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风过有痕——2011、2012年海风的个人专贴 [复制链接]

391#

    今天一个上午都在忙五年级少年军校的事情,下午2点半又匆匆赶到西校区参加了一个会议,会议一直进行了3个多小时,事情很多,那就一件件的去做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4 22:06:20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92#

    今天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浙派教育名家”拍摄组来我们学校拍摄低年级“趣味科学”科学的教学活动,从一年级的《蜗牛》到二年级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还有趣味科学课的教研组研讨活动,魔法小车和光伏电池探究兴趣小组活动的拍摄等。整个拍摄活动下来已经下午2点了。傍晚4点又参加了“电子书包”试点即嘉兴市数字化小学建设现场会推进会议,在会议上又接到了下个月中旬需要展示一堂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科学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5 19:18:32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93#

今天约了东方教具公司的业务员和技术人员过来演示传感器,感觉设计还是不错的,但和我理想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测试不同水杯的声音高低)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94#

    定了上课日期,让我去学习学习哦。顺便带部分班子去参观下你们的校园文化
TOP
395#

海风,真是个大忙人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7:51:33编辑过]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396#

测试音高也不是很理想吧?
一直努力中……
TOP
397#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1-11-18 12:52:00的发言:
测试音高也不是很理想吧?

呵呵,可能装软件比较麻烦一点,技术还不成熟。


 


还是你的软件比较好用啊。


 


虫子,我帮你推广了哦

TOP
398#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1-11-18 12:52:00的发言:
测试音高也不是很理想吧?

用传感器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就是操作上有点复杂。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399#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1-11-18 12:52:00的发言:
测试音高也不是很理想吧?

虫子,等海风上课我们一起去见识下,学习下?

TOP
400#

哈哈,我们还没有开始这个项目
一直努力中……
TOP
401#

初冬的梧桐树和八角金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0 20:05:23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02#

    拍摄角度很特别,很有艺术感。感受到初冬特别的美,感受到拍摄人唯美的情怀
TOP
403#

以下是引用紫色鸢尾在2011-11-21 7:20:00的发言:
    拍摄角度很特别,很有艺术感。感受到初冬特别的美,感受到拍摄人唯美的情怀

南京的初冬很美!O(∩_∩)O~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04#

 


今天带学生上来《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05#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1-11-24 21:02:00的发言:

 


今天带学生上来《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409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410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_410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这个玻璃小容器是什么啊?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06#

沉浮实验盒中小桶。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07#

以前上这课的时候一直纠结“一勺”难控制,海风的这个“小桶”不错,受启发了

TOP
408#

以下是引用紫色鸢尾在2011-11-25 7:20:00的发言:

以前上这课的时候一直纠结“一勺”难控制,海风的这个“小桶”不错,受启发了


这个小桶也是无意中发现了,本来也一直在纠结如何控制每次加盐的量,在一次整理器材中发现这个小桶的,觉得很好用。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09#

    今天下午参加了嘉兴市第十批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培训的开班典礼并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博士周彬老师的一个报告——《课堂密码——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



 


1、莫把课堂只当课堂;莫把课堂只当教学;莫让课堂止于安静;以学生为师;以同事的课堂为友。


2、当前的知识竞争不再是知识储存量的竞争,而是知识提取量的竞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知识储存过程中运用的方法越是简单,学生的知识提取就越是困难;逻辑越是清晰,学生提取知识越容易。


3、在今天这个时代,一个不投资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房的;一个不再看书的人,必然会在每堂课中都处于挣扎状态。


4、衡量自己有没有学会一本书的标准:当你看书的封面时能够把目录写出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40%;当你看目录时能够把书中的要点写出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60%;当你看着知识要点能够把细节想起来,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80%;如果你还能够把这本书的知识进行重组并灵活应用,那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90%以上。


5、为了让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学科知识点,教师以训练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系统化的学科知识,教师以教学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面对学生可能最有效。


6、课堂结构=学科深度×教育广度。对于学科深度有两种理解,一是指内容的艰深,二是指理解的深刻。教师在学科知识上要有深度,并不是要求教师在学科知识的内容上要艰深,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要深刻。在内容理解上越是深刻的教师,就越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就越能让学生学得有趣,就越能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对于教育广度也有两种理解,就是把学生当做“一个学习学科知识的人”(专业选手),还是当做“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业余选手)。从“一个人在学习学科知识”的立场出发,就意味着必须把学生当做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力:一是学科教师要全面地爱护与关心学生;二是力求让“书面化的学科知识”生活化;三是要从学生的知识原点出发,引导学生走到学科知识的终点。


