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全球科学新报道(及时更新中) [复制链接]

31#






揭秘“嫦娥三号”:将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

 

在11月13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即将于明年登陆月球的“嫦娥三号”以实物模型方式,向世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据研发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嫦娥三号”属于探月工程中的二期成果,预计于2013年择机发射。届时,我国航天器将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和巡视。

 

现场看来,有着四条腿和六个轮子的“嫦娥三号”是一个巡视器和着陆器组成的合成体。据参展人员介绍,“嫦娥三号”本身带有敏感探测功能,将自动避开月面障碍,通过悬停实现软着陆,而我国此前的航天器则是通过硬框壳保护装置,没有缓冲设计,只能硬着陆。

 

据介绍,巡视器则位于着陆器顶端,在巡视器的桅杆上有两对相机和一根定向天线,下面的白色机械臂则用于对月表成分进行探测。当着陆器在月面落地时,将放开自带滑梯,巡视器由此释放并行进,开始自行工作。

 

“探月工程可以简单归类为‘绕’‘落’‘回’三项内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副部长李东说,我国已经通过“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实现了对月球进行环绕探测,并形成月球的全像图片,“嫦娥三号”探测器则将在月面行走和“生存”,还要把月面图像及地质地貌情况,通过遥感器发回到地面。

 

有关专家表示,“嫦娥三号”是我国高科技领域一个共同协作的集成性工作成果,也是对我国深空探测网、火箭发射、地面应用系统等技术的综合考验,可以说是一个集智攻关。

 

据介绍,在“嫦娥三号”完成“落月”目标后,将是更加艰巨的探月三期工程。我国下一步将研制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轨道器,突破月面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和高速再入返回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我国航天器从地外天体采集样品并返回地球。

 

“‘嫦娥三号’将是我国宇航领域向深空探测领域探索和积极发展的重要一步,具有深远的意义。”李东说。
TOP
32#






长江江豚种群规模减小 世界残存或不到千头



“微笑”的江豚 CFP供图


2002年,全世界人工饲养最成功的白鳍豚“淇淇”在武汉病逝,引发了人们对长江生态的担忧。10年之后,随着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长江江豚再度遭遇“功能性灭绝”的威胁。

 

种群规模日渐减小

 

被誉为“长江精灵”的水中国宝长江江豚,与白鳍豚同属用肺呼吸的哺乳类动物,是世界罕有的淡水鲸类,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区域。长江边居民大多有这样的记忆:头部钝圆、体形流畅,嘴部线条呈现一种憨态可掬“微笑”的江猪(百姓对江豚的俗称)在江水中翻腾、跳跃。然而,近20年来,记忆中的镜头逐渐模糊,人们越来越难看到它的身影。

 

11月11日,由农业部、中科院水生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机构共同组成的“2012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队”在武汉起航,开启长达40天的江豚“寻访”之旅。

 

此前,考察队10月下旬对鄱阳湖、洞庭湖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干流部分区段进行了小型考察。初步统计显示,鄱阳湖现有江豚约为450头,而洞庭湖约为90头。

 

考察队副总指挥、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说,与6年前相比,洞庭湖江豚数量大幅度下降,分布区域也缩小至东洞庭湖鲶鱼口至岳阳市水域。宜昌至武汉段发现的江豚非常稀少,有些原来的栖息地已找不到江豚了。

 

与江豚同时生活在长江的水生哺乳物种白鳍豚,被誉为“长江女神”。6年前,来自中国、美国等7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联合考察队,经过39天的艰难搜寻,考察队没发现白鳍豚的影踪,白鳍豚从此被认为已“功能性灭绝”。

 

当时的考察基本确定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800头,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2/3。

 

王丁说,近年陆续进行的小型考察表明,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正以每年5.0%的速度锐减。根据2006年调查结果和下降速率推算,目前江豚的悲观估计可能已在1000头以下。

 

