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葫芦的工作点滴 [复制链接]

31#

这课上过多次了,但老师这样来设计让我学习了
TOP
32#

回复 30楼罗海军的帖子

我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方法,认为对自己教学会有用,就借着这个平台记录下来了
TOP
33#

一年级,答非所问是个大问题。

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知道的植物第一环节: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学生回答集中在“花、树、草”相关的内容中,说到植物的某个部分来代表整棵植物的较多,对于其他蔬菜类的植物涉及到较少。
第二环节: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
学生的观察还是不够仔细,大的、明显的能够找到,水面上的个别学生能发现,水中的、石头上的学生基本不能发现,观察不仔细,对于水生植物学生指导的很少。
第三环节:塑料花是植物吗?
课上我问了两个问题,塑料花是植物吗?你的理由?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是直接说自己想说的,根本不理会问题有几个。经过几次提醒后会有所改善。植物的特点他们也说不上来几个,只有一个学生说到了“植物会从土里钻出来,越长越大”,这就是植物会生长的特点。农村孩子的思考能力有限。
学生语录:
萝卜是植物吗?不是。因为它能吃。
塑料花是植物吗?是,因为它也有根、叶、花。
植物都有叶子,你同意吗?不同意,塑料花也有叶子,但它是假的,不是植物。
兔子是植物?不是,因为有耳朵、有毛、会动。
塑料花是植物吗?不是,因为它不香,真花闻起来是香的。
最后编辑胡璐佳 最后编辑于 2017-09-17 12:36:20
TOP
34#

一起前行
TOP
35#

为什么我的萝卜3天后发臭了?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有种一棵植物的活动,把萝卜放在容器中放入一些水进行培养,观察其生长变化。
这个萝卜是我9月1日去买来,14日放入瓶中养起来的,结果16号去看的时候发现水变得很浑,水面上还有些泡泡,一股恶臭迎面而来,萝卜表面有些地方软软的,一摸都凹进去了一个个小洞。
为什么我的萝卜会变丑,会腐烂?其中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知道其他人在做实验时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个实验放在这课看植物的生长情况的话是不是就不合理了?
TOP
36#

2018年了,去年开的帖,但是没能坚持经常更新,有客观原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没能坚持下来,现在,想捡起来,把它好好做下去,希望自己能坚持,一段时间下来,形成习惯就好了。虽然我关注论坛的时间并不是很久,但是我觉得从去年到今年,我上论坛的时间变多了,在这个平台上浏览其他老师发的帖子,收获真的很大,很多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碰到的困惑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的办法,感谢那么多愿意无私分享的老师!
TOP
37#

本学期教的是五年级,第一单元《浮力》。

本学期将重点开展实验教学,五年级每个班级进行分组,给小组取名字,制作表格,表格上墙,每课都将针对小组的实验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表上贴小旗,到学期末奖励做得好的小组。


评价的标准:

1、实验材料准备情况;

2、实验情况(实验前有没有认真听注意事项、实验中是否有序、是否安静,分工是否明确,能否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能否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实验完成后能否整理好物品坐端正。)





TOP
38#

1.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本课涉及两个实验:1、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在学生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前的预测中我们可以发现,回形针、蜡烛、苹果这三个有较大一部分学生不清楚,我想这跟他们的生活经验是相关的,平时没有将这三样东西放入水中过,仅凭自己的预想猜测。但有些学生也确实是思考过的,例如认为蜡烛是浮的,原因是蜡烛是油做的,油比水轻;空瓶是浮的,理由是空瓶中有空气,空气很轻。实测结果也确实是这三个跟他们的预想差别较大。通过实验发现沉浮可能与轻重、大小、材料和是否空心有关,具体是什么关系呢后续来学习。

课前的准备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我们学校的学生实验做得少,积极性不高,一听到要自己准备实验材料第一反应就是我没有,我准备不了。但是经过我一提醒,马上就想到“哦~我家里有的……”最终实验时每一组都能带齐实验材料,可见我们的学生其实不是做不到,是碰到问题了不会去想办法。




