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1学年度共同体沈银彬专帖(一六) [复制链接]

121#

谈谈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

   近期有幸聆听了两位王老师关于虚拟实验的教学课例,感受到虚拟实验给小学科学教学带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6/23 14:25:31

是的,这个项目的推广运用最好是更高一级的研究上面。
TOP
122#

谈谈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

   近期有幸聆听了两位王老师关于虚拟实验的教学课例,感受到虚拟实验给小学科学教学带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6/23 14:25:31


沈老师的感受我非常认同,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有各自的特点,互相弥补吧。学校应该也配有虚拟实验室。
TOP
123#

弹簧的制作:
直径0.5毫米的钢丝放火炉火中均匀加热,直至发红,然后拿出慢慢冷却。冷却后将它一匝一匝地密绕在直径15毫米的圆铁捧上,所绕长度40毫米。再放火炉火中烧红。然后拿出放入冷水或机油中淬火即成弹簧。
TOP
124#

怎样制作简易的弹簧测力计

材料:弹簧、硬纸板、挂钩、指针、刻度尺、铅笔、砝码。
步骤:
1、悬挂弹簧,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0刻线。
2、在自制的弹簧的挂钩上悬挂砝码,计算出该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3、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将0刻线和最大测量值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分度值即可制作完成。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2-07-03 20:38:48
TOP
125#

弹簧的制作:
直径0.5毫米的钢丝放火炉火中均匀加热,直至发红,然后拿出慢慢冷却。冷却后将它一匝一匝地密绕在直径15毫米的圆铁捧上,所绕长度40毫米。再放火炉火中烧红。然后拿出放入冷水或机油中淬火即成弹簧。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3 20:28:58 对学生来说只能看看制作过程的视频了。
TOP
126#

弹簧的制作:
直径0.5毫米的钢丝放火炉火中均匀加热,直至发红,然后拿出慢慢冷却。冷却后将它一匝一匝地密绕在直径15毫米的圆铁捧上,所绕长度40毫米。再放火炉火中烧红。然后拿出放入冷水或机油中淬火即成弹簧。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3 20:28:58
这个只能看看,买现成的弹簧好了,。
TOP
127#

怎样制作简易的弹簧测力计

材料:弹簧、硬纸板、挂钩、指针、刻度尺、铅笔、砝码。
步骤:
1、悬挂弹簧,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0刻线。
2、在自制的弹簧的挂钩上悬挂砝码,计算出该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3、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将0刻线和最大测量值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3 20:37:44
这个了解原理还可以,实际学生操作难度太大。
TOP
128#

沙漏型水钟制作

1.首先用塑胶枪在两个矿泉水瓶盖子上涂上熔化塑胶,然后将两个瓶子无缝粘合,冷却固定。
2.接着取下粘合的矿泉水瓶盖子,用钻孔器打孔。需要打出大小类似于吸管大小的孔。
3.用剪刀将吸管剪成长短一样的两截,将两截吸管分别塞入两个小孔中,一端长一端短,并用塑胶枪将两边孔的缝隙密封。
4.在一个矿泉水瓶中加入水,滴入色素。然后盖上盖子,再拧上另一个矿泉水瓶,沙漏型水钟完成,第一次计时测试开始。
5.如果发现水漏完的速度太快,可以用细橡皮管填入吸管中,减小滴孔的大小。并用记号笔划出水瓶上每秒钟的水位线,直至漏完为止。
6.画好刻度,标上时间,再用同样的计时方法将另一个瓶子也标上刻度和时间。至此简易的水钟计时器就完成啦。
TOP
129#

突然想到制作一个计时1分钟的水钟,学生会碰到哪些困难呢?也许需要更大的杯子吧!
也许需要更好地保持水位不变吧!
也许还有我们想象不到地一些惊喜!
TOP
130#

谈谈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

   近期有幸聆听了两位王老师关于虚拟实验的教学课例,感受到虚拟实验给小学科学教学带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6/23 14:25:31


个人认为虚拟实验可以是真实实验的补充。
TOP
131#

[quote]

谈谈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

   近期有幸聆听了两位王老师关于虚拟实验的教学课例,感受到虚拟实验给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2/7/10 22:31:14

有些危险性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虚拟实验中提前预习
TOP
132#

谈谈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

   近期有幸聆听了两位王老师关于虚拟实验的教学课例,感受到虚拟实验给小学科学教学带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6/23 14:25:31


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发挥各自的优势是关键。
TOP
133#

从问题到实证——《电磁铁》教学


【提问指向,意识证实推测】
生:铁钉通电后能够吸引回形针,是不是通电产生了磁性?
师:你有办法证明通电产生的磁性吗?


