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是怎样传递的》课堂实录
执教者:回澜小学 周晓芸
整理者:城东小学 陆祝林
宁围一小 徐玉红
前测(3分钟)
导入(3分钟)
T:完成的小组把练习题传上来。
T:今天老师这有一根铜棒,先请同学来摸一摸。
S1:十分冰冷。
S2:十分凉快。
S3:非常冷。
T:如果我把冷的铜棒浸入热水中,你觉得铜棒的上端会怎样呢?我们等待一会。
T:请刚才摸过铜棒的同学来摸摸看。
S1:稍微有点温热了。
S2:已经稍微有点变热了。
S3:现在已经变热了。
T:那么冷的铜棒浸入热水中,为什么会变热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下。
探究(17分钟实验前讨论+12分钟实验时间)
T:刚才几位同学摸了铜棒,发现铜棒变热了,那么你能画出一端的热是从哪来的吗?
T: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
T:谁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S:我发现热量是从杯子里传到铜棒的顶端。
T:你为什么把箭头画到铜棒里面?
S:因为热是从里面传递的。
T:请你来说说。
S:我也认为热是从杯子里传递到铜棒上的。
T:那你为什么把箭头画到外面呢?
S:我觉得是沿着铜棒的外壁传上去的。
T:我再请女同学来说说,你说。
S:水的热量先传到底部,再从底部传到顶部。
T:刚才有同学说热从铜棒里面传递的,也有同学说热从水里面传到铜棒底部,再传到顶部,那么究竟热在铜棒上是如何传递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热是怎样传递的。
T: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感受了热的传递?
S:手摸
T:但是我们没有亲眼看到热的传递,今天我们就要来亲眼看一下热是如何传递的过程。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让大家看到热传递的过程?
T:这是一根铜棒,等下我们就要来看一下铜棒上热的传递,用什么给铜棒加热?
S:用酒精灯。
T:更安全的?
S:蜡烛。
T:用什么点燃?
S:火柴。
T:火柴还有别的妙用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我有火柴棒和凡士林(教师演示火柴粘到凡士林上),你看到了什么?凡士林还有一个功能:遇到热会融化。我还给大家提供两种材料:尺子和秒表。你能用这些材料如何设计实验?把你设计的方法画在记录单上,画的时候把火柴编号,用箭头表示热在铜棒上师如何传递的。我把记录单发给大家,每位同学来画一下。
T:请同学上来来说说看你是如何设计小实验的?
S:我觉得蜡烛如果放在这里,因为我觉得热是从这里到这里,1号的蜡烛会先掉下来,然后是2号,3号,4号。
T:好的,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同学是怎么样画的。
T:我们来比较一下,大家看一下,2位同学哪位设计的更科学?
S:我觉得第二个更科学。
T: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一位同学的方案。
T:这两位同学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S:他们把蜡烛都放在中间。
T:哪个更科学?
S:我觉得第一个更科学。
T:为什么?
S1:因为蜡烛传递的方向不止是一边,放中间可以向左边和右边传递。
S2:因为第一个蜡烛更接近铜棒,可以更快的加热,第二个不够接近。
T:嗯,加热的时候要用外焰加热,还有吗?
S1:放太近了火柴可能会燃起来。
S2:第二种方法的话最后一根火柴掉的时间会加长。
T:这两种方法谁的更科学?
S:左边这个更科学。
T:右边那个会怎样?
S:左右火柴距离不平均。
T:对,如果要保持左右火柴距离平均我们可以借助什么?
S:尺子
T:好的,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控制距离。
T:那么实验时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
S:实验后不能直接触摸铜棒。
T:很好,因为铜棒加热后很烫,容易把手烫伤。还有吗?
S1:用火柴点燃后,要把火柴吹掉。
S2:要用外焰加热。
S3:火柴红色的一端不能靠近蜡烛,否则会燃烧起来。
T:那么蜡烛在加热铜棒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S:做实验的时候不能触摸蜡烛。
T:对,而且加热的位置要固定在一点,不能移动蜡烛。火柴棒之间的距离要均匀。我刚才看到一位同学在粘凡士林的时候是这样操作的,有什么问题?
