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风过有痕——2011、2012年海风的个人专贴 [复制链接]

421#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22#

恭喜获奖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23#

以下是引用二剪梅在2011-11-29 22:14:00的发言:

恭喜获奖


谢谢!!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24#

祝贺,又一项市级荣誉!
TOP
425#

    祝贺。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TOP
42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 20:17:40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27#

    很牛啊,希望海风把更多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TOP
428#


电子书包准备中


调试电脑


上课现场


实验材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 20:17:26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29#


看,这是什么乐器?


学生在研究铝片琴的高低


让我来听听音叉的音高


用频谱软件测音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 20:20:52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0#


学生用软件在测水杯的音高


学生用软件在测水杯的音高


酒瓶乐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 20:22:54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1#

海风数字化课堂——《声音的变化》研究课录像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2#

      且行且思,一路探究一路歌!学习中
TOP
433#

 


教育无处不在 学习随时随地——嘉兴市实验小学“电子书包”进课堂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的信息化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嘉兴市实验小学把“电子书包”的应用作为切入点,让教育无处不在,学习也随时随地。


122日,学校全体教师校本教研的时候,科学组吴建伟老师在信息技术中心的鼎力支持下,利用“电子书包”执教四年级科学课《声音的变化》。


在原来的课堂中,声音的高低是通过学生对音阶的感性认识入手的。弹过钢琴的学生能很快辨别高低,而至于为什么长短不同的铝片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学生一般是无法体验到的。吴老师借助电子书包中的频谱软件和麦克风的组合,使物体的振动频率在电脑中显现出来。学生通过对不同物体的对比实验,了解了振动频率和声音高低的联系,教学的重难点也迎刃而解。


电子书包不仅是一台电子的阅读器更是一个及时的移动交流工具。学生的预习讨论,实验过程,学习反馈都能在电子书包和教学平台的交互中实现。电子书包的轻便、人性化、环保和可拓展等作用正是它的优势所在。


当然,学生的阅读习惯,学习资源、平台的建设,电子刊物版权问题等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个挑战。比尔·盖茨很久以前说过:“电子书一定将改变全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书包一定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5 12:54:59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4#

    今天报名准备在下周南湖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中执教一节研讨课。虽然最近很忙,但今天在教研员阮老师在群里问大家报名参加区研讨课的时候,大家都没啥反应,我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举手了。给自己一次提高的机会,一节公开课,一段成长的经历,即使忙,我觉得也值得!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5#

 哈哈,又有活干了!
TOP
436#

以下是引用罗海军在2011-12-5 15:5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哈哈,又有活干了!

感谢兄弟们的支持!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37#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1-12-5 13:23:00的发言:
给自己一次提高的机会,一节公开课,一段成长的经历,即使忙,我觉得也值得!

期待又一个精彩!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38#

我最近也在忙于一节课,后天上。机会不等人,有机会就得上!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439#

海风总是走在前面的,学习了。

[此贴子已经被海风于2011-12-8 20:05:34编辑过]

TOP
440#

好像不能下载啊!此时来看的好处在于,立刻就能看到视频,没有人和我挤啦,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海风于2011-12-8 20:06:00编辑过]

TOP
441#

以下是引用杨君在2011-12-5 22:18:00的发言:
我最近也在忙于一节课,后天上。机会不等人,有机会就得上!

  是啊,机会靠自己争取和把握

TOP
442#

不管大雨小雨都得这么拍……向海风学习
TOP
443#

以下是引用渔民在2011-12-6 7:41:00的发言:
不管大雨小雨都得这么拍……向海风学习

感谢兄弟的鼓励,一路前行,有海风吹过的地方,也有打鱼人的足迹!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44#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45#

 

声音的变化(二)


                           ——声音的高低


嘉兴市实验小学    吴建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按要求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对物体在发出不同音高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音高声音联系起来。并初步学会用频率软件检测装有不同水位杯子的音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善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中的乐器及物品,探究声音的高低和什么有关。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声音频率软件测试装有不同水位杯子的音高,建立“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这一科学概念。


【教学器材】  铝片琴、大小音叉、三个装有不同水位杯子、上网本、麦克风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玩“人体下雨游戏”    用手拍大腿  下小雨 (轻轻拍)、下中雨(用力拍)、下大雨(重重拍),感受声音的强弱。


