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水结冰了》和《冰融化了》 真难上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三年级今年我已经第三次上了,但《水结冰了》和《冰融化了》这两课却一直把握不好。从知识角度来看并不难,从实验角度来看也不难,但就是把握不好,不知道为什么。    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两点:
    1.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是材料的准备:冰的准备必须要恰到好处,必须是做实验时才能够拿出来,准备早了容易融化。而简简单单做实验时拿出来,就必须在实验室准备冰箱,或者提前准备保温箱(泡沫箱)。只要一个不到位,实验无法开展;接着是实验过程中冰融化太快:由于九月的气温还比较高,所以冰的融化就快,必须外面裹上一层厚厚的毛巾才能防止降温过快。一个准备不充分,就会导致实验不成功。
    2.实验过程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在等待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其他事情几乎没有,大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无所事事。而无所事事的出现,极有可能出现讲空话等不守纪律现象。而这个时间段教师就难以把握。从中插入知识点的教学,但实验在做,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集中。
    这两点是教学这两课的难点,我尽力克服了第一点,做到了实验成功,但第二点的把控,却依然做的不够好,不知道大家在上这两课时是怎样解决这两点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改变材料,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TOP
3#

用毛巾包裹效果会不会好一点
TOP
4#

学生每个人自己用保温杯装就好,不过普通的水温温度计确实不太方便
TOP
5#

对二年级刚刚升级上来的学生来说,水沸腾,水结冰是不是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建议教材改版的时候考虑一下。知识点能接受,实验真心操作不了。特别是水沸腾不太敢做。
TOP
6#

周围环境温度高,很难完成水结冰的实验,试管里面放水,把冰放在保温杯里再把试管放里面。可以成功。
TOP
7#

关于这课,我到时候写点资料与大家分享!
TOP
8#

到11/12月再来上,效果应该好些。
TOP
9#

需要大把大把加盐,
TOP
10#

三年级今年我已经第三次上了,但《水结冰了》和《冰融化了》这两课却一直把握不好。从知识角度来看并不难,从实验角度来看也不难,但就是把握不好,不知道为什么。    我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两点:
    1.实验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容易。首先是材料的准备:冰的准备必须要恰到好处,必须是做实验时才能够拿出来,准备早了容易融化。而简简单单做实验时拿出来,就必须在实验室准备冰箱,或者提前准备保温箱(泡沫箱)。只要一个不到位,实验无法开展;接着是实验过程中冰融化太快:由于九月的气温还比较高,所以冰的融化就快,必须外面裹上一层厚厚的毛巾才能防止降温过快。一个准备不充分,就会导致实验不成功。
    2.实验过程时间比较长,容易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在等待的过程。在这期间,学生其他事情几乎没有,大部分学生就会出现无所事事。而无所事事的出现,极有可能出现讲空话等不守纪律现象。而这个时间段教师就难以把握。从中插入知识点的教学,但实验在做,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集中。
    这两点是教学这两课的难点,我尽力克服了第一点,做到了实验成功,但第二点的把控,却依然做的不够好,不知道大家在上这两课时是怎样解决这两点的。
付出永远美丽 发表于 2022/9/26 9:38:00

李老师有心,碰到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是很好的教研!

一、充分准备小冰块:冰块准备可以用来两种方式,一是学校食堂准备一些,二是学生用保温杯带一些,最好冰块小一些,实验效果更好,因为冰块和食盐可以充分接触!

二、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时引导学生观察温度变化,看钟表计时,没一分钟记录温度变化,并观察冰块和水的变化,尤其是体积变化!

三、固定温度计观察:温度计最好用支撑物固定,或者夹子,或者KT板盖子,这样方便稳定温度计!

四、小组观察评优:比比哪小组观察更认真、记录最及时,声音最轻,请优秀的小组担当实验助手帮助指导实验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