令人悲哀的是,白鳍豚是在人们开始采取保护措施时悄然走向生态性灭绝的。专家预言,如不采取强有力保护措施,江豚很可能在2035年降至200头,达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极危标准。

 

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长期以来,人类在“黄金水道”长江的活动日益扩大,长江从某种程度上逐步从自然河流变成人工渠道。酷捕滥捞、水上运输、污染物排放、过度采砂等,使江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酷捕滥捞导致鱼类大幅减少,严重掠夺了豚类食物资源。遭误捕致死、电捕打死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长江流域每年都有大量江豚非正常死亡。

 

今年从3月3日到4月19日,洞庭湖和江西鄱阳湖发生多起江豚密集死亡事件,洞庭湖发现12头长江江豚死亡,其中9头集中在一周时间内被发现。专家现场调查后推测,电打鱼、螺旋桨、药剂中毒、食物短缺是造成江豚死亡的最可能原因。

 

考察队技术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副研究员王克雄说,这些因素都使江豚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使江豚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加速了数量减少的趋势。

 

王克雄介绍,这次考察除了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区域之外,还将对主要支流、近年来有江豚出现并适合航行的水域进行考察。通过考察,全面评估江豚种群数量、分布特征、受胁因素等,并对现有保护区保护范围、功能区划调整及可能新建保护区等提出建议。

 

“人类活动是最大威胁”

 

白鳍豚的命运令人扼腕,江豚的命运则让人揪心。江豚数量已少于大熊猫,是真正的“水中大熊猫”。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副主任肖放在起航仪式上沉痛地说:“我们已失去白鳍豚,不能再失去江豚!”

 

长江豚类作为长江生命系统的旗舰物种和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生物,其生存状况是评价长江生物多样性程度、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王丁说:“如果长江无法让白鳍豚和江豚生存,恐怕在不远的将来也很难支撑人类自身的生存。”

 

“未来10至15年是江豚保护的关键时期,如仍不能在拯救行动上有所突破,水中精灵江豚将步白鳍豚后尘,走向消亡!”专家的警醒振聋发聩。

 

王丁说,江豚没有天敌,人类活动是其生存最大威胁。

 

“如果有一天,孩子们只能看到江豚枯黄的标本,我们会不会有负罪感?但愿这一天不会到来。”
TOP
33#

建议每个信息楼主都标上时间。因为有些信息是很久前的了。
一直努力中……
TOP
34#

谢谢你的建议 ,不过我的信息绝对是近来的信息!

TOP
35#






研究称人类基因突变智力正不断衰退



研究人员说,我们的智力在衰退,因为我们不再需要智力去生存。



这个科研小组认为,持续的基因突变对我们的智力造成伤害。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的智力和行为需要大量基因发挥最佳功能,而这又需要相当大的进化压力来维持。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科研团队提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理论:我们的智力和情感能力正在损失,因为赋予我们脑力的错综复杂的基因网特别容易受基因突变的侵害,而这些基因突变的选择不是为了让我们迎战现代社会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不再需要智力去生存。

 

但我们不该对脑力衰退的理论掉以轻心,因为它正在变成一个真正的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或许会找到一个淘汰自然选择的解决方案。国际著名的细胞出版社杂志《遗传学趋势》11月12日刊登了这项研究。研究负责人杰拉尔德-克拉布特利博士指出:“在我们的祖先从非洲出现前,智能的发展和无数智力基因的最优化或许就已经出现在相对分散的非语言人群中。”在这种环境中,智力对生存来说至关重要。巨大的选择压力可能作用于智力发展所需的基因,致使人类智能达到最高峰。

 

但这些研究人员称,现在我们的智力呈现下坡趋势,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很可能开始慢慢退化。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可能削弱淘汰造成智能障碍的基因突变的自然选择能力。通过计算有害基因突变出现在人类基因组的频率以及假设智能所需的2000到5000个基因,克拉布特利估计3000年——约120代内,我们所有人经历了2次甚至更多次对智力或情绪稳定性造成伤害的基因突变。同时,来自神经学的最近发现显示,和大脑功能有关的基因特别容易受到基因突变的影响。