7、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需要更多的方法与策略,还需要优化自己的课堂结构。课堂结构应该是学科深度与教育广度的均衡配置。


8、课堂效率=教学进度×学习接受度。课堂教学真正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非常努力,但学生不参与,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仍然为零。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真实教育意义的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换而言之,教师的主导只是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已。因此,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从目标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接受度,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进度。


9、课堂效率需要教师的努力,需要学生的参与,更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合作。要让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率,肯定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努力与投入,但在教师与学生投入有限的情况下,相互照顾对方的进度,才是最佳的选择。教师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而不顾学生的学习接受度,或者学生只管个人的学习接受度而不顺应教师的教学进度,都很难让课堂效率最大化。


10、肖川教授认为,只是关心“怎么教”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只是关心“教什么”的教育是没有肉体的教育。


11、“教什么”是指教学内容,符合科学的特征,具有可以重复与可以迁移的特点;“怎么教”是指教学手段,符合艺术的特征,具有个性化与即时性的特点。


12、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具有即时性,它需要教师有灵感,也需要教师能把握当时的课堂情境,有预设的课可以保证不出问题,但难以保证它非常精彩。一堂成功的课也具有个性特征,教师的个性魅力、知识结构,就决定了他会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方法就像镶嵌在教师身上一样,难以为他人所模仿。因此,课堂教学既不会由于外在的强制或者指导而变得精彩,也不会因为对他人的模仿而更为成功。因为在强制的状态下艺术家是做不出精品的,而对艺术品的仿制就是地地道道的赝品。


13、不管教师在学科教学上多么努力,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与掌握,始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但永远不可能替代学生去学习、理解与掌握学科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止于学科生活化,还应该以学生自己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为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学科生活化之后,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学生生活学科化的过程。


14、学科教学只是学生习得学科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真正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是学生自己对学科知识的主动建构。


15、课堂有趣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其他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这种兴趣有比较价值,但并不一定有内在价值;另一个是真正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内在兴趣,这依赖于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对逻辑与思维的把握与练习。这两种兴趣缺一不可,但绝不应该仅止于第一种兴趣。


16、考试成绩=学科兴趣×学习方法×学生智商。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要素,大致包括以上三大方面。在这三大学习要素中,最难改变的应该是学生智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可改变的要素。我们不能改变学生的智商,但能够改变学生对待自己智商的态度与使用它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学习成绩的前提。在学生的学习要素中,最容易改变的是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喜欢与否,很少以其专业价值为标准,一般是以之是否对他们的胃口为标准,在这一点上,学科教师的教学风格甚至学科教师自己的生活态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教师往往是用强迫来替代学科兴趣,用训练来替代学习方法,虽然明知这种教学方法是饮鸩止渴,但是要让他们在渴死与毒死之间进行选择,教师们情愿先止渴再被毒死。


17、教师要切记:不要因捍卫教材而丢失了自己,不要变成教材的“传声筒”、“卫道士”;不要因拘泥于教材而变得教条;不要替代教材而成为学生的敌人。课堂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材的内容深度之间的差距,次要矛盾应该是学生学习模式与教师之间的差异。


18、教师有三种定位:其一,团结教材而进攻学生;其二,团结学生而进攻教材;其三,成为课堂中的陌生人,看学生与教材恶斗不止,而自己坐看“风景”。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不会选择第三种,选择第一种情况的占绝大多数,选择第二种情况的占极少数。要进攻教材,教师就要掌握三项本事: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成功的课堂,就是教师带领着学生,富有智慧地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而不是对着教材顶礼膜拜。


19、对学科教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分化,即教师只对学科教学负责;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科是对教育功能的延伸,即教师不但要教育好学生,还要对学科教学负责。


20、教育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授受,我们称之为传授;二是对学生学科兴趣的激发与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称之为教学;三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我们称之为教育。


21、哲理故事:国王要一位画家为他画一匹马,但是一直等了5年也没有看到画家的作品。国王专程来到画家的画室,画家便当场为国王画马,仅仅5分钟后,国王便看到一匹栩栩如生的骏马从画家的笔端奔跃于纸上。国王为此非常生气,质问画家为什么5分钟可以完成的任务,居然让自己等了5年。画家平静地说:如果你需要一匹普通的马,那我当时就可以完成,但因此我永远都只会画普通的马;可如果你需要一匹骏马,那就需要5年的汗水与艰辛作为铺垫了。


