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慈溪西小四年级教学反思专贴 [复制链接]

1#

慈溪西小四年级教学反思专贴

本学期,教学反思是我校科学教研组建设的一个重点。为凝聚教研组的力量,创建此贴,由西小四年级段教师将自己的一课一得晒出来,互相参考。同时,恳请各位专家同仁多多指导。
分享 转发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

 

天气单元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也是新接的一个班级,却没有像兔子这样用一节课时间来进行始业教育,只花了十分钟,后面就直接上第一课了。结果就有些两头空的感觉。



在始业教育上,觉得学生的科学兴趣调动地不是很好,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学生通常都“太喜欢”科学课,在课堂上“太热情”,以至于课堂纪律控制起来很累。所以这次的始业教育我采用的是简单交待科学课堂纪律要求的方式,比如倾听、小组合作、课后长作业等,课后想想,一次性的明确固然省事,但效果却不如想象中那么好。首先,学生良好探究习惯的形成终究不是三言二语就能达成的,其次,少了兴趣激发这一环,觉得与学生第一面的亲近感少了很多,也许是得不偿失的吧。



至于第一课,由于时间只有30分钟,上得有些匆忙。也感觉到新班级的学生表现欲很强,爱说爱举手。是个好现象,但时间啊,总是在学生高举的手和“我来!我来”中匆匆溜走。看来自己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多多调控的。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3#



 天气单元第二课:天气日历



备课时就觉得在学生对观测天气的技能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让学生开始记天气日历有些为难他们,按教材的编排意图,应该是想让学生经历一个对天气观测由感性到理性、由粗糙到精确的过程,想来也有道理,那就这样开始吧。



我欣喜地发现,四(1)班同学的思维还是很严谨的,不肯轻易地就开工,而是对如何记天气日历提出了许多问题:怎么判断多云还是阴?风怎么观测?……当我告诉他们个大概,并说具体的这单元我们一节课一节课地学时,他们有许多期待,真好!



这节课上,学生又熟悉了一遍天气符号,并会制作天气记录卡了,但是我觉得花那么大的力气制作天气记录卡,而且只能用小纸片,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并不是非常好。龙山黄泥螺提出要制作一套记录天气的教具,期待着……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4#



天气单元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先晒一个片断:



师:请各小组汇报昨天一天记录的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5个气温。



学生汇报:……(数据相差很大,同样是早上,两组气温相差有5度之多)



师:仔细地看看大家自己测量一天所得的数据,有什么发现和疑惑?



生:一天里面早上的气温最低。



生:一天里不同时间的气温不同。



生:不同小组在同一时间里测得的气温相差很大,我认为第4组测错了。



师:为什么认为是第4组测错了呢?



生:因为我们组的气温也和他们不一样。(看来本位主义很强)



师:肯定是第4组测错了吗?还有没有其他可能?



(学生没有回答)



师:不同的组测量温度时地点相同吗?(已测量过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



生(恍然大悟):可能是地点不同的原因。



(调查不同小组测量气温的地点,可是还有些同一地点测的小组同一时间气温不同)



学生又感到困惑了,本想再继续追问下去,但下课铃响了。只好就此打住,但还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下实测数据不统一时,怎么办?学生都认为明天要再测一次。顺势,我布置了明天再测一天气温的课外探究任务。



自评:这个教学片段,是学习了《科学课》杂志中的“例谈追问”和“追问出精彩”两篇文章后的实战应用,我觉得课堂中适时的追问对帮助学生整理实验现象,发展思维很有效。四年级的孩子,思维面还是比较窄的,你看,他看到其他组的数据与他们不同,就立刻认为是那一组测错了,而没有想一想是否有其他可能。通过追问,学生的思路变宽了,他们开始考虑地点的因素,这是对刚刚课堂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温度不同的实验结论的即时应用。很可惜,下课了,但是相信部分学生会运用这样的思考方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也许和不同温度计有关,也许和测量方法有关,也许……当这样的假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的时候,我这次追问的效果就达到了最大化。



 



这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很好,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当数据不能统一时,他们能认真地说:让我们明天再测一天吧。真是很欣赏这群孩子!