S1:感觉不是很有规律。
S2:凡士林的大小不是很均匀。
S3:要不多不少,刚刚好才行。
T:嗯,凡士林要不多不少,要均匀,这是考验同学们水平的。刚才说的是一些实验的注意事项。同学们可以完善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完善好的小组可以来我这里来领取材料,小心的端下去。一边实验,一边完成记录单。
学生实验。
交流研讨(13分钟)
T:实验完成的小组,小组长吹灭蜡烛,把蜡烛放回原处。请同学们分享一下实验结果。你来
S:我发现离蜡烛最近的一根火柴是最先掉的。我们一共是三根火柴,第三根是最后掉的。
T:你觉得热从铜棒中是怎样传递?
S:如果热在左边就向右传递。
T:谁再来说说,还是请从一边加热的小组来说。
S:蜡烛从左边开始的话火柴往右边掉,在右边加热的话往左边掉。
T:那么蜡烛在的地方是温度。。。。。。
S:较高的地方。
T:那么你们觉得热是怎样传递的呢?
S:从较热的地方到较冷的地方。
T:我再请从中间加热的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带着记录单上来。
T:你们看到的现象是怎么样的?
S:先是1号火柴,再是2号,然后是3号,最后是4号火柴。
T:说明方向是怎么样的?
S:从中间传递到左右两边。
T:中间也就是燃烧的地方,所以也就是从热的部分到冷的部分。我们发现不管从哪边加热,热都是从热的地方传递到冷的地方。
T:刚才我看到有些同学用秒表记录火柴棒的掉落时间,谁来分享一下。
S:从右边加热,掉落的时间是36秒,第二根是91秒,相隔55秒,第三根是167秒,相隔76秒,第四根是341秒,相差174秒。
T:从这个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吗?
S:第一根掉落时间最短,最后一根最长。
T:这说明热传递有什么特点吗?
S:间隔的秒数越来越长。
T:说明热传递有什么特点?
S:从数据来看速度会越来越慢。
T:非常好,我们看到了热在传递的过程中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别的小组也符合这样的规律吗?
S:我们第一根是32秒,第二根是147秒,差115秒,第三根是184秒,相差37秒,第四395秒,相差211秒。
T:这组数据不一样了,你们觉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S:有的地方可能凡士林涂得太多了,有些地方凡士林可能少一点。
T:我再请一边加热的小组来说说看。
S:第一根27秒,第二根72秒,相差45秒,第三136秒,相差64秒,第四根254秒,差118秒。
T:我们看到这组同学也符合这个规律。
T: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问题,热是在铜棒里面还是外面传递的?
S:里面
T:有什么根据吗?
S:凡士林是在铜棒里面,后来它化掉了,说明热是从里面传递的。
T:你观察的非常仔细,有不同意见吗?
S:我认为是外面
T:理由是?
S:我们实验时凡士林涂在外面,是外面化掉的。
T:还有别的意见吗?
S:是外面和里面一起传递的。
T:刚才有的同学把凡士林涂在里面凡士林化了,有的同学把凡士林涂在外面凡士林也化了,最后大家总结出来了热是外面和里面一起传递的。
拓展延伸(9分钟)
T:刚才我们研究了铜棒在里面的传递,如果是在一个金属圆盘上,热又是怎么样传递的呢?
T:有2个圆盘,一个从圆盘中心加热,一个从边上加热,谁来画一画
2学生上台画
T:刚才两位同学这这样猜测的,我们来亲眼看一看。
教师演示用蜡烛加热圆盘
T: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S:从四面八方传递的。
T:我们再来看一看在圆盘的边缘加热是怎样的呢?
教师演示
T:看到了什么现象?
S:就是从一端到另一端。
T:从那一端到那一端?
S:从加热的一端到冷的一端。
T:圆盘冷下来你看到了什么?
S:热在消退。
T:有在进行热传递吗?
S1:有
S2:没有
T: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热传导的现象有很多,摸摸我们的凳子看?
S:上课前是冷的,后来同学把热传递给了凳子。
T: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没有用蜡烛给凳子加热,你觉得热传递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S1:只要在有热源的情况下就可以加热。
S2:只要在有温度差异的两个物体中就可以加热。
T: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能举举例子吗?
S:偶尔烧菜,铁的锅铲会变热。
T:还有吗?
S1:喝汤的铁勺放入汤中过一会会变热。
S2:烧水的时候本来水是冷的,后来就变热了。
T: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但是我们生活中有些现象不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热传递,欲知后事如何,详见课后资料。
后测(3分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5-23 16:05:5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