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丽水区003号不睡觉的兔作业专贴 [复制链接]

1#

丽水区003号不睡觉的兔作业专贴

丽水区003号不睡觉的兔作业专贴目录:
                                

必修任务:

一、阅读5本有关著作,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

1、《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2

2、《质量与效能:美国创建一流基础教育的启示》  9

3、《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11

4

5
                            

二、3篇教学实录及反思,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1、《观察蜗牛的运动》教学实录及反思    6

2、古人到底是怎样计时的               13

3、摆了一个多星期的“摆”             14

4、我没能驾御好小车                   16

5、关注
                        
体察
                        
理解——面对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18

6、孩子啊,你的执着让我感动!——混合身边的物质教学随想   19

7、怎样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22

三、3篇评课类文章或其他原创性文章,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1[冷眼看海风]:除了空气,你还了解什么?       
                            3

2[慧眼识海风]:感受空气中海风的气息……        4

3、也来给美丽的百合定定位置                    5

4、《机械与工具》单元的教学与思考               12

5、把握教学节奏   构建和谐课堂                 15

6、听《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引发的几点思考    21

7、短暂的记忆 难忘的经历(送教工作总结)        7

8、新学期第一节科学课                           17

9、《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导入片断实录       20

10、对教科版五上科学教师用书“第一部分”的意见   23

11、科学课说课怎样说                             24

12、一纸聘任,是信任更是责任!                   25

13、给学校网站管理的建议                         26

14、冷眼看网络投票                                27

15、不睡觉的兔:科学网络,一路走来……           28

16、幸福的回忆——与郁波老师亲密接触             29

四、认真参加在线主题研讨,累计学分不超过8分。

自评分:8

五、积极参加研修班的现场研讨活动。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

1、第一次活动(上虞):8

2、第二次活动(嘉兴):8+5=13

 

选修任务

1、  发表高质量的主题帖。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自评分:12

2、转贴有价值的文章。累计学分不超过8分。

自评分:8

3、积极参与论坛交流。累计学分不超过10分。

自评分:10

4、积极上论坛学习。累计学分不超过10分。

自评分:10

 

必修任务
                            

1)至少阅读5本有关著作,其中2本为必读著作,其余自选。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3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上传至论坛,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必读书为张红霞所著的《科学究竟是什么》和喻伯军主编的《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2)上传3篇教学实录及反思。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3)上传3篇评课类文章或其他原创性文章。优秀级每篇得4分,良好级每篇得3分,合格级每篇得2分,不合格不得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

4)认真参加在线主题研讨,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每次得2分,累计学分不超过8分。

5)积极参加研修班的现场研讨活动。每参加一次得8分,在现场活动中开课的加5分,作重点发言的加3分。累计学分不超过20分。

2、选修任务

1)发表高质量的主题帖。每帖得2分。所发表主题帖被确定为精华的,每帖得4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2分。

2)转贴有价值的文章。每篇得1分,累计学分不超过8分。

3)积极参与论坛交流。有效发帖满30帖得1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0分。

4)积极上论坛学习。浏览时间满8小时得1分,累计学分不超过10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7 9:36:22编辑过]

