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洁莹《地球的表面》公开课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21#

既佩服赵老师,也佩服赵老师的师傅。有这样的师傅带,有这样的磨课,赵老师的进步一定很大。而且师徒共同学习,都会有不小的收获。
TOP
22#

赵老师的用心,团队的强大,才会有你们这么优秀的科学教师,棒棒哒!
TOP
23#

看到赵老师几次磨课的经历,深感敬佩。请问赵老师能不能把你的教学设计及课件等相关资料共享一下啊!
TOP
24#

     赵老师的磨课经历敢于自我否定,大胆改动,很好!有闯劲!这个课又是很难上的一课,要把看似简单的概念教给学生,又没有很好的材料支持,也没有条件到实地观察,学生很难建构起地形的概念,很多时候是学生听教师的介绍讲解。这样的课怎么定位,可以研究出一种模式,比如资料探究法。这节课主要通过有结构的资料让学生进行探究。这个资料可以文字,也可以是视频(本课应该以视频为主)。
     另外,这节课是新教材的培训,应该以教材的设计为主进行设计,自己修改的幅度不宜太大。这样便于其他教师能按课本施教。
      吃透教材是在上这类课(新教材培训)的基本定位。在这节课中,你采用了由近到远的(先上虞后全国)一种思路,原因可能是上虞是我们自己熟悉的,错了,从地形的角度上讲,学生都是陌生的。教材中采用宏观到微观的方式,教材的安排一定有道理。在观察上就呈现递进式,分层次。更能让学生对地形地貌形成概念。教材中探索1和2(1)主要形成地形的概念(比较宏观,学生讲的凹凸不平,你追问一下,地形就出来了。“你说的凹凸不平是什么意思呢?”“哪里凹?哪里凸呢?”“凸的地方都一样吗?”……)而2(2)主要建立起地貌的概念(相对而言,学生对地貌比较熟悉,这是本节课研究起点)。教材中的5个地貌是代表性的,它的指向是研讨中的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哪些?介绍好课本中的五张地貌图非常重要,这是有结构的。可以通过丰富的视频资料像学生展示,视频展示到什么程度——比如可以把一个地貌的一千年的变化展示出来——是你要重点思考的。
    至于你说的白鹭小姐姐之类的串联,都是细枝末节,视每人的上课风格而言,就5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认为根本没有必要。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21-10-09 09:04:16
TOP
25#

回复 24楼wubin98146的帖子

感谢吴老师的指导,这节课需要老师提供丰富的视频、图片资源,那么怎么样有逻辑的呈现资源,或者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联系实际,或者阅读了解地形、地貌,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TOP
26#

优秀的课例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熬”出来的。
TOP
27#

三次阅读单的改进一次比一次用心,学习了。
TOP
28#

很棒的教学思路,相信付出终会有回报的
TOP
29#

感谢分享,马上要上这节课,确实要让孩子很好的理解这些还是有点难的。看了新课标,五种地形变成初中需要理解的地形了,小学没了这个要求,那么这一节课的重点该放前面主要地形的认识还是地形地貌形成原因的探讨有点琢磨不透了。
TOP
30#

向赵老师学习。感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