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三下孩子们的课堂前测和后测: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1#

对三下孩子们的课堂前测和后测:与大家分享!

由于对“课堂后测”的钟爱,这学期想搞一个小课题: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后测开展科学教学。但是心中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如,如何进行课堂后测的内容设计?如何对后测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怎样针对分析结果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过程,怎样设计一些有效发展孩子科学素养的教学策略?那就先摸着石子过河吧。也请各位朋友鼎力相助
分享 转发
TOP
2#

小课题的思路来自于《基于课堂后测的评课范式》,见: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910&page=1

这篇论文虽然得了省一等奖,但是由于平时不注重素材的积累,显得内容贫乏,深度不够,所以很想继续研究下去,窃想,这本是非常符合“关注学生的发展”这个理念的。

还记得三四年前轰轰烈烈搞过的一个全国级子课题《小学生科学探究和认知需要的调查研究》,在贵阳市从郁波老师手中接过全国特等奖的证书和一套书籍时,我曾下定决心要继续研究这个“课堂前测”的内容,但事过境迁,此事一直被担搁了下来。

就让这个小课题的开展来实践那时心中的“诺言”吧。

本小课题将申报市级研究课题,我想,“课堂后测”是必然得和“课堂前测”相联系吧,所以我会一课课地以两条线索开展调查访谈。

TOP
3#

三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科学才一个学期,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程度是无与伦比的,更为可贵的是,他们对老师布置的科学作业都带有一种天生的热情,我想,就好好利用这种热爱吧。

被调查对象:三年级学生一共40人,共分十大组。

调查方式之一:作业本采用随机小组一半课前做,一半课后做的方式来获得“课堂前测”的部分信息。

具体操作思路:随机抽5个小组,每上一课新课前用圆珠笔先尝试着做课堂作业本的相关内容,上完课后用其他笔在旁边再进行订正式补充,老师则统一改课后完成的作业答案。获得的信息用“调一”作标记。

TOP
4#

调查方式之二:设计法:针对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孩子感知到的一些默会知识进行课堂前测的内容设计或通过原来课题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内容设计。

课堂后测的内容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源于教学思路的内容设计;源于教学过程的内容设计;源于教学目标的内容设计;源于课后作业的内容设计等。获得的相关信息用调二作标记。

TOP
5#

“调三”的相关内容则来自于课本或课堂上孩子们的记录或发言,如第一课教材中就有“我知道的植物生长变化过程”这一教学内容:让孩子们记录下来后进行分析整理,课后及时记录孩子们的相关精彩发言,如果有必要,我会使用录音笔进行课堂学生的发言整理。

明天是试业教育,真正上课要后天(24日才开始呢),还是慢慢来吧。

(希望不会太复杂!由于是新学校,只有我一个光杆司令,不知道会不会给自己增加太多的劳动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2 13:59:53编辑过]

TOP
6#

 

三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课题: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茎越长越高

开花了,结果了

我们的大丰收

三下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课题: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茎越长越高

开花了,结果了

我们的大丰收

先来分析一下几年前做需求调查课题中得到的信息吧(有利于我进行调查内容的设计)。

  三年级部分学生对植物内容的相关需求调查:

  1   为什么植物会有很多种类?   2   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    3   为什么枫叶的叶子像手掌?

4      吃人的花是怎样组成的?    5   植物为什么会生长?       6  为什么有些植物不结果?

7     为什么植物会长叶子?     8    为什么有些植物会张刺?    9    为什么植物离开水和阳光就活不了?

10   世界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植物?   11    世界上有人造植物吗?     12   是否有吸血植物?

13   世界上有会说话的植物的吗?    14    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植物什么?    15   最古老的植物是什么?

16  植物会吃动物等活的生命吗?   17  世界上有跳舞的植物吗?    18  世界上有怕痒的植物吗?

19     树有视力吗?    20、树会睡觉吗?    21 植物有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吗? 

 22含羞草为什么会一接触其他物品就把叶子闭紧呢?

 

经过简单的分类:
       

 问题110——生物的起源、植物的种类

  问题23456789——植物的机体结构

  问题22——植物的特殊构造和组成

  问题11121317181921——对植物的想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2 14:03:41编辑过]

TOP
7#

几年前得到的相关信息之二:

(这些资料都是搞课题的"战友"们原创调查得来的哦!在此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

同一主题不同年级纵向的认知与探究需要的变化调查

三年级

学生问题

1        

种子为什么要在泥土里生长?

