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132333435363738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全球科学新报道(及时更新中) [复制链接]

331#






稀有蝴蝶兰消失二百年 重现欧洲火山脊
2013年12月13日


稀有蝴蝶兰被认为灭绝200年重现欧洲火山脊(图)


 亚速尔群岛上生长着众多兰花物种。

 


 图为重现在群岛上的蝴蝶兰,已经消失了两个世纪。

 

据外媒报道,欧洲最稀有的兰花物种重现在亚速尔群岛一处火山脊上。这种名叫霍赫施泰特(Hochstetter)蝴蝶兰物种已经消失了近2个世纪。

 

兰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多样和广泛分布的家族之一,在欧洲有近300种。目前亚速尔群岛上已发现3个品种的蝴蝶兰。

 

研究人员称,亚速尔群岛是研究兰花进化的理想地点。这个群岛距离葡萄牙陆地约1600公里。

 

研究团队用显微镜对样品的DNA进行了分析,然后出具了分布在9个群岛上数百个花卉的详细数据,确定发现了2个品种。随后在实地考察圣乔治岛中部火山脊时,在火山顶部发现了第3种的蝴蝶兰物种。

 

英国皇家植物园首席研究员理查德·贝特曼教授说,“我很惊讶团队在实地考察时发现了一种极其罕见的物种,而且成长在这么不可思议的地方。”更让研究人员惊讶的是,这个只能在唯一一座山上发现的兰花物种,竟然在1838年就被发现了。

 

对研究人员而言,确定这种亚速尔群岛兰花的来自欧洲而不是北美比较容易,但具体是欧洲哪个地区还有为何飘到了西边仍然令人费解。
TOP
332#






研究称美国黄石火山“比原先估计更巨大”
2013年12月13日


研究称美国黄石火山“比原先估计更巨大”(图)


黄石公园的火山温泉是人们“窥视”地下岩浆房的窗户之一。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称,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坐落其上的超级火山体积比以前估计的要大得多。

 

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作为黄石公园“坐垫”的岩浆房是原先估计的2.5倍。科学家们发现,黄石火山岩洞长约90多公里,宽约30公里,深及地下2-15公里,由200-600立方公里熔岩组成。

 

这份报告是由犹他大学史密斯教授牵头的研究小组向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秋季大会提交的。

 

史密斯教授说,人们很久以来就认为黄石下面的火山比估计的要大,但这次的发现仍然“令人惊愕”。

 

如果黄石超级火山今天爆发,将造成灾难性后果。

 

何时“苏醒”?

 

黄石超级火山最近一次爆发是在64万年前。当时,它喷射的火山灰覆盖了整个北美,而且影响到地球的气候。

 

史密斯的团队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测量到这座火山岩浆房的规模;他们测录黄石及周边地区的地震数据,并测录了这些地震发生时的地震波数据。地震波在通过包含了熔岩和发热的物质时速度较慢。

 

这个火山岩浆房向黄石公园东北角延伸的距离超过原先估计,其构成包括熔岩和岩石。

 

史密斯教授指出,这个发现并不意味着黄石火山的危险性更大,但确实为研究火山口东北方向的地区提供了更多信息。

 

他还补充说,研究小组不清楚这座沉睡的火山下一次会在什么时候再度苏醒爆发。

 

有观点认为黄石火山大约每70万年喷发一次;可能早就该有一次大爆发。

 

但史密斯教授认为下这个判断还需要更多数据,因为到目前为止黄石火山总共只有三次大爆发,第一次在210万年前,第二次在130万年前,第三次在64万年前。

 

根据这三次爆发的间隔时间推断黄石火山爆发的频率是每70万年一次,但史密斯认为这不足以为据。
TOP
333#






我国国旗在月球首张照片传回
2013年12月16日



视频截图


新华网快讯:“玉兔号”月球车上的五星红旗出现在着陆器拍摄的画面中。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
TOP
334#






美宇航局卫星拍到中国内陆严重雾霾分布图
2013年12月16日



美国宇航局卫星拍到中国内陆严重雾霾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河北省到山东半岛、延伸到上海一线的内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事件,其中灰色部分为霾,白色区域为云和雾。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TERRA对地观测卫星具备强大的空间信息收集能力,可从将近700公里的轨道上对地球进行观测,现在科学家通过TERRA卫星在2013年12月7日拍摄到中国东部出现的重度污染卫星照片,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河北省到山东半岛,延伸到上海一线的内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物事件,其中灰色部分为霾,白色区域为云和雾,当时的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为404,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487,总体情况接近500大关,而高于300都被认为是危险的。

 

