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风信子——金华培训活动点滴 [复制链接]

61#

补记:


     10月25日是我们组自开班来最忙碌的一天,因为受前一天傍晚,王校布置的任务使然,咱们小组四人合作一晚到近一点,一早就开始准备各种资料,风风火火、马不停蹄的,一直到下午一点四十六分,晓晓对着孩子们说下课了,我们的心才算稍作停顿。


      上课的内容是六上第四单元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以前没有认真关注过这样一堂课该怎么上,忽然作为研讨课,有点恍惚,所幸组里有沈主任和朱组长,许多难题,一一攻克,至于这份教学设计嘛,共同产物,不便在这里摆弄。


      下面附上我的反思吧: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62#

 

          磨课,想说爱你并不简单


                            ——省学科带头人培训活动侧记  


第二小组:(此处省略)


【事件】


按照培训计划,十月二十四日下午是金华婺城小学的王伟文校长的关于课例研究方面的讲座,大伙儿依旧认真的参与听课学习中。不料,下午四点,王校结束讲课,转而出示一张PPT,布置接下来几天的工作,大伙儿一下子傻眼了。因为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分组讨论教材,备课;25日上午进行前概念调查设计和一、二两组代表说课,进行前测;下午,一二两组老师代表上课,后测;并把上课过程拍成视频,进行反思、点评、辩课;29号三四组老师重上该课……后面的不用去关注了,因为我们是第二小组。


接着,组长手里拿到了上课内容——六上第四单元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大伙儿一看题目,又一下子陷入大脑空白中……


再接下来,就是我们紧张的、激烈的、严谨的、精彩的,前所未有的磨课过程了。


 


【回放】


回顾一:时间以“时”计


 


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时间安排吧:


下午四点半,小组成员坐在一起,茫然的互望着,思忖着,时间从指缝中流走了,到五点,半小时过去,貌似没有一点头绪理出来,还在商量着由谁来演绎课堂,无果中。


五点到六点,晚饭时间,除去不算。


六点,小组成员集中在405,开始长达五个半小时的磨课研讨,到晚上十一点半解散。留下课堂教学实施者晓晓同学独自消化、内化。


第二天上午,九点十分到婺城小学,听王校解读六上第四单元知识结构,十点结束;(这不是我们的磨课时间,除去不算;)十点到十二点,我们分头准备材料,制作教具,说课、前测等,一直到十二点五十分,孩子们坐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暂停奔走,开始观察课堂!


仔细计算一下时间,我们满打满算,仅仅用了八个小时的磨课时间,演绎出一堂不算完美,但很精彩的课堂,前所未有! 


回顾二:团队共同体


 


王校说,课例研究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一个团队的共同体。我们在本次的活动中,将这一理念精彩诠释。


回放:第一天晚上,我们先静坐下来,分析教材,理清脉络,然后共同商讨、设计、教学方案,定下大致框架,已近十点了吧。然后组内分工:


我们组最年轻的晓晓同学负责最后的教学实施,用她的话说,叫“被迫成长”,于是,一摊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就由晓晓同学去消化了,她还要顶着从来没教过五六年级的经验空白,去掌控去把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晓晓接受了挑战;


我们的朱组长和沈同学专攻教具制作,宾馆楼上楼下搜索遍,很晚了,还跑出宾馆,去超市买来吸管、台历纸等做模型,可是实验许久,不满意,继续寻找和实验……估计一晚上都没睡踏实,因为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又在找各种材料实验了……一直到上课时间,两人还在不停的实验,不停的调试中,……这其间的辛苦和执着我们有目共睹并深深敬佩着!


我们还有一位被晓晓亲切的叫姐的杨同学,分工负责课件的制作、材料的整理准备等。赶去远离学校的小镇上彩色打印材料,仔细的一个个剪好、装好,一张一张的检查实验报告单,一步步的协助晓晓备课、课前准备、预设一切可能的情况,及时做好防范等,总之就是做好一些总务后勤吧!