 



当然,还得说说这节课的不足。首先还是时间问题,看来,我对40分钟时间的分配还是得加强再加强,课堂节奏该快的地方没有快起来吧,以至于总要收尾匆匆,长此以住,对学生探究科学是很不利的。其次就是材料问题,我们5个平行班进度差不多,温度计就比较紧张了,虽然够用,但要挑一挑的余地就很少了,同年级组的两个新教师都很敬业,课前就提出,这把温度计实在不好用,相同室温下,往往就相差两三度,怎么办?我觉得以我们的能力,只能尽量挑选接近地放在一个班,同时告诉学生温度计是有误差的,而这个误差比较大。这样说心里直打鼓,相差两三度,还能称为误差吗?实际操作时,新问题又出来了,这阶段天气从早到晚的温差并不大,特别是下午,热起来后气温降下去要到晚上,学生一下午测出来的温度是差不多的,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测出来的气温也就相差两三度。这时候,数据就混了,是真的不同,还是误差?确实没法操作啊!仪器室的温度计质量有问题吗?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5#

 
    上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四(2)的学生课上好象有些沉闷只有寥寥几个同学回答有云会下雨,会刮风。为了调节气氛,我又转变了一个话题:关于云,你有哪些问题想问问老师呢?这时学生突然就像炸开了锅,思维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如:云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云是怎么产生的、云为什么有各种形状、下雨的云为什么是黑的、两片云相撞会产生闪电吗?……学生问完我首先请其他同学来解答,但是发现他们的解答往往很不科学、全面。最后还是由我来解释各个问题,时间一分分过去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似乎偏离了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经验的不足我硬是把学生拉回到了云的观测。这个问题我在四(3)班教学时也还没能够解决。
   


    在“观察云”中教科书上是制作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在圆纸上,但是我觉的操作太过麻烦况且学生也是凭感觉来判断今天云量占了整个天空的多少,生活中对晴天、多云和阴天也有基本判别的能力。所以在观察云当中我没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画一画,而是在课堂中讲解了一遍。
   


    今天的天气比较热所以天上有比较明显的积云和卷云,在对云进行分类中学生很容易找出像棉花糖那样的积云和最高的卷云,但对那些不太象棉花糖那样的积云他们往往会和层云相混淆。特别是教学光盘中的一些云是平面的比较难判别。对这方面还需要改进下,只能多让学生在实践中来感悟了。

TOP
6#

 

    这是我的第一堂科学课,由于缺乏调控能力但又想着要把科学课上的开放点,特别是在四人小组讨论天气符号来对它们分类的时候学生就有些乱糟糟。在分类天气符号中学生很难把雪和雨按降水量分到一起,所以我在课上还是根据学生情况把雨和雪分开来分类,准备把它留在降水量的测量那节课再进行教学。


    教学开始我问了几名同学“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很多同学都大都回答了正确,"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也有同学回答晴天因此我另外安排了点时间教学我们如何来判断风向。在观测天气中我要求学生从云量、风向上面来描述,也可以加进去自己的感受。但是由于自己教学的太过自白很多学生在观测表中只写了“今天晴、南风、风很小”少了像课本中那种丰富的语句。


    发现的问题:课后我发现教参中“晴到多云”天气符号中有一个太阳和一片云;“多云”是两片云。但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多云”是一个太阳和一片云,这似乎是相矛盾了,在今后几节课上我还是先以教科书中的符号为标准。

TOP
7#

不知道贵校四年级组有几位科学老师,如果是两位甚至更多,应该把两个人教同一课的反思帖子放在一起,个人感觉比较起来更有味道,当然假如能更加努力一点,那就更好了!很有机会可以加精呢。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8#

有3个,呵呵。同一课放在一起,我是楼主,我能操作吗?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9#

通过编辑把帖子放在一起,比较简单的.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0#

 

天气单元第四课:风向与风速


   课早就上好的,一直忙于锁碎杂事,写后记耽搁了许久,现在从脑子里挖些记忆片段记录吧。


学具袋里的风向风速仪还是非常好用的,因此,我就没有让学生制作小风旗,采用小风杯来代替,观测时根据风杯转动的快慢区分012三个等级效果不错,这就解决了准备小风旗材料这一大块工作量。这里就要提到科学课材料准备的问题了,几乎所有的科学老师一提到材料准备都感到头疼,我的两个小招数是:1、部分材料准备的任务分解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课前摆弄材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2、采取就近、便利原则,即选用仪器室里、学具袋里有的材料,来替代教材中要求的材料,当然这里有材料需相似的要求。