烟雾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产生的烟尘在太阳光照射下形成的二次污染物,空气中出现的微小颗粒物可危害人体健康,北京和上海地区发生的雾霾可导致空中交通瘫痪、建设项目停工、学校被迫停课等,北京的雾霾现象尤为明显,平均水平高出世界卫生组织安全限定近20倍,从太空看中国东部地区的雾霾分布显然是糟透了,当然这不是第一次,在10月份时哈尔滨就出现了类似的大气污染事件,能见度低于10米。

 

造成雾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寒冬来袭,许多人开始使用烧煤取暖的供电供热系统,这样就会产生大气污染物,此时也恰逢秋收季节之后,农民将农业生产的废弃物烧掉,这也是导致哈尔滨出现较为严重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生产对雾霾的贡献也较为可观。大气污染对航空运输存在较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能见度较差的飞行气象条件,因此飞行员需要掌握在如此条件下降落的能力,尤其在一些繁忙的国际航空港,由于频发雾霾事件使得航班延误。
TOP
335#






嫦娥三号任务成功突破五大探月技术
2013年12月17日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调度和精准控制下,嫦娥三号完成了奔月、绕月、落月和巡月一连串惊险而精彩的动作。当两器互拍的照片传回飞控大厅时,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北京中心的专家介绍,以嫦娥三号任务为突破口,我国攻克了高精度月面视觉定位技术等五项探月的关键技术。

 

一是高精度月面视觉定位技术。巡视器月面遥操作要利用探测器下传的图像数据,进行高精度视觉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确定往哪里走,去哪里探测。他们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光束平差及视觉交会定位算法,实现了月面巡视器的高精度定位。

 

二是月面巡视动态规划技术。月面环境复杂地形多样,巡视探测须结合实时获取的地形数据进行动态规划。技术人员设计了基于规划图的状态空间前向搜索算法,构建了三层规划模型,解决了路径规划与巡视勘察自动验证和动态改进的难题。

 

三是巡视器行走控制技术。地面需要控制巡视器规避各类月面障碍,实现安全的月面行驶控制。中心通过建立月面综合环境模型,设计了里程最短、能源最省等最优路径搜索算法,控制巡视器实现盲走、自主规划避障等多种移动方式。

 

四是巡视器可视化操作与控制技术。实现遥操作控制可视化是地面指挥决策的重要辅助手段。中心建成了月球车手动驾驶系统,应用立体显示技术,实现了人在回路进行控制的遥操作环境。

 

五是多体制深空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技术。干涉测量信号处理是深空探测准确定轨的关键技术环节。针对佳木斯、喀什两个新建深空站干涉测量信号的处理,中心突破了差分单程测距、同波束干涉测量等数据处理技术,为探月轨道确定和月面高精度定位提供了新手段。
TOP
336#

在此感受热点新闻,科技新动态。

TOP
337#






我国已具备火星探测能力 嫦娥五号将在文昌发射
2013年12月18日

 

12月17日,在中国科协主办的“探月梦中国梦”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嫦娥三号运载火箭系统副总设计师刘建忠、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熇和地面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苏彦回应了大众对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和火星探测的关注。

 

□“嫦娥”的成功已表明探测火星的能力

 

据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说,“嫦娥”一、二号成功后,我们就有探测火星的能力了。火星绕太阳转一圈是700多天,也就是两年时间,这期间火星与地球要交会一次,交会时它离地球最近,发射窗口最理想。我们正在研制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最大推力将近1100吨,要发送火星探测器很轻松,窗口已经很宽了,没有问题。

 

吴伟仁接着说,要不要探测火星,什么时候探测,取决于国家财力和国家的决策。

 

□长征五号研制顺利,文昌发射场正在建设

 

吴伟仁说,嫦娥五号大约2017年前后择机发射,任务是采样返回。其中的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月面采样、月面起飞和高速返回。

 

月面采样有难度。苏联当年做了好几次只成功了三次,共取回300多克月壤。嫦娥五号计划采样2公斤,要钻进去2米获取原原本本的月壤,还必须封装好拿回来。此外,嫦娥五号有着陆器、返回器,要在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难度比较大。再者,采样结束后月面起飞和高速返回也是需要攻克的难关。

 

在回答记者关于“为什么选择在文昌发射嫦娥五号”的提问时,刘建忠表示,嫦娥五号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前火箭研制进展顺利。海南文昌发射场正在建设当中,进展顺利。选择从文昌发射嫦娥五号,一是因为长征五号火箭尺寸比较大,用内陆发射塔很难解决运输问题。在文昌发射,火箭运输可通过海运到海南。二是因为从文昌发射场向东发射,海南往东是大洋。火箭发射,落场区要选择在人口稀疏的地方,现在我国这样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与外国相比,中国的探月投入不算多

 