一个小小的团队,在这一个晚上和一个半天里,拧成了一股绳,精诚合作,全力以赴,令人羡慕与感动!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63#

 

回顾三:抛砖引玉中


 


课堂四十分钟真的很快,从让孩子们认一认、摆一摆一些常见的生物入手,仅仅用了5分钟,就让孩子们进入了10分钟的小组内研讨,老师及时的指导,及时的分发不同的任务单,带领着孩子们自己开展研究活动,然后是用了23分钟让孩子们开展班级内的深入探究活动,最后留下3分钟进行课堂的拓展和延伸。这样的设计是对教材的大胆整合,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勇敢尝试。尽管不够完美,但其间绽放的精彩足以我们回味:


 


【镜头一】“你自己邀请同学对你提提意见或者补充吧”


都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孩子,可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主控权依然强势,“霸占课堂”“霸占话语权”的现象依然普遍。今天的课堂让我们悟到了“放手”的魅力。陈老师让孩子代表自己小组来向全班交流之后,对着这个站在讲台前的孩子说:“接下来,你自己邀请同学对你们的报告单提提意见或者有什么补充吧。”于是,孩子就很自然的开始了那原本是老师的角色。不得不说,婺城小学的孩子们真棒,也足以反馈出一直引领孩子们成长的老师们是多么的优秀。有了第一组孩子的导向,第二组,第三组的孩子代表上来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要求自己的同伴们提意见,孩子们之间会开展辩驳,会互相道谢……这种氛围真是太和谐了。


【镜头二】“下面请我们的沈老师和朱老师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这句话又一次被诠释了。


当孩子们提到鱼的身体成流线型可以减小阻力,让鱼儿游得更快时,老师让孩子尝试着设计模拟实验来证明,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后,老师一转话语:“跟我一起来的老师,萧山的沈老师和来自湖州的朱老师,正在做这样的模拟实验,下面我们请他们来给咱们演示一下吧。”接着,就是咱们的两位“助教”上场演示了。这不仅是一次演示,更是一次新型上课模式的尝试。科学课堂以探究为主,这就需要许多有结构的材料支撑,而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说,每节课都要精心准备谈何容易,如果我们也有助教,也有实验员,是不是就可以将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让我们的孩子发展得更加优秀呢?今天,两位老师的上场,已在无形中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当那两艘“小船”悄然“驶出”时,仅仅两秒钟而已,可教学效果已跃然眼前,无需言喻,更是引起了全体听课者们由衷的掌声响起。我们自己知道,为了这次成功,为了这短短的两秒,凝聚着多少付出!当然,这点睛之笔也让我们深深感受:付出是值得的,享受这探究的过程是幸福的!


【镜头三】 “我不告诉你”


在课堂上,老师的一句小小玩笑话,一个小小的动作,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瞧,今天的课堂上,当那个小男孩在沈老师的悄悄鼓动下,轻轻的把那两艘“小船”平放入水,菱形小船明显的比方形小船行得远,“船尾”洒下两道红色痕迹……即刻,有孩子问:“老师,那船是怎么做的?” 老师幽默的来了句:“我,不告诉你!”不是老师不知道,而是老师在传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让孩子追求探究的过程,而非纯粹的追求最后的结果。


 


当然,由于时间的仓促,由于没有试教,由于没有深入细致的打磨,由于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等等许多原因,课后,留给我们的思考无限,遗憾许多:


【遗憾一】没有让报告单最优化的遗憾


四组报告单可以说是本堂课的精彩之一,其中在设计报告单时,我们还特意将层次性隐含其中,一、二、三组是对生物某一方面的形态结构进行探究,相对简单,第四组是对鲫鱼和鸽子的身体结构进行分析,猜测其功能,相对开放,难度也较大。考虑到这一点,在准备报告单时,刻意为每一组都准备了第四组报告单,在保证前三组探究活动都至少有三组同学参与的情况下,让每一位孩子都对第四组探究活动有思考。然而,由于要临时加入模拟实验一环节,(最主要是模拟实验能否成功,是否能加,在上课前都还没有定论。)这实验什么时候加入,怎样介入,在老师上课前,我们都没有细细推敲,以至于在课堂上出现:对报告单四的交流只进行了两项,就介入了实验,实物展台被水槽占领,报告单搁置一旁,老师就把对剩下的探究内容也搁置了,没有展开,没有挖掘,没有呈现此报告单可能带来的最精彩环节,我们的遗憾之一!也是我们之后要改进的主要环节之一!