这一课里,帮助学生明确方向是很必要的,有部分学生方向感很差,如果观测前不搞清方向,会给后面的活动带来许多麻烦。气象学家的13个等级的风速只作简单了解即可,我采用的是让学生阅读的方式。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1#

改天有空时发上去,很久米发表了

慈溪的小邹
TOP
12#

期待中,很想看看其他老师对四年级内容的看法。
让一切归于平淡
TOP
13#

   

天气单元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本课要准备的材料看来对学生来说比较复杂了:一个直筒的透明的杯子,学生对“直筒的”“透明的”这两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所以,第一次带来的杯子不合要求的较多,第二次才带对了。课上,画刻度花了很多时间,我觉得这个操作活动的价值不大,从思维发展层面来看,基本没有起到作用,其价值最多就是培养学生细致的操作能力和习惯,但画一整条刻度需要5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教学效率就太低了,如果可能,我准备下次上时给学生用打印好的。


模拟收集和测量降水量时出了一些问题,由于洒水壶洒水没有控制好,使靠近壶口的一个雨量器中的液面来得高一些,这引起了学生的争论,有些认为是离壶口远近的问题,有些认为是雨量器本身口的大小的问题,我在课堂上觉得这个生成点刚好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雨量器瓶口的大小会不会影响测得雨量这个问题,就顺着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引导,到下课时,学生的意见分成了两拨,又一个课外观测任务就形成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4#

 

天气单元第六课:云的观测


本课中,学生更兴趣一些的,是对云的种类的观测,通过阅读、图片识别再到实地观测,本是一个渐进合理的学习过程,可是到实地观测的时候,天空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一朵云都没有!只好让学生带着遗憾回教室了。令人欣喜的是,学生由此留了一个悬念,在课后,常能看到我们班的孩子抬头看看天,遇到我在旁边时还会和我讨论一下那朵是什么云,真好!


 


 


天气单元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天气类型的总结是课前让学生做好的,通过现柱状统计图,学生品尝了自己一个月的观测成果,都觉得很开心,交流时也特带劲。这个环节之后,我又组织学生评价了自己一个月天气日历观察记录表现,学生的自我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而且,通过这个评价,学生对科学课的长期作业的规范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效果不错。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5#

 

溶解单元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本课是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构建固体溶解的立体化的科学概念,第一层次,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了沙和食盐在水中的不同变化,学生发现,沙子的颗粒在水中不会变化,而食盐的颗粒在水中则会慢慢变小直到肉眼无法看到,得出能溶解于水中的固体颗粒会变得肉眼无法看到的认识。第二层次,运用面粉这一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更深层地认识溶解。面粉的颗粒本来就很小,放入水中后,初初一看,水变成了乳白色的液体,面粉也没有像沙子那样很快地沉淀到水底,面粉究竟溶解了吗?学生之间引发了争论,进一步观察的欲望被激发了,此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过滤的方法,通过过滤,学生的思维就清晰了,面粉被分离出来,而食盐却留在水中,由此,学生认识到被溶解的物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我上课时让学生使用了学具袋里的一套微缩型的过滤装置,从效果上看,并不是很理想,虽然详细讲解示范了过滤的操作规范,但学生操作时,还是有许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液面高过滤纸边缘、引流方法不正确,滤纸折叠方法错误等。课后反思原因,我觉得材料用起来不顺手仅仅是一个原因,更大的因素还在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验习惯。小孩子爱动爱玩,不爱受拘束,缺乏的就是细致地、规范的实验习惯,过滤的规则又比较多,讲解时就看得出学生有些坐不住,实践时就问题百出了。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情境是首先摆在我面前的问题,长远一些考虑,培养学生潜心研究、细心实验的好习惯更是需要长期努力的教学目标。


这里还要指出的一个问题是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的过滤,沙子会很快沉淀到水底,过滤时要连沙带水倒进漏斗是比较困难的,必须要注意水少一些、沙多一些才行。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6#

 