分享 转发
TOP
2#

读书笔记:《走进历史,走近刘默耕…… 》

书名:《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
作者:刘默耕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题目:《走进历史,走近刘默耕…… 》
网名:不睡觉的兔
学号:3  
[内容摘要]:
刘默耕老师倡导、发动、组织的1982年开始的自然课改革,称得上是我国小学自然(科学)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他始终科学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事求是地认识我们的自然(科学)教育现状,检索、深究古今中外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事实,立足于解决我国科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的结果。实践证明,刘默耕老师的自然(科学)教育思想,是十分"超前"的,他对我国自然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国外科学教育得失的分析,是我国自然(科学)教学理论的一笔宝贵财富,不仅在当时有用,而且在现在、将来的课程改革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走进历史,走近刘默耕,感受那历经20余年的小学自然改革,领悟刘默耕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思想,再回过头来审视现在的科学教育,反思自己的科学课堂教学,这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
刘默耕  精彩论述摘录  个人反思  
[正文]:
人是有惰性的!要不是为了完成作业,我也许还是把《无须懊悔》、《科学究竟是什么》、《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积压在书桌上。这不能说我不愿读书上进,只是我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花在网络上。那么,暑假应该可以清闲一点吧?不,还是一样的忙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我把《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无须懊悔》等书塞到本已臃肿的背包里,既可以作为旅途寂寞的伴侣,又可以积累作业的素材,还可以提升“近视眼”的度数,可谓是“一箭三雕”,呵呵!
《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就是在去北京和湖北的途中完成阅读的。火车飞快前行,思绪随风飘扬,这是一次多么独特的阅读体会啊!我以一个现在人的身份,去感受20多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小学自然改革,去聆听他们对现在的自然(科学)教学所做的猜想和假设,不时在书本上自己觉得有启发的地方做一些圈点,或者放下书本默默思考科学的现状……
一、刘默耕生平简介:
阅读《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一书后,我对刘默耕的敬仰已难以用语言来表达了。他在20多年对自然(科学)教育的精辟论述,有的正是我们现在科学教育所倡导的,有的甚至是我们现在仍困惑的,特别是他书中叙述的许多设计和案例,几乎都成为现在科学教材的典型设计。
“近其道”然后“亲其师”,我想肯定有许多朋友跟我一样,想走近刘默耕,但书本中介绍的不多,我特意到网上查找了一些有关刘默耕生平的资料,摘要如下:
刘默耕(1922--2000)。贵州省贵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数学系。曾任小学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
刘默耕老师参与起草建国以来的历次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编写历次自然课本和教学指导书,著(译)作有《自然教学经验点滴》、[美]赫德教授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方向》、《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等;校订加工80年代[美]兰本达教授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及50年代苏联小学自然教材教法专著的译稿200余万字。
(摘录自e21科学探究网http://kxtj.e21.edu.cn/e21web/content.php?acticle_id=3562)
二、刘默耕精彩论述摘录:
1、《自然》是在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的启蒙课。……我们如果重视《自然》,充分发挥它的启蒙作用,将不知会播下多少未来科学技术人才的种子;如果小学不重视科学启蒙教育,……那么,无数未来科技人才种子的生机将被窒息。(——P5必须重视小学的《自然课》)
2、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不仅不能削弱,相反应该加强。(——P9从自然诞生的历史看自然课的重要性)
3、对待小学科学教育,对待自然课,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足够认识吧它的重要性,足够重视这项工作。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搞着一行的人们的职业偏爱,而是因为我们国家四化大业的发展需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世界人类的发展需要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P12小学自然课改革面临的一个认识问题)
4、不能全盘授与,而应有一部分内容要让学生最近去探求研讨;不能掰开揉碎,让学生丝毫不费脑筋就能接受,而应引导他们思索探求,从而得到磨练;不能一律都是结论在前头,而应注意通过探索最后得出结论;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内、课堂内,而应广开领悟和应用之源,课内课外都要抓。(——P20小学自然课的教材教法必须逐步改革)
5、自然课的认识对象包罗万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儿童年龄特征的制约下决不可能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来求系统完整,知识是逐步深化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次达到严密精确。但是,自然课的教学内容也不应是重利无章毫无内在联系的任意综合。(——P24小学自然教材审稿会简记)
6、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同一教学过程必然获致的两方面结果,两者是不可分的。既没有单纯传授知识而不培养相应的一定能力的教学,也没有单纯培养能力而不传授相应的一定知识的教学。(——P25小学自然教材审稿会简记)
7、不能从已知的结论出发,而应从未知的、待解决的问题出发;教材和教师的职能主要不是印证解说而在启迪指导学生去自行探求;结论是产生于探求的末尾,而不是在学习的开头。(——P26小学自然教材审稿会简记)
8、不要先把什么东西都教给学生,也就是一定不要先深入细致的解释,然后搞个实验绿给证明,饿日应该给出来一定的情境,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思考,自己作出结论。即使结论明明是错的或者是不完全的,也不要一下就指出来,要看看错在什么地方,针对错处再提出问题,促使其再去思考。(——P34关于新编小学自然大纲和教材的几个问题)
9、知识和能力不必分高下,哪个都不可少。问题在于怎样从多种不同的角度来考虑从事知识与发展能力,通过同一教学过程,两方面都同时取得好效果。(——P37关于新编小学自然大纲和教材的几个问题)
10、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孩子的思想祸害里,投下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让波纹无限地扩展下去,有的扩展到终生。……因此一堂课,不是静止的看,不能光看当堂的效果,要看一堂课上完后,孩子去干什么,在思想上是否产生了涟漪,是否把它变为日常生活的内容。(——P38关于新编小学自然大纲和教材的几个问题)
11、我们学生去启发探索知识时,该启发的就得启发,不该启发的不要形式主义地去启发,一些名称,如北斗星、磁铁、电磁铁等,这些事物的名称是前人规定好了的,它叫什么,直接告诉就行了,这个不是注入式。(——P47为起草新的自然大纲向四川、上海、天津等地逃走征求意见)
12、教育上的事情,它是“慢性子”,当前的东西多年后才看得出它的影响效果,这一方面,吃的亏是很明显的。(——P65答复关于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自然大纲的八个问题)
13、即使孩子鼓捣不出来,非得你老师给他讲不可,也应该先让他们鼓捣一下,让他们自己干一下,伤伤脑筋,他这时听起来就比你老师一上来就合盘端给他们的效果好得多,印象也深得多。(——P71答复关于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自然大纲的八个问题)
14、每一节课,好比是在小学生的脑海里投进去一块石头,给他激起波浪,让它扩展到他的日常生活里面去,第一个波源的浪慢慢地衰减了,第二个波源的浪又来了,第二个的浪慢慢地衰减了,第三个波源的浪又来了。(——P84答复关于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自然大纲的八个问题)
15、小学整个阶段,从知识水平讲,大体上只能发展到“前概念”水平,还达不到概念水平。(——P103小学阶段科学教育要达到什么程度)
16、“过河”的喻义是什么呢?……河的此岸就是小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而这个此岸又是前面那条河的彼岸,是过了前面的河所达到的。彼岸就是这一节课老师希望学生达到的水平。河里面的石头呢?就是老师和学校为他准备和创造的学习材料、学习条件。(——P108 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自然课本的教学艺术)
17、每个孩子所能看见的,所观察到的,不一定能超越老师,但是全体学生所观察到的东西加起来,一定会超过老师。(——P112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
18、最高的境界是老师的“无为之治”,表面少老师既没说什么又没做什么,事实上在那里起了大作用,那是最好的了。最不可取的是老鼠讲得是头头是道,像梅兰芳唱戏似的,表演得淋漓尽致,可是小孩子很被动,没听进去什么,只是看着好玩,那是不可取的。(——P113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哲学基础)
19、给小学生打基础,好比把一粒种子来育成幼苗。……按这种“育苗”模型,小学阶段也许只能从播种管到幼苗出土后长出几片真叶这个阶段,最多管到第一、二次分枝的时候,以后就该到中学的苗圃里去继续培植修剪了。……小学的砧木根基好,嫁接后不仅能成活而且还能造出优良的品种。(——P142改革小学科学教育之我见)
20、教师们普遍反映:“我是一个教师,我应该讲给孩子们一些东西”。……事实上教师已“给”学生了两件重要事情:准备了材料,这花费了无法计算的脑力和时间;提供了情境,在这里学生可以探索、学习,不去考虑竞争和失败。(——P158记兰本达教授的一节自然观摩课)
21、对错误的发言怎么办?有的在研讨时就争辩清楚了。如果全班都同意某个错误的发言,那么教师在下一节课里,就应带来一些会产生矛盾的材料,以促使孩子们发展出更适当的事实和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澄清错误。(——P161记兰本达教授的一节自然观摩课)
22、关于“科学启蒙教育”的“启蒙”性,意在开好头,带对路,带准方向。(——P170 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小学自然教材的回顾)
23、凡是自然科学上的东西,都应是别人可以重复的,实践肯定证实的就是对,实践否定证实的就是错,教师自己也服从实践这个权威,而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决对错的权威位置上。(——P174 1982年起使用的新编小学自然教材的回顾)
24、要有中国气派——我国是文明古国,教育思想的遗产丰富,现在世界风行的所谓“发现法”“着重发展能力水平”等等,在我国古今教育家的言论中都不是什么新货色,然而现在成了一种“洋时髦”。我们要从中国的遗产出发,搞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的。(——P200 只能用“改革”来“加强”小学的科学教育)
25、教师必须花巨大的精力去特别注意每一个孩子的探究表现和研讨发言,但却要保持态度自然而不流露任何赞许或否定的神情。(——P295 社会、教育与“概念”的形成)
26、教师一定要促使不讲话的儿童发表意见,同时巧妙地使那些爱讲话的儿童不要讲的太长。教师要鼓励儿童们对大家讲而不是要只对教师讲。……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去挑起矛盾,去帮助儿童妨害矛盾,并要求儿童去解决这些矛盾。……教师既不要去裁决儿童们的议论,也不要给予他们答案,也不又做解释。教师的作用是非常敏锐地去听,和见机提问题进行引导。(——P301 社会、教育与“概念”的形成)
27、刘默耕老师形象地用下棋打比方,教学好比教学生下棋。……怎样能学好下棋呢?应该是给他棋盘,棋子,教会各子的走步规则,然后让学生们自己去下,在下棋的和看下棋的过程中学会下棋的路子,也不必硬性规定,能力强的真的步子就好,能力差的走的步子就差一点,各有各的走法,不必一刀切嘛!下得多了,棋艺就长进了。(——P324 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改自然教学的关键)