【遗憾二】语言组织不够细腻,教师介入不够有效的遗憾


还是那句话,由于时间的仓促,对于课堂提问,语言的组织没有细细琢磨,对于孩子们可能出现的反应预设不到位,导致教师提问的有效度降低。这是值得我们坐下来,仔细推敲的问题之一。


【遗憾三】没有很好的把握“深入与浅出”的遗憾


一堂课下来,似乎想教给孩子的太多,又似乎没有教给孩子什么东西,总感觉浮在水面,没有好好的潜下去。这或许就是咱们与大师的区别吧。那些大师们,看似蜻蜓点水,但是往往就已经把种子深深埋进孩子心里,我们要提升的,我们所缺乏的就是大师们那种张弛有度,胸有成竹的气魄。我们必须潜下心来学习!


遗憾很多,留待细细品味中。


 


【结语】


     如此的磨课经历,让人难忘,不得不说,想说爱你并不简单!


但我们只是抛砖引玉中,期待后续,待山花烂漫、炫丽绽放时,希望我们可以同声:磨课,想说爱你并不难!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64#

10月27日


     今天是周六,但我们依旧上课听课。


     介绍今天的授课导师: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的陈秉初教授。


     主讲内容:科学教学评价


     一天听下来,有许多收获,但又似乎倒不出来,毕竟理论的东西,到需要用时可能还会冒点出来,但此刻让我记录一些,似乎脑子又一片空白了。翻翻笔记本,还是敲上一些文字吧:(纯理论的,或者说老师在PPT里有的,我就不记录了,现记录的是老师口中说的,可以引起思考的一些东东:)


     举例一:前不久,钓鱼岛事件引起的许多游行,老师们担心浙师大学生也参与,会引起交通等混乱,于是,全院老师出动,预防守候,结果到晚上九点,无动静。开始起疑,于是调查怎么回事?结果在其中一学院一调查,发现居然有56%的女生,不知道钓鱼岛事件,更不知道为什么要游行啦……


     值得思考的问题啊!我们的这些学生怎么会这样呢?


     举例二:教孩子们写字——真,写十个。一孩子写对了前八个,后两个中间少了一横,老师批改时很认真,把最后两个圈起来,打个小小的×,然后要求孩子订正也就是重写十个……思考:已经有了80%的正确率,这是孩子不认识这个字造成的错误吗?应该不是吧,主要是孩子粗心马虎,那用重写这种带惩罚的方式对待,孩子乐意吗?教学有效吗?


     举例三:做父母的,无论多么忙碌,每天傍晚都要跟孩子聊聊天,尤其是三年级以下的孩子,问问他白天学了什么,有什么开心的事……这是在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这是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反思的习惯,这是科学的元认知训练!


     学习了,就应该尝试着去实践!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65#

辛苦了!
TOP
66#

科学课堂以探究为主,这就需要许多有结构的材料支撑,而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说,每节课都要精心准备谈何容易,如果我们也有助教,也有实验员,是不是就可以将课堂演绎得更加精彩,让我们的孩子发展得更加优秀呢?


这样的处理真的很新鲜哦!

TOP
67#

老师幽默的来了句:“我,不告诉你!”


好熟悉的一句“台词”啊

TOP
68#

介绍今天的授课导师: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的陈秉初教授。

     主讲内容:科学教学评价


 


精彩的讲座,可惜了!

TOP
69#

哈哈,再次谢谢杨姐及沈主任和组长,我们总算完成了一个任务了。呵呵
TOP
70#

今天刷了好几次,终于在睡觉前看到了杨姐这么长篇的感受,辛苦了!


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的伟大,虽然遗憾没有看到团队的作品(教案),但是从这些回放中看到了课堂上各种细节,,让我们大开眼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27 22:40:19编辑过]

TOP
71#

10月28日


    今天安排的是《小学科学创新活动指导》,是由金华市婺城区罗店中心小学的刘老师主讲。


    昨天一看到今天的培训主题,心里想着,应该不错,挺接近咱们的教育教学的。


   今天听下来,老实说,老师真的很用心很用心,很会动手动脑,讲台上满满一桌的创新实验作品,有许多与前几日赵特介绍的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有刘老师的独特之处。只可惜,只可惜,刘老师讲话声音轻,貌似自言自语,又是一个音调,我们听不大清楚,听着听着就听出小动作来了。貌似我真不是个好学的学生哦!


      大伙儿也因此深切理解了当学生的难处,也理解了如果自己的讲课也是这么无起伏,不吸引孩子的话,那么孩子们听得多累啊!幸好刘老师是个动手能力超强的人,估计他上课不用讲什么话,每天捣鼓一个小玩意儿就把学生给吸引住了,轻轻讲话足以上完课了吧!


