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全球科学新报道(及时更新中) [复制链接]

311#






美航天局称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小于平均
2013年10月30日

 




    美国航天局近日说,今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稍稍小于往年平均水平,不过现在要说臭氧层已开始恢复为时尚早。 


美国航天局发表声明说,今年9月至10月,南极臭氧层空洞的面积在2100万平方公里左右,这一空洞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平均水平为2250万平方公里。今年臭氧层空洞面积单日最大值出现在9月16日,达到2400万平方公里,而历史单日最大值则出现在2000年9月9日,为2990万平方公里。

 

美国航天局解释说,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减小,与南极上空平流层气温高于往年平均水平有关。气温相对高时,所谓的“极区平流层云”就会偏少,这会抑制氯与溴等化学物质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减少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

 

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一般每年8月出现,9月至10月时空洞面积最大,12月前后消失。过去10多年中,由于国际社会在生产使用制冷、空调和消防设备的过程中,逐步停止应用消耗臭氧层的全氯氟烃、全溴氟烃等物质,大气层中消耗臭氧层的这类物质因而逐渐减少,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开始趋于稳定,其每年的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
TOP
312#






美国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北方严重雾霾天气
2013年11月1日



美国宇航局Suomi NPP卫星最新图像显示中国北方地区上空严重的空气污染,这可能是由于工业污染排放、煤炭燃烧和秋收燃火等因素所导致的

 



图中最明亮的区域是雾霾,其中的灰色和黄色部分是空气污染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上周,令人窒息的雾霾天气吞噬了中国北方地区,甚至导致哈尔滨等城市交通中断。

 

哈尔滨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这是一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城区可见度下降至10米之内,雾霾天气迫使学校停课,交通阻塞中断,机场被迫关闭,这是今年中国冬季首次出现重大空气污染危机。目前,美国宇航局Suomi-NPP卫星最新拍摄图片显示中国雾霾天气问题日益严峻,并且有逐步扩大现象。

 

2013年10月20日测量结果显示,哈尔滨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500,这是最高数值,AQI指数达到300以上就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10月21日,Aqua卫星的中度分辨率成像分光辐射谱仪(MODIS)拍摄到中国东北部地区真实色彩照片,图中明亮区域是雾霾,其中分布的灰色或者黄色部分是空气污染。

 

其它没有云层的区域呈现灰褐色,一些街道社区空中细微粒物指数PM2.5高达每立方米1000微克,相比之下,美国环境保护署的PM2.5正常空气质量指数标准为每立方米细微粒物应低于35微克。

 

当前这一极端的雾霾天气是没有尘暴或者森林火灾情况下出现的,据媒体称,在空气污染指数上升几天之后,哈尔滨市医院接收的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患者增加了30%,几家药店的防尘口罩销售一空。

 

冷天气和缺少风流进一步加剧了空气污染程度,但是人类活动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该地区秋收之后的麦秸和玉米杆点燃产生大量的烟雾。

 

10月3日,中国中部地区MODIS-Aqua真色彩图像显示,大量的燃火增添了烟雾,弥漫在中国上空。
TOP
313#






科学家研制人造血液 已可在老鼠身上使用
2013年11月1日



 

据外媒10月30日报道,罗马尼亚的科学家日前成功创造出一种“人造血液”,这种“人造血液”由水、无机盐以及海水的昆虫体内提取出的蚯蚓血红蛋白合成。

 

研究者已经将“人造血液”在小白鼠身上测试使用,发现没有任何副作用。未来有望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同时有望解除血液库存不足以及献血可能存在感染等问题。

 

此前,一直有科学家致力于合成人造血液,但是一直没能解决血红蛋白不能克服物理和化学压力,在液体中稳定存在的问题。近来,新发现的蚯蚓血红蛋白,则不存在这一障碍,并且可作为血红蛋白的替代品使用。

 

研究者还称,未来还有可能合成“即时血液”,即将人造血液的成分配比好,先不加入水。等到真正用到的时候,临时加水变为液体状,就可马上使用。
TOP
314#






新疆拍到中国首张高清雪豹捕食照
2013年11月5日



雪豹特写

 


雪豹追捕野生北山羊瞬间(通讯员沈志君摄)

 

“快看,快看,河对面的半山腰上有只雪豹正在追捕野生北山羊,快拍呀!”

