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4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高珠怡专帖(三、六年级) [复制链接]

71#

回复 70楼王燕飞的帖子

是的,而且作业也很麻烦,但是考虑到课时安排及学生操作安全性,有些实验通过微课和演示进行
TOP
72#

六上1-7 微生物与健康

一、教学思路:
    1. [/si
高珠怡 发表于 2022/10/9 9:25:29

调查的同学很认真,但听的同学不认真。也可以直接看视频
TOP
73#

三上1-6 加快溶解

一、教学思路:
    1.结合生活,揭示课题:通过泡感冒药的生活实例引出本课题内容。

    2.演示实验,提出方法:首先通过水的温度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演示食盐,让学生初步感知对比实验,并学会寻找相同条件及不同条件。

   3.明确目标,设计实验:提出研究搅拌对溶解快慢影响的目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4.完善步骤,进行实验:明确对比实验方法,梳理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强调重点,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5.总结交流,纠正指错:学生自主交流实验现象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学生实验中的问题总结并纠正。

   6.知识归纳,课外拓展: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课外拓展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小实验。

二、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知道水温和搅拌对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具有影响。

    2.难点:学会应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根据目标设计实验步骤并总结实验现象,用科学的语言表达实验结论。
三、亮点:
    通过演示温度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演示,让学生总结对比实验方法,随后实践应用,探究搅拌对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在总结,经历“了解原理——实践应用——总结归纳”的过程,将所得知识实践应用。

四、改进点:
    演示实验可让学生互动参与,采用投屏方法。
1.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16:19 上传)

1.png

2.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16:19 上传)

2.png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0-12 09:18:35
TOP
74#

回复 72楼李尔敏的帖子

是的,谢谢老师的建议!
TOP
75#

六上2-1 我们的地球模型

一、教学思路:
    1.回顾旧知,揭示主题:通过学生对地球已学知识的回顾,引入本课题。

    2.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使用橡皮泥制作了地球结构模型,剖开并观察地球结构模型的剖面。

    3.地球海陆分布模型的制作:首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在塑料泡沫上进行绘画,直观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4.微课展示地球自传模型的制作:引导学生思考,结束后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对经纬线、赤道、地轴等进行初步介绍,让学生学会看地球仪。

    5.总结三种模型:学生自主探讨模型间区别及可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二、重难点:

    1.重点:掌握地球结构模型、地球海陆分布模型以及地球自转模型的制作。

    2.难点:学会用身边的物体制作地球模型,并明确各个模型间区别及其内在意义。
三、亮点:
    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们动手实验,积极巡视指导,让学生自主讨论归纳总结,适时引导。

四、改进点:
    实验课程中学生在泡沫球上作图时间较长,进度较慢。


1.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21:59 上传)

1.png

2.png (, 下载次数:0)

(2022/10/12 9:21:59 上传)

2.png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0-12 09:23:03
TOP
76#

三上1-7 混合与分离

一、教学思路:
1.展示混合物,揭示课题:直接展示食盐与沙子混合物并提出实验最终目的。

2.筛网实验,明确原理:让学生使用两种孔径的纱布分离混合物,了解该方法应用原理,同时通过该方法无法实现分离而引出正确方法。

3.比较两物质,得出溶解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明确两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差距,提出用水分离沙子与食盐的方法。

4.结合筛网,引出过滤:通过筛网体验,引出滤纸,孔径更为微小,可透过食盐水,但会阻挡沙子。此外,对过滤中滤纸使用及方法进行指导。

5.学生自主完成溶解、过滤食盐,巡视指导。

6.取学生过滤液,引导学生思考水和食盐的分离,并进行演示,演示过程中让学生上台搅拌,经历实验。

二、重难点:
1.重点:学会使用过滤装置,能分离食盐、沙子和水的混合物。

2.难点: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思考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并应用科学手段进行实验。
三、亮点:
让小组内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实验,例如一号主导溶解实验,二号与三号主导筛网实验,四号主导过滤实验。同时,由于材料及实验空间、安全性等问题,蒸发结晶实验有老师演示,但是让每位学生上台进行搅拌操作,一方面通过这个上台机会来把控学生前期实验纪律,同时另一方面仍让学生参与实验,明确各步骤。

四、改进点:
在上台实验时可以对蒸发皿内液体进行投屏监控。

最后编辑高珠怡 最后编辑于 2022-10-24 09:34:52
TOP
77#

三上1-8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教学思路:
1.回顾旧知,揭示课题:水的三态变化情景视频,引出水依旧是水,只是状态变化。

2.展示图片,引发思考:通过纸与橡皮泥的变化,引发学生思考。

3.比较三种变化,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

4.课堂作业巩固知识,明确物质本身无变化。

5.用乒乓球变化拓展热胀冷缩。

二、重难点:
1.重点: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的变化与纸、橡皮泥发生的变化。

2.难点:讨论交流它们之间的异同点,用科学语言论述结论。
三、亮点:
用橡皮泥和纸的奖励机制来控制实验纪律及学生积极性

四、改进点:
增加学生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总结。
TOP
78#

六上2-2 昼夜交替现象

一、教学思路:
1.结合生活,微动画引入:通过昼夜交替动画引出课题。

2.引导思考,提出假设: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内容提出假设。

3.补充观点,实验验证假设:学生互相补充完善,适时引导,最终得出多种假设,进行实验验证。

4.交流讨论,总结发现:通过实验总结讨论,对各假设现象进行总结。

5.总结梳理:通过微课视频展示各假设现象,再次明确结论并总结。
二、重难点:
1.重点:就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进行验证。
2.难点:思考并归纳各种假设异同点,明确本质区别是地球运动状态不同。
三、亮点:
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各种假设,活跃思维。

四、改进点:
部分学生在做实验时,太阳斜射地球进行转动,这表明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差距性,为此,之后课堂可能要对实验的某些内容提前讲述。

TOP
79#

六上2-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一、教学思路:
1.回顾旧知,提出问题:回顾第二节课内容,提出课题。

2.资料阅读,明确观点:让学生先自主阅读课文资料,寻找两种学说的异同点。

3.改进模型,再次模拟:通过比较学说,明确“日心说”的可信性,并根据学说改进模型。

4.研究讨论,阐述原因:对改进模型进一步实验,并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5.总结归纳。
二、重难点:
1.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
2.难点: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解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三、亮点:
有一组学生将亮片贴至北极点,顺势向学生介绍了极昼极夜现象。

四、改进点:
实验时长可空余些,此外,可以让学生演示,投屏展示。

TOP
80#

回复 75楼高珠怡的帖子

用颜料来涂很费时间,可以改用橡皮泥贴更适合课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