2        

种子有哪些生长过程?植物种子是怎样传播的?

3        

为什么种子浸涨了发芽快?

4        

一天要浇几次水?

5        

世界上的最大的种子有多大?最小的呢?

6        

种子会发出香味吗?

7        

为什么种子有许多颜色?

8        

植物的果实中为什么要有种子?

四年级

学生问题

1             

种子怎么样吸收养料,一年要吸收多少?

2             

种子一般几天才能发芽?

3             

为什么种子发芽后要种到泥土中?

4             

种子在阳光下暴晒会死吗?种子需要怎样的照料才可以生长?

5             

试管中的水被植物吸收,为了保证试管的水不散发到社会空气中,我们要怎么做?

6             

种子可以用来做药吗?

7             

如何分辨种子的可食性?苹果种子为什么会在果肉里面?

8             

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的?

五年级

学生问题

1              

种子发芽要经过哪几个过程?种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2              

种子膨胀、种皮破裂、根、叶每个过程的生长时间是多少?

3              

光、水、温度对植物的种子有影响,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会对植物的相应的哪个部分会有影响?

4              

比较绿豆芽生长环境有哪些不㺾,怎样控制条件?

5              

怎样才能使种子快速成长?

6              

在宇宙里培养种子,是否能培养出新的品种?

7              

种子在宇宙里能生长吗?

8              

在宇宙里生长的种是怎么样的?

9              

把数百种种子的基因混合起来,能生长出新的品种吗?

10           

在远古朝代,世上的种还没出现,种子是怎么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3 16:20:52编辑过]

TOP
8#

几年前得到的相关信息之三:

“同一主题不同教学情境下学生的认知与探究需要的异同调查表”
                    

                                                   

    四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                                                                                                            课题:油菜花开了
                    


                                    


                                    


                                    


                                    


                                    


                                    

教学情境
                                    

所提典型问题
                                    

所占的比例
                                    

我们的分析
                                    

课前“头脑风暴法”生成
                                    

 

 

油菜花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87%

学生往往会根据他们自己平时了解、观察事物的方法及
                                    

个人的喜好提问
                                    

油菜花可以吃吗?
                                    

78%

油菜花对人体有害吗?
                                    

48%

油菜花香吗?
                                    

63%

上课随堂
                                    

动态生成
                                    

所有油菜花的花瓣数目都一样吗?
                                    

67%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解剖一朵油菜花后,对花的构造有大致了解后提出的问题
         
,是通过观察后提的问题,问题提得比较集中,但提出的问题还是停留在表层
                                    

为什么花的柱头有粘性?
                                    

30%

油菜花的雌蕊有几部分组成?
                                    

49%

油菜花的萼片有什么用?
                                    

44%

课后反思生成
                                    

油菜花的种子有什么用?
                                    

94%

课堂反思后的问题可以说是课外延续。这部分问题学生往往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研究的。如:油菜花的种子
                                    

油菜花的种子是怎样繁殖的?
                                    

89%

学习科学另外几个单元后生成的
                                    

为什么油菜花开的时候精神病容易发作?
                                    

4%

这部分问题是学生在看了有关书籍后心中产生的问题,或者是学了有关内容后比如导电性后产生的问题,范围比较广,随意性很强。
                                    

油菜花能导电吗?
                                    

25%

 

 

 

 

TOP
9#

几年前得到的相关信息之四:

同一主题不同年级纵向的认知与探究需要的变化调查  


                                
题分
                                

三年级时提出的问题

四年级时提出的问题

五年级时提出的问题

 

 

种子为什么会发芽?种子是怎么发芽的?种子过几天才能发芽?
                                    

为什么种子发芽的季节不同?

为什么种子浸涨才能发芽快?

一天要浇几次水?

 

种子怎么发芽?

为什么会发芽?

怎么样生长?

每种种子都能发芽?
                                    

种子一般几天才能好芽?

为什么种子发芽后要种到泥土中?

种子发芽要经过哪几个过程?种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种子膨胀、
                                
种皮破裂
                                
、根、
                                
长叶每个过程需要多少时间?

把种子放在泥土深处(500)处,种子会发芽吗?

不用土壤种子能发芽吗?

 

 

 

种子不浇水能生长吗?

不在土里生长,植物能生长吗?

种子在水里可不可以长大?

种子有哪些生长过程?

种子为什么会长大?怎样长大?

种子为什么要在泥土里生长?

 

种子为什么会繁殖吗?