 

11月3日中午,正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的别珍套山深处拍摄野生北山羊的记者,被同行的五师音协副主席宋长军的突然呐喊声惊呆了。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用长焦观测到了一只身上布满黑点的雪豹翘着长长的尾巴正在追赶一群北山羊,逃命的北山羊也不顾陡峭悬崖的险峻,只管分头逃跑,山腰上腾起了一阵阵尘土。看到雪豹后,记者迅速摁下手中相机的快门,记录了这只雪豹追赶北山羊及最后离开羊群的全过程。

 

11月4日,记者电话采访了我国专门研究雪豹行为的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先生,他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所看到的雪豹照片,有的是用红外线技术拍摄,有的是被人抓捕以后拍摄的,在野外环境中,没有几个人能拍摄到高清晰的雪豹照片,而拍摄到高清晰度的雪豹捕食图片是第一次,这也标志着中国首张高清晰度的雪豹捕食图片在新疆诞生。

 

据资料介绍,雪豹是一种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动物,被称为雪山之王,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目前全世界现存的雪豹主要在青藏高原和新疆的高山地带,新疆雪豹数量占全世界雪豹总数的四分之一。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的专家乔治·夏勒博士几十年间足迹遍布中国新疆、青海、西藏等地,也只发出“只见皮子,不见雪豹”的感慨。
TOP
315#






石墨烯量子晶体管可用作DNA感测器
2013年11月5日



 

在基因组测序技术领域,科学家在不断追求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方法和设备。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30日报道,最近,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最近开发出了一种新奇的方法:把石墨烯纳米带(GNR)夹在两层有纳米孔(内径约1纳米)的固体膜中间,再让DNA分子穿过这种“三明治”设备,以此来感知辨认所通过的DNA碱基对。

 

研究人员设计的DNA感测器是一种以石墨烯为基础的场效应类晶体管设备,能探测DNA链的旋转和位置结构。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利用了石墨烯的电学性质,制成的GNR可以多方调节,改变它的边缘形状、载流子浓度、纳米孔位置等,由此来调节它的电导率和对外部电荷的灵敏度。

 

“在这一专业领域,当前主要的实验研究是模型模拟。”这里面临着许多难题和挑战,让-皮埃尔·莱伯顿教授介绍说,常用的密度泛函理论(DFT,一种物理学和化学中所用的量子力学模型方法,用于研究多物体系统的电子结构),仅限于固体系统中,而我们所处理的是一种固—液混合系统。此外,DFT还要对石墨烯纳米带假设一些过于简单和理想化的条件,比如GNR宽度要一致,边缘要规则,纳米孔还要位于石墨烯带的中心,没有电解液的静电穿透等。

 

“在我们的方法中,我们使用一种多轨道紧绑(TB)技术,比DFT处理的原子数量要大得多,而且考虑了GNR宽度不一,边缘不规则,以及纳米孔大小和位置不同等问题。”莱伯顿解释说。此外,他们用一种多尺度法处理了双混系统。

 

研究人员指出,其他领域也可能从这项研究中受益。比如开发新的小型生物电子设备,广泛用于个体化医疗。莱伯顿说:“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这是生物学与纳米电子学在分子水平上的互动。纳米电子设备带给我们控制生物信息的可能,利用生物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开辟信息处理技术的新天地。”
TOP
316#






非洲发现世界最大野猪 体重275公斤
2013年11月13日



生活在乌干达吉贝利国家公园的森林巨猪,体重可达到275公斤,体长两米

 


该图是不同物种猪体重和体长标准,从上至下分别是:人工饲养的约克猪;森林巨猪;欧亚野猪;侏儒野猪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在乌干达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野猪——“森林巨猪”,体长两米,体重达到275公斤。

 

虽然它是庞然大物,但很少有人知晓这支非洲野猪物种,这是一种长着刚毛的黑色野猪,长着突出的面颊和锋利的獠牙,事实上,森林巨猪在1904年才被系统地描述,成为非洲大陆上新近发现的哺乳动物之一。

 

国家地理频道探险者、野生动物生态学家拉斐尔-雷纳-赫尔达多(Rafael Reyna-Hurtado)在乌干达吉贝利国家公园研究这只世界上最大的野猪,有时其它种类猪中会有个体长得较为肥胖,甚至比森林巨猪更大,但总体而言这种野猪是体型最大的猪类物种。

 

森林巨猪生活在非洲中部地区,赫尔达多投入大量精力研究这种野猪,发现森林巨猪的一些秘密,例如:它们漫步多远的距离、所吃的食物、与同伴如何发生交互,以及它们如何生存在危险的野生环境。

 

然而,森林巨猪并未完全避开人类,近年来,人类捕杀这种野猪的行为更加猖獗,非洲东部地区的森林巨猪数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已接近“警戒线”,因此对这种数量持续减少物种的研究就变得更加至关重要。

 

全球野猪物种有18种,其中包括:欧亚野猪、侏儒野猪等,欧亚野猪最大体重为181公斤,体长1.5米,侏儒野猪最大体重为9.9公斤,体长0.24米。
TOP
317#

约克猪真大
TOP
318#






太阳即将完成磁极倒转 科学家严密监视
2013年11月15日



 

11月13日实际拍摄的太阳,可以看到明显的黑子(来自:SDO/HMI)

 

北京时间11月14日消息,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官方网站报道,每隔11年,太阳就会经历一次完全的磁极倒转,此时太阳的南北磁极就会颠倒过来。这一过程将会对整个太阳系产生影响。

 