三、我的个人反思:
(未完待续)

TOP
3#

评课文章:[冷眼看海风]除了空气,你还了解什么?

 

2006921-9月22,浙江省首届新生代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文澜中学举行。来自各大市的12位教师代表在会上展示了他们的教学风采,其中有我们大家熟悉的网友海风,他上的内容是《了解空气》。

课评选结果出来了,我们的海风位列第七,这成绩多少有点让人遗憾。其实以海风的实力,还有他的课堂设计,完全可能拿到更好的名次。只因为课堂上暴露的一些问题,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章鼎儿老师评课,第一个点到的是海风<了解空气>。影子这次很少端着大炮奔走,唯一的例外就是海风的课。我呢,很大目的就是冲着海风的课来杭州,听的最认真感想最多的也是海风的课。不是说名次不好而指责海风,但我不得不说,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因为这节课海风没有把自己真正的展示给大家,也没有让大家得到期待中的享受。冷眼评说,只是希望海风能从这节课中吸取教训,早日成长成熟。

一、老师的汗水有没有价值?

这节课海风上的很兴奋,课堂上一直是他忙碌的身影、忙碌的声音,结束的时候,衣服很明显的湿了一大片。如果是以前,我一直觉得是好事。因为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当非常投入地上课的时候,一节课下来我觉得累而且觉得口干。

但今天,我总觉得,今天这节课,老师的汗水,不仅没有多少价值,而且还淹没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当老师在学生讨论奔走的时候,或者是夸张的表达自己的赞赏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你这样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影响其他学生的心绪?而在你忙碌的做所谓的指导学生的活动时,你有多少时间去真正关注学生的活动,有机地处理下一环节的生成?

什么时候能像章鼎儿老师开玩笑说的那样,教师悠闲地点着一支烟,看着一本正经地做实验的学生,或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无干扰的让学生做实验呢?如果达到这样,我想这才是我们科学课的高境界。

科学课,不仅仅让学生玩的开心,还应该包括:老师!

二、在探究中学生需要什么?

在这节课中,海风安排了好几个活动,包括:“玩空气”、“吹瓶子里的气球”、“设计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倒酱油”等。但给我的感觉是,学生的探究根本就没有深入。比如最后的“倒酱油”的活动中,教师演示,本来是希望酱油不顺利的倒到瓶子里面的,谁知道今天的实验出奇,居然很是顺利。于是教师特意去动了阻止酱油的流动。这当然在说明教师的生成功底欠缺的同时,也让我想到,这时候学生在做什么呢?观众??

“倒酱油”为什么不让学生来操作?出现情况(包括可能顺利和不顺利两种情况)让学生来自圆其说不是更好?再退到前面的实验,学生的探究活动有足够的时间和思维的空间吗?活动的个数可以精减——因为在“设计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中,其实又包含了许多个实验,从而导致后面交流的时候又花了许多时间,而这里有的实验和前面的“吹瓶子里的气球”是有重复的。

在“设计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中教师只是给予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材料来设计,学生真正去想了吗?而在前面的学生解释空气占据空间用了让位置的例子,说的真好,可教师急于去接嘴,从而没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暴露,剥夺了他展示自己的权利,很过分哟!

让学生动手很重要,让学生动脑同样重要!而给予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是根本的前题!

三、竞赛的意义和标准何在?

这节课有两个地方我需要大家注意:

1、在“吹瓶子里的气球”的时候,第9组学生交流的时候说自己组全部吹大,教师让他们进行展示,结果有个别学生吹的仅仅比原来的瘪的气球大一点,于是前面汇报的学生就不服气了,叫“那我的也算吹大!”为什么会这样,关键是教师没有和学生一起制定吹大的标准,因为即使瓶子里面有密封的空气,但我们知道还是可以把气球吹大一点点的,因为空气会被压缩。可见,一个比较规范的标准是很重要的,最好让学生一起来制订!

2、“纸的奇遇”中,老师让学生比速度,我不知道教师是不是从时间上的考虑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激情,总之我觉得这样的竞赛根本就没有意义。这样的竞赛不仅仅容易造成学生为了快而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会有部分学生为了所谓的第一而弄虚作假不去做。其实我们的科学实验不应该追求所谓的速度,而应该实实在在的去设计、猜测、验证和调整、总结!

