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听逻辑思维节目《怎样做一个“产品”?》,罗胖谈到了李希贵的北京十一学校对板书的研究——《老师如何利用黑板》,没有长篇大论,只有这么非常简单的几条:
1. 检查板书字号大小,确定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能看得清楚;
2. 利用上半部分,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的同学挡住时,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
3. 列出上课计划,将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样,你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时,学生仍然能够看到问题;
4. 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时,不要再讲课;
5. 尽量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的内容,以使学生对将要上课的内容纲要有个大致了解;
6. 将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
7. 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
8. 慎用黑板擦,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应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从这8条里,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每一条都关系到了学生,每一条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而我们很多人之前看到了这个题目时候想到的可能是老师、字迹、内容、课程、黑板、粉笔,唯独脑子里没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