种子在阳光下会死吗?种子需要怎样的照料才可以生长?

种子是否可以用温水来浇灌?

种子怎么吸收水分?怎么喝水的?

种子怎么样吸取养料,一年要吸收多少?

 

种子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它是如何解决的?

怎样才能使种子迅速成长?

光、水、温度对植物的种子有影响,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会对植物的相应的哪个会发生变化?

给种子加入有营养的东西会怎么样?

为什么有时候种子的生长条件附合,但发育不正常?

 

 

 

 

植物种子是怎么传播的?
                                    

 

种子失去水分会怎么样?

怎么分辩各种不同的种子?

我们如何培养植物种子更优良?

发霉的种子能种吗?

种子能不用土种吗?

 

是不是任何种子都能无土栽培?

绿豆能用无土栽培吗?

为什么有些种子能无土栽培?

是不是一定要在实验室里才可以进行无土栽培?比较绿豆芽与黄豆芽生长环境有哪些不同怎么来控制条件?

 

TOP
10#

楼主的资料很全,做的也很详细.

课堂前测有些类似于学生前概念的调查,我认为难在问题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当年读心理学时编制心理学问卷,就被老师狠狠地批过一通,无论如何,问题设置是最重要的,如何让这种调查问题设置更有效,能够恰如其分地体现孩子的前概念,记得上次去崇文听课北京的老师做的不错,可以借鉴,很想和楼主一起努力呵呵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11#

谢谢草帽呀呀!

你说得很有道理,如何设计调查内容正是我所担心的,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也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

我的课堂前测设计初稿(调二将采用单元方式):

1、什么时候播种种子比较好? A 春天    B 天气变暖的时候   C随便什么时候

2、怎样播种种子?    A直接播种下去     B先让种子浸胀    C种在土的表层              D    放在温暖的地方

3、凤仙花种子一般播种后过几天才能发芽?A  1—3天    B 一周时       C 7天以上      D不知道

4、怎样才能让植物快一点成长? A多浇肥料    B多浇水    C多晒太阳

5、植物种下去后怎样浇水?  A一天浇一次    B看土的潮湿程度  C每天多浇水  

仓促完成。还有什么需要事先调查学生的?请大家多提建议。

这些问题孩子们的答案会是什么呢?请等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3 16:14:32编辑过]

TOP
12#

请问这些问题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13#

2008.2.23  (调二)

 

 

允许多重选择,全班接受调查总人数40人,基本上都是城区孩子。

 

 

1、种子里面有什么?A    根(3人)B    芽(14人)C    胚芽(12人)D     幼苗(8人)

2、以下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有   A    青菜(5人)         B    凤仙花(22人)      

                                                        C     松树(2人)          D   八角金盘(11人)

3、什么时候播种种子比较好? A   春天 30人)   B   天气变暖的时候(8人)

                                                          C    随便什么时候(0人)

4、怎样播种种子?     直接播种下去 0       B  先让种子浸胀 19  

           C  种在土的表层  12       D    放在温暖的地方(5 

5、凤仙花种子一般播种后过几天才能发芽? 

 A   13 9      一星期(15        C  7天以上(6    D 不知道(3 

6、怎样才能让植物快一点成长? A   多浇肥料(11     B   多浇水 5    C   多晒太阳(23 

7、植物种下去后怎样浇水?           A   一天浇一次 10    B    看土的潮湿程度(26  

                                                             C   每天多浇水(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25 19:51:51编辑过]

TOP
14#

以下是引用虔诚使者在2008-2-22 13:18:31的发言:

调查方式之二:设计法:针对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孩子感知到的一些默会知识进行课堂前测的内容设计或通过原来课题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内容设计。

课堂后测的内容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源于教学思路的内容设计;源于教学过程的内容设计;源于教学目标的内容设计;源于课后作业的内容设计等。获得的相关信息用调二作标记。

 

以下是引用stm21在2008-2-24 18:46:31的发言:

请问这些问题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

 

谢谢stm21的关注,问题的设计肯定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从孩子们的回答中就可以发现^^^^^^^^^有的答案选择的人数为0至少说明编写时没把握好!如何设计出有利于了解学生认知现状的相关问题,如何利用这些前测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如何让孩子们在前测过程和后测过程中更好地正视自己的学习问题,反思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我想,随着调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思路总会逐渐明朗的,经验也会累积起来的.