     后来大伙儿又说,是不是咱们人太少了,又没有跟老师互动,激不起老师的讲课兴趣啊?


     总之,刘老师很用心,咱们不用心。


     最后,大伙儿到操场放飞水火箭,算是来了点劲头,问题也多了,研究也开始了!


     还有回家作业呢——做简易电动机模型。


     这不,做作业去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28 19:03:07编辑过]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2#

杨姐今天的学习体会,期待中!
TOP
73#

以下是引用流星在2012-10-28 18:59:00的发言:
杨姐今天的学习体会,期待中!

好了,好了,看吧


要不要PPT?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4#

要——那是必须的!


 

TOP
75#

再次学习中!
TOP
76#

   10月29日


   《感动与钦佩并存》


    写下这个题目,是发自内心的,源于今天老师们展现的课堂精彩和教学智慧,品味中,容我细细道来:


    记得24号傍晚接到王校的作业——设计并执教六上第四单元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咋看一眼,老实说,脑子里啥想法都没有,貌似自己以前从没上过这课似的,也就是说,没有好好去研究过,也没有听过此节课,反正就是没什么印象啦,就是照着教材讲过就是了。现在乍一来,要在这种情况下上课,感觉无从下手啊。然后,25号是我们组上课,今天是其他三个组代表上课,同课异构,精彩纷呈。


     让我惊讶之一:模拟实验


     本课中有一模拟实验,放在平时,我的感觉和我的一般教学策略,这个模拟鱼的形体的实验一定是被我省略的,顶多讲讲方案,自己回去试。(至于到底回去试不试,我就不知道了。)然那天王校说,很希望课堂上试一试,说不定就是一亮点,我们组的沈同学也坚持用,于是啊,辛苦他和组长连夜寻找材料,尝试千百次,终于在课堂上成功演示(第一次不成功,第二次才成功的。)这一点上次总结时已细细提过,老师的钻研是让我感动的。


     看看我们那次的实验器材吧:


   


     这是用两泡沫板切出的两模型,一个流线型,一个方形,量过尺寸,计算过是同体积的。后端粘一吸管,吹上一点红水笔笔芯(油墨),放在微热的水面,同时放手,可见到,流线型的先到终点。当时这一实验的成功引发了所有在场老师和孩子们的掌声。当时,我就在想:真是聪明啊,这么短的时间,尝试了那么多次,终于为了这一秒,成功了!感动至极!


     而今天,又一个新模型让我惊讶和感动了。


     先来看看实验器材:
 




     这是第三组的老师们的杰作:用白萝卜切应该是削成一个纺锤形,一个长方体型(也有的是其他形状),一头钻进一回形针,连上钓鱼线,线的另一头挂上两个回形针,然后放在水槽中,让孩子们回忆起小缆车的实验,于是,开始两“萝卜”比赛,看谁先到终点。这实验孩子很容易操作,效果非常明显……我真的,真的又一次被老师们的智慧折服了!太精彩,太巧妙了!


    (这是感动之一,等会续感动之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29 19:25:00编辑过]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7#

《续》


    感动和惊讶之二:实物进课堂


    一大早,大家等在宾馆大厅,商量着怎么去上课学校,因为天下雨了。看到第四组两老师手里拿着一盒子下来,绿绿的,仔细一看,一盒的浮萍,小小的,浮着、粘着的都有,还有小蚜虫许多……不用问,我知道,今天的课堂上要用的,讲植物的根,但是马上一想,问:浮萍用实物,那么草根和玉米呢?随即有老师回答我:呶,这是小草,门口有玉米。我马上搜寻,哦,真的,门口的墙角靠着许多玉米秆呢,连根的,挺大个。瞬间,我又被感动了,老师们真是有心啊,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白天还要上课的情况下,打哪去找来浮萍和那么多新鲜的玉米秆呢?一定是昨天下午,他们组的那两男老师跑了很多地方吧……为了课堂,我们老师真是不遗余力啊!