 


一、引入


1、思考:刚才我们用手拍大腿的过程中,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弱不同


2.声音的强弱我们是怎么控制的呢?(我们可以通过用力的大小来控制声音的强弱)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


1)听辨声音高低


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声音的变化。声音除了强弱变化,还有哪些变化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两段声音(牛叫声、羊叫声),仔细辨别它们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个低沉、一个尖;一个粗,一个细……)——多叫几个学生说一说,可以让一个学生模拟一下。


   揭示概念:我们把低沉的,粗的声音称为声音低;把尖尖的,细的声音称为声音高。


2)用键盘演奏钢琴软件弹奏音阶并唱音阶,感受声音高低:


其实,在音乐课上,我们都听到过声音的高低。这节课我们用电脑上的键盘来弹一弹音阶, 1234……。1234……是从低到高还是从高到低?我们也可以一起来唱一唱。


这个音阶啊,就可以帮助我们来判别声音的高低。


 


2.借助器材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高低跟物体的长短有关。


1)借助铝片琴理解声音高低跟物体的长短有关


老师这儿有一件乐器,它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师出示:什么东西?这是铝片做的,叫铝片琴。我敲敲铝片琴,它能发出12345671.我不给你们看到,你能根据声音猜猜,老师是怎么敲的吗?(师敲)


老师举起铝片琴,学生猜是怎么敲的(从长到短还是从短到长?)


 


下面请学生亲自来试一试。老师发给每小组一个铝片琴,发给你们一个敲的棒子。(老师有这样的提醒与建议:出示PPT


汇报:


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声音的高低与铝片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长的发出的声音低?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高?


3.初步建立“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这一科学概念。


1)过渡: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状态有关。有同学在研究铝片琴的实验中发现,可能是因为物体振动的快慢不同,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2)老师这里有两个音叉。请你比较一下,它们外观有什么不同?敲一敲,音高有什么不同?(提醒:敲音叉轻轻敲,敲上部,为了分辨得更清楚,可以听共鸣箱);


音叉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振动),那大小不同的音叉为什么音高不同呢?它们振动的状态到底有什么差别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音叉,你看到上面的数字了吗?(大音叉: 256,小音叉512)这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资料。(请学生默读,读懂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


——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256表示每秒振动256次,512表示——(大音叉,振动慢,声音低;小音叉,振动快,声音高)


得出结论:原来,音叉声音的高低与它的振动快慢有关。


可能还有同学不太相信,觉得光凭资料不让人信服;而且,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看不清。别急。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科学的检测软件,它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物体振动的快慢。我们来检验一下大小音叉,看看是不是振动快,声音就高。


用音频软件检测大小音叉的振动快慢——先看大音叉(多少啊),再看小音叉(多少)。你看,每秒振动的次数误差很小呢。看来,这个软件还是很精确地。


通过检测软件,我们进一步证实了什么?


——声音的高低确实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4、借助软件检测进一步了解不同水杯的音高和装水多少的关系


1)出示3个装有不同水的杯子,请同学仔细观察,这三个杯子有什么不同?


2)如果老师用一根小棒分别敲击同一部位,判断哪个杯子发出的声音高,哪个发出声音低?


分组实验,听听不同水杯的音高。


汇报交流


3)当我们的实验完全依靠自己的听觉器官判断出现了分歧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4)分组用频谱软件测试3个水杯的音高。


5)分组测试。


6)数据汇总。


7)讨论:这三个杯子哪个发出的声音最高?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三个杯子中水最少的发出的声音最高呢?而水最多的发出的声音最低呢?


 


三、应用拓展


利用声音高低会发生改变,老师还制作了一个小乐器。一起来听听老师的演奏——《闪烁的小星星》。


《闪烁的小星星》


1 1   5 5   6 6 5      4 4   3 3 2 2   1──  


    一 闪   一 闪   亮 晶        满 天   都 是 小 星  


    5 5   4 4   3 3   2──   5 5   4 4 3 3   2──  


    好 像   千 万   小 眼          挂 在   天 空 放 光  


    1 1   5 5   6 6   5──   4 4   3 3 2 2   1──    


    一 闪   一 闪   亮 晶          满 天   都 是 小 星     


同学们我们回家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自己也来制作一个乐器。好吗?