22、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关于“鱼牛故事”的经典案例:从前,有一条鱼和一只青蛙一起在一口井里生活了很长时间。有一天,青蛙跳出了井,来到了岸上,它东看看,西看看,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时,它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头牛,就仔细地观察了一番。回到井里后,它向鱼描述自己在岸上看到的事物,介绍得最具体的就是牛了:它长着大大的肚子,有一对犄角,还有四条长长的腿、四只蹄子……鱼边听边把牛的样子画了下来,但它画的仍然和鱼的模样一样,只是肚子大大的,长着四条腿,在鱼头上还长着一对犄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可能让学科知识独立于生活知识之外,也不可能让学习生活孤立于日常生活之外。


23、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家里没有足够的藏书,如果父母对书本的感觉很贫乏,那孩子就很难在学校中对学科学习有兴趣。当家庭教育不但不提供有智慧的日常生活,反而摈弃学生的日常生活去迎合学习生活时,这种错位的教育模式,就同时扼杀了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


24、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时,还需要非学科知识为它奠定亮丽的“智识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还需要课外活动为它奠定灿烂的“智能底色”;当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时,还需要日常生活为它奠定阳光的“智慧底色”。没有了这些“底色”,学生的一切都将毫无生机与希望,包括学科学习。


25、课堂管理有两个核心目的:一是避免发生或者消除影响班级有序学习的事件,可称之为维持课堂秩序,这是消极课堂管理;另一是通过合作学习凝聚班级合力,在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可称之为促进课堂合作,这是积极课堂管理。


26、为何需要课堂管理,原因有六:一是要维持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会使用学习方法;三是要调动学生集体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四是要通过纪律教育形成课堂学习秩序;五是要通过学习诊断减少学生的违纪行为;六是要避免与诊治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


27、课堂管理最成功的境界,就是发掘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课堂管理最失败的境界,就是对学生群体的失范行为无能为力。


28、怎样进行课堂管理:教师需要反省自己的课堂管理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群体,而非管制学生个体;要寻找学生调皮的原因,而非责备其态度;要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而非禁止学生做什么。


29、衡量课堂教学的效率,既不能只以教师的功劳为标准,也不能只以教师的疲劳为标准,而应该以以功劳为分子、以疲劳为分母形成的比例为标准。


30、良好的学习态度缘自积极的学习兴趣,而积极的兴趣是对学习过程的内在享受,这种享受是由良好的学习方法带来的,而学习兴趣也只可能由良好的学习方法产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6 17:21:29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10#

   今天准备了一下《声音变化》的一份材料,就是用酒瓶制作的水杨琴,在老同事的帮助下,花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调准了6个音节。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11#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1-11-27 17:01:00的发言:
   今天准备了一下《声音变化》的一份材料,就是用酒瓶制作的水杨琴,在老同事的帮助下,花了近2个小时的时间调准了6个音节。

严重提醒,上图!


哈哈……

TOP
412#

明天去拍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8 20:24:43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13#

听了下效果,很不错哦。音调很准。

TOP
414#

我制作的水杨琴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15#

调试的过程比较繁琐吧!哈哈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416#

以下是引用湖州科学老师在2011-11-28 15:02:00的发言:
调试的过程比较繁琐吧!哈哈

2个小时。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17#

今天下午参加了南湖区名师工作站第二期研修班启动仪式暨浙江省特级教师大讲台专家报告会的活动。肖教授的讲座内容包括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发展目标;怎样写个人规划的样本等。“幸运教师的‘1、3、6、9、12、15’六阶段”、“学得智慧,干的出色,说的精彩,写有价值,秀有品味,成有大德”、“经验+反思=成长”、“追求内职业生涯,做到‘定向、定点、定位、定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8 15:20:20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18#

海风下次学钢琴调音去,有这个潜质了,呵呵。

一直努力中……
TOP
419#

以下是引用爬爬虫在2011-11-28 18:51:00的发言:

海风下次学钢琴调音去,有这个潜质了,呵呵。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20#

  早上参与了童玩节的开幕式,接下来就是三节课,中午12::10开始参加光伏电池校本课程的研讨会,1:20——4:00参加了“电子书包”推进会,忙碌的一天又过去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9 19:29:39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