TOP
15#

全班接受调查总人数40人,对数据进行分析后我调整了某些教学设计(仅例举而已),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1、种子里面有什么?
                A
根(3人,7.5%   B芽(14人,35%

C胚芽12人,30%  D幼苗(8人,20%

 

分析过程:之所以有人选择ABD,是因为当种子萌芽时,孩子们本来就不太能看清种子里面的变化!他们会把所看到的发芽和幼小的苗误以为是本来就存在于种子里的。

教学策略:提供一个放大的透明的种子内部结构或内部结构图,以利于对种子生长及播种的认识基础的提高。

课后访谈设计:什么叫胚芽?以后会变成什么?能画出一些胚芽的形状吗?

              愿意去尝试着观察蚕豆的发芽过程吗?(教师发给每生二粒蚕豆)

 

2、以下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有   A 青菜(5人,12.5%     B凤仙花(22,55%       C松树(2,5%        D八角金盘(11,27 .5%

 

分析过程:之所以选择青菜的同学只有12.5%,选择松树的只有5%,说明只要是孩子没有亲眼观察过的,将不能作为已有的储备知识基础去进行教学。

课堂后测内容设计:看到过青菜开花的样子吗?

 

 

 

3、什么时候播种种子比较好? A 春天 30, 75%  

 B 天气变暖的时候(8,20%     C随便什么时候(0人)

 

 

4、怎样播种种子?     A直接播种下去 0    B先让种子浸胀 19,47 .5%  

C种在土的表层  12       D    放在温暖的地方(5人,12.5% 

 

 

 

5、凤仙花种子一般播种后过几天才能发芽? 

 A  13 9,22.5%      B 一星期(15,37 .5%  

      C 7天以上(6,15%     D不知道(3,7 .5% 

 

 

6、怎样才能让植物快一点成长? A多浇肥料(11,27 .5%    

B多浇水 5人,12.5%    C多晒太阳(23,57 .5% 

 

 

7、植物种下去后怎样浇水?  A一天浇一次 10,25%    B看土的潮湿程度(26 ,65%  C每天多浇水(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3 13:55:46编辑过]

TOP
16#

2008.2.27        (调一:即指作业本上的相关内容的调查结果 )

 

被调查对象:15人。调查方式:课堂前测;

不同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是不同的,但颜色是相同的。(选错一人。)6.67%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选错9人。)60%

 

1、分析过程:证明教材中可以不出现这句话,教师或教材采用讲授法授予,但到底有多少孩子理解?效果如何?

2、教学策略:提供宝石花叶片、杨柳枝条等材料,用形象的方法说明可以采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激发他们在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同时尝试着用根茎叶的方式来繁殖后代。

3、课堂后测如何设计?

课外愿意去认识并了解形形色色的种子吗?能收集各种不同的种子并在班级内展示吗?

 课外愿意去用不同的方式繁殖不同的植物吗?请写出你准备繁殖的植物的名称和方法。

TOP
17#

 

由于凤仙花还不宜播种,(温度最近徘徊于4__18摄氏度左右)所以,把温度单元提前插上)

2008.2.29      (调三:课堂上的发言整理)

一、上课前孩子们对温度计的了解情况:

用过温度计的人有?24人。

知道温度计的什么秘密?热的会升高,冷的会下降;还有体温计,还有会变色的温度计(在铅笔盒上)。

会读温度计的人有:0人。

二、观察温度计后孩子们的发现:(初始认识,未经老师启发式提问!)

1、          有红色东西。

2、          捧在手里(液柱)会升高,会下降;

3、          上面有刻度。

4、          升高很慢,下降很快(当时室温约15°C

……没有更多的发现了。

分析:第一次接触到温度计,观察时,肯定对动的内容感兴趣,对静的内容无法停留更多的观察时光;所以需要有目标启动:画一画,看谁画得像?观察时可以让孩子模拟画一画温度计,可能就会发出诸如“最高温度、每一刻度、摄氏度”等内容了。而且画一画后对下面的读和写也有帮助。

课堂上的提问改“看谁发现的秘密多?”为“温度计上有什么东西,哪些是你懂的?哪些是你产生的问题?”比较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6 16:51:24编辑过]

TOP
18#

2008.3.7(调一:作业本上的作业汇总情况)

调查对象:全班40,调查方式:课堂后测

温度与水的变化之一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摄氏度)————12人。

2、可以借助于(温度器)进行测量————3人。

3、读写温度计答案错误——22人。(特别是涉及到零下温度-5°C读错的更多,如15°C0°C25°C等。)