虽然我上面分了3个标题,但里面有不少的语句有交叉,因为是顺手写了,也没有刻意去推敲文字,写的不是很好。而且有的地方出现跟章鼎儿老师评课中有重复的地方,那是因为我跟老师的所见略同,呵。

但,我觉得,这样的课,对海风来说,其实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一节失败的课,也许比十节成功的课,更有成长的意义。希望早日再次听海风的课,到时候,展示我们面前的,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海风!让我们一起期待:海风吹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0 20:26:21编辑过]

TOP
4#

评课文章:《慧眼识海风》:感受空气中海风的气息……

 

前些天,写了篇[冷眼看海风],把海风兄弟狠批了一顿,也不管人家此刻的心情,实在有违朋友之道义。后又把该文章发在网站、论坛和博客上,导致一部分没有参加会议的朋友看了以后产生误解,纷纷为海风扼腕叹息,以为他上的一塌糊涂,埋没了这节课的许多精彩片断。

为减轻自己的罪过,特再次提笔,邀请各位重新品味空气中海风的气息……

话说20069月的一个上午,文澜中学的多功能大厅刮过一阵海风,那浓郁的嘉兴热情,征服了全体听课教师的心灵,整节课高潮迭起,掌声连绵,成为本次展示活动中气氛最活跃的一节课。

一、优美的音乐,给活动画上可爱逗号。

在听课经
                    
常看见老师在活动的时候使用音乐,不过常见的做法是在教师宣布实验要求后学生动手实验或者活动的时候,教师播放音乐,并约定音乐停止的时候活动停止。这也不是不可以,表面上看来即给学生一个轻松的实验氛围,还能控制时间。但仔细想,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会有心情去听音乐吗?在学生活动的时候,音乐会不会干扰学生的思维和交流活动?

在海风的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候没有音乐在干扰,而是在活动应该结束的时候才响起,学生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整理好器材,端正地坐在位置上,根本就不需要教师生硬的叫喊。这仅仅是一个细节,但就是这样的细节,给每个活动画上可爱的小逗号,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愉悦的心情。

二、真诚的言行,让课堂洋溢着感叹号。

老师曾经指出这节课教师的作用过于强势,是的,教师作用过强势必影响学生的思维。当然事物是两方面的,站在另外的角度上,这也表露出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和喜爱,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的热情和真诚。

这是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课堂上学生都显得是那样的兴奋和活跃,完全一扫许多课的那种沉闷,这才是学生的天性。在许多时候,学生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总是用心地倾听着,时不时从嘴里吐出一句句由衷的赞美。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在这里,学习不是一件枯燥和痛苦的事,而是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推究中一次次惊奇的发现或对白,更是让课堂掀起不少高潮:

如:在认识空气的时候,有学生说:“空气是看不见的。是白色的。”教师随机抓了一个白色的塑料袋,展开,问:“这是什么颜色?”学生马上醒悟:“空气是透明的!”

多么巧妙的手笔,这比直接指出学生的认识错误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再如:在学生演示纸的奇遇的时候,学生把纸巾放入杯底,倒扣在水槽中,没有湿——

不对,有一点点湿——怎么回事?——原来是手湿了!多少细心的老师!想到有的老师为了实验现象明显而进行作假,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更是值得提倡。

三、活动的层次,把设计加上了破折号。

这节课设计了不少活动,主要有:开始的玩空气,到后面的吹大瓶子里面的气球,再到后面小组自由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真的能占据空间,直到最后倒酱油活动。应该说,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很有匠心的。从简单的玩空气入手,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步引导学生来关注空气是直接空间的,在此基础上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设计实验,并在各小组的展示中完善了对空气特性的认识,以及最后的实用拓展活动,体现了一个认识的飞跃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让整节课成为一个整体。

 

终于完成了这篇文字。不禁想起一位好友的话,你怎么又是拿海风开炮啊?呵,其实,不仅仅是海风是我的好朋友,更主要是我借这样的机会来锻炼自己对课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不过,很明显,我在表述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很科学和客观的进行评价。因此,期待着各位朋友,一起来评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0 20:20:51编辑过]

TOP
5#

评课文章:

也来给美丽的百合定定位置

——略谈全国科学研讨会听许广玲《定位置》之感

 

 

2006118,在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听了几节课,其中一节是许广玲上的《定位置》。许广玲,何许人也?广州市小学科学学科带头人,网名百合,特别要说明的是,她绝对是个美女,拥有不少雄性粉丝,西西。

前些日子,网上偶遇,当时口无遮拦,随口说了一句“其实你的课有些问题”。没料到,美丽的百合顺势而上,非常虚心的让我指点指点。晕4,我这不是自讨苦吃吗?那时候难得逮着机会跟几个网友聊天还要思考晚上的沙龙组织,听课听的非常不认真,而且本来这几天就忙着浙江小学科学论坛和网络研修班的事,《科学课》杂志的事都还没有顾上,哪里还有什么忙活别的事呀!

无奈之下,我只能推脱说听课笔记在学校,本想这事就这样忽悠过去就算拉,可没想到美女百合不依不挠,居然约我在星期二上午交流。有啥办法呢,说出的话泼出的水,不但无法收回,还是要负责的,只好黯然答应。

星期一上网,就看见美女的头在动,点开一看,就两个字“在吗”,很是郁闷,于是啪啪啪地打了几句“笨,有事可留言呀,我一上线就可以看见的。”没想到,过了没多久,她回话了“只是想早点讨论而已”。幸亏我设置的是隐身状态,她不知道我在,我哪里还敢回呀,也知道,星期二那天是逃不过拉。

星期二上午,我没课,结果没有看见白合在。下午,代了一节科学课,结果三节课满满,根本就没有上网,也就没有时间去想美女是不是会望穿秋水拉。突然想起昨天后来好象还是跟百合说过几句,意思是我还是把自己的看法贴在博客上再给她看。那就,写吧。

毕竟是学科带头人,还是大市级的,所以在我的记忆中那天百合的个人魅力指数还是挺高的,估计台下的男性有不少被倾倒。至于我是否在这不少行列,秘密。百合老师教态亲切,语言得体,另外还制做了精美的课件,应该说整堂课是比较成功的。

那么,我觉得她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也许是我个人挑刺挑习惯了,我总觉得,透过表面看本质,这节课缺少了一些科学味,所以此刻就妄自称大,美其名曰给百合定位,其实也就是提几个问题而已:

1、学生是不是一张白纸?

在百合的设计中,前面的两个教学环节分别是“帮妍妍找位置”和“说说自己的位置”,花费了不少时间。问题是,在二年级数学中已经学过方位这样的内容,包括说自己的位置以及东南西北的方向,而且现在上课的是三年级学生,对说说自己的位置这样的问题应该是比较简单的,要说有问题可能仅仅是表达上可能不规范而已。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刘忠学编辑早就呼吁大家展开前概念的研究,我们的新教学设计也提倡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而在百合的课中,好象根本就没有把学生的已有的基础考虑进去,完全把学生看成对位置一无所知的对象。其实这也是我们科学课常犯的毛病,现在的学生知识来源非常广泛,知识积累往往非常丰富,作为老师一定不要自以为是,多去了解学生,多作一些教学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真正有效教学。

如果我来处理,我会考虑直接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位置,估计大部分学生都能表达的比较清楚,即使有学生说的不规范,只要随意来个反问,相信其他的同学就可以补充纠正了。这样,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放在后面的重点教学中。而且这样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于位置的讨论才更真实和有意义。

2、这样的情景多少真实?

