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研讨——深入探究的重要表征(绍兴市关键问题研讨评课反思)
绍兴市“关键问题研讨”听课学习反思
NO.71K-201102
这次活动核心的两节展示课,非常好,作为新教材,两位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案例供我们学习。观摩中现场会上会下都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新教材的确又让教师有了新的讨论点。这两节课我认为都是很难上的课,《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更难,难在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匮乏,而在《运动的小车》这节课中面临同样的问题,上课教师邓老师在说课中也讲到无法说清有关“能量与运动的”关系。我想同样的问题一定也是在座听课教师(包括我的内)的棘手问题,好在有这样的课堂,有这样的平台,能促使我们去思考。
我想从“丰富的研讨”的角度来说说我听《运动的小车》这课的想法。因为这节课是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有比较成熟的磨课经历,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当下我市对小学课堂的思考。这节课后的评课活动,大家对这节课的优点已经纷纷列数,我亦表示赞同。这些优点很大程度源于团队设计上的优点,材料准备上的优点,一言蔽之,预设上的优点非常明显,不再赘述。
与此同时我希望大家关注到本课的生成,因为只有生成才能真正说明一堂课的品质,而学生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课堂的研讨环节。我认为“丰富的研讨”是深入探究的重要表征。对于绍兴市一等奖的优质而言,我认为这节课的研讨不够丰富。
学生在8分钟的自由探索实验后,交流中只有一句话“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假如在10年前,学生这样的结论,教师普遍会认为,课堂效率真高。但在10年后的今天,学生这样的结论,教师还在沾沾自喜,那就需要反思,学生单一的结论,说明的是学生没有深入探究。
结论不能下的太快,这个观点在第二轮新教材改革中关注“科学实践”中,郁波老师已经提出来,结论需要反复论证。不要学生一说一个结论,正中教师预设就满意收场,学生的结论中存在很大漏洞,需要教师干预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干预,以厘清学生的结论究竟是道听途说,还是基于自己的证据(教师在一开始就提出能量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学生说运动快能量大,运动慢能量小,教师怎么知道学生现在说的和一开始说的存在差别呢?)学生看到的事实是斜坡不同,木块的远近不同,从这个现象到“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是有很长的距离的(这个距离就是“科学实践”)。请老师们思考学生怎么知道速度的快慢?目测吗?学生在关注吗?即使是目测,目测可靠吗?一边用木块在测试距离,而速度只要目测就可以了?是不是笑话,是不是自相矛盾?
单一现象得出单一结论,这不符合科学探究的逻辑的(大家在cctak研修中马博士的讲座还记得吗?见本贴25楼),多个现象指向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才是比较可靠的,有生命力的。《运动的小车》这节课中有一个小组做的是同一斜坡不同距离(这一点我同样是大为赞赏的,教师为这样的组提供了材料,我认为还可以更多组进行,可惜课堂上明显有弱化的处理),他们是同一斜坡,却发现了类似的同样结果,这样可以排除不是坡度变化的本质,有另外更本质的原因。这样才关注到速度上。学生这时才开始“建模”(高水平的思维开始参与),这样的讨论就相对丰富了。但能不能下“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还不能,这时课堂就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因为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公开课怎么办,一定要在这节课中解决,那么教师增加演示实验,或视频补充实验,演示不同坡度,小车的速度,同一坡度不同距离,小车的速度。这时基本可以说“小车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如果再要研究下去,还可以再丰富,“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对吗?不对,它是有条件的。如果给学生不同重量的小车呢?或者在小车上放上重物呢?学生发现,低速度的小车同样可以有巨大的能量(这一点陶院长在大会总结时已经为大家涨知识普及了,及时雨啊!)这时学生会对结论再次修改,这个过程才是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深入探究。
回到本节课上,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干预,让研讨更为丰富,这个丰富就是指考虑到众多可能性,反复论证,下结论时学生感觉很难,这才是有科学素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