尽管目前我们还无法理解这一过程发生的内部机制,但美国斯坦福大学维尔克斯太阳观测台的研究人员自从1975年以来一直坚持每天对太阳磁场情况进行记录和监视。自从观测记录开始以来,这将是第四次记录到太阳磁极倒转事件。

 

每一个磁极倒转的开端都可以从太阳黑子的行为上体现出来。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强磁场区,当一个磁极倒转周期开端之时,黑子会在接近太阳赤道的区域出现。在大约1个月的时间内,这些太阳黑子会逐渐解体并从赤道向两极移动。

 

托德·何塞马(Todd Hoeksema)自从1978年以来便一直在斯坦福工作,现在是维尔克斯太阳观测台的台长。他指出,当这些带有新磁极特征的黑子抵达极区,它就会抵消原有的磁场极性。此时太阳的磁场逐渐趋向于消失,随后再次反弹增强,并完成一次太阳磁极反转过程。何塞马表示:“这就有点像是大海中的潮起潮落。每一次小的潮头都会带来更多的水量,但最后全都会退去。”

 

太阳发生磁极倒转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太阳磁场影响的空间范围构成一个巨大的气泡状结构,被称作“日球层”,其延伸一直要到冥王星轨道之外,目前美国宇航局的旅行者号飞船刚刚通过这一太阳系边缘区域。另外,太阳活动的高峰期一般同样发生在其发生磁极转变的时期,在此期间除了黑子数量增加之外,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ME)同样是非常频繁的。

 

当然,太阳磁极的转变以及太阳带电粒子的爆发对于地球也会产生影响。当大量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时,便会出现美丽的极光现象。太阳活动的强弱也将对地球上的供电网络,卫星以及GPS定位系统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科学家们必须不间断地对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状况开展连续监视。何塞马表示:“我们也会考察这一事件对其他行星产生的影响。木星上会出现风暴,土星上出现极光,这些都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由于维尔克斯太阳观测台拥有长期的观测记录并且其用于记录的设备的前后变化也是最小的,因此它便拥有了最为全面而精确的太阳每日全球磁场变化档案记录。何塞马表示,对于目前正在发生的变化中有趣的一点,就在于其两个半球正在发生的变化速度是不一致的——太阳北半球在今年夏天已经完成了磁极变化,而南半球预计也将在近期内完成倒转的过程。

 

何塞马和他的同事们同样也注意到相比两三年之前的测量结果,太阳两极的磁场强度仅相当于太阳活动极小期间一半左右的水平。当时判断这可能暗示即将到来的太阳活动高峰期的强度也不会很强。而现在,这一结论已经在最近的观测数据中基本得到证实。

 

何塞马表示:“下一周期将会十分有趣。从技术上讲,接下来这段时间我们应当对此给予更大的关注。”
TOP
319#






世界最老生物507岁被科学家不小心弄死
2013年11月15日



被称作“明”的生物(图片来源:英国媒体)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13日报道,最新研究发现,世界上最老生物的实际年龄比之前测算的还要大100多岁。但可惜的是,这个507岁“高龄”的软体动物已经被科学家不小心弄死了。

 

这种被叫做“明”的蛤蜊一种深海圆蛤类动物,研究人员2006年从北大西洋的海底将其捕捞出来,然后放置在冷冻柜里以待后续研究。然而,当研究者为了分析它而撬开它的壳时,明的生命迹象渐渐消失了。

 

英国班戈大学海洋科学家保罗·巴特勒说:“第一次我们计算有误,也许那时我们正忙于出版我们的发现结果而有点草率。但我们现在能绝对确认我们得到了正确的数字。”

 

通过计算这个软体动物内壳上的生长轮数,研究人员最初估算出惊人的结果,明已经有405岁了!这个结果已经得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现在科学家们承认他们弄错了,如今他们认为应该比原先的结论再多100多岁。
TOP
320#






超级杂交稻“冠军组合”首次公开亮相
2013年11月15日







 

【科学网 成舸 通讯员 郭媛报道】11月10日,国家“863计划”重大成果巡回展第二站在长沙举行,不久前在湖南省隆回县创下百亩片亩产988.1公斤记录的超级杂交稻“冠军组合”——“Y两优900”首次公开亮相,与数万观众近距离接触。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品种茎秆长、穗数多、结实率高且颗粒饱满,“体形”几乎是旁边另一种杂交稻品种的数倍。

 

“单株籽粒最多可达800粒左右。”袁隆平院士的弟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启云向记者介绍,Y两优900组合具有高冠层、矮穗层、特大穗、高生物学产量、秆粗、茎秆坚韧等特点,有效协调了穗大与穗数、秆粗与穗数等难以平衡的生理矛盾,不仅有力证实了新型高秆培育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技术思路的可行性,而且极大地鼓舞了创新团队如期实现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的信心。

 

“Y两优900”是由袁隆平院士创新团队成员培育的最新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系我国“超级杂交稻攻关计划”第四期的重要成果,其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的持续支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