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团结互助 携手成长——张家港市三叶草工作室研修专贴 [复制链接]

11#

都成立工作室啦,祝贺!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2#

以下是引用海风在2014-11-21 15:34:00的发言:
都成立工作室啦,祝贺!

我们是民间组织哇。

TOP
13#

 

                               《向着儿童出发》——参加1119日的市小学科学课堂研讨活动有感


——三叶草工作室成员 陈喜燕


      上午听了陆亚平老师执教的《光和影》以及夏炎老师执教的《弹簧》,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风格,但给我相似的感受是,两位老师都能向着儿童出发,力求让儿童能经历完整的科学实践活动,从中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


      首先,谈一谈陆老师的课,由于这个内容该校五年级的学生已经上过,因此陆老师选择了四年级的孩子来尝试研究。虽然只相差一个年级,但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考虑到这个因素,陆老师能够从儿童现实的基础出发,将教材上第一个内容关于影子的方向和角度的研究拆分开来,独立成两个小任务,降低了实验的难度,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研究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除此以外,本课一开始让学生玩手电筒找影子这个环节也十分巧妙,能够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自然地过渡到对影子各个特点的研究中。陆老师对于学生实践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关注也彰显了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的细致入微。例如,在学生研究影子的长短是否与光照射物体的角度有关时,老师出示了一个画了半圆的卡纸,帮助学生控制实验过程中光源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控制这个因素时简单易行。这些小的细节无不彰显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是向着儿童出发的。小的建议是这张卡纸还有些软,学生在使用时还存在着一些不便,后面可以加块板固定,这样学生操作起来更方便。


         接下来再说一下夏炎老师的课,《弹簧》一课是苏教版的课,但是与我们教科版关于测力计的内容联系较大。纵观整课,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成的研究活动,从玩拉力器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到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再到实验探究,发现规律,整个过程十分完整,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基于这样的理念,相应夏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教学的,因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的较好的科学素质和一些良好的习惯都是平时日积月累形成的。为主办学校的科学老师们点赞!有个小的建议是,当学生研究发现弹簧受到的力越大,拉伸越长后,教师提到出挂钩码的个数是否可以无限增加的问题,其实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弹簧的弹力是有一定范围的。这个环节,我在想是否可以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就尝试挂10个甚至更多。因为据说教师在课前试验过,实验中的弹簧是不能挂10个以上钩码的。而有的孩子在课外因为接触过相关内容,已经知道弹簧的弹力不是无限大的,可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只是在课堂上听到这个说法,未必真的认同。所以与其从老师的嘴里说出来,不如直接让孩子试一下。这样孩子们的感受会更加深刻,今后在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在这个方面就不用提醒了。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想法,有待商榷。



 


[此贴子已经被紫色鸢尾于2015-4-1 9:55:20编辑过]

TOP
14#

工作室,学习的壤土。
TOP
15#

祝贺三叶草工作室成立!


一群有思想有追求的科学人,一个有引领有实践的团队,必将在小学科学领域有一番作为!


 


三叶草的寓意很好,“趣理交映、走向儿童”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追求,至于“三动”应为:手动、脑动(心动)、口动更合适吧,口动就是学生把思维外显,通过语言表述、与他人对话,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参与集体的论证。

追求工作室:http://www.zhuiqiu.name
《科学播客》:http://www.kxboke.com
科学教师之家:http://www.kxboke.com/kxjszj
科学维客:http://www.kxboke.com/kxwiki
TOP
16#

   谢谢追求的建议。
TOP
17#

《声音的传播》听课评议


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薛 梦


    《声音的传播》是“声音”的第5课,本课是继学生已知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之后对于声音传播途径的认识,为下一步研究耳收听声音的过程奠定基础。听完范老师的一课,感受到她的精心、创新、匠心,感受颇多!