溶解单元第2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高锰酸钾是溶液是紫红色的,通过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高锰酸钾在水中慢慢扩散的过程,最后,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我们可以断定,虽然高锰酸钾的颗粒用肉眼看不到了,但颜色标示出高锰酸钾是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的,至此,学生形成了关于溶解的完整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又得说说学生的实验习惯了,这堂课中发现有一个四人小组根本没有理会“取5--6颗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先静置,观察,再搅拌,观察”的实验要求,把一整包高锰酸钾连袋子一起投入了水中。很明显,这个四人小组交流实验方法时没有听好。在课堂上,我批评了这一小组,并且强调实验一定要严格按照实验设计进行,随心所欲地实验不仅影响实验观察,严重的可能会带来危险。另外,学具袋里的高锰酸钾是用塑料袋装的,这是不规范的。也没有取用的小匙,操作时教师一定要强调让学生用小药匙取用。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7#

 

溶解单元第3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展开这课的探究活动,观察很重要,还要强调分阶段观察:刚放入时是什么状态的?轻轻搅拌后,是什么状态?充分搅拌后,又是什么状态?不仅要求学仔细观察,还要让学生详细、准确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对本课的教学层次,我是这样把握的:胶水或洗发液(由学生本着方便原则自选一种准备材料)相当于前面的食盐,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能清晰地展示从可见到不可见的变化过程,通过迁移,学生能基本概括出洗发液或胶水溶解的特征(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与水完全混为一体);醋(要求用有色的米醋)相当于前面的高锰酸钾,油相当于前面的沙子,通过对醋的观察,学生能建立液体溶解的过程(慢慢扩散到水中),通过对油的观察,能了解有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它与水无法混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思路应该是比较清楚的,有利于学生建构什么是液体溶解的科学概念的。


现在要说到酒精了,它无色、透明,但进入水中时会搅动水,学生观察到一些条纹状的、一丝丝的、像烟一样的东东,然后搅拌、它就与水混为一体了,但是,正由于它无色透明,与水的性状太相似,大多数组都判断它已均匀分布在水中,能溶于水时,有一个小组却拧上了:“我们发现搅拌后酒精还浮在水的上方。”其他孩子纷纷反对:“哪有啊!”“试管里的液体最上面看上去不一样!”原来,他们把试管里的凹液面认为为浮在水面上的酒精了,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没有多大的意义,就直接告诉学生:“这是光线引起的,你们看,只装水的试管里的液面也是这样的啊!”出乎我意料的是,这些孩子思维是非常固执的,听到我这样说,他们一时想不到反驳的理由,只好作罢,但是,他们的眼里,分明闪着怀疑!由于时间快下课了,我也就继续了下去,课后,也没有再进行深化。至今,学生怀疑的目光仍会在我眼前出现,我想,至少对那一个小组,酒精能溶于水,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这里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教材安排酒精这种材料的用意是什么?酒精溶于水,确实很难观察!与其混淆学生,不如将这种材料去掉?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8#

 

溶解单元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再挑挑教材的刺:上面取水50ml,表格里却呈现20ml!这肯定是一个错误,考虑到100ml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的探究我打算取50ml水来进行,因此,本课我也设定了50ml水量。再一个:把20克盐和小苏打平均分成6小份。这样做的意图是什么呢?20/63克多一些,并不利于与后面课的衔接,材料准备又不方便。我称了一下,大一些的药匙一平勺大约是1克,这课的教学,我就干脆和学生探讨了“怎么比”,让他们1平勺1平勺地放,直到有一种不能溶解了为止。这里,关于搅拌,给出了规范操作的方法,关于怎么样才算不溶解,溶解能力等都进行了一一界定。


这一课里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发现了他们几个有意思的想法:


150ml水里,盐是能无限溶解的。我试着引导他们:“只有这么多水,一整杯盐放进去都能溶解吗?”“换个大杯子就行了啊!”“一卡车盐也能溶解?”“只要杯子够大,就可以!”真是服了他们了!只好留待100ml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一课里再解决这个问题了。


2、溶解能力就是溶解的快慢,能力强,就很快溶解了,能力弱,就溶解地很慢。因此,搅拌能增强物质的溶解能力。这个不利的前概念,通过实验观察,他们发现,小苏打只能溶解5—6克左右,一直搅拌,也不能再多溶解了,大部分学生纠正了自己的想法,能区分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解速度的快慢了,也认同了搅拌是不能增强溶解能力的。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固执的学生转不过来。这里,应该不是教学的问题了,我得想一想,面对思维较封闭的学生,怎么办?


