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推荐]萧山区小学科学“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成员随笔专贴 [复制链接]

11#

又感受到萧山小学科学团队的力量!


 


这个“新蕊”,能不能稍微注释一二?

TOP
12#

在反复中提升


萧山区靖江二小    高霞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有幸又接了四年级,对于第一个单元,我去年第一次教的时候由于对教材也不是很熟悉,就是直接按照教材的编排教教材,今年琢磨着做些新的尝试。一个月下来,第一单元也结束了,我总结了自己的几点改进。


    首先是教材内容的先后上的改进,以前也一直在矛盾,学生对天气的几个因素如何描述还不清楚,如何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就制作出比较科学的天气日历呢?这对学生明显是有难度的,学生在没有兴趣没有目的性的情况下更难以绘制出一个长期的天气月历。于是我参考了科学论坛上的建议把第二课挪到了第七课的前面,在学生掌握了气温、风速和风向、降水量、云量这四方面天气因素的测量后再让学生来制作完整的天气日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而且也很有成就感。对于降水量这一课,我事先看好天气预报知道了中秋的三天假期里会有雨天,于是我把这一课在中秋放假前的那节课上了,并让学生带足了材料,每个四人小组都完成了一个比较牢固的雨量器,中秋的其中一项作业就是让学生测9月14号那一天的降水量,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这项作业。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有些小组还做了好几个去测量,拿出最精确的那个来参赛。


    其次,是对教学内容上的改进,“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第二阶段为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最后,是第三阶段即第二课和第七课,第二课让学生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周)内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进人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周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在第一课我们关心的天气的教学中,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学习中已建立相关的经验,除了常规教学,传授课本中讲到的内容外,我还充分利用好了网络资源。我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获取天气预报。虽然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不仅仅只有网络,但是网络能让我们快速地搜索到想知道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天气预报。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城市的明天的天气预报,充分体验、感受到了网络的便捷。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观测动态云图。网络上的动态云图能清晰地呈现云层移动的方向,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来推测某地未来的天气情况,此时利用网络这个教学手段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在第三课温度和气温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温度计三年级接触过,比较熟悉。在本课中学生的技能掌握仍是关键,同时也很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掌握温度计的用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机会。通过测量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温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第四课风向和风速这课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生活常识,所以我有一定的课外拓展。主要是“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知识的拓展,另外我借助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接受抽象的大气运动,对风有更好的感知。对于课本中自制的风向标这一道具,演示效果很好,学生对风向掌握得较好。


    在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的教学中,主要是课内完成雨量器的制作,1号学生画刻度,2号学生裁减,3号学生粘贴,4号学生则带着雨量器展示并带到室外取雨来模拟降水,让学生学会读数。同时学会用柱状图来描述降水的多少。课后,即中秋放假的时候实地进行降水量的测量,更清楚雨量器的运用,学以致用,也用这样的方式对后面持续一周的天气周历中降水情况进行记录。


    在第六课云的观测的教学中,在第一个班级的教学中就“根据云量多少确定天气状况”这个讨论主题,学生在讨论中陷入了僵局。于是在第二个班级中我做了些改变,让根据出示的图片判断天气状况时,学生出现了猜测的现象。从“猜测”“各种类型的例图”到“今天天气的判断”,通过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讨论,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帮助学生理清了前后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化。


    在第二课天气日历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前面的关于天气的四个因素的测量,制作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考虑到小学生很多时候是三分钟热度,如果制作一个月,相信很多时候是无疾而终,于是我把时间缩短为一周,放在了这次的国庆放假里,让学生有一个体验自己制作日历的过程。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3#

让实验成为科学教学的常规


萧山区临江新城实验小学    陈亚飞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然而,农村教学条件有限,资金短缺,教学设施落后。。。。。。所有的这一切都成为了我们一线科学教师的难题,所以我们会选择用理论来代替了课堂的实验,选择用课件播放来代替演示实验。


   今年的我是幸运的,是幸福的,因为我有了一个师傅,在师傅的循循善诱下,我懂了一些科学课的常规做法,特别是课堂实验,教师在上好课之外的时间,一定要想尽办法去给学生找材料,给他们动手实践的机会。


   九月份接到通知,我要上一节单元梳理课,在和师傅讨论之后,我把我把内容瞄向了第三单元《声音》,内容确定了,就要开始上课了,掐指一算,加上试教的时间,我得在两周半内把课上好,想想时间好紧啊,内容又不能少上,所以我把好些课堂实验都忽略了,整堂课下来,基本上就是我在讲,学生在下面云里雾里地听着,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最多就是看些演示实验,经过2周的奋战后,我终于把课上完了,要开始磨课了,第一堂课下来,我真的好恨自己啊,当初为什么要偷懒呢,因为没有自己动手实践过,都是听我讲讲的,遇到叫他们自己操作的时候,一点头绪也没,只是觉得这东西真好玩,全然不顾上面喊得起劲的你。课后师傅也给我讲了好多要注意的地方,还嘱咐了一些要我上课要再去补的实验。