 

克拉布特利认为,更少的选择压力和大量易受影响基因的结合正侵蚀我们的智力和情感能力。但失去的速度非常慢。克拉布特利坚信,从社会发现和进化的快速步伐来判断,未来科技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我认为我们会知道每个数以百万计可能危害我们智力功能的人类基因突变,还会知道这些突变中的每个突变是如何彼此影响和如何影响其他过程和环境的。到那时,我们或许就能魔法般地纠正出现在任何发育阶段的任何生物所有细胞中的基因突变。所以,残忍的自然选择过程就是多余的。”
TOP
36#






物理学家探测到罕见粒子衰变



粒子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



一个Bs介子衰变成为两个μ介子,这种现象极其罕见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物理学家们近期探测到了自然界中最罕见的粒子衰变现象之一。这项发现对于现行的物理学理论,即超对称理论将是一项重大打击。

 

超对称理论之所以获得流行,是因为它很好地构成了对现有描述亚原子粒子性质的标准模型的修正。它可以解释标准模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而近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强子对撞机物理学会议上研究人员们报告的一项发现和超对称理论的诸多最可能的模型不符,研究人员们将于近期发表有关这一结果的论文。

 

克里斯·帕克斯(Chris Parkes)教授是英国参与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部分的发言人,他告诉BBC新闻称:“超对称理论或许还不至于立即死掉,然而近期的这项观测结果确实足以让它进医院了。”

 

超对称理论预言现在已经被探测到的这些粒子都还存在着质量更大的版本。如果这些粒子能够被找到,那么它将可以帮助解释诸如暗物质等一些现象。观察显示星系边缘部分的旋转速度太快了,是无法用星系中我们见到的这些物质的量去解释的,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是暗物质提供了额外的引力作用。然而他们找不到暗物质存在的踪迹,他们认为超对称粒子可能就是构成暗物质的一种可能候选者。

 

然而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的研究人员们这次则是扎扎实实地给了对于希望发现这类超对称粒子的人们一个沉重打击。

 

研究人员测量了一种被称为“Bs介子”的粒子衰变成为两个μ介子的过程。这是人们首次观察到这种现象。事实上研究人员们计算指出这种粒子每10亿年才会发生3次这种衰变。

 

假如超对称粒子存在,那么这种衰变的发生应该要频繁得多。这项实验是检验超对称理论的试金石之一,然而这项观察结果似乎暗示,这一物理学界的主流理论事实上可能是错误的。

 

这项实验结果的置信区间是3.5Σ,这意味着其中存在着1/4300的可能性这一结果是错误的,实验小组观察到的是假信号,也就是说衰变并没有发生,但是他们恰好在数据中看到了一个同样的信号。这一置信度让这项研究结果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而一旦置信度达到或超过5Σ,那么此时就可以将这一结果作为一项发现予以发布。

 

凡·吉布森(Val Gibson)教授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LHCb小组,他说这项实验结果让他身边研究超对称理论的同事们“坐立不安”。

 

事实上如果遵循标准模型,是可以自然地推知这项结果的。之前便已经有物理学家指出,如果存在超对称粒子,那么项目进行到这个时候,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探测器应该已经探测到了,但事实是并没有探测到这样的粒子。

 

而如果超对称理论并非暗物质的最终答案,那么理论物理学家们将不得不重新寻找替代方案来解释现有标准模型中的不足之处。而到目前为止,那些致力于寻找“新物理”的研究人员们都前前后后的钻进了死胡同。

 

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奥利弗·巴特勒(Marc-Olivier Bettler)博士是此次实验项目的数据分析组成员,他表示:“如果新的物理学存在,那么它一定就隐藏在标准模型的身后。”

 