【问题导向,验证自己推测】
找一找:这个装置和磁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想一想:在研究过程中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交流研讨,强化证据意识】
师:其他小组还有什么发现?
组2:我们小组用指南针检测,发现顶尖是南极,钉尾是北极,我们的结论是它有南北极。(学生汇报后检测证实)
组3:我们小组的检测结果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发现顶尖是北极,钉尾是南极。(学生汇报后检测证实)
组4:我们认为它的南北极是不固定的,改变电池的接法,它的南北极就会改变。(学生汇报后检测证实)
师:同学们厉害了,这是一个大发现呀!接下来我们按第4组的方法试一试,看看它的南北极会不会改变。(全班检测证实)


【拓展延伸,发展实证意识】
师:在研究过程中,你还有新的问题吗?
生1: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生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吗?
生3:怎么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
。。。。。。
TOP
134#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

【及时确认,强化证据意识】
生:旁边有两块磁铁……
师:旁边两块是磁铁,你确认了吗?
生:没有。
师:请你们现在把它拿下来,马上确认一下。

【模型推理,检测证实想法】
板贴二极电动机模型,问学生:…请你到黑板上来说说它是怎么转动起来的?
生:……北极和北极相互排斥,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它就转起来了。
………
(学生顺时针转动电磁铁)
生1:S和N极相互吸引住了,转不下去了。
生2:……转起来有惯性,惯性让它继续转下去。
生3:我反对。就算有惯性让它转下去,……还是会……吸住的。
师:……有没有办法让它继续转下去?
生:………只要转到要相互吸住的时候换一下电磁铁的南北极,就能一直转下去。
师:……我们需要通过检测来证实!
……


【拓展延伸,促使课后检测】
对比观察三极电动机的构造,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三个电磁铁,三片换向器。
师:你接下去想研究什么?
生:………
TOP
135#

弹簧的制作:
直径0.5毫米的钢丝放火炉火中均匀加热,直至发红,然后拿出慢慢冷却。冷却后将它一匝一匝地密绕在直径15毫米的圆铁捧上,所绕长度40毫米。再放火炉火中烧红。然后拿出放入冷水或机油中淬火即成弹簧。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3 20:28:58
制作需注意安全,其实万能的淘宝里有现成的
TOP
136#

怎样制作简易的弹簧测力计

材料:弹簧、硬纸板、挂钩、指针、刻度尺、铅笔、砝码。
步骤:
1、悬挂弹簧,让弹簧自由下垂,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0刻线。
2、在自制的弹簧的挂钩上悬挂砝码,计算出该物体受到的重力,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标出相应的刻度值。
3、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将0刻线和最大测量值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3 20:37:44
在研究弹簧测力计时,很有价值的一个拓展活动!
TOP
137#

沙漏型水钟制作

1.首先用塑胶枪在两个矿泉水瓶盖子上涂上熔化塑胶,然后将两个瓶子无缝粘合,冷却固定。
2.[/colo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10 21:54:07
细橡皮管填入吸管中,减小滴孔的大小——这个方法好!
TOP
138#

《神奇的小电动机》教学

【及时确认,强化证据意识】
生:旁边有两块磁铁……
师:旁边两块是磁铁,你确认了吗?
生:没有。
师:请你们现在把它拿下来,马上确认一下。

【模型推理,检测证实想法】
板贴二极电动机模型,问学生:…请你到黑板上来说说它是怎么转动起来的?
生:……北极和北极相互排斥,南极和北极相互吸引,它就转起来了。
………
(学生顺时针转动电磁铁)
生1:S和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14 21:38:45
师:旁边两块是磁铁,你确认了吗?生:没有。师:请你们现在把它拿下来,马上确认一下——就是课堂中一次又一次这样的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证据意识和求证能力!
TOP
139#

从问题到实证——《电磁铁》教学


【提问指向,意识证实推测】
生:铁钉通电后能够吸引回形针,是不是通电产生了磁性?
师:你有办法证明通电产生的磁性吗?