   实验是科学教学的常规,我们要发挥实验的优势,吸引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实验真正能走进我们的课堂。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4#

六上教材中值得商榷的地方


萧山区长山小学    瞿金虎   


    教科学还只有一年,可以说是一个新手,因此我看教材总是特别仔细,生怕由于自己的疏忽而教错,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发现科学教材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于是就记录了下来。
    1、六年级上册第一课《使用工具》中有这样一句话——“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言下之意,机械的作用有两种,省力与方便,两者只能居其一。可是好多的机械是既省力又方便的,所以这样来概括机械的作用,觉得不太妥当。
    2、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8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我们使用的能量中------”,而且这句话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这里的“使用的能量”一词正确吗?能量该如何使用?应该是“使用的能源”。
    3、六年级上册《谁选择了它们》一课中,“选择”既包含自然的选择与人类的选择,可我觉得也应该有物种自身的选择,例如动物在选择配偶中,就会挑选美丽的、健壮的动物作为求偶对象,动物间还会因此进行激烈的角逐。还有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进化出了许多的本领,例如拟态、保护色。这里既有环境的选择,也有动物自身的选择。
    4、教材在编排中也存在问题,没有考虑到具体的时令,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应该放在第一单元,这时候正是昆虫非常活跃的季节,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比较容易。可是安排在第四单元,那时候校园里很少看到昆虫的踪影了,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的观点。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5#

资料真全,顶一个
TOP
16#

美术与科学课堂有效结合


 萧山区鱼浦小学    方春波


    我们学校是新建造的,除了教学楼可以使用,其他都还在建设中;这对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我们的科学教学。我所教的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二课《校园的树木》,由于学校还在建设,绿化都还没搞,可观察的树也没有;教室多媒体还没装,也不能图片展示;就一味的听老师讲,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真是太枯燥,马上就会对科学课失去兴趣。正当我犯难的时候,我发现小学生很喜欢美术课,喜欢画画;于是想到可以让学生画自己脑海里的树开展科学课。


    《校园的树木》中的观察树木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校园的树木,分别从树木整体形态,器官的角度来认识植物的结构。课堂上,首先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顺序是有远及近的。引导学生从远和近两方面来观察树木。先是远看,请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心中远看的树;台下学生观察,需要补充的,自己上去完善,等学生完善好了,一幅很直观的树木图就在黑板上了,老师就结合学生所画的对树木进行了分析,得出:从远看的角度,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根、树干、树冠组成。接着是近看,让学生在原有所画的树上进行补充(开花,果实,鸟巢,小鸟等),等学生画全以后,老师结合学生的画很顺利的将树的器官得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通过画画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也将课堂需要的内容自然而然地画上去,由于都是学生自己画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学生很快掌握了知识。课堂上学生格外积极,争着上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我后面的科学教学积累了一个不小的经验。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7#

参加“新课程实施能力”研训活动有感 


 萧山区浦阳镇小    高莹燕


    2013年9月6日,我参加了本学期第一次小学科学研训活动,活动在高桥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安排了观摩课,观点报告,还有专家讲座。我有幸参加,全程参与,收获满满。


    先谈谈高桥小学张青青老师执教的《植物的叶》。上课伊始,张老师提醒孩子们用最舒服的姿势上课。接着拿出了虞美人的叶子,让孩子们找找与老师手中一样的叶子。不仅暴露孩子们的前概念,而且也换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二汇报叶子的不同点时,我不得不佩服高桥小学的孩子,这是一群了不起的孩子,他们观察的非常细致:颜色、叶柄、边缘、形状、大小、粗糙、光滑、有无洞、斑点、毛、气味、叶脉、叶尖。对于孩子们汇报这些不同点,张老师都有很好的介入,如:你怎么知道粗糙的?根据什么判断?等。课的最后,孩子们总结出,叶子和人一样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我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了。


    再是沈辽老师的观点报告《小学科学评价的题目设计》,沈老师认为,科学评价的实质,不是一张试卷,不是奖惩,而是寻找新起点。教研员杨老师从教坛新秀选拔讲起,指出了课改的方向,“吃透”教材,“看透”学生。


