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樊少飞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1#
学年目标:

1.网络研修:坚持小学科学教学论坛、名师工作室的学习和每月研修学习;

2.听课:积极参加科学类的听课活动,撰写听课心得,及时总结反思。

3.上课:争取上一堂区级公开课。

4.课题:争取立项一个区级课题。

5.论文:发表一篇省级杂志论文和一篇学科论文在区级获奖。

6.竞赛辅导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奖


主要措施:

1.争取每一次学习机会,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2.加强自身的科学理论学习。


2020学年度樊少飞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      )分


(一)理论研学

【评价指标】阅读有关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著作或者纲领性文件,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原创的300字以上读书体会上传至论坛,每篇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本学年度必读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二)教研研修:

1.参加活动: (25
【评价指标】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每现场参与1次活动得5分,现场承担开课任务、讲座,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现场交流点评活动得10分。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如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发言、上虞小学科学E教研互动评课、共同体网络例会等得3分,参与、补看、补评得2分,网络经典发言交流等再得3分。及时完成活动体会、感悟等专题任务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上虞区级活动: (5)分

(1)20200911参加区教研组长会议(5分)

绍兴市级活动: ()分

(1)

网络研修活动:  ()分

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



桂馨科学课网络研活动:

1

2

2.论坛研讨:(20分)

(1)

【评价指标】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加20分。

3.报道宣传:  

【评价指标】在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发表区级、校级等报道得15分,合作参与得10分,同一内容多个网站参与不累计。
    
(1)

(三)教学研究:()
1.撰写文章:
【评价指标】积极进行教学思考,主动撰写论文,撰写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1)(  分)

2.课题研究:(30分

(1)学科课题在上虞区立项(30分)

评价指标】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四)课程开发:()分

【评价指标】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五)技能竞赛:()分
【评价指标】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1)

(六)辅导学生:  ()
【评价指标】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七)活动组织:()分
【评价指标】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坚持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得120分。

(1)(  




 


2020年9月11日,上虞区小学科学教研工作会议暨实验教学研讨活动,在上虞区天香小学举行。
最后编辑上虞樊少飞 最后编辑于 2020-10-19 09:13:09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0/12/22 10:26:38 执行 提升/下沉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看见牛奶了
TOP
3#

活动很完美!

       本次活动由我们尊敬的教研员,朱钻飙老师主持。培训主要分为教材培训和实验培训两部分。

       左起:戚调菊,陈杰超,陈琳,郭建军,章俐鑫五位老师给我们各年级教材和实验培训。
TOP
4#








最后编辑上虞樊少飞 最后编辑于 2020-09-13 19:38:58
TOP
5#

回复 4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老师们的参与式体验还是很有收获的,这做帽子的活动就是一个设计制作大赛,各小组的作品还是比较不错的。
TOP
6#

回复 4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这是全场最可爱的帽子!
TOP
7#

感谢少飞这么及时的分享!
TOP
8#

从让教师带器材说起
在谈到如何加强实验时,我们总会说到,让学生自己带材料。然后,我们会发现,学生带材料的效果一次不如一次。什么原因呢?
从这一次培训,要求教师带上剪刀,胶水等材料的情况看,我们教师大多数都没有准备齐备。主观上的原因1.这个实验培训上次做过了的,器材其实都准备好了的。2.总有老师会带的,相互借下就好了。3.不做也没有关系,反正都会的,没啥事。4.上次的实验培训也就这样,有什么好做的。客观上的原因:1。身边没有这样的器材,不带了。2.忘记带了。
迁移到我们的学生,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更加需要找各种借口,因为太多的事情要做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首先是让我们的实验,有做够的吸引了。其次要有人监督,比如家长配合监督携带。最后要实行奖励机制,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TOP
9#

回复 4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其实最主要的是能下水动手实验体验。
TOP
10#

感悟“深度学习”
上虞区盖北镇小学  樊少飞
从姜特的讲座中,有一个关键词,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深度学习是无监督学习的一种。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 深度学习的概念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基于深信度网(DBN)提出非监督贪心逐层训练算法,为解决深层结构相关的优化难题带来希望,随后提出多层自动编码器深层结构。此外Lecun等人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是第一个真正多层结构学习算法,它利用空间相对关系减少参数数目以提高训练性能。
姜特的讲座中更加生动的描述了上述的概念。被动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主动学习才是深度学习。姜特用以前复读班的例子来说明深度学习的概念。往往当小老师的学生,成绩比较好,因为小老师有这个需要,只有自己弄懂了,才能做小老师。主动的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融会贯通,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我在上工具这一单元时,学生在第一节课《使用工具》时,我让学生自己带来工具,进行使用工具比赛,看谁最先把木板中的螺丝取出来,学生们体验非常好,很容易就掌握了使用工具的技巧。在进行《轮轴》这一课时,因为某些原因,采取了演示实验,发现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进来。学生似乎对于教师的演示,一点不感兴趣。学生似乎没有这个需要,主要是不考试,没有需要。然后,老师又没给我们器材,让我们自己动手,没啥意思了。所以这个课,说真的没有什么味道,了无生趣。但是这个内容,实际上在科学课中,算比较有趣的。可想而知,分组实验是多么的重要了。
姜特的讲座中,提到两个比较经典的课例《空气有重量吗》《液体热胀冷缩》。学生带着探究问题去进行实验,之后进行是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研讨,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得出比较接近标准的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是非常有效的。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听到,姜特对于“什么是深度学习” ,“怎样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进行了深度的诠释,获益匪浅。
每月研修,一修一得,得得相连,让我们在前辈的指引下,不断学习,有所进步。感谢每月研修,感谢姜特,感谢我们科学教师这个大家庭。
TOP
11#

