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吴彬教学反思成长专帖(2019—) [复制链接]

31#

      师兄的想法很有深度,楼老师的智慧也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TOP
32#

[quote]NO.64Z-191016

小学科学教学与规范性实验技能操作不沾边


                              
[font=&qu
wubin
一剑飘香 发表于 2019/10/28 8:20:54

为嘛你能听出那么多感悟呢,惭愧
TOP
33#

NO.64Z-191016

小学科学教学与规范性实验技能操作不沾边


                              
[font=&qu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10/16 15:27:43

很喜欢看吴大师的帖,反思深刻,受的启发。
TOP
34#

绍兴市共同体培新心得
泛化操作——小学实验操作的精准概括


NO.68Z-191216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12/19 9:59:02
楼老师居然能搞个个人教学专场,了不起!
TOP
35#

吴老师的帖子是很有思想内涵的,应该要细细品读!
TOP
36#

向你学习!
TOP
37#

向认真的吴老师学习。
TOP
38#

对自己狠一点,对学生宽一点


——三下教材分析反思


NO.69Z-200217
                              
      前天,省网络培训,分析三下教材,黎老师在饲养蚕的单元中,讲到蚕卵大小问题,认为大小应该与黄米类似,之前的芝麻大小有改进的空间。科学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较真精神,但我要说,科学教师对自己要狠一点,对学生要宽一点。
     如果放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来蚕卵大小是芝麻粒大小,我们对学生说,错了,应该是小黄米大小。这样的应对策略是对是错?
      不妨分析一番,观察描述怎么进行的。一般物体的大小是用物体的长、宽、高进行描述——这是比较精确的、专业的描述。在小学阶段,在没有工具观察的时候,我们教小朋友不要简单地说大大的,小小的,因为这是相对概念,在描述上等于没有说,这时可以打比方进行。打比方有个前提是这个东西是相对标准的,还有一点特别要指出,这个东西是大家都熟悉的,这样打比方才有意义——交流的意义。
      现在回过来,芝麻与黄米比较,对于我们这边学生来讲,哪个更熟悉,当然是芝麻(这一点黎老师在培训中也指出)所以,学生对蚕卵的描述说是芝麻粒大小,应该要大大表扬。这里还涉及到本来打比方就不需要十分精确的问题,还有颜色上,芝麻与蚕卵颜色也接近。老师们要注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观察一个物体是综合的,所以才要学生来打比方。所以学生用芝麻来说,请老师们注意,不需要强硬纠正。要表扬,如果教师要求深入一点,就出示一张芝麻和蚕卵的图(黎老师那张就很好),引导学生说:“你讲得真好,我们来看一下,蚕卵与芝麻相比,大小上要更小一点,谁能更准确地来描述一下蚕卵的大小。”学生说:比芝麻粒小一点。这就很好了。你如果进来一个黄米,大家争论有没有看到黄米都要搞半天,用一个大家不熟悉的物体来打比方,本身就没有意义。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0-02-17 14:57:09
TOP
39#

吴老师反思挺深刻,学习了。深入的思考必定会带给学生别样的精彩!
TOP
40#

对自己狠一点,对学生宽一点


——三下教材分析反思


NO.69Z-200217
                
wubin98146 发表于 2020/2/17 14:54:27
老师恨不得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一股脑的交给学生,然后心里说不出的畅快。所以孟子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学生有时候的一点瑕疵,要不要纠正?这个很考验教师的教学功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能得鱼而弃熊掌,这个教育,似乎又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吴彬老师,在我心中,是知道舍得的优秀高级老师,为吴老师点赞!
TOP
41#

回复 9楼wubin98146的帖子

“只要学生适合,都好”,说得好,有时我们太纠结,只要能符合实验要求,哪个方便、哪个更能找到,我们就用哪,但可作我们的研究方向,便于比较,便于实践。
TOP
42#