    下午是叶晓琳老师的讲座《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论文撰写技巧例谈》。叶老师结合自己撰写论文的经历,从选题技巧、题目推敲、摘要的写法、提纲的架构、材料的删选、编辑的规范六个方面,毫无保留的为我们讲授了论文撰写的技巧。叶老师说,论文选材其实来自日常教学、外出活动等,选题是切口要小,表述要科学,而且有副标题时,不要忘记它的补充的作用。最后,叶老师还非常细致的为我们讲解了论文格式,大标题的字号,一般是三号、小二、二号,摘要用黑体,摘要内容用楷体,正文用小四宋体,附件仿宋五号等。


    一天的活动很快结束,知识量很强大,需要我慢慢消化。新学期得加油了。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8#

教学随笔 


萧山区楼塔镇小    华烨


    刚刚带出了一届6年级,这学期学校安排我去教3、4、5三个年级的科学,第一感觉,三个年级学生的差异应该很大的吧。


    三年级科学作为小学科学课的起始年级,学生们对这门课充满了好奇心。在我去上第一节课时,就充分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一张小嘴说个不停,恨不能把他们说知道的全部告诉你,在教植物这一单元时,学生的兴致非常高,不停的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熟识的植物,带学生去校园观察时,更是兴奋,观察的时候别提有多认真了,叶的颜色,形状、大小,花的颜色,树杆的粗细甚至还用米尺去测量,快下课了,学生还是意犹未尽。


    四年级最先接触的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关于天气的内容,学生也是很热情的参与在课堂中,尤其在制作风向标时,个个跃跃欲试,所以我改变了一下教学进度,请学生准备好材料,专门花了大半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制作,组内同学也可以对其他同学做好的风向标提提意见。在完成了以后,刚好那天天气也比较配合,就带着学生去操场上,用自己所做的风向标去测今天的风向。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五年级的课堂相对三四年级而言,显得稍微沉默一点,积极发言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实验的兴趣却是有增无减。同桌合作探究绿豆发芽的条件,每位同学都自觉参与,那认真劲别提了,下课的时候经常拿出来看看又没有发芽,学生也经常来问我,怎么还没发芽啊,是不是不会发芽了。当班级第一粒种子发芽的时候,大家像是看什么稀有物体一样围上去观察,等到自己的种子发芽了,个个都拿出来炫耀,还问我是不是可以拿来吃。我都被他们逗笑了。


    无论在那个年级上,科学课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它是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学习的问题。重在学习过程,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员参与。


而我们老师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应该尽量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探究目标,通过引导、激励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进程,他们才能在自己的探究活动中去发现和领会科学的乐趣,


    我们不能代替学生学习,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吧!

做有意义的事!
TOP
19#

照本宣克?还是照本宣科? 


萧山区戴村镇小    李佳瑜


    前几天,我试上了一节六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课,在讲授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的时候,我也是按书本上的两个实验进行了验证性的教学,验证完了之后发现,这两个结论根本不能得出这种气体便是二氧化碳。可是如何才能更有利的来说明这是二氧化碳呢?我们是否能够找寻更多的方法来验证呢?我是不是可以在参考书本的基础让我的科学课堂更加严谨呢?


    一番思来想去,我还是不得解。后来,我终于在师父的提点下,想到了可否利用对比的方法来排出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气体,添加一些额外的验证实验,让这个二氧化碳的得出更具说明性。


这堂课后,我想到了我以前的科学课,好像基本上的课堂我都是按照书本知识讲解,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真正学到科学知识,让我的课堂不再是“照本宣科”呢?作为新入门刚刚满一年的新手,我还是有点迷茫。

做有意义的事!
TOP
20#

教学随笔


萧山区金山小学    冯水金


    九月,是收获的季节更是种植希望的季节,伴随着暑假的结束,新学期又开始了。度过一个愉快暑假的师生们都来到学校,校园一下热闹了起来,各项开学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校园里处处回荡着欢乐的笑声,那张张鲜花般绽放的笑脸,那个个忙碌轻快的身影,那阵阵清脆悦耳的欢笑声,整个校园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从朝晖到金山,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心里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这种心情充斥了我半个月。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加上一些身体上的原因,学校给我安排了四年级三个班的科学,还有五六年级的劳技跟品德,一个星期共12节课。科学课少了,其它课务增加了,难免有些不适应,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比如课堂的管理以及驾驭能力,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现在的学校比较小,今年又正逢扩班,学校把仅有的音乐教室,科学实验室都拿来做学生的教室了,以往的科学器材都被整理了,科学课最担心的就是没有实验器材,那怎么办呢?我也向学校领导反应过这事,他们说尽快会解决的,当务之急只能向兄弟学校借器材,克服一下眼前的困难。从开学到现在过去快一个月了,自己也适应了新的环境,新的课程,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相信会更好的!


    没有实验室没有器材的日子估计还得延续一段时间,我们只能克服困难,尽量想尽办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堂!

做有意义的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