第二个实验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学生完成的较好,但是也发现我们的学生普遍在整理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这个方面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这些方面要多加训练,希望一段时间下来学生能有所提高。在材料的选择上,选用苹果替代胡萝卜,在实验中发现胡萝卜白萝卜出现的现象不一,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选用现象统一的苹果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同一种材料,物体的轻重和体积与沉浮无关”,在这其中我们默认的几个物体都是实心的,学生也没有考虑太多,对于这个结论没有提出过多的疑问,我在思考,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有没有必要强调实心这两个字?




最后编辑胡璐佳 最后编辑于 2018-03-16 13:55:16
TOP
39#

一年级下1.2谁轻谁重


活动一:猜物游戏,出示这节课要用的五样物品,让学生观察物体的特点,请几位同学站起来描述,其他同学猜他说的是哪个物体。

活动二:预测物体的轻重,用1——5排序表示轻重。

活动三:掂量物体的轻重。

活动四:用回形针称物体的重量。


趁热打铁,刚刚在1班上完这一课,感觉时间不太够,我想是活动一的时间花费的有点多了,请两位同学说一下就可以了,目的是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描述物体的特征,强调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

本课的难点:

1、轻重排序的表示方法,如果写轻、较轻这样子,对于一年级的来说更加有难度,他们更加分不清较轻、较重了,书写上也比较浪费时间。我是让学生从1——5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序的,在一开始发现学生根本听不明白,直到给学生举了具体的例子,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遍后,学生才开始有点感觉,当然还是有个别学生搞不清,只写15。不过写过一次后,在掂量和称量记录时已经基本没问题了。

2、掂量和称量的顺序。掂量和称量并不是无序的,要把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时间,避免因为无序重复浪费时间。在课堂上我是教学生从轻到重,根据预测的顺序,12先拿在手里掂,轻的直接在记录单上写1,问学生:重的能直接写2吗?不能,要将重的和预测是3的比,轻的那个写上2,以此类推。说了方法后其实学生还是云里雾里的,要他们自己去操作中体会了。

3、分小组,由于材料只有12套,采用的是4人小组,这里就会导致有些同学参与不进来,没事干,或者只能边上看看,最好还是2人小组,这样每个人都有事可见,两人轮着体验掂一掂,感触会更深。

4、用回形针称物体的重量时要注意先放轻的物体,再依次称较重的物体。这样可以省去回形针放进放出的时间。

因为是第一遍上这个课,基本上都是我在教方法,很少让学生说,后面我想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看,说不定他们会有一些奇思妙想。后面还有两个班要上,能改进的地方在接下来两节课中改进,希望这一课能更顺畅。





最后编辑胡璐佳 最后编辑于 2018-03-19 12:37:17
TOP
40#

路在脚下,回望沿途的风景



这个学期很短,但是课程内容仍旧一样的多,因此这个学期注定节奏会很快。在如此快节奏的短学期中,我们的活动依旧丰富充实。从4月初出通知到5月中旬落下帷幕,我走完了科学教师教学能力评比的全过程,这是第一次,在这整个过程中有很多情绪夹杂在一起,汇成了最后的喜悦。

第一景:失败乃成功之母


回望2014年第一次参加教师教学技能评比,那还是我工作的第一个年头,这么听起来似乎有些遥远了,很稚嫩,很青葱,很生涩,啥都不懂,对教材也不熟悉,也没啥教学经验,就凭着这么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士气去考了,结果第一轮惨败。那一年虽然第一轮就咔了,但是让我从此开始关注这一项评比了,会去看网上的通知,比赛的流程。活动结束后的新闻报道也会仔细去看看,从中去获取一些比赛现场的信息,算是未雨绸缪吧。