其实学生对芝麻也不是很了解,最熟悉的是我们身边都有的大米
TOP
43#

对自己狠一点,对学生宽一点


——三下教材分析反思


NO.69Z-200217
                
wubin98146 发表于 2020/2/17 14:54:27
说得有理!!师兄思考深入!
TOP
44#

扬长避短,静等花开



——听张俊教授《低段儿童科学的认知特点》后的反思


NO.70Z-200227





      昨天,桂馨在线邀请了张教授讲关于小学低段儿童科学的认知特点,其中讲到低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先发展动作逻辑,然后发展语言逻辑。这一点在低段科学教学中尤为要紧。很多教师抱怨低段科学课难上,很大原因是没有掌握这个儿童的认知特点。
      语言发展滞后在课堂上的表现是什么?首先,儿童讲不清楚,教师咋一听,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其次,是听不清楚,教师以为自己讲得很明白了,可是学生操作失误非常多。这就是低段学生语言逻辑发展滞后的表现。于此相反,学生的动手操作却是出乎意料的强,什么东西拿来都可以玩半天。面对这样的学生,应该怎样上好科学课,八个字——扬长避短,静等花开。
      扬长就是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避短要避语言发展滞后的短。课堂上学生操作之前的交流一定要少,先做后说,不要先说后做。请老师注意这个做是“泛化操作”(请看前面30#的描述)不是精细化操作。给学生一堆东西,你让学生先来说说怎么操作,注意什么,他说不出来,你直接给他,他马上动手操作起来,操作中会与同伴交流,这时他的语言逻辑会依据他自己的操作慢慢说出来,这就是我讲的“静等花开”。
      语言逻辑还有一个环节能发展,就是研讨。研讨必须在学生充分探究(活动)后进行,教师在学生的研讨中一定要保持中立,否则学生马上都会向你一边倒,聪明的学生马上会想教师期望的答案。诸如“这样对吗?”“你讲对了。”这些评价语千万不能出现。研讨就是让所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在这个过程学生的语言逻辑会慢慢发展。不信你可以试试,一节课在探究活动后,让学生来说说发现,把整个过程录下来,你会发现学生讲的越来越精彩。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0-03-02 07:57:16
TOP
45#

丰富的研讨——深入探究的重要表征(绍兴市关键问题研讨评课反思)

绍兴市“关键问题研讨”听课学习反思

NO.71K-201102

  

这次活动核心的两节展示课,非常好,作为新教材,两位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案例供我们学习。观摩中现场会上会下都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新教材的确又让教师有了新的讨论点。这两节课我认为都是很难上的课,《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更难,难在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匮乏,而在《运动的小车》这节课中面临同样的问题,上课教师邓老师在说课中也讲到无法说清有关“能量与运动的”关系。我想同样的问题一定也是在座听课教师(包括我的内)的棘手问题,好在有这样的课堂,有这样的平台,能促使我们去思考。

    我想从“丰富的研讨”的角度来说说我听《运动的小车》这课的想法。因为这节课是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有比较成熟的磨课经历,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当下我市对小学课堂的思考。这节课后的评课活动,大家对这节课的优点已经纷纷列数,我亦表示赞同。这些优点很大程度源于团队设计上的优点,材料准备上的优点,一言蔽之,预设上的优点非常明显,不再赘述。

    与此同时我希望大家关注到本课的生成,因为只有生成才能真正说明一堂课的品质,而学生的发展集中体现在科学课堂的研讨环节。我认为“丰富的研讨”是深入探究的重要表征。对于绍兴市一等奖的优质而言,我认为这节课的研讨不够丰富。

    学生在8分钟的自由探索实验后,交流中只有一句话“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假如在10年前,学生这样的结论,教师普遍会认为,课堂效率真高。但在10年后的今天,学生这样的结论,教师还在沾沾自喜,那就需要反思,学生单一的结论,说明的是学生没有深入探究。

    结论不能下的太快,这个观点在第二轮新教材改革中关注“科学实践”中,郁波老师已经提出来,结论需要反复论证。不要学生一说一个结论,正中教师预设就满意收场,学生的结论中存在很大漏洞,需要教师干预的。“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干预,以厘清学生的结论究竟是道听途说,还是基于自己的证据(教师在一开始就提出能量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学生说运动快能量大,运动慢能量小,教师怎么知道学生现在说的和一开始说的存在差别呢?)学生看到的事实是斜坡不同,木块的远近不同,从这个现象到“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是有很长的距离的(这个距离就是“科学实践”)。请老师们思考学生怎么知道速度的快慢?目测吗?学生在关注吗?即使是目测,目测可靠吗?一边用木块在测试距离,而速度只要目测就可以了?是不是笑话,是不是自相矛盾?