此次研究结果并不能彻底排除超对称粒子存在的可能性。不过按照帕克斯教授的看法,“这一新的物理学的躲藏之处正变得越来越少”。

 

然而超对称理论的支持者们,如伦敦国王学院的约翰·艾里斯(John Ellis)教授,他们认为这项观察结果“事实上是符合超对称理论的”。他说:“事实上,在一些超对称模型中这是预料之中的。对于这样的探测结果,我晚上可没有因此睡不着觉。”
TOP
37#






首张110亿年前宇宙青春期阶段地图公布



 

北京时间11月15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已经制成第一张110亿年前的“青春期”宇宙地图,它填补了宇宙大爆炸和随后宇宙快速膨胀之间的一段空白。

 

该研究揭示了宇宙大爆炸后大约30亿年间的情况,这段时间宇宙膨胀速度先是变慢,之后在“暗能量”的迫使下,星系彼此分开的速度加快。该成果发表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通过有关宇宙背景辐射残光的研究,我们知道最多的是宇宙大爆炸的直接后果,通过观察遥远星系正在移动的方式,能够看到持续长达几十亿年的宇宙加速膨胀阶段。这项研究的其中一位作者、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的马特-皮耶里说:“直到现在我们才观测到宇宙的‘青春期’阶段,之后它经历了快速增长期。”

 

我们很少知道的是暗能量以及它的配对物——暗物质,但是天文学家争辩说,一定存在促使宇宙发生膨胀的力。暗能量和暗物质被认为占宇宙组成的大约96%。这项最新研究支持了以下理论:暗能量是在宇宙膨胀阶段产生的,这一阶段的引力取胜,减慢了宇宙的膨胀速度。皮耶里说:“如果我们把宇宙想象成过山车,那么现在我们正在走下坡路,一路向前速度会不断加快。我们的最新测量结果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宇宙在走上坡路,那时引力促使宇宙膨胀速度变慢。”

 

9个国家的63名科学家制成的这张地图,是利用一项新颖技术研究5万个遥远类星体从正靠近地球的太空中的氢气云团中穿过时发出的强光绘制的。他们制成这张图片的方法,与数千手电筒光束在烟雾中亮起一样。皮耶里说:“类星体是从背后照亮的光。”它们前面的气体吸收一些光线,使天文学家能够获得这些遥远气体云团(即银河介质)的详细画面。该研究是2009年开始的一个为期5年的项目获得的第一个巨大成果。来自第三斯隆数字巡天的这个科研组希望在这个项目结束时,已经研究大约16万类星体发出的光。

 

朴茨茅斯大学宇宙哲学教授威尔-珀西瓦尔说:“我们正在测量沿一系列线条分布的气体投下的阴影,每条线都有几十亿光年长。制图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在一维图上把所有这些都表现出来。这就如同识别绘在豪猪毛上的一张画里的物体。”
TOP
38#






研究描绘爱因斯坦整个大脑皮层



 

爱因斯坦大脑非同寻常的特点可能解释了他非凡的认知能力据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进化论人类学家迪恩·福尔克带头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某些部分与大多数人不一样,他非凡的认知能力可能与此有关。

 

福尔克和几位同仁一起,通过对14张近期发现的照片进行仔细研究,首次描绘了爱因斯坦的整个大脑皮层。这些研究人员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与85位“正常人”的大脑进行比较,利用现今的功能成像技术,解释了爱因斯坦大脑皮层非同寻常的特点。

 

福尔克说:“尽管爱因斯坦的大脑的整体大小和不对称形状与常人无异,但其前额皮层、体觉皮层、初级运动皮层、顶骨皮层、太阳穴皮层以及枕骨皮层都与众不同。这可能为他的视觉空间和计算能力提供了神经学上的支撑。”

 

这项研究成果将发表在11月16日的《脑》期刊上。

 

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后,在征得其家人的允许后,他的大脑被取下,并从多个角度拍照。