在这一课里,材料准备上又出现了一个失误,细盐用完了,到食堂里讨了两杯,却是粗盐,真没想到粗盐与细盐溶解的速度差那么多!以至于第一个环节上完就下课了,还好,气体的溶解可以算是比较独立的内容,我就放到第七课后面去了。教训:一定要用细盐实验,不然会非常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19#

 

溶解单元第5课:溶解的快与慢



总的感觉,本课涉及到对比实验的方法,因此,学生觉得实验设计与操作比较难。在本堂课中,做高锰酸钾溶解实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又出来了,在大家一起制订了实验计划后,有部分组学生实验还是没有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很不规范,完全没有做到对比实验的要求。这个现象,其实在我所教的五年级两个班中也时有发生。



课后,我不止一次地考虑过这个问题,我认为,原因之一,是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不够好;原因之二,是指导过细的问题,我本人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总有觉得还不够的感觉,这在本学期的教学开放日课上也有表现,一位听课的同事评为:“觉得你对学生很不放心”。我想,这点我应该注意起来了,指导过于粗线条,我并不赞同,但于我而言,大多还是过细的问题,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觉得厌烦,他们不够关注实验设计、一心想快些实验,我想我是有负责的。



本课中,有一半的合作小组吧,没能控制好不变的条件,比如两杯水中同时加入一样多的食盐、加好后再一杯搅拌、一杯静置,有些组加盐就很随意,而且在加盐的中途因为手痒,盲目搅拌的也有。当然,学生的发展各异,这里也有我十分欣赏的一个组:他们先在两张白纸上用小药匙各取出大约10的盐,再同时倒入杯中,条件就控制地非常好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0#



溶解单元第6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这一课是本年级组的老师周丹丹在教学开放日中上的公开课,我们班则是在市网络研修班活动中由周老师展示的课堂。我校一共5个班,周老师共上了5次,我们班是最后一班上的,经过不断的磨课,教案已比较成熟。我就谈谈听课的感觉吧。



1、充分利用了大单元教学的优势,本课是第6课,对于溶解,学生前面已有了5课时的积累,因此,本课教学时,周老师充分整合了单元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如:运用学生在第4课中的实验结果,50ml水里已溶解了9食盐,可能还能溶解更多,学生在猜想最多能溶解多少食盐时有了这个依据,就不会再出猜比9更少的过小的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提出放盐的方法:第一次放入9,再22地放,教师也准备了有结构的材料:盐91包、2的若干包,节约了实验的时间。



2、恰到好处的引导使学生的的思维发展非常清晰。怎么放盐、怎么计算、注意什么细节?等问题一一展开,到位的指导使学生展开了高效的实验,得出了非常准确的实验数据。



就说两点,再具体的期待周老师的自评吧。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1#



溶解单元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上一课上完后特地留的浓盐水在上课前一刻被打翻,真是欲哭无泪啊!重配了一杯,但,学生没法看到食盐结晶了。



然后,仪器室里只有一个蒸发皿,只好用铝片代替。酒精灯是好的,但火柴告罄,最后用打火机点的。



总之,这一课的材料没有准备好。思维发展上嘛,思路很清楚,但是最后加热析出白色颗粒,再看看能否溶于水,然后,就判断它就是盐!这样判断的条件很不充分啊!旧版教材中也有类似的问题,没记错的话,改版后加了一个能否溶于水的环节,但,还远远不够。看来教材的编者得再动动脑筋了。



最后,气体的溶解实验放在了这里,确实如贝贝他们提出的,这个实验设计地不好!现象不明显,操作不方便!跟学生的力量不够有很大的关系。课后,我们组的老师又做了这个实验,取汽水时不要让空气跑进去,再用力拉(很大的力)可以看到许多气泡冒出来,再用力压,气泡消失,实验可以成功。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2#



声音单元第1课:听听声音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声音,开始关注声音。通过活动这个重点任务完成地不错。我注意到,本单元的难点是建立音量和音高的概念,特别是建立音高由振动的频率决定、音强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概念。振动、频率、振幅,这些概念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观察描述起来也不容易,不仅耳朵要有较强地听音能力,眼睛也要尖、对振动不是很明显的变化,要瞧得出来。难!教材呢,其实也非常关注这个内容,在第1课,就开始让学生接触这方面的观察了:不用同的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长短不一的铁钉。为把难点化整为零,本课我着重指导记录,以及听音的顺序、方法。记录用一个字,高、低、强、弱,然后一个单元都统一用这四个字描述声音,清晰的描述为清晰概念打好了基础。按顺序听记,又给出了科学的探究声音的方法。第1课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3#