[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7/14 18:50:39

问题引发学习,问题是关键
TOP
140#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及解析

【深度解读实验要求】
1.出示“吃饼干”实验要求。
(1)观察饼干的最初形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干湿度、软硬度等
(2)用牙齿咬下一半饼干,思考此时用到了哪个位置的牙齿(前面、中间、后面),另一块饼干放在干净的地方留样。
(3)咀嚼饼干,分别咀嚼5次、10次、15次,用镜子观察并记录描述饼干的变化。
2.了解“吃饼干”实验要求。
。。。。。。
统一认识
(1)牙齿的(前面、中间、后面)具体指哪里?
(2)饼干是一次性吃完的吗?
(3)请示范咀嚼1次的工作。
(4)活动中一共几次用到镜子?分别在什么时候?
【深度解读实验记录单】
1.出示“吃饼干”实验记录单

2.深度解读实验记录单
(1)画斜线的格子不用填写。
(2)怎么理解“对应牙齿的形状”?
(3)试验后产生的垃圾请放入材料盒中,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深度解读实验要求和记录方法,为后面的活动做好质量保障。
TOP
141#

谈谈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

   近期有幸聆听了两位王老师关于虚拟实验的教学课例,感受到虚拟实验给小学科学教学带
沈银彬 发表于 2022/6/23 14:25:31

虚拟实验还有有一些用武之地的,在完成宇宙等单元时,可以用。但感觉虚拟实验室里关于宇宙单元的内容也并不多。需要跟进。而且有些实验在虚拟实验操作时跟我们平时操作的方法不一致,也需要跟进。动手实验为主,虚拟实验辅助。
TOP
142#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及解析(二)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带领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证据来解决差异点,突破了难点。


用生活中的工具
1.关于门齿的作用
……教师适时出示实物菜刀……最前面的牙齿形状有点像菜刀……

用学生喜欢的比赛活动
1.关于犬齿的作用
学生对于咀嚼饼干时用到的牙齿部位出现争议时,怎么办?
引入游戏:用门齿和犬齿吃牛肉棒比赛。
(用学生喜欢的比赛活动对比门齿和犬齿的不同)
2.关于臼齿的作用
……比赛吃米棒……
(比赛活动引出臼齿的作用)
3.牙齿的协同作用
体验活动:只用门齿吃饼干
(只用门齿吃食物非常别扭和不方便,体会牙齿协同作用的意义)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2-07-20 11:35:00
TOP
143#

《身体的“联络员”》教学
1.微课支架
微课展示“接球挑战”方法,效果好,省时。

2.视频支架和阅读支架
游戏中谁指挥完成接球动作?哪些身体器官直接参与了?他们发挥了什么作用?

小组探讨,集体研讨——播放视频,集体第二次研讨——阅读知识锦囊,集体第三次研讨

3.游戏支架
临床诊断:被开水烫,身体的反应。
场景辩论赛:是否应戴安全帽?
TOP
144#

这种展示方式好,直观、省时。
TOP
145#

模型建构能力划分为“模型理解”、“模型建构”“模型应用”。“模型理解"举例:观察比较桃花和桃花模型
“模型建构”举例:制作上肢关节肌肉模型
“模型应用”举例:利用上肢关节肌肉模型,解释其运动机制
TOP
146#

《我们知道的植物》一课中对比真花和假花,促进对真花的理解。

如果直接观察真花,能得出真花的一些特点,比如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但对于赖以生存的一些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生长发育等特点,学生较难得出。

借助假花模型,发现假花不会变化,不需要阳光水分养料。
TOP
147#

《各种各样的运动》教学亮点

用钢尺、指尖陀螺、弹力球、铁皮跳蛙、彩虹圈、弹簧玩偶等材料实验,并用画图示的方法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我在拍照的时候忘记拍它的是哪个物品的运动图示了,你们觉得它可能是哪个物体的运动?

生1:指尖陀螺

生2:彩虹圈

生3:钢尺

师:


评论:教师出示一种实物建模中的一种图示,激发学生产生思维冲突。借助图示聚焦运动形式,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本质特征,为后续依据运动形式进行分类奠定基础。

TOP
148#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教学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和地轴倾斜,是地球形成四季的两大原因,两者缺一不可。利用地球仪进行莫伊实验,理解其中的道理。但是,这个模拟实验还是很有难度的,需要教师的指导。


真正造成四季温度变化的关键是太阳光线的直射和斜射:光线直射,照射面积小,光线强;光线斜射,照射面积大,光线弱。采用图示的方法,画出照射面积的大小,理解里面蕴含的意义。
TOP
149#

在技术、工程与社会的内容教学中,我们面临一下挑战。你是否也中招了呢?
一、学生层面
1.兴趣浓厚与材料缺乏的矛盾
2.乐于动手与纠错缺失的矛盾
3.喜欢模仿与创新缺少的矛盾

二、教师层面
1.目标模糊,认识不足
2.过程单一,指导不够
3.评价缺位,激励不够
TOP
150#

《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教学
什么是技术?用老虎钳拧断铁丝时,铁丝放置的位置靠近老虎钳的支点更省力,远离支点更费力。正确使用老虎钳拧断铁丝,效果好,这就是技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