 


板书设计


 


                          声音的高低


 


                                   短、水位低


声音                 振动快慢    


                  (频率)         长、水位高


 


(说明:本设计借鉴了紫色鸢尾老师的教学设计,特此鸣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8 20:03:02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46#

   呵呵,互相学习,共同研讨,一起进步
TOP
447#

    今天试教了《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从热水杯和铜棒引入,到学生根据我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来设计实验方案(等基本方案设计完成,已经半节课过去了),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探究热在金属棒中的传递过程和热在圆盘上的传递过程,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对收集到的数据的分析和交流还是做得不够到位,这点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今天这两个环节完成,最终超时10分钟)。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48#

期待了解改进后的课堂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449#

 


声音的变化》教学实录


执教者:嘉兴实验学校     吴建伟


整理者:萧山区益农镇小  罗海军


T:刚才我们玩的这个下雨的游戏,这个过程中,你听到的声音有怎样的变化?


S:我感觉到了声音变强了。小雨的时候是弱的,中雨的时候声音是中等的。大雨的时候声音是比较大的,狂风暴雨的声音是最响的。


T:谁再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声音有什么变化?


S:声音一会强,一会弱。狂风暴雨的时候强,小雨的时候弱。


T:那么看来声音有什么变化?强化的变化,结果我们下出了小雨、中雨、大雨、狂风暴雨。接下来请同学想一想,我们声音的强弱是怎么控制的。


S:只要你的力度大,你的声音就强,如果你的力度小,声音就弱。


T:也就是要改变什么?


S:拍打的力度。


T:力度大,声音就(强,学生回答),力度小,声音就(弱,学生回答)


S:就是你下手轻一点,声音就会小一点。下手重的时候,声音就会大一点。


T:不大明白,下手轻(力度小一点)下手重(力度大一点)


T:那么声音除了强弱的变化,还有哪些变化?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继续来研究。


T:接下来我们来听两个声音。


T播放(牛叫)


T:谁来说说看这2个声音有什么特点?


S:它的声音有点粗,很长。很低沉。


T教师板书


T播放第二声音(羊叫)


S:我感觉这个声音很细,很轻快。


S:好像有2只动物在叫。


T:什么动物?


S:羊


T:学学看。


S学羊叫


T:谁学的比她更像。她还没有完全抓住羊叫的特点。


S第二个学羊叫


T:那么让我们再来听一下


T播放羊叫(第二次)


T:你听到这个声音还有什么特点?


S:我感觉这个声音很沙哑。


S:一开始要小,后来很轻。


S:这个小山羊群声音还会延长。


S:有颤音。


T:那么吴老师也发现一个,看看是什么?它的声音是尖尖的。


T:那么声音低沉的,粗的我们把这个声音称为声音低。而尖尖细细的声音,我们称为声音高,那么在音乐课中,我们早已认识了声音的高低。但是今天我们要在科学课中继续研究声音的高低。音乐课上,我们来认识音阶是怎么来认识的?听什么?听乐器。今天吴老师带来了一个乐器。像一个钢琴,音乐课我们用手来弹奏。我们来听一听。


T弹奏


S:我听到了轻快的声音。1-2-3-4-5-6-7-1


T:看来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我们一起来。


S一起1-2-3-4-5-6-7-1 1-7-6-5-4-3-2-1


T:刚才这2个音阶有什么不同?


S:第一遍是由低到高的,第二遍是由高到低的。


T:同意吗?S同意。


T:吴老师除了这个屏幕会发出声音外,还有一个宝贝。谁知道这个是什么?猜猜看


S:铝琴


T:为了奖励你,上来。


S敲铝琴 1-2-3-4-5-6-7-1


T:吴老师敲了哪几个声音?


S:1-2-3-4-5-6-7-1


T:谁知道吴老师是怎么敲的?


S:大的。


S:我觉得应该是先长的敲,然后到短的。


S敲1-7-6-5-4-3-2-1。


T: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亲自来证实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吴老师也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铝片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有哪些具体的要求。把你们的发现写在1号信封的记录纸。


友情提示:


1、  请每个同学亲亲的敲打铝片琴,不要影响其他小组。


2、  仔细听,1、2、3、4、5、6、7、1声音的高低与铝片有什么关系?