    一、教学要有取有舍。环节一:对“认识声波”的处理。教材首先利用图片和文字介绍的形式对音叉引起水的波动现象进行了展示,重点通过观察振动的音叉引起水面由中心向四周传播。但实际操作时,利用振动的音叉根本无法观察到以上现象,而声波的形式又无法通过肉眼亲身观察,如何突破呢?在范老师的课堂中,她直接舍弃了“观察振动物体与声波”,而采用知识迁移,从观察“石子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水波”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声波”,并以图片强化认识。教师并未一味拘泥于教材的呈现方式,而灵活变通地处理本课的难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环节二:对“比较不同材料中声音的传播效果”的处理。教材中呈现的材料长度均为1米长的“米尺、铝箔尺、棉线、尼龙绳”,比较声音在这些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效果。在我看来,既然保证了长度一致,那么公平起见,控制的变量不应该包括“宽度、厚度”?这样的对比实验才更能说明问题。但实际生活中,要想找到长度、宽度、厚度均一致的四种尺,谈何容易。而在范老师的课堂中,她直接出示了长度一致的“木尺、铝尺、纸尺、布尺”,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后进行实验。最终课堂上学生的听声结果并没有获得一致认识,而教师也并未强调定要出一个一致结论。而在这一探究过程中,教师注意所选取材料的质地却别,保证了学生能够获得一致发现:不同物体的传声效果是不同的。我想舍弃了所谓一致的结果,但获得了更为科学的认识,这样的有取有舍不更能体现出我们教学的有效所在!


     二、教学要重组创新。环节一:对“声音的传播”的处理。教材设计中仅以玩土电话这一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声音的传播,而生活中我们能听到各种声音,这无形间就说明了声音是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此外在泳池中游泳时也能听到周围传来的声音、趴在课桌上敲击桌子的反面能清晰地听到声音,这些都似乎说明了声音可以通过各种介质进行传播。故此就“声音可以在不同介质中进行传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证实“声音可以在空气、水中的传播”,并结合后续“玩土电话”活动,重组教学,以亲历活动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环节二:对“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处理。当学生认识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后,教材最后设计了认识“真空不能传声”,再次巩固认识。而在范老师的教学中,她进行了重组,学生作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假设后,如何验证呢?学生即提出“没有空气看看声音能否传播”,此时将“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作为验证性实验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再次证明“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可谓一箭双雕。但是,此处我在想:当学生认识到声音可以在各种介质中传播后,是不是应该再次结合“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反过来组织学生再次认识:声音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


     总之,范老师能将我自觉很有难度的一课以自身不断的思考,通过精心设计、创新重组、匠心独运的取舍呈现出这样一堂体有思考的课,着实不易!学习


[此贴子已经被紫色鸢尾于2014-11-24 12:27:57编辑过]

TOP
18#

这样的工作室可以培养一批人。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19#

还科学课堂以“科学味”


——《声音的传播》听课有感


张家港市城北小学  姚海萍


一直没有任教过四年级,对四年级的科学教材,缺乏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更缺少深刻的思考。这次,范老师的课,给了我学习的机会。


本课是《声音》单元的第五课,让学生认识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为了让学生对声音的传播途径有更直观的认识,范老师注重在材料的选取上,更注重有科学味。一堂课,既有常规的实验材料,更有演示用的自制教具。范老师出示的黄老师制作的自制教具,让学生用眼睛、用耳朵观察和体验到“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直观的感受,让孩子的印象更深刻。在分组实验比较几种材料做的米尺的传播声音的效果时,范老师摒弃了教材中的“不科学”因素,对实验材料进行了重组和改进。教材中出示的材料是,木质材料的米尺,其他的三种材料选择的是铝箔条、棉线、尼龙绳。几种材料,除了长度都是1米之外,其他条件都不相同。这些实验材料的对比,本身就缺乏科学味。本堂课,范老师出示了长度、宽度完全相同的木尺、铝尺、布尺、纸尺,学生分组实验,比较四种材料的尺子传声效果的差异。材料的精益求精,让孩子感受科学的严谨。不得不承认,如果让我来准备本课的材料,我肯定做不到像范老师这么细致。


材料准备的科学味之外,范老师的课堂用语,更让我体会到她的科学味。本课教学中,她很注重学习的渐进性。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一句话的语言如何组织,范老师都经过了仔细的斟酌。如“声音除了可以在空气这种气体中传播之外,还可以在其他物体中传播吗?”有效区分了空气和气体两个概念的不同,彰显了两者的相容之处。再如“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要干什么呢?”一个紧追一个的问题,将孩子的思维引向深入,对实验细节的指导更到位。


《声音的传播》一课,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思维灵动,一堂科学课,让我们品出了浓浓的科学味。

TOP
20#

以下是引用三江侠在2014-11-24 14:14:00的发言:
这样的工作室可以培养一批人。

    我们是不拘形式,没有硬性任务,而是扎扎实实地开展一些研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