关于探月的投入,吴伟仁说,“与国外当年的投入相比,中国探月的投入并不算多”。据悉,全世界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共开展了118次月球探测。苏联64次,美国54次,当时成功率基本是40%。之后美、印、中、日等国共搞了10多次。中国嫦娥一号、二号、三号连续三次成功,成功率很高。美国阿波罗工程搞了10多年,投入了250亿美元,实际可能还不止。美国当年投入探月工程的钱约占GDP的2%至2.5%。我们现在每年投入的钱约占GDP的万分之几。相比之下,我们投入的钱不是很多。

 

关于航天技术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吴伟仁说,美国阿波罗工程投入产出比约1∶15。中国探月的控制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造福百姓。
TOP
338#






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疑似扁鹊学派医书
2013年12月19日



老官山汉墓出土了大量竹简,其中可能有失传已久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 资料照片







 织锦人俑 资料照片

 


 墓葬中出土的简牍 资料照片

 


经穴髹漆人像 资料照片

 

去年7月至今年8月,为配合成都地铁3号线施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对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地铁建设工地的老官山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出土的汉代蜀锦织机模型,带有“心”“肺”等线刻小字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都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而根据出土简牍所整理的部分医书,则极有可能是失传已久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1、特殊葬俗为全国首次发现

 

此次发掘的汉墓共4座,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建筑方式为先挖竖穴土圹,土圹内再放置髹漆木椁,木椁由榫卯结构镶嵌而成,木椁外包裹青膏泥,椁室内放置葬具及随葬品。其中2号墓无墓道,长7.2米、宽4.5米、高2.75米的木椁上满铺棕垫,棺椁上包裹着竹木编织物。据考古人员介绍,这种特殊的葬俗,在全国还是首次发现。

 

关于墓葬年代,根据墓葬中出土的汉武帝时期五铢钱、西汉半两钱以及墓葬形制和其他出土文物综合分析,墓葬年代推测在汉景帝、武帝时期。其中1号墓葬中出土的漆器上有“景氏”铭文,据文献记载,景氏曾为楚国望族,西汉初年,景氏贵族迁至关中一带,后景氏一支又入迁蜀地,墓主或与此有关。

 

“此次出土的随葬品之所以保存如此完好,我觉得与这种特殊的丧葬习俗密不可分。”此次老官山汉墓考古现场负责人谢涛说,成都地下水位很不稳定,许多墓葬内也是时而干燥时而潮湿,随葬品保存十分不易。而此次发掘的汉墓椁室均由50多厘米厚的楠木板镶嵌而成,再用青膏泥包裹,椁室内还垫有厚厚的棕垫,加上墓葬封土黏性较好、保水性强,使得墓葬一直处于饱水状态,因此众多珍贵文物得以封存。

 

2、西汉织机模型填补空白

 

在此次考古发掘中,2号的墓葬北底箱出土了4部蜀锦提花织机模型。这些织机模型为竹木制成,结构复杂精巧、保存十分完整,一些部件上还残存有丝线和染料。这也是迄今我国首次发现西汉时期的织机模型。在织机四周,还散落有十多件彩绘木俑,这些木俑或立或坐,根据他们不同身姿和身上不同铭文推测,这些木佣可能为司职不同的织工,而2号墓的北底箱应该是汉代蜀锦纺织工场的实景模拟再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蚕桑的国家,四川古代丝织业更是高度发达。”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说,以前多地都有古代丝织品出土,而这次发现如此完整的提花织机模型,填补了我国纺织业的历史空白。

 

出土的4部织机中较大的一部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其他3部略小,大小相近,高约45厘米、长约60厘米、宽约15厘米。“根据织机模型与周边的织锦人俑的比例对比,那时真实的织机大小如一个可以容下20人的会议室。”江章华说。

 

谢涛介绍说,根据现有史料,蜀锦的繁盛历史最早只能追溯到西汉晚期,而且在许多西汉时期的画像砖中,织机样式多为家庭式生产的斜织机(俗称“腰机”),这次发现,证明了在西汉早期的蜀锦织造过程中已经在使用这种大型的提花织机,而不同工种织锦人俑的出现,说明当时的蜀锦织造已经进入作坊式生产阶段,这将蜀锦繁盛历史大大推前,对于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意义重大。

 

3、经穴髹漆人像佐证中医针灸史

 

此次出土的人体经穴髹漆人像发现于3号墓。该漆人像高约14厘米,五官、肢体刻画准确,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并在不同部位还阴刻“心”“肺”“肾”“盆”等小字。

 

“这虽然是全国第二次发现这样的漆人像,但比此前绵阳边堆山汉墓出土人体经络髹漆人更为精致、完整。”谢涛说,1993年在绵阳出土的经络漆人,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标有经脉流注的木质人体模型,其年代比此次发掘的老官山汉墓略早,但绵阳的经络漆人只有经脉而无穴位,而此次出土的经穴髹漆人,都进行了人体经脉、穴位标注。