15分开始活动


19:27秒结束活动


T:铝片琴发出声音是怎么变化的?


S:最长的铝片声音最低,最短的铝片声音最高。


T:其他小组有意见?


T:而且声音的高低是怎么变化的?随着铝片怎么变化的?


S:铝片越短声音越高。


S:铝片越长,振动的越多,声音越低,铝片越短,振动越少,声音越高。


T:谁对这位同学有什么意见?


S:他们的振动不一样,频率


T:什么是频率


T:我们先来梳理下,声音有的高,有的低,我们同学觉得跟振动有关,为什么你觉得跟振动有关?


S:因为声音都是由振动发出的。


T:是什么振动发出的。


S:物体振动。


T:刚才我们在敲击长和短的铝片的时候,有没有仔细观察,他们振动什么发生了变化,没关系,我们再拿出一种材料来看一看。


T教师出示大小音叉,介绍共鸣箱。


T:我们敲击顶端。我们来听一下大小音叉,发出声音的高低是怎样的,同时再思考下,跟振动有什么关系?


26分开始活动


27:16分结束活动


T:谁来说说看,你刚才听到两个音叉的声音高低是怎样的。


S:大的音叉声音低,小的声音高。


T:其他小组一样吗?


S:一样


T:主要的问题没解决:怎么会这样?


S:因为音叉振动声音传到物体里,传到耳朵里。


T:我们研究的不是声音的传递,而是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


S:因为大音叉振动的要多一点,小音叉振动的要少一点。


T:其实这2个音叉上面有数字的。这个是256,大音叉,小音叉 512,记住这2个数字。吴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资料,认真的看一看?谁已经看懂了。


S:它那个是每秒振动的次数


(对话:大音叉每秒256次,小音叉512次)


T:你们相信吗?今天吴老师还带来了一个软件,吴老师通过话筒来测一测,我们首先来看下大音叉。


T教师演示。


T:这是为什么?


S:因为力度不一样。


T:这个软件还是精确的告诉我们什么?这个2个音叉什么有关?


S:每秒振动的快慢有差别,振动的快声音就高,振动低声音就低。


T:谁能解释我们刚才铝片琴。为什么铝片短声音会高。


S:因为铝片越短在越短的范围里振动,如果长的铝片振动时间就多,振动次数会短,次数要少。


T:今天吴老师还带来了一样好东西,这里有3个水杯,装的水是不一样,轻轻的敲击,测得数据才会更准。


T教师敲击


T:听到的是怎么样?谁告诉我是怎么变化的


S:吴老师敲的时候声音是从低到高。


T:水最少声音越低,水最多声音越高。


S:我听出来水少声音高,水多的声音低。


T:怎么办?


S:试验


T:怎么试验?


T:这个软件测出什么?


S:振动的快慢。


T教师解说软件使用方法。


39分钟开始活动


44分钟活动结束


T:我们看一下第一组小组的发现。


S:杯子里水最多的振动越慢,发出声音越低,被子里水越少,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越高。


T教师重复发现。


T教师出示啤酒瓶子


T:有什么发现?


S:水的多少不一样。


T:吴老师用同样的力敲击,声音会怎么样?


S:声音会变化。


T:怎么变化


S:有的高有的低


T:怎么变化的?听出来了吗?


S:1-2-3-4


T演奏 S唱


T:吴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宝贝 吹奏,这2个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S:一个高一个低


T给学生看


S:一个长一个短。


T:回家继续研究,拿报告换这个笛子。


下课


(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整理了吴老师的《声音的变化》,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在课堂中让大部分学生来分享他们的想法,这点是做的非常好的,他实际是体现了学生为主的课堂,值得商讨的地方就是吴老师介入的方式,填空式的介入还是比较多,在课堂中就会给人一种教师控制欲较强的感觉,纯属个人想法。希望有所帮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1 17:34:15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450#

试教《热是怎样传递的》,为下周区教研活动中执教研讨课做好准备。


 



铜棒放在热水中


同学们猜猜铜棒上的热是怎样传递的?
 


分组讨论一下


让我来摸一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1 21:54:36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