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研讨摔跤
——记12月10日后备名师活动
本次后备名师活动我执教了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运动》单元第4课《弹簧测力计》。这一节课的形成过程非常坎坷,就来说说课吧。
这节课框架其实非常清晰,两大块内容,一是认识和使用工具,二是寻找生活中的弹力。本节课的重难点落下第一块——认识和使用工具,因此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把这个环节作为了重点突出。我在本课中想渗透给孩子们两个精神:
一是面对一种陌生的工具,我们要先学会阅读说明书。基于此,我在认识工具环节提供给学生一份说明书,让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经历学习阅读说明书的过程。我相信,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养成这样的生活思维,科学即生活。同时,阅读说明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认识工具,自发的去挖掘这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并加以强化。通过试教和最后的呈现,我认为这样的环节设置是可行的。
二是基于学生的水平,将“自主”发挥到极致。 在认识工具环节首先让学生自主通过观察测力计和阅读说明书认识测力计的结构与作用,并通过测量1个和2个钩码记录结果。这个环节我将交流研讨作为重点,通过研讨形成正确的、规范的操作步骤。如何呈现这个研讨?我采用了生生对话的方式,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每一个部位和作用,通过生生补充、质疑、场景还原等方式完善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试教过程中,由于自己思路混乱、常常被学生带着走、语言繁琐等原因,没有很好地发挥生生研讨的作用,效果一般。每试教一次,都想放弃一次,怀疑自己的坚持是不是错了。在师父的点播和鼓励下,最后我还是完整的上完了一节我想上的课。我想,放手给学生去经历、去研讨,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是非常考验上课老师的水平。我认为,首先要为自己罗列框架,在学生碰见全班都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应当立马站出来帮助学生提炼要点。其次,要精心设计每个小环节之间的连接语或者是启发语,将研讨顺利推进到下一个环节中。然后,学会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只要学生讲到了,不能赘述。既然课堂还给了学生,就应当信任学生。
最后总结,第六年,我对自己的课也有了想坚守的部分。虽然瑕疵比比皆是,但仿佛又往前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