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搜集证据为目的,开展实验教学
究竟什么是实验活动?
曾经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记得刚入职时,我以为就是简单的做个实验,其实不然,实验活动应该是解决某一科学问题的探究过程,为了证实或者验证某个观点,简单来说就是搜集证据来支撑观点。
反思这4年来的教学,虽明白这个道理,但实践起来却很难。教学中我还是普遍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个实验我们这样操作1........2.......3........,做实验时我们要注意1.......2........3.......,老师要求怎么做,学生怎么做。经过这样的操作,学生仅仅只是为了操作而操作,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林老师通过几个案例,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也适当给我们提了一些建议。其中有几个是值得我注意的:
1. 在实验操作前,经常会提问我们通过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提问的方式会让学生观察点的范围就小了,只观察局部,本来有很多证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变成了单一的验证信息。
2. 教学视频的制作是为了解决教学上的重难点,当实验比较复杂时,语言说不清时非常必要。但在视频中切忌不能出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同时教师的操作要规范,不能出现一些不当行为。
3. 《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堂课,通过开放式的探究,出示大量材料,出示3点提示,解决了这堂课的重难点(空气怎么观察,怎么密封),让学生设计几种能证明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种上课模式,学生思维得到了发展,不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学生的主动性也增强了。
4. 《昼夜交替现象》这一课,我们常规的上法:1.出示同一地方白天和黑夜的照片,揭示课题,说说昼夜现象与什么有关。2.小组讨论,交流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贴花。3.这些假说用模拟实验表现,小组检验是否成立。4.学生交流想法。改变后的上法:1.让学生说一说昼夜现象是怎么产生的?2.让学生演示一下如何出现昼夜现象3.小组讨论,并通过实验模拟出来。4.展示各小组的模拟结果5.学生交流想法。6.这些现象都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那是不是模拟出来就都是对了呢?到底是哪几种?能排除哪些情况?
总得来说,科学课堂要呈现出像科学家做科学的味道,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生知道实验怎么做,重在问题解决,重在实验现象观察,学生安安静静做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