其实我在上面就想说到这个问题,在“帮妍妍找位置”这一环节中,百合老师设置了“老师座位调整,妍妍迟到找不到自已位置。同学们帮助妍妍”的情景,请问,这样的情况现实可能发生吗?

只有一个同学迟到,当然只有一个位置,那个位置就是妍妍的,还用的着这样费神吗?迟到的时候,往往需要的是跟老师报告一下原因,而不是找不到位置吧!而且既然是迟到了,老师和学生已经上课,妍妍来了别的同学会七嘴八舌地叫吗?老师不会自己直接的告诉妍妍她的位置吗?

再如最后“跟爸爸妈妈逛街时走失了”的情景,波波应该借助什么物体来说明自已的位置呢?课件上有“行驶的汽车,路边的小树,还是背后商场的标志”。我想,如果学生真的遇到这样的事,即使没有你前面的30多分钟的科学课学习,他难道不能很好的解决吗?如果他本来就能解决,你的30分钟教学有多少存在的意义?

说这样的话是有点吹毛求疵,但这也是我们现在科学课的一大不良趋势,为了所谓的情景教学,而去创设生活中往往不可能存在的情景,去设置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应用,扣心自问一下吧,我们是教学生能解决生活问题的科学,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编造生活?

3、热闹的背后还有什么?

这节课有火炬接力,福娃也出现了,课堂很是热闹。如果在3年前,我一定觉得这是一节好课,因为学生动起来了,而且课堂是那样的轻松和活跃。但是现在我总觉得,科学课不是这样的,起码不能只是表面的热闹。章鼎儿老师在2年前提出“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做科学”,《科学课》200612期的评论员文章说“安静,再安静点”,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道理,我们别为了活动而去活动,别让活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参与!

我在自己的听课笔记是这样记着的:“学生对活动的目的不明确,为了活动而活动”,当然我现在已经说不清楚当时的具体情况了,毕竟头发也白了人老了记性不好了,呵呵。我只是觉得教师要组织什么活动的时候,不但要考虑趣味性,更要注重目的性,特别是我们活动的主人——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这样开展的活动才有针对性。

也由此想到许多要安排科学活动的老师提个建议,在活动前面,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讨论,活动之后要让学生充分表达和交流,还有千万别急着给学生活动的材料,包括“下面我们来做……”之类的话,只有材料在你的手中,学生才会听你的你才有说话的权利,否则学生都忙着动材料谁还听你“老师还有几点要求”的话呢?(好象扯远了,这不是百合课堂中的问题拉)概括成一句:活动只是一刹,价值不仅仅是观察!

本想略谈应付一下,谁知道一写不小心就写了两页,在佩服自己的文笔的同时也担心,不知道美女百合看了会有什么感想,是不是觉得这个兔子真的不是人,而且喜欢到处乱咬人?

其实,说到底,我觉得,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不是教材惹的祸?

沉默是金,不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0 20:24:07编辑过]