 

“该经穴髹漆人与大量医学典籍一同出土,说明这些遗物并非随葬明器,而可能是墓主生前行医、教学中使用过的,这也证明在西汉早期我国的中医针灸学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体系,为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谢涛表示。

 

4、竹简医书或为扁鹊失传经典

 

成都温热潮湿的气候使得简牍类文物很难长存,而此次出土的大量西汉简牍为四川考古史上首次发现,这一发现也使成都地区成为我国又一处重要汉代简牍出土地。其中1号的墓葬中出土的50支木牍,根据内容初步分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大类。

 

3号墓葬中出土的920支竹简,则是本次考古发现的最大亮点之一。初步分析,竹简内容为9部医书,而目前这9部医书已不刊行,且已知的史料上均无记载。据考古人员介绍,医简分两处存放,根据竹简长度、摆放位置、叠压次序和简文内容,可分为9部医书,其中除《五色脉诊》一部之外,皆无书名,经初步整理暂定名为《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尺简》《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等。此外,还有184支(含残简)组成的内容为《医马书》。

 

“‘敝昔’二字为‘扁鹊’的通假字,《敝昔医论》极有可能为扁鹊学派已经失佚的经典书籍;此外,扁鹊是脉学的倡导者,但所著《内经》《外经》均已遗失,而此次出土医书中的内容也多为脉学,一起出土的还有用于经脉教学的人体模型,由内容反推,恰与‘扁鹊’书名不谋而合。”谢涛说,出土医书是否为扁鹊所著还需进一步研究,但这些简牍依然是中医发展史的重大发现。
TOP
339#






《自然》评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陈化兰研究员入选
2013年12月20日



12月1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评选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自然》说,这十大人物是本年度一些重要科学事件的中心人物。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研究员榜上有名。 年度十大人物分别是:

 


美国麻省理工生物学家Feng Zhang:DNA“编辑”大师

 


美国科技政策专家Tania Simoncelli:基因专利反对者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儿童中心病毒学家DEBORAH PERSAUD:提供了目前为止最强证据证明,携带HIV病毒的婴儿可被治愈

 


瑞士日内瓦大学天文学家MICHEL MAYOR:寻找“姊妹”地球

 


菲律宾外交官Naderev Sa?o:全球变暖运动人士

 


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冶金学家Viktor Grokhovsky:陨石研究

 


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陈化兰研究员:H7N9禽流感病毒研究

 


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生殖生物学家Shoukhrat Mitalipov:从克隆人类胚胎培养出干细胞系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家Kathryn Clancy:揭露科研田野工作中的性骚扰


 
 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家Henry Snaith:太阳能电池研究
TOP
340#






卫星显示北极海冰总量猛增变厚
2013年12月20日



全球变冷?卫星显示北极海冰总量猛增变厚

 

欧洲空间局CryoSat任务卫星平台观测发现北极海冰总量大幅增加,达9000立方千米,科学家认为其原因在于有些海冰在夏季没有融化

 

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变暖似乎已经成了公认的“趋势”,有些研究人员也预言北极冰层将在本世纪内消失,未来将出现北极洋,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国家都在积极争夺未来的“北极领土”,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欧洲空间局的卫星发现北极冰层在一年内增加了50%之多,出现了大面积的反弹现象,今年形成的冰层比去年厚了大约30厘米,2012年10月时北极地区海冰总量大约为6000立方千米,而今年同期北极海冰总量达到9000立方千米。

 

负责本次调查的为欧洲空间局的CryoSat任务,今年秋天时北极海冰的总量出现了明显的增加,科学家认为北极海冰总量的增加与过去保留的冰层累积有关,根据在过去的数十年内的卫星数据,北冰洋的冰层覆盖区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如果北极冰层全部融化,那么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海平面。CryoSat-2卫星的主要使命就是对北冰洋的海冰厚度进行调查,使得科学家第一次可以对北极冰层的体积进行精确监控和测量,而本次大幅度的海冰总量增加涉及到往年的海冰分布情况,科学家发现增加的海冰总量中大约有90%为往年的累积的,也就说这些冰层在经过了夏季后还没有融化。

 

科学家发现今年的海冰总体厚度出现了增加,比往年同期要厚,来自英国极地中心的调查人员Rachel Tilling为本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通过对比近三年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极海冰总量的变化趋势,伦敦大学教授Andrew Shepherd 从1980年代开始就对北极海冰总量进行研究,每年的10月份进行北极海冰总量普查,大约为2万立方千米,相比较而言,今年的海冰总量显然要低于1980年代,跻身过去30年内最低的海冰总量。本项研究成果公布在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由来自英国极地中心的研究小组提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