2016年,第二次参加,经过前面的理论知识考试和看课、评课、再设计两个环节顺利进入实验操作环节,但是这一环节的比赛给了我当头棒喝。考了两个题目:配制100毫升饱和食盐水溶液并蒸发结晶和根据提供的材料做一个沉浮子。由于抽到双号,先做沉浮子,这下我慌了,沉浮子上过,但只是讲了讲,并没有真正去做过,好像知道要怎么做,可是又有些模糊,就这么心里没底的瞎摆弄着提供的材料,试一次失败一次,连着失败两次,我已经泄气了。立马放弃这个做前一题,但是由于配制饱和食盐水溶液比较费时,最终两个实验都没完成。垂头丧气地走出考场,心里真是悔不当初,为什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做一做。至此,第二次教学技能评比只拿了个三等奖。这一次的经历也让我开始改变,我开始关注自己平时的教学,开始脚踏实地的开展教学实践,能做的全都做一做,尽管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准备材料,尽管要花费较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活动,但却是这样的过程让我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第二景:满怀正能量,奋勇向前行

时间切换到2018年,可以说,这次评比我是有准备的参加的。新课标和新课标的解读是早就买了,偶尔也会翻一翻课标,但是这样的翻一翻是极其没有效率的,看过就忘,于是又被搁置在一边了。直到这个学期开学,从3月就开始计算着时间大概什么时候会出通知了,等到通知真的出了,才真正开始着手准备。积了灰的新课标解读拿出来,坐在书房从头开始看起来,但是看解读比看课标还枯燥,前面部分讲的都是背景,完全看不明白,理不出一点头绪。索性还是从后面一章章往前翻,挑了几章自己认为跟平时教学联系比较多的细细读了一遍。还是没办法把整本书看完,时间已经越来越临近了。不行,还是去背课标吧。

期间有个小插曲,考试前一周,与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结伴去宁海听课了,这次的经历也让我深有感触。同行的都是很优秀的老师,有怀孕4个多月了还外出这么远听课的雅飞老师,有家有俩小娃的春雅姐姐,有认真细心的沈洋老师,有无处不在的海军老师,还有身兼班主任的思思姐姐,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位科学老师的认真劲,专注劲。跟春雅姐姐一个房间,没想到她外出听课还背着好几册的教材和教参,她说家里有两个小的根本没时间看书,出来了反而有时间看书了,晚上就把它们都铺开来,看很久。那时候我真的被感动到了,感到了二胎妈妈的不易,也被感染到了,我只带了课标,就把课标拿出来,一条条整理下去,记在本子上,印在脑子里。那两天,白天是满满当当的听课安排,晚上是自己充电的时间,感觉很充实。

除了背课标,考前的几天还把所有的科学课本浏览了一遍,虽然每个年级都教过,但是有几个年级两年不教还是会有些生疏。过一遍也是为了让自己安心。第一轮笔试,其中的科学基础知识没有什么大问题,课标上的内容,经过一番准备也能够应对。在研究一年级新教材的大背景下,教学设计必是一年级的,由于自己任教的就是一年级,也没感觉多少压力,因此顺顺利利。下午的实验考核让我有些不安,因为上一次就在此失利过,难免有些忌惮。运气也是好到不行,抽到最后一组第10个,心想,又是双数。为了缓解自己的不安,和几位好友凑在一起猜题,看看今年实验会考啥。说是猜题,其实就是为了找点事情打发这漫长的时间,在激烈的讨论中时间就这么悄悄地溜走了,等到所有人基本都走完了才轮到我们最后这15位,真是等的花都谢了。进去一看,我对面的评委老师又是汤永海老师,心里的不安又加剧了几分。但是当我看到实验题目的时候,我那七上八下的心立马落地了。题目是我在行的,先配溶液再加热蒸发,很快完成。进行下一个电路连接,也不难,一会就做好了。看看时间才过了15分钟,是不是太快了,再仔细查看一遍答题纸,补充了一点内容。20分离开考场,第一个走出,心又开始慌了,怎么他们都还没好啊,是不是我哪里漏了什么?是不是我大意了,忽略了什么?再静下心来想想,好像没出什么大岔子。行吧,一天就这样结束了,早上7点不到出门,晚上7点不到到家,真是披星戴月的一天啊!