TOP
6#

《观察蜗牛的运动》教学实录及反思
执教: 浙江省缙云县章村小学     陈建秋
授课班级:浙江省缙云县舒洪小学三(3)班。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能充分利用手头材料合理设计实验,学会合作探究; 观察蜗牛的运动,发现蜗牛运动中蕴藏着的奥秘,与同学分享。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探究,感受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乐趣。
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它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它爬行留下的黏液有什么用处等。
课前准备:
1、学生4人为一小组(桌子抽屉里事先放好四个放大镜、一块玻璃片)
2、学生自带铅笔、直尺等各种文具。
3、用纸盒装若干蜗牛,塑料杯若干只,用报纸盖好,事先不让学生知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三(3)班在去年的校运动会上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真为你们高兴。我觉得,应该让在座的老师认识一下我们班的运动员,谁能介绍一下?
(学生有点沉默。)
师:看来大家都很谦虚。可是我觉得,如果谁在运动会上的表现出色,为班集体做出了贡献,这是多么光荣的呀,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生:舒志超。
师:好!舒志超同学,你的同学在夸你呢!你能说说,你在什么项目上表现很好?
生:800米第一名。
师:啊,800米呀,这可是长跑项目呀,你真棒!那么,你觉得班里还有谁也像你这样优秀呢?
生:洪敏。
师:洪敏同学,你是在什么项目取得好成绩?
生:铅球第一名。
师:你能做个投铅球的动作吗?
(生做投铅球动作。)
师:瞧一瞧看一看哪,这就是冠军的姿势,让我们为冠军鼓掌!
……
[反思:这一谈话大约用了5分多钟,但效果是很明显的,师生间的陌生感消失了,课堂氛围活跃了,并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关于“蜗牛运动会”的话题。]
师:今天,我们的教室也将要举行一次运动会,你想知道运动员是谁吗?
生:想。(齐声回答)
师:陈老师不直接说出来,想让你们猜一猜。
(生跃跃欲试。)
师:它是一种动物,身体柔软——
生:蚯蚓。毛毛虫。
师:它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生:蚯蚓。
师:它的运动速度很慢——
生:蚯蚓。
师:它爱吃植物的茎和叶,比如青菜呀——
生:蜗牛。
师:它的背上有个壳——
生:是蜗牛。(大部分学生兴奋地叫起来)
师:为什么是蜗牛?
生:背上有壳,速度很慢,爱吃青菜,喜欢潮湿,这些都是蜗牛的特征。
[反思:采用教师描述学生猜测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觉中对蜗牛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动机。]
二、举行蜗牛运动会:
师:对,今天的运动员是——蜗牛,而我们在座的各位就是本次运动会的组织者。那么,你认为应该为蜗牛运动员设置哪些项目呢?
生:跑步。
师:跑步?也让蜗牛像舒志超同学那样跑800米吗?
生:不,跑10米。
生:10米还是太多,10厘米差不多。
师:很好。要进行10厘米赛跑,需要什么比赛器材?
生:有直尺就够了。
师:还有别的项目吗?
生:爬竿比赛。
师:你打算让蜗牛怎样比?
生:用两只一样长的铅笔竖起来当竹竿,看谁先爬到顶端。
师:好办法。还有什么项目吗?
生:走钢丝比赛。
师:陈老师这里有个棉线团,到时候你可以用来进行比赛。
生:障碍跑,在蜗牛前面放几根铅笔,让蜗牛爬过去。
……
[反思:学生在设计比赛项目时,必须根据蜗牛的特点,并且合理利用手头材料,这样才能使探究落到实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师:好。现在有请蜗牛运动员进场。
(教师出示茶杯,内有蜗牛若干只,有的蜗牛已经爬到杯口上)
师:看,我们的运动员已经等不及了。请各组组长上来带领运动员各就各位,蜗牛运动会正式开始。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兴致盎然地进行活动。教师巡回指导,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此过程约10分钟。)
[反思:儿童化的语言,富有童趣的方案,再加上歌曲的烘托,在课堂掀起了一个探究高潮。]
师:激烈的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请各组最佳运动员上台,并且请其它运动员到休息室好好休息一下。(收集蜗牛,各组优秀蜗牛运动员放进贴着与小组序号对应的塑料杯里,摆在讲台上,一般蜗牛进纸盒。)
师:请裁判汇报自己组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各组自由汇报。)
[反思:“评选优秀运动员”的初衷是为下一环节观察蜗牛的运动作铺垫,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意见不一,耗费了不少时间,有的组甚至认为自己组的蜗牛都是优秀运动员,导致起先只选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小组不满,各个组之间产生了摩擦。]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
师:在讲台上的这几位蜗牛运动员都是非常出色。那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仔细观察过吗?
(学生大多数摇头。)
师:你们想不想再好好地观察一下?
生:想。
师:老师还在你们的课桌里放了一些工具,你们可以拿出来,也许对你的观察有帮助。
(学生组长领回一只蜗牛,并从抽屉里拿出放大镜和玻璃片等,大家观察发现。)
[反思:前面部分的设计不当,影响了此刻的观察活动。有好几个小组由于只有一只蜗牛,大家争着抢着用自己手中的放大镜进行观察,观察活动陷入混乱之中。教师虽然引导学生要学会合作探究,但此时学生基本上不会听了。]
(教师趁机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个房子,取名“百宝屋”)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肯定有很多的发现。现在,把你们组发现的宝贝放到自己的房间里来吧,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顺便,让我们比一比谁的宝贝多。
生:蜗牛没有脚,它是靠腹部一伸一缩前进的。
师:对,蜗牛的腹部肌肉很发达,它就是蜗牛的运动器官,叫腹足。(教师板书:腹足)
生: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湿漉漉的痕迹。
师:你观察真仔细!这是蜗牛爬行时分泌的黏液。你知道还有什么动物在爬行的时候也会分泌黏液吗?
生(用方言回答):鼻涕虫。
师:他们在爬行时分泌黏液的有什么用处?
(学生一下子答不上来。)
师:想一想,他们的身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身体很柔软。
师:对,那么柔软的身体在粗糙的地面上爬行会怎样?
生:我知道了,黏液能保护蜗牛的腹足,避免受伤。
师:你真聪明。(教师板书:黏液保护)
生:蜗牛有两对触角,我用放大镜看还发现蜗牛的长的触角顶端有个小圆点,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
师:是吗?有没有同学也注意到这一点?
生:我知道,是眼睛,因为蜗牛爬行的时候触角总是不断地向四周张望,它是在侦查情况。
师:有道理。
生:蜗牛受到惊吓就会缩进壳里。
生:蜗牛的壳很硬,能保护自己。
(教师板书:触角上有眼睛。硬壳保护自己)
生:蜗牛爬行时身体像波浪一样。
……
[反思:以“百宝箱”的形式让孩子们反馈在观察蜗牛运动中发现的奥秘,在与同学分享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孩子们也学会聆听,集思广益,拓展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发现的可真多,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小科学家了。当然,其实蜗牛的身上还有很多秘密。如果继续进行研究,你还想研究蜗牛的什么?
生:我想研究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
师:我想研究蜗牛的外壳。
生:我想知道蜗牛的外壳是怎样与身体连接起来的。
……
师:我也很想陪你们继续研究,可惜等一下要走了。那么,如果我把这些蜗牛送给你们,你们会继续研究下去吗?
生:会。
师: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发现更多的知识。如果有什么发现或问题,欢迎写信告诉陈老师,联系方式:缙云县章村小学  陈建秋  321407  电话3199123。
[反思: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蜗牛的知识,这固然是目标之一,但其实意义不大。真正的价值是在于孩子们通过观察活动感受到了发现的乐趣,掌握了一些探究的方法,从而自发的投入到对动物、事物乃至整个世界的探索中去。本课结尾设计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总体剖析:《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话告诉我们小学科学课程的定位是科学启蒙,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课教学正是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的,并取得一定的成功,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探究活动中 ,自己主动设计方案,开展调查和实验,并进行表达与交流。2、以探究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安排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从而较好的达到了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3、以需要为主线——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从学生熟悉的学校运动会出发,选择小学生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内容,调动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要。当然,本堂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探究的内容比较粗浅,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探究;探究过程中材料的提供怎样才能达到最优化,这都是今后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22:46:49编辑过]

TOP
7#

短暂的记忆   难忘的经历
                        

——缙云县实验小学陈建秋送教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大规模的骨干教师送教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20061127日下午,在陈橄平主任的带领下,我和蒋高扬(数学)、吕慧丽(语文)、涂晓燕(数学)、徐武军(语文)一起到双溪小学进行送教活动。1130日下午,我们一行离开了双溪小学,结束了送教活动,总共历时3.5天。正如一首歌的歌词写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切都是匆匆的。但我却在这匆匆之中,圆满完成了学校要求每个送教老师的规定任务(公开课3节,听课4节,辅导年轻教师2名)。我觉得,送教这种活动带给人的受益不是单方面的,它不仅给当地学生带来了优良的师资以及他们那里以前没有的东西,更是对送教教师一次挑战和磨练。总的来说,这次送教给我的感觉就是:短暂的记忆,难忘的经历!