      再看课堂上,孩子们因为有实物可研究,浮萍小小的,浮在水面,根极细,而小草呢,也不大,但相比浮萍可大多了,根也明显大些,长一些了,玉米秆是最大个的,一个小组一根,那粗大的支撑根太明显了,孩子们可以视觉、触觉一齐上,这,这远比那图片的说服力强多了,强上几倍已无法比拟。又一次感慨了。


      于是,我也在想,要是仙人掌的针刺、松树的针形叶、芭蕉叶也拿来,鲫鱼、鸽子也呈现实物,那孩子们的视觉、触觉冲击还能有语言形容!难以想象的精彩课堂啊!


      教学就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


     看,这是我课堂拍到的最后一组同学,也是最小的一根玉米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29 19:42:47编辑过]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8#

其实我的感动还有很多啦,大脑处于激烈的思维碰撞中,这也想表达,那也想阐述,都有点语无伦次,不知从何下笔了,只是身体处于疲劳之极状态,还是暂停一会吧,好好整理一下思绪,后天还有辨评课的时间,想好了再写吧。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9#

杨姐的描述很精彩到位,如身临其境,谢谢学习了!
TOP
80#

 

1030


    继续聆听金华曙光小学张校的讲座,继续悟道中……


    今天细细品读两节课,课题都是《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


    第一节课:0911月上,四年级


    课的大致框架:


     出示三杯无色透明液体,简单观察后,说,老师会变魔术,想看吗?给十秒鼓掌。


     然后教师告诉,第一杯是小苏打溶液,第三杯是白醋,接着,把第一杯倒一点到第二杯,变紫色,又把变成紫色的液体倒一点到第三杯,依然无色。第二杯是什么,老师说:不知道!


     接着,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怎样?学生领材料自己试。试完,说现象,引导是气体,猜测是什么气体。出示PPT,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特征,用火柴试,说明产生的气体不支持燃烧。用一瓶矿泉水引导,倒水会占据空间,会往杯底,然后来倒产生的气体,发现比空气重,可以倒。这时,学生说是二氧化碳。老师接着出示其他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的气体,学生困惑了,老师说:到底产生什么气体,不知道!


      然后,老师话锋一转,剩下的是白醋吗?怎样制取一杯没有小苏打也没有白醋的液体?给了很多空杯子,还有白醋、小苏打,活动了近15分钟吧,最后,到底怎么制取,很简单,我告诉你们的*老师了,现在问我,我不知道,不告诉你!


     下课了,问孩子们,今天上课学了什么?学了三个不知道,这就是科学课,快乐的科学课!(掌声)


     第二节课:113月,六年级


     课的大致框架:


     先观察白醋,一句话概括特征;观察小苏打,一句话概括。


     混合,观察并记录看到的现象。学生完成一张记录,贴到黑板上,随即领回第二张,讨论:不冒泡以后,杯中还有什么?学生领回记录单,继续研究。


     交流,老师读了三张记录单一,得出混合后发现气泡,产生气体。


     讨论第二张记录单,追问,剩下的液体是白醋?怎样证明?剩下的白色粉末是小苏打吗?怎样证明?小组领白醋和小苏打,继续研究,记录。交流。


     揭示化学变化。


     还有什么问题?回去可以怎么做?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1#

(续上)


    张校还有一次是11年四月上的这课,没给我们看,我们很期待,但是张校就是这样,处处设悬念,吸引着我们探秘,可惜到今天结束,还是没给我们看。


     第一节课是张校三年前的,给我们看视频已经有一周了,但是带来的思维冲击很大,恍如昨日刚看过,那三个不知道太震撼了。张校那时,想传达的是一种理念,是借班上课,在四年级上的,让孩子喜欢科学,爱上科学,这三个不知道的深度不可估量。而今天呈现给我们的是去年上的同一课,在六年级上,张校传达的是怎样做好一个科学探究活动,抓住一句话,编制一堂课。挖掘一英尺宽,一英里深


     细细品张校的课,高,深,不愧大师也!


     我们的组长总结性发言:大师悟的是,我们悟的是,术没有上升到道,非大师是也!


     (随记  2012.10.30.2240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2#

我们悟的是,术没有上升到道,非大师是也!


呵呵!看杨姐现在说话有模有样了哦|!我这个后进生要多多关照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31 23:58:28编辑过]

TOP
83#

这样的培训真的非常有实效!光是听听就很有感觉了!真想亲手试试!姐姐还要继续把精彩呈现啊!


另:一个人在外,对自己一定要好!保重!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84#

以下是引用流星在2012-10-31 20:33:00的发言:

我们悟的是,术没有上升到道,非大师是也!


