!
TOP
6#

       我认为分为两课是比较合理的,有助于突破难点,这个课的难点是双重的,有技术操作上的难点,有思维上的难点。我的思考是,先可以比较液体之间的同体积的重量,这个比较好操作,因为液体的比较可以取较多的液体,以放大两者的差异,从而避免因为误差大而误导学生的尴尬。“放大”的方法是小学阶段经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这可以说是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法。越小的学生东西越是放大的。盐水和水之间可以比较,还有油与水也有比较的价值。这些比较比较容易,装到同一个烧杯中,用天平就可以了,让学生形成重的东西会沉下去,这个重是同体积的重。在这个基础上第二课时来研究马铃薯 的问题,学生就开始迁移,把液体中的结论迁移过来,然后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由于有了第一节课的操作铺垫这节课的重点就放在如何得到同体积的水、盐水、马铃薯。我的建议马铃薯在放得进的形况下要尽量大一些,还是要遵循“放大”的原则。
TOP
7#

      教材既然编写了,就有其合理性,个人认为磁铁单元编写比较不错的,磁铁的内容三年级可以上,在一年级、二年级也可以上的,四五年级也可以再上。但课堂的呈现是不一样的,目标也是不一样的。低段与高段相比降低的是通向概念箭头的箭头的高度(即科学知识点),但是这里有不降低的东西,就是科学思维,一二年级完全有能力进行像科学家那样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磁铁。他们同样会建模,这取决于教师是否给他们建模的条件以及当孩子在建模时,教师是否能听懂孩子的语言并进行合理的引导。低段科学的教学难点往往在此,教师无法进入到低段学生的语言系统中去。常常出现,学生的话老师听不懂,教师的要求学生也不明白。
      向沈老师学习这种迎难而上的精神,科学教师都是能人,会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随着示范课的推出,优秀的课例会不断涌现的!
TOP
8#

回复 233楼wubin98146的帖子

能不能有一种老师比较轻松进行教学的可能......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2/23 20:06:22
有,探究——研讨法!
TOP
9#

回复 328楼沈银彬的帖子

把钩码换成橡皮泥,效果是否会更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