一、备课:为伊消得人憔悴

送教前一星期因准备去嘉兴南湖国际学校参加省小学科学课题会议,并要上一节交流课,一直没有时间静下心准备这次送教活动的课,所以出发之前心情就忐忑不安。到了双溪小学,与同行的几位老师一聊,更加重了我内疚的心情,他们都早就把课准备好了,就等着上课了。多亏星期一下午只是跟校方联系作一些具体安排,不安排实质性的活动,我得以幸免出丑。

当天晚上,我遵从“亡羊补牢”的古训,开始了备课活动。我选择的几个教学内容分别是《新材料的畅想》(五上)、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五上)和《地球的卫星——月球》(六下)。从下午的接触中得知,虽然双溪小学的各方面条件不是很好,但学校还是配备了简陋的电脑房和多媒体教室,所以我决定做一些课件来辅助教学。

从星期一到星期三,我每个晚上准备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基本上弄到凌晨的时候才把课准备好。虽然我习惯熬夜,但像这样连续几天的持续工作,还是觉得有些疲惫。在备课的时候,我不仅要考虑到怎样落实教学目标,还要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特点作一些调整和预设,所以倒比自己平时的课花的心思更多。不过,因为准备的比较充分,三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这多少是一种安慰。

二、听课:贺兰山下阵如云

这次我听了不少课,记在听课笔记上的7节课中,既有自己学校老师上的交流课,也有受教学校老师上的课。在听自己学校老师的课中,我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艺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蒋高扬老师的幽默、吕慧丽老师的亲切、涂晓燕老师的严谨、徐武军老师的激情,都让我受益非浅。而双溪小学老师上的课,也都能较好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在课堂的组织方式上也能采用现在常用的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当然在具体的环节设计上还可以进一步的优化,还有就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由探索的关系上处理欠佳。

我原以为,双溪小学跟我们相比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通过听课我改变了当初的看法。这应归功我们县的课程改革全面扎实的开展,也增加了我们的紧迫感。作为缙云小学教育的龙头学校,我们只有加强教育科研,在课堂的有效性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才能真正起着引领的作用。

三、指导:愿得燕弓射天将

在听课的时候,在课间或午休的时候,我们和双溪小学的老师常常一起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对教材的质疑和处理建议,亦有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剖析,还对课堂生成交换彼此的意见。

我负责的是科学,所以跟双溪小学的科学教师交流的较多。他们学校年轻的科学教师只有2个,而且都是兼职的。不过他们对科学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觉得这是一门很有意思的课,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浓厚求知欲都让他们很是欣慰。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一下施慧敏老师。在课后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施老师是英语专业毕业,教龄三年,目前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还负责六节英语课和一节品德与社会课,科学课两节,是今年才开始任教。这次我听了她上的《指纹》(三上)一课。因当天学校正好停电,导致她原先制作的课件不能使用,于是她及时对课堂教学作了调整,采用了“谈话导入——拓印皱纹——研究指纹——应用拓展”的教学环节,应该说整节课的处理还是比较合理的。课堂中,施教师展现出了较强的课堂生成处理能力,加上亲切的教态和悦耳的声音,让我们几个听课老师都给予较高的评价。

四、情谊:此情可待成追忆

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我们和双溪小学的老师处得非常融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一起探讨教学,一起吃大锅菜,一起打乒乓球,校园处处留下我们欢乐的笑声。双溪小学的孩子很有礼貌,离很远就会招呼我们老师好”;课堂上他们发言非常积极,而且有许多精彩的见解。

最难忘的是我在6年级上的《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我在下课的时候给他们留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国旗却在飘扬”,结果许多孩子都不肯离去,围着我纷纷表达自己的猜测,甚至有两三个孩子在第二天专门跑到我面前告诉我他们的见解,很是让我感动,最后我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赠给,他们才满意而离去。

总的来说,我觉得我不虚此行,真的要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次经历,我很满足了——汗水、收获、成就感,送教是我教学生涯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23:00:48编辑过]

TOP
8#

读书笔记:《质量与效能:美国创建一流基础教育的启示》

质量与效能——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

缙云县实验小学   陈建秋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处在当今这样一个课程改革浪潮之中,我倍觉自身素质的不足。除了参加培训活动和函授进修,我更多的是把自己的时间用投入到具体的课堂研究中。虽然也通过一些新闻和报道了解过一些西方国家教育信息,但往往都是比较简单片面的,很少有全面系统的学习。这次拿到《质量与效能:美国创建一流基础教育的启示》一书,我就被该书的题目所吸引。待到利用闲暇时间细读之后,掩卷长思,更觉收获匪浅,正好满足了我多年以来的宿愿。

《质量与效能:美国创建一流基础教育的启示》,是深圳市博伦职校刘根平副校长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内华达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围绕着美国教育的质量和效能,以及创建世界一流基础教育这一主题,广泛开展调查访问和实践考察,吸取了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撰写的。全书分五章,分别是《美国教育概览》、《教育质量:文化与历史》、《世界一流:雄心勃勃的“教育梦”》、《行动计划:世界一流教育的保证》、《启示与建议:全面完善深圳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控机制》。书中重点分析和介绍了美国优质学校模式、指标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质量优化的20个著名行动计划、以及蕴藏其中的可贵经验和启示。

正如书名所揭示的那样,整本书把“质量与效能”通过一个个详细的数据和真实的调查阐述得非常到位。这也让我理想到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一直在倡导有效教学,而要真正实现这点,其实关键就是讲究质量和提高效能。

反思我们的课堂,许多习以为常的行为和习惯,往往都是与质量和效能背道而驰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教室都有讲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谁会对此有什么异议。现在,我们的讲台里有了电脑,有了实物投影,讲台越来越大,许多课我们都借助课件来进行教学活动,这发挥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功能,当然是好事。但是,我曾经仔细的观察过,因为这个大讲台的存在,我们老师和学生的接触时间越来越少,尤其在公开课这一现象更是明显,许多老师甚至一节课都无法离开讲台三米之外。这就不能不让我们反思了——如果撤离了讲台,会是怎样的情况呢?讲台的撤离,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近了,那么老师是不是会经常到学生那去了解情况呢?因为讲台的不存在,老师面前少了一个可以自我隐蔽的物体,是不是自然会更注意的上课行为和语言?