 

而且,他的大脑被分割成了240片切片,用于制作组织学幻灯片。不幸的是,大部分照片、脑切片和幻灯片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了55年之久。此次研究人员利用的14张照片现由国家卫生与医学博物馆保存。

 

这项研究报告还公布了爱因斯坦的大脑的“路线图”,这是1955年托马斯·哈维医生制作的,说明了240片被分解的组织切片的位置。
TOP
39#






世界最大花朵时隔20个月再度开花









 

2012年11月19日,瑞士巴塞尔,世界最大的花朵巨型魔芋时隔20个月再度开放,此花高2.27米,其块茎重量超过30磅。因开花时会散发出一种类似腐尸的刺鼻气味,因此人们又把它叫做“尸体花”。魔芋花的腐尸气味一般会持续三天左右,人在一千米以外的地方就能闻到,而这种气味会吸引以腐肉为食的甲虫及肉蝇来替它授粉。
TOP
40#






科学家实现豚鼠内耳供电:人体电池或成真



    在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实验中,豚鼠的内耳可以充当电池使用。上图中一位动物医学官员正在对一只不相关的豚鼠进行检查。



由豚鼠内耳供能的无线信号发射器。


北京时间11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一《黑客帝国》中出现的情景还仅仅是一个科幻概念,距离实现尚待时日。不过,在最近一项研究中,豚鼠的内耳被成功地转化为生物电池,预示着类似技术很可能在人类身上成为现实。豚鼠的内耳结构与人类的非常相似。研究者将电极植入豚鼠的内耳中,成功地为连接电极的无线电发射器提供了电能。整个过程中,豚鼠的听力未受到大的伤害。这是科学家首次能够控制哺乳动物体内的电化学能,为在人类内耳中植入医疗传感器提供了新途径。

 

“这项研究将使我们得以发展完全植入人体的电子设备(如带有无线芯片的内耳传感器),而不需要再植入传统的电池,”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师及计算机科学家Anantha Chandrakasan在电子邮件中说,“这个系统将可以维持自身运转。”

 

植入的电子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内耳的健康,还可指示其附近几毫米之内的人体组织如颈动脉、面部神经和大脑颞叶的情况。Chandrakasan的合作者,哈佛大学的听觉外科医生斯坦科维奇(Konstantina Stankovic)称,未来的感受器还可用于检测儿童的听力障碍,或者为士兵以及有听力减弱风险的工人提供帮助。

 

在此之前,一些动物如蟑螂、蜗牛和蛤类等已经在实验室里成为了活体电池。不过,这次的研究首次揭示了控制哺乳动物体内电化学能的方法,也为在人类身上实现类似构想提供了可能。“内耳电池”的电力来自内耳内淋巴液和外淋巴液的电荷差。这一能量来源相对其他方法如体热、肌肉运动或颤动等更加稳定。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团队将研究成果发表在11月11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上。

 

斯坦科维奇说:“内耳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它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能量来源,而且自始至终贯穿人的一生。”不过,由于内耳的电压,即电荷差太小,以致于开始的时候需要用一个无线电波脉冲来刺激控制线圈的启动。研究者还需要设计匹配的电子设备,因为内耳电量很小,功率只有几纳瓦特(1纳瓦特为1瓦特的十亿分之一),所以需要先累积足够的电荷之后才能为设备供电。

 

“因此,要先通过存储装置积累电能,然后为需要电量更大的设备供电,”Chandrakasan解释道,“当信号发射器和传感器关闭的时候,我们必须能控制电能也完全关闭。”

 

联合研究团队还希望制造出大小更合适的电极,尽可能减少收集电能过程对内耳的损伤。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将电极和电子设备同时植入豚鼠的耳朵中,而非仅仅植入电极。“我们希望能研制出完整的、包括小型传感器可的植入设备,”斯坦科维奇说,“最终,我们希望这项技术能应用在人的身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