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洁莹《地球的表面》公开课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1#
中秋假期,静下心来整理这一次公开课的心路历程。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9/19 12:52:02 上传)

1.png

最后编辑赵洁莹 最后编辑于 2021-09-19 13:08:56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1/9/19 21:53:3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一、千头万绪,只剩焦虑

   9月2日一大早就接到师父朱老师通知,上五上第二单元的课,内心一片迷茫,我应该上哪一课,哪一课都好难上。再加上开学初大队部千头万绪,节奏很快,更是焦虑不堪,很想放弃。大脑一片空白神游了2天,9月4日傍晚,和师父商量下,最终定下起始课《地球的表面》。粗粗看了一下实验器材,每箱配备了一张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还挺简单。但是总觉得缺少什么,于是赶紧淘宝下单两张76×56的地形图,期待课堂上展示的时候,震撼全场。所谓“无知者无畏”,买完器材就觉得自己已经备好课了,美美一觉睡到天亮。在接下来的一周里,白天打鸡血似的连轴转,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心开始焦虑,构思教学设计。
TOP
3#

二、一次试教,漏洞百出

在师父的帮助下,9月10日,我来到了博文小学试教。

第一次教学思路:展示“地球航拍“视频——猜一猜”地球表面“是怎么样的——摸一摸“世界地形图”——认识“中国地形”——用橡皮泥捏一捏地形——描述不同的地形地貌,猜测成因。整体到局部再到特殊。

优点:教学思路中规中矩,为了增加学生对不同地形的了解,设计了“捏一捏”环节。

缺点:

1.板书:不美观,没设计。

2.引入:以地球航拍视频引入,信息量太少、太空。视频背景音乐也不合时宜,不如一张航拍图更直观。

3.追问不彻底,各种观察环节流于形式:比如观察世界地形图,通过摸,摸到凹凸不平,除此之外呢?第一眼看到的还有各种不同的颜色,那这些颜色代表什么意思呢?没有引导,草草带过。这样的观察太不细致。

4.捏到停不下来:捏一捏地形是课本中没有的环节,为了加深学生对不同地形的了解,增加了这一环节,试教时发现,捏的三分像很简单,捏到十分精美在课堂上没有必要且太费时。

5.表扬形式单一:表扬方式太刻意,家常课可以用,但是公开课也用这种小红花显得略Low。如何将表扬和教学内容结合到一起,不露痕迹,又能激发学生思维行动的积极性,确实值得深思。

6.阅读单可读性低:为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中国常见五种地形,准确描述地形特点,设置了帮小动物们找家乡的环节,并提供阅读单,但全是文字,可读性差。

7.全班一起看手指:请学生展示找到的地形时,发现,淘的地形图不够大。如何全班一起参与到找一找的反馈活动中,好难。

第一次设计的阅读单: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9/19 13:00:27 上传)

1.png

最后编辑赵洁莹 最后编辑于 2021-09-19 13:01:30
TOP
4#

三、二次试教,调整思路

9月14日上午在重华试教,找了四年级的班级。

第二次教学思路:上虞——中国——世界——特殊,由局部到整体再到局部。即先认识家乡的地形地貌,再认识中国的地形,最后在世界上找一找这些常见的地形,最后描述特殊的地形地貌并猜测原因。

优点:

1.从熟知的上虞地形特点引出。

2.以“旅游”为主线,一起去旅游,游一游上虞、中国、世界,说一说地形特点。

3.阅读单图文并茂,可读性增强。

缺点:

1.逻辑错误:本以为这种思路会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但实际情况是,出现了严重的逻辑错误,在未形成“地形”概念前,和学生阔谈“上虞地形”。

2.草草过场:“五山一水四分田”PPT上出现了,也读了一遍,心太急,不深入等于空设计。

3.语速过快:这和性格有关,一紧张,语速不自觉加快,慢慢克服吧。

4.找不到地形:世界地形图上找五种地形有些难,很难通过摸一摸的方式做出判断。

第二次设计的阅读单: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9/19 13:03:27 上传)

1.png

TOP
5#

四、博文展示,有待改进

终于来到了9月16日,叶老师为我准备的班级很棒,孩子们都见多识广的。

教学思路:聚焦地球表面,形成地形概念——细聊上虞地形特征,解决平原和丘陵两种地形——帮小动物找家乡,了解中国常见地形——描述更多地形地貌,猜测成因。由整体——局部——整体——特殊。

优点:

1.克服了聚焦部分和观察世界地形图内容重复的问题。

2.阅读单可读性再升级,将“找一找”落到实处。

3.数据支撑,显著差异看得见。比如出示上虞的小山丘和喜马拉雅山。

4.板贴相对精美,能结合各地形特征。

5.信息技术巧妙服务互动环节。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看到发言者选择地形地貌的特点,制作了超链接,将图放大,让所有人共同参与。

缺点:

1.转折太生硬。评课老师们提议可以设置一个情境,比如章利鑫老师说的,白鹭小姐姐。试教时姜校长也建议过,比如设一个小导游或者课堂小助手,串联整节课。

2.未贯彻以生为本:交流不同地形地貌形成原因时,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讨论、辩驳,而不是我一锤定音,灭杀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次设计的阅读单: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9/19 13:05:09 上传)

1.png

TOP
6#

   自觉患有严重的拖延症,但在忙碌快节奏的九月初能逼着自己磨课,很开心。

   最后非常感谢师父给我这一次公开课的机会,感谢姜小卫校长百忙之中抽空听我试教,感谢重华强大的科学组老师们给我宝贵的建议,还有叶老师提供的现场照片,一路前行有你们,感恩遇见。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9/19 13:08:34 上传)

1.png

最后编辑赵洁莹 最后编辑于 2021-09-19 13:12:59
TOP
7#

在试教时,曾将上虞地形图提供给学生,希望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自己在地形图上找一找,描述当地的地形特征。可惜找到的资源不是立体的,信息量有限,便忍痛割爱,以俯瞰上虞的视频代替。
1.png (, 下载次数:0)

(2021/9/19 13:25:08 上传)

1.png

TOP
8#

第三次设计的阅读单

赵洁莹 发表于 2021/9/19 13:05:09

三次设计单的改进之大肉眼可见,甚是用心啊。
TOP
9#

向赵老师学习,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TOP
10#

赵老师的课堂,让我印象深刻,非常生动有趣,整堂课的设计也很值得我进行学习。今天再一看这堂公开课的背后设计,才发现我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感谢分享,向您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