    单一现象得出单一结论,这不符合科学探究的逻辑的(大家在cctak研修中马博士的讲座还记得吗?见本贴25楼),多个现象指向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才是比较可靠的,有生命力的。《运动的小车》这节课中有一个小组做的是同一斜坡不同距离(这一点我同样是大为赞赏的,教师为这样的组提供了材料,我认为还可以更多组进行,可惜课堂上明显有弱化的处理),他们是同一斜坡,却发现了类似的同样结果,这样可以排除不是坡度变化的本质,有另外更本质的原因。这样才关注到速度上。学生这时才开始“建模”(高水平的思维开始参与),这样的讨论就相对丰富了。但能不能下“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还不能,这时课堂就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下节课再进一步研究,因为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公开课怎么办,一定要在这节课中解决,那么教师增加演示实验,或视频补充实验,演示不同坡度,小车的速度,同一坡度不同距离,小车的速度。这时基本可以说“小车速度越快,能量越大。”

    如果再要研究下去,还可以再丰富,“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个结论对吗?不对,它是有条件的。如果给学生不同重量的小车呢?或者在小车上放上重物呢?学生发现,低速度的小车同样可以有巨大的能量(这一点陶院长在大会总结时已经为大家涨知识普及了,及时雨啊!)这时学生会对结论再次修改,这个过程才是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深入探究。

    回到本节课上,我认为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干预,让研讨更为丰富,这个丰富就是指考虑到众多可能性,反复论证,下结论时学生感觉很难,这才是有科学素养的表现。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0-11-03 22:55:16
TOP
46#

回复 41楼上虞水手的帖子

方便快捷是科学技术一直追求的,作为科学 追求于此又何尝不可。
吕坚
TOP
47#

回复 44楼wubin98146的帖子

语言发展滞后,讲得好,儿童讲不清、儿童听不清,更多时候是老师没有用心听。
吕坚
TOP
48#

回复 45楼wubin98146的帖子

其实设计是很不错的一堂课,很多时候就是你上面所说的语言滞后问题,老师应该会听、能听学生的发言,在听中思考发展,若只在设计中游走,课堂终将失去活力。
吕坚
TOP
49#

回复 45楼wubin98146的帖子

不同坡度的实验得到初步结论:速度越快能量越大,这是可以的。但我们要从中发现根源在于高度。同一坡度不同位置上的实验其实也是高度不同,高度可以影响速度,如你所说如果出来不同质量的两辆小车,那么影响速度的不仅只有高度,还有质量,或许还有更多。
吕坚
TOP
50#

吴老师的帖子值得自己学习和反思!
TOP
51#

回复 49楼风之灵动的帖子

坚哥,质量会影响速度吗?不会的,还记得重的铁球与轻的铁球同时落地的经典实验吗?但他们运动产生的能量不同。
TOP
52#

动能跟质量和速度都有关,虽然根据公式E=mv²/2,是速度影响比较大。但是确实可以通过高速公路上大卡车限速更低的实际例子来补充,有时候低速度的汽车也有巨大的能量,因为能量还与物体质量有关。不仅主次分明,还为学生增加知识。
TOP
53#

回复 52楼李尔敏的帖子

李老师,你这个公式太经典了,我讲的一大推,你一个公式就概括了
TOP
54#

回复 9楼wubin98146的帖子

只要学生适合,都好。章老师说的很到位。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评价问题。初中科学有具体的学业评价标准,相比之下,小学科学的自由度更高。自由度一高,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自律”。
TOP
55#

回复 16楼wubin98146的帖子

同意吴老师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其实就是科学素养的体现。小学阶段用什么仪器,该不该规范,也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而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