4、体温计中的每一个刻度表示(0.1°C)做错的有27人,答案诸如:度、1度等。(因为在课堂上没涉及到小刻度温度计,基本属于孩子的前概念)

 

温度与水的变化之二测量水的温度:

1、把热水倒在不加盖的杯中,半分钟后和3分钟后的温度是一样的。答案错误人数:18人。

2、把温水和烫手的热水放在同一张桌子上,不管过多久,它们的温度都不同。答案错误人数:16人。

3、一杯热水的温度开始是78°C,每隔1分钟下降2,如果实验室的温度是20°C,则1小时后水的温度是?,答错的人有13人,其答案有:12°C58°C80°C-5°C-40°C
            
-42°C-0°C等。

4、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水在变冷(19人);热量在减少(21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3 13:54:51编辑过]

TOP
19#

对以上作业错误情况的分析过程:

尽管上课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了一杯热水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冷下去,但最后会变得跟冷水一样。但从作业情况反馈来看,由于课堂上实验化费的时间比较多,孩子们对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充分的思考性感知,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对室温、对冷水温度、对具体的温度都缺乏必要的认知基础,所以上课后还是有47%左右的同学无法理解以上题目。

TOP
20#

温度与水的变化之三水结冰了:

课堂前测设计的提问内容:

1、          一杯冰的温度是?(-8°C-3°C-10°C-16°C
            
-40°C
                
-27°C-14°C
            
-25°C
……调查方式采用课堂举手回答,可能对其它孩子有影响。准备其余采用纸上回答。)

2、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

3、          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4、          水为什么会变成冰?

5、          水变成冰会发生哪些变化?

6、          冰是液体还是固体?

7、          冰是什么颜色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23 13:56:18编辑过]

TOP
21#

虔诚使者所做的这些测试非常好,是一种极好的研究方法,对教师认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趋势有很好的帮助。通过这样的测试,教师才能真正实施有效的教学。
TOP
22#

学习了,做的过程中的确会有问题,但把握了方向的话,是很有意义的

滴水穿石
TOP
23#

谢谢喻老师和李眼镜的鼓励.

以下是温度与水的变化之三水结冰了  的课堂前测答案:

1、      一杯冰的温度是?-8°C-3°C-10°C-16°C
                
-40°C
                    
-27°C-14°C
                
-25°C
……调查方式采用课堂举手问,可能对其它孩子有影响。准备其余采用纸上回答。

 

下课后我给学生一瓶碎冰,里面插入温度计:温度约在0°C下一点点(由于温度计本身的误差)下课放在讲台上请全班看一看读一读,然后再作调查得到以下答案(可能有部分同学还是没看):

 

纸上调查答案:

29°C20°C13°C12°C
                
10°C
3人)
                
3°C2人)、2°C0°C10人)、-0°C3人)-0.1°C2人)、-0.2°C2人)、
                
-0.3°C
-1°C5人)-2°C
                
-3°C2人)、
                
-10°C
2人)、-15°C -十°C
                
(共40人)

 

2、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成冰?

 10°C2人)、2°C1°C 0-7°C0°C9人)、-0°C-1°C2人)-2°C
                
-3°C-5°C-6°C
                
-10°C
-20°C0°C以下、
                
-1°C
以下、零下几度(7人)
                
零下几十°C
                
、冬天时、在天气很冷的时候(2人)、冷冻箱内(2人)、低温时、北极温度(共40人)

 

TOP
24#

3、          水是怎样变成冰的?

天气变冷,在很冷的情况下。

水的热量减少就会结冰。

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在水温很低的时候。

在冬天的时候。

 

是慢慢变成冰的。

先是水变冷,然后一点点结起来。

水结在一起。

越来越硬,最后变成冰。

先是水面结冰,再往下结,最后全部结冰。

水变成固体了。

 

4、          水为什么会变成冰?

因为天气变冷,因为温度很低。

因为水会变冷。

因为热量下降。因为热量会减少。因为温水的热量会散发。

因为冷到了零摄氏度以下。

冰是水的一类。

 

5、          水变成冰会发生哪些变化?

水会变得很滑。

会慢慢变硬。会结住。会变得很坚固。

不流动,硬。

先结上面,再结下面。

冰比水冷。

水会变冷,从液体变成固体。

温度会下降。

水会流到冰上。

水变成冰以后冰又会融化。

水越来越多,再融化。

有几块变白。

会变成冰水。

把冰放到热的地方会融化。

不知道。

 

6、          冰是液体还是固体?