呵呵,其实真正要让课堂实现质量和效能,我们要做的有很多很多,从宏观上讲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微观上说要关注教师的教和学生如何成功的学。这就是我看《质量与效能:美国创建一流基础教育的启示》的最大的启示,这也将是我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TOP
9#

学习了陈老师的大作(大量作业),说句实在话,确实很有触动。

触动一:佩服陈老师的文笔。每一篇都写得那么流畅,反思那么深刻!

触动二:体会到自己的差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也许有些夸张)。

学习之后,可谓大开眼界,使自己有了深刻的体会,对自己有了科学的定位。

感慨!感谢!感动……

TOP
10#

读书笔记:如何开展小学科学期末考试

书名:《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主编:喻伯军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题目:如何开展小学科学期末考试

网名:不睡觉的兔

学号:3  

 

 

翻开《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的封面,里面写着一个日期:2005年10月28日——这是我的习惯,每得到一本新书,我会写上自己的名字,并顺手写下日期。这本书是班主任喻老师送我的礼物,里面不少书角已经出现了严重磨损的现象。也难怪,它曾经多次陪我一起出差,帮我打发无聊的坐车时间,以及陪我异乡度过难眠的夜晚。

说来惭愧,得到这本书快两年了,我居然没有系统地看完全书。平时每次看的时候,只是随意地翻到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主题,拿根笔,边看边划,或者在空白处添上点自己的感受。

这一年来,我比较关注有关科学考试的话题,所以也就对《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一书中的“专题20如何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期末考试”比较感兴趣。下面就简单地说说我的阅读体会和自己的思考。

怎样的考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什么样的考试才能帮助我们了解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书中提出的这些问题之后,引出了以“独立研究”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它不仅是甄别学生学习情况,还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延续和提升,是一次综合实践能力的检阅,是培养一个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舞台。

然后,书中列出了2个相关的案例。案例1是老师在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给学生提供了五项研究内容,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独立研究。案例2是四上学期一次“实践型” 期末考试,主要是针对《天气》单元安排了10个不同层次的题目。这两个案例中所采用的方法确实非常新颖,正如后面的评析中所说的,能极大的挖掘学生学习科学的巨大潜能,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为一个科学老师,如果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采用案例中描述的方法,当然是非常值得赞扬的。但问题是平时科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往往都是比较繁重,而这样的考试形式比以往常用的书面试卷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也因为此,漫步云天和海风两位朋友曾经在论坛上组织大家就“你对期末科学统考持何态度?”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一下子就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网友们纷纷留言,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见解,在此我不罗列,附上由网刊编辑整理后的地址,大家可以去具体的查看:

漫步云天、海风:你对期末科学统考持何态度?

http://www.kxsy.net/kxxsy/showart.asp?id=113

我个人认为,科学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它能起到不少作用。比如我们县的考试方式,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县统一提供样卷,按照教育局的规定学校具体安排考试工作,与语文、数学、品德、英语这4门学科同时测验,批改由课老师负责。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引起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的重视,又不加重科学教师过多的精神负担,当然也让考试起到了学期总结评价的作用,一举而多得。

如何做到注重过程评价的同时,在期末考试上做好文章呢,我的体会是:

一、考试,让学生体验快乐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考试是非常严肃的事,考试前老师和家长反复叮咛,考试时有严格的考试常规,不能看书不能讨论……难怪学生在交卷铃响时情不自禁的欢呼,那如释重负的表情总是让我深思,能不能在考试时给学生一份快乐的心情呢?

我首先在试卷的面孔上下功夫,突破常规,用人性化的语言表述题目要求,在合适的位置利用卡通人物给予孩子适当的提示,比如,试卷开头,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语:

亲爱的同学们,我是科学小精灵,这个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和《冷和热》6个单元内容,又掌握许多知识和本领,现在就让我们充分展示吧!对了,先填写自己的个人小档案。

而试卷结束的时候,我利用小精灵提醒学生进行检查,还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么快就完成了,你真棒!不过希望你再回头检查一下自己的答题。当然你也可以先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完成再检查,有加分哟!

其次,我在题目上花了大量的心思。如果在考试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那学生一定会觉得非常有意思。于是,我安排了以下这些题目,监考老师反馈学生特别喜欢,从而觉得考试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1、观察你手中的笔,至少写出它的7个特点。

2、你的科学书和语文书有许多地方是不同的,请仔细观察后写出它们的5个不同特点。

3、活动名称:考试时候我的一分钟心跳和呼吸次数。活动建议:请监考老师帮助看时间,活动分2次完成,每次1分钟。实验记录:……

二、答案,让老师轻松批改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和评价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所以出的题目千万不要刻意去刁难学生。同样,一个科学教师要负责许多班级和年级的教学,一般情况下这些试卷都由科老师自己批改,这确实是个不轻的任务,所以在此建议各位出卷的朋友一定要设身处地多为老师们着想,尽可能给老师批改上的方便,减轻他们的负担。

怎样才能让老师批改轻松,我也还没有很清楚的思路,但有几点是可以确定的:

1、出的题目一定要科学合理,千万别出那些需要反复揣摩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

2、设题的难易程度和占分比例要合适,而且答案不要过于开放。

3、多安排一些判断、选择的题目,填空和复杂的连线题不宜过多。

4、科学实践题要照顾到每个学生,力争让他们都可以拿到大部分的分数,给教师送分的余地。

三、出卷,让知识形成体系

我平时收集了不少朋友出的科学试卷,最明显的问题就是许多试卷都过于草率,往往是随意地从本册书中弄几个题目拼凑出一张试卷,许多题目没有太大的价值,或者是某过单元的内容过多而导致另外单元的被忽略。我的经验是在出试卷的时候必须对整册书有个大致的了解,而且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尽可能地顾及到。

比如填空题,我采用按照单元数设置题目个数,也就是一个单元一个题目,然后把这个单元的内容放在一起,尽可能有一定的链接。而且特别注意试卷表述文字的价值,让学生在解答题目过程中有一定的收获:

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     ,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        。一种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别明显的标志是     ,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发现。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就用一生的时间观察写了不朽之作《    》。

2、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没有残疾,还指            状态良好,能适应社会生活。健康食品是指                      、有营养的食品。

而分值比较大的题目,比如科学实践题或问答题,我一般要考虑避免跟前面的填空、判断的简单重复,而且都是通过慎重地挑选出本册内容的重点活动,最好是跟平时学习中的实验相结合,这样对今后的学习也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6 22:19:39编辑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