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午前两轮的结果就出炉了,真是热乎着呢!立马点进去查看,又惊又喜,没想到排在第二。这样看来,我是不是可以冲冲一等奖,心里这样想着,但还是没底。一边做着手头上车模比赛、班主任等繁杂的工作,一边等待着上课内容的揭晓。10日公布,《认识一袋空气》,是我熟悉的内容,方佳就是要上一节这课的公开课,因为跟他比较熟,之前就讨论过这个课可以怎么设计,看似简单的内容却是比较难组织活动的。11日车模比赛结束后才开始真正着手准备这一课。

研读教参,设计教学过程,周二准备就绪在学校里试教了一次。试教的班级这一课已经上过了,这次试教也只是想试试教学流程是否顺畅,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由于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个专职科学老师,只好厚着脸皮请了我们教导处两位老师来听课,一位是音乐老师,一位是语文老师。听完课,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我提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建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如何让学生活动有序,交流环节全体学生能专注聆听,这需要教师采取一些小小的技巧;二是语言组织上,本身这一课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趣味性,一年级的学生又恰恰喜欢有趣味的课堂,如何从语言组织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这一课变得富有较强的趣味性是个值得继续思考的问题。在多位非本学科老师的出谋划策下,我又把这一课再设计完善了一下,并准备了一些小道具。周四正式比赛那天就早早地去了。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刚刚午睡睡醒,不免有些无精打采,用一小段音乐让学生振奋精神,并借助歌词与孩子们约定好上课要做好的地方。孩子们很能接受这样的方式。整堂课基本还是按我预想的在进行的,比较不理想的地方就是孩子们对观察方法和描述物体的哪些特点不太清楚,学生的关注点都被如何让看不见的空气能看见给牵走了,这里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我事后在想,其实有些内容并非都要是学生说出来的,也可以是老师告诉他们的,他们就是因为不会才要学习嘛。在交流研讨中,软硬、轻重、无色这几个点也不够明确,这些都是以比较为基础,通过比较才得到结论,以后这个方面还有待改进,还要再琢磨琢磨怎么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有所发展。课的研究是无止境的,学生是在变化的,是在发展的,学生的身上有很多不定的因素,就像杨老师跟我说的“要多研读学生,多关注学科”。研究的道路无止境,要沉下心来,放低姿态,去发现,去思考。

第三景:不忘初心,心怀感恩,迈步前行

整场走下来,说实话是比较累的,可以说有些折磨,那一周的周五晚上,我早早地就睡了,睡得很沉。夜里3点醒来,看到群里杨老师公布了结果,点进去一看,一等奖,第三名。瞬间一个激灵,睡意都没了,心里的兴奋劲都抑制不住。脑袋里整个过程又像放电影一样过了一遍,通过这一次的比赛,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这几点:1.要做一个有打算的人。这个打算就是指计划,一般像这样子的常规比赛,计划是可以事先制定的,有了计划就按着计划一步步脚踏实地得做下去。机会总是会偏爱有准备的人,幸运也就会降临到你身上。2.要做一个有目标的人。有了目标才会有劲去做,有劲才会有满满的正能量,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3.切忌闭门造车。我们有优秀的前辈,有志趣相投的同行,就该多交流,相互取经,取长补短。同学科的要交流,不同学科的更加要学习,从其他学科中借鉴可以运用到科学教学中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语言。

絮絮叨叨,零零散散,只是静下心来了,就想把这个过程细细地记一记,没想到写了这么多。最后,我想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不要因为你比别人差而看轻自己,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次比别人好而止步不前。路在脚下,只有不断前行才能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只是在前行的过程中,也要时常停下来回望一下自己走过的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希望自己本着这份初心,能走得更远。共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