是固体。

 

7、          冰是什么颜色的?

是透明的。(19人)

是透明色的。(1人)

是白色的。(9人)

是无色透明的。(3人)

是无色的。(6人)

是白色透明的。(2人)

 

TOP
25#

基于调查到的答案,上课时我这样处理:我提供给每组的冰块有透明和白色两种:

——————正常温度下水中溶解有空气,当水到零度以下时,空气便不再溶解在水分子中,看起来是白色,实际上是很微小的空气泡。这样来明辨如果冰块里面有空气形成了气泡,由于气泡的透光率和纯净的冰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颜色发白的冰。

什么温度下水开始结冰?我发给每个小组两支温度计,一支放在烧杯的冰堆里,另一支放在小试管的水中,然后每隔一定时间读出两支温度计的读数,放了盐后温度下降很快,虽然温度计的最低温度仅只5摄氏度,有的温度已经低到不能读出数来了,但是各小组还是搜集了这样一些数据:

看到结冰的温度有:

0°C(3组)、-1°C(2组)、-2°C(2组)、-3°C、-5°C(2组)

经过讨论思考,认为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0°C,温度越低,结冰越快。

TOP
26#

因为课堂前测与后测中发现孩子们对冰水温度的建构没有发展,原因在哪儿?

以下是我亲自在实验室“探究”后发现的现象:

——有温度计17支,分别测室温,最高温度测得是18°C,最低是竟然是13°C,数据相差整5°C,令人叹为观止!

另有温度计15支,分别测室温,有5支测得是15°C,有4支测得是16°C,有三支是16.2°C,另测得14°C13.2°C12.8°C各一支,数据各领风骚,都不能让你确定到底现在的室温是几°C?!

TOP
27#

 

 


3.13通过课堂实践后,再次对作业本的情况进行课堂后测发现孩子们仍然对冰水的温度、冰盐的温度、开始结冰的温度无法建构起必要的数据概念。


 


究其原因:


1、宁可相信事实(指的是数据),而不信老师讲的内容或教材内容(本来教材中也没有指出科学数据!!!!)


2、由于温度计的不标准加上测量时环境的影响,以及小组合作时的通病:不知道怎么读数,不知道如何达成确定的数据,不知道需要反思交流,也没有表格,也不记录,作业时凭印象填数据甚至于乱填。


3、策略:挑选数据尽量统一的温度计给不同的小组;先指导,再放手,需要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意识,进一步强调对数据的重复测定和及时记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3 8:53:59编辑过]

TOP
28#

 


3.15    三4冰融化了


课堂前测内容:(作业本P24)


一、猜测:同样的冰用手捂比放在冷水中更化得快些。


实验事实:还是放在冷水中更快些。


二、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


A 用火烤(5人) B  用手捂(8人)  C 放在0°C以下的地方(27人)


2、下列温度下,冰块融化得最快的是——


A  10°C(10人) B   50°C(0人)  C  90°C(30人)


3、融化冰块比赛时,每组都取一块大小相同的冰的原因是——


A  冰块不够(2人)  B 保证比赛公平(38人)C 要节约冰块(0人)


4、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叫——


A 融化(4人)        B 凝固(16人)       C   冷却(20人)


5、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是因为——


A 受热了(34人)       B 受冷了(3人)     C温度不变(3人)


6、冰块放在实验室桌上会融化的原因可能是——


A室内的温度高(31人) B冰块比较小(2人)C桌子产生了热(7人)




 


基于学生对热传递的迷茫,我首先开课前用握手的方法让同学互相感应热量的传递过程是:冷的会吸热,热的会放热(最后两只手差不多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3 8:54:49编辑过]

TOP
29#

 

3.22    三5水珠从哪里来     课堂前测:


 


冰块外的塑料袋中会出现小水珠,可能是什么原因?


——是袋里跑出来的(18人);是空气中来的(29人)


 


 


 


3.25    三5水珠从哪里来     课堂后测:(全班40人)


1、装着冰块的玻璃杯外壁会出现小水珠,可能是——


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36人)


选错4人:


2、冬季的某一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玻璃窗上出现的水珠可能是——教室里面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29人)


选错11人:


3、教室里的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有(29人)


选错11人: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9人);没有(2人)


4、水蒸气能变成水吗?——能(38人)选错2人:不能。


策略: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或看到更多的事实:如往玻璃片上哈气(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往热玻璃片上哈气的现象(没有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