呵呵!看张姐现在说话有模有样了哦|!我这个后进生要多多关照下!


小马,你今天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怎么在我坐了那么久,居然给我改姓了?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5#

以下是引用影随心动在2012-10-31 21:25:00的发言:

这样的培训真的非常有实效!光是听听就很有感觉了!真想亲手试试!姐姐还要继续把精彩呈现啊!


另:一个人在外,对自己一定要好!保重!


呵呵,谢谢影动小妹的关心。现在也已经有点适应这里的生活了,只是每晚还是习惯性的写点。否则就越来越懒了。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6#

    10月31日


     先记录今天的学校安排:上午,四个组进行课后反思交流,然后是王校的总结发言。本想对后三堂课选取某一片段进行研讨的,可惜王校讲好已经十一点半了。下午安排小组撰写课例研究报告。四点集合拍集体照,晚上学院会餐。


     对于这次的课例研究活动,大伙儿做下来,感觉还是很不错的,收获很大,也一致觉得这样做一次,咱们回去也可以尝试,实在,可行,有效!


     我也在前几天的课例研修中写过我自己的反思,小组的反思稿是我先起的第一稿,三千多字,然后是组长修改,沈同学修改,晓晓修改,我再修改,到今天向大家汇报时已经是第五稿了,字数也上升到五千多,特别是沈主任修改之后,文章质量发生质的飞跃,佩服啊!


     对于其他三个组的课例,我前面也写过两点了,感动与钦佩啊。今天还想补充两点:


     学习三:助学单的介入


      两个组在课堂上引入了一种叫助学单的形式,也就是在学生交流、讨论关于鱼和鸽子的形态结构时,有困难时,老师及时的给予一张助学单,助学单上是引导孩子们怎样去观察思考的提示,再过一会儿,老师又给小组提供一张资料单,主要内容是关于鱼和鸽子的内部结构介绍……这种形式将学生的探究深入了,而且不打断孩子们的活动,悄悄介入,形式简单,效果明显优化,值得学习和借鉴。


     学习四:课前谈话


     几乎每一个老师面对公开课,面对借班上课,都会有一段课前谈话。这个短短几分钟,利用的好,为教学服务,利用不好,就显得语无伦次,没有重点。


     第三组的老师们设计的课前谈话让我们一下子就领悟到其用心和用意,很好,学习,也借鉴:猜猜它是什么?即出示PPT,只有一种生物最特殊的一部分图片,让孩子猜名称,然后逐步揭秘。无形中,帮孩子们关注到了生物的特殊形态结构,复习旧知,激起兴趣……可谓一举多得啊!


     引用某大师的话:


     老师的作用——铺垫。铺即怎样搭桥;垫即怎样当垫脚石。


     课例研究中……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7#

11月1日


  偷得浮生半日闲,上午本安排去实践学校的,结果因为跟导师都见过面了,上午就派组长去踩点了,咱们就窝房间睡觉,聊天……难得之极啊!来这里就没有睡过一个懒觉。只可惜,宾馆后面在拆房子,一锤一锤的,貌似就砸在头顶,搅了大伙儿的好梦啊!


     下午听蔡教授的关于课题的讲评。这里不想阐述,因为我们的课题方案拿上去,在蔡教授那里貌似都不合格,太高深,咱不懂啊!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88#

我左等右盼,终于新鲜出炉了,先第一个占下沙发!学习学习!

TOP
89#

三:助学单的介入

      两个组在课堂上引入了一种叫助学单的形式,也就是在学生交流、讨论关于鱼和鸽子的形态结构时,有困难时,老师及时的给予一张助学单,助学单上是引导孩子们怎样去观察思考的提示,再过一会儿,老师又给小组提供一张资料单,主要内容是关于鱼和鸽子的内部结构介绍……这种形式将学生的探究深入了,而且不打断孩子们的活动,悄悄介入,形式简单,效果明显优化,值得学习和借鉴。


 


 


很新鲜,也很喜欢。想知道助学单的设计。


 


 老师的作用——铺垫。铺即怎样搭桥;垫即怎样当垫脚石。


 


这个我懂,我还写了一篇这样的小论文。喜欢你点滴记录,既能共鸣,也能学习,还能回忆。

轻倚在时光的门口,用一支素笔,轻描淡写,穿越四季。。。
TOP
90#

助学单——听上去很美好,实际(或许)只能在公开课上用用吧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