谢谢提到我的名字,哈哈,终于有人指名道姓说到了我,谢谢对我平时发言的关注。


尾尾真的很用心,很多细节都考虑到了。

让一切归于平淡
TOP
24#

谢谢分享,祝贺成功
TOP
25#

我也是教四年级科学的,很想看到接下来课文的教学反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1 5:51:37编辑过]

TOP
26#

又乱忙了一把,快完了,就要继续写了。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7#

 

声音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我的教学主要流程是:想办法让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想一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寻找尺子和橡皮筋发声时的共同点→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课上下来,觉得这样的流程走,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还是很清晰的,但是,集体备课时交流了这一课,觉得自己有两个地方没有把握好:


1、想法让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学生有用尺子磨擦桌子的、摔在地上的……其中有一大部分发声的方法很难观察到振动,这无疑给学生发现振动增设了障碍。


2、观察到振动后,没有让学生具体地描述振动,只是给出了振动这个词,恐怕在一部分学生的心里,对什么是振动还是有疑惑的。我听到同组的老师提出的一个方法,让学生用手的动作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模仿出来,再给出像这样来回运动叫做振动的概念,这种方法非常好。于是,我在后面一课里补了这个环节,很遗憾,补的就是补的,效果不如预期的好。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8#

 

声音单元第3课:声音的变化


正如我在第一课里提出的,本课是单元的难点,引领学生探究时,确实是障碍重重。首先,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较轻,学生的习惯还是没过关,做不到安安静静地做实验,给听音带来了不便,第一个实验中,拨尺子的方法也是必须注意的细节,一定要用一只手用力地在桌子边缘处按住尺子,防止拨动时尺子敲打桌面发声,干扰实验。其次,部分学生观察能力的限制使探究活动一再走入低谷,听出用力不同,尺子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后,再问:“两次实验中尺子的振动有什么不同?”第一次没有人能答得上来,再重复实验,也只有少数学生注意到“振动的距离”不同,此时乘机让学生用手的动作模仿了一下,给出了振幅的概念,觉得大多数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一不同,进行了第三次实验观察,这才堪堪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再后面,就更加举步维艰了,首先,用四个杯子听音,有一部分对音乐不敏感的学生根本听不出来,为强化学生对音高的感知力,我觉得可以用一种乐器先来让学生听听高低不同的音,效果也许会好一些(我在四年级只有一个班级,这阶是没法试了),然后,橡皮筋拉得不同长的音高音低,也有许多听不出的,同样的,用眼睛,也没有几个学生能看出橡皮筋振动地有快慢,这一环节的结论得出,有些赶鸭子上架的感觉,学生有太多的不确定。


唉,真郁闷,看来这堂课的效果愖忧!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29#

 

声音单元第4课:探索尺子音高变化


备课时,我觉得这课在单元中出现得莫名其妙,明明是与上一课的重复嘛,上完上一课,我觉得编者可能也预料到了学生对音高变化的探究会很难,所以才又加强了一课。但是,怎么说呢?通过细化的实验,学生对尺子振动的快慢倒是观察到了,但是,听音高变化,本来就有一个音乐素质的差异,分不清的学生还是分不清,所以,这课嘛,加强是加强了,但从特地花一节课来强化对音高的研究的力度来看,课堂效果还是不尽人意的。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30#

 

声音单元第5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按书中的材料,只能得出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这样的概念,要再细化,比较难(本来说预期他们了解金属传播能力最强的)。而且铝箔纸棒,做起来很难,要特地去买材料,我把这个材料改成铅丝了。


土电话是非常好玩的一个实验内容,我把教材里的线加长,加长到30米,让学生对着话筒轻轻说话,他们惊讶地发现,听筒里能听到!这比在教室里进行实验要好得多,因为在教室里,本来就能听到互相的说话声嘛,还要电话干嘛啊!好玩之余,学生也对固体传声能力比空气强得多有了很深的印象。


 

慈溪 蒋老师麾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