以六年级第一单元实用工具说器材
首先是器材不精密。主要是材料差,做的不细滑,导致的不标准。比如滑轮,因为是塑料件,有很大的摩擦力,多挂几个钩码,数据就出现偏差,对于定性的实验还好,定量的就不行了,给学生造成误导。
其次是器材材质太脆,不扎实。用过后坏的很多。
最后是器材太low,站都站不稳。
TOP
12#

回复 8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同感,我觉得应该让实验更有吸引力,学生才会迫不及待地带器材
TOP
13#

回复 8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这和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TOP
14#

樊老师的感悟写的很好
TOP
15#

感悟“深度学习”
上虞区盖北镇小学  樊少飞
从姜特的讲座中,有一个关键词,深度学习。
什么是深度学习呢?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其动机在于建立、模拟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它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深度学习是无监督学习的一种。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20/9/16 12:32:01
每月研修,一修一得,得得相连    概括得相当精辟
TOP
16#

以六年级第一单元实用工具说器材
首先是器材不精密。主要是材料差,做的不细滑,导致的不标准。比如滑轮,因为是塑料件,有很大的摩擦力,多挂几个钩码,数据就出现偏差,对于定性的实验还好,定量的就不行了,给学生造成误导。
其次是器材材质太脆,不扎实。用过后坏的很多。
最后是器材太low,站都站不稳。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20/9/18 8:57:13
那个轮轴的套件很容易倾倒。
TOP
17#

从让教师带器材说起
在谈到如何加强实验时,我们总会说到,让学生自己带材料。然后,我们会发现,学生带材料的效果一次不如一次。什么原因呢?
从这一次培训,要求教师带上剪刀,胶水等材料的情况看,我们教师大多数都没有准备齐备。主观上的原因1.这个实验培训上次做过了的,器材其实都准备好了的。2.总有老师会带的,相互借下就好了。3.不做也没有关系,反正都会的,没啥事。4.上次的实验培训也就这样,有什么好做的。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20/9/15 8:15:27
课题从这里开始……
TOP
18#

回复 17楼戚调菊的帖子

是的,下次我搞一套材料,大家捧场。
TOP
19#

从安排做实验到质疑怎样做实验。
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在教学中,每节课安排一个分组实验,几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时,学生闹哄哄,感觉总是没有按照预定的步骤在做。演示实验时,总有学生窃窃私语,应该是在讨论实验,或者无关实验。这和我们印象中的课堂,似乎有点出入,虽然我自己觉得这是真实而生动的。然后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实验安排,出现了问题。比如没有说清楚实验要求。或者是分组实验前,没有做适当的演示。还有就是本身孩子的基础有点差,不适应实验方式。
假如真的是第三个原因,那还真的是一个大工程,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吗?
TOP
20#

樊老师
TOP
21#

回复 11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第一单元的学习是有难度的,教师看似简单的机械,学生理解上会有一些障碍,如杠杆尺、轮轴。
吕坚
TOP
22#

回复 19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有这样的感受,说明你专注于更高层次的发展,有这样的困惑,会朝着更深层次思考推进。
吕坚
TOP
23#

回复 19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这个问题时通病,特别是家常课的时候,有时候在反思是不是我们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或者内容本身不具吸引或挑战,最主要的还是思路问题。
吕坚
TOP
24#

回复 18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爱牛的轮轴使用的时候,三根线都是固定的,使用起来有没有觉得其中一根比较有妨碍。
吕坚
TOP
25#

回复 18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爱牛的轮轴使用的时候,三根线都是固定的,使用起来有没有觉得其中一根比较有妨碍。
风之灵动 发表于 2020/9/24 13:01:32
我没有用爱牛的器材,我是网上自己买的。非常的灵活,效果很好,我觉得还有改进的余地。我觉得学生使用的器材,一定要非常的标准,灵活,简便。下次做一套样品,在学校推广下。
TOP
26#

我用的是这样的轮轴


TOP
27#

回复 11楼上虞樊少飞的帖子

同感,比如量筒、滴管都是塑料做的,感觉也不是特别精准,学生操作就很随意,跟玩具一样。
TOP
28#

记优质课评比之《气温计》《弹簧测力计》前后。这两个课都是老内容,但是,以前的教材中都没有这样的,专门弄一节课。以前三年级中有温度和温度计,和这个课很像,测力计的内容,我感觉五年级中有涉及,但是也没有专门一节课。
TOP
29#

有幸的是,我的两位朋友都参与了本次优质课,然后一个上温度计,一个上测力计,我都有给点滴建议,所以也来谈谈这两节课。
TOP
30#

首先我们设计这个课,要备课,先备学生。从这次优质课的情况来说,这点真的太重要了。因为,滨江的学生很优秀,明显学生在这样的场合,也是很给力的,配合的非常好。所以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意图,可以设计在课堂中。假如,教师没有更多的设计,那么无疑是很吃亏的,课堂也不会很出彩。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