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郑黄伟专贴(二、三、四、五)年级 [复制链接]

31#

回复 30楼王家东的帖子

每次总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TOP
32#

4-1-8.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教学重难点
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
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
教学过程
一、聚焦:启发谈话,直接导入课题。
欣赏国庆乐器片段,找一找:有哪几大类乐器出现在晚会上?
打击乐器、吹管乐器、弦乐器
激趣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二、明确任务,探讨评价标准
1、讨论小乐器必须满足哪些标准?
(1.四个高低不同的声音  2.牢固 美观       3.操作便捷)
2、确定评价标准。
3、设计、制作。
4、调试。
三、展示:自制小乐器展示会。
根据评价标准,完成小组自评。
请得分较高的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
四、拓展:小结延伸
课外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其他类型的小乐器。

亮点:制作积极性很高,能结合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老师的提示下制作自己的吹管乐器;
遗憾:1、从制作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知识面不足,能正确吹响的仅的尽有1个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需要课前对孩子做好备课;
对科学的重视不足,课外布置的改进与制作其他乐器少得可怜,如何转变孩子家长的重视度?
TOP
33#

4-2-1感受我们的呼吸
重点: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了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难点:学生在呼吸过程中体会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通过闭气活动,引出课题,体会呼吸的重要性。
二、探索
1、感受呼吸,双手放在胸腔(肋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腔的变化;双手放腹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腹部的变化。并做好实验记录。
2、模拟呼吸,了解呼吸有哪些器官参与,理解这一过程是多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研讨
1、参与呼吸的器官,作用,如何协作完成。
2、小结。
亮点:
1、模拟呼吸环节,在学生细心的操作中均能感受到膈肌运动时肺的变化。
2、在“闭气”环节中有一名学生竟然流起了鼻血,顺便讨论讲解了原因、预防。
遗憾:
感受呼吸时对吸气中的“腹部收缩”这一感受并不深刻,让学生在课后再细细体会。
TOP
34#

3-1-7混合与分离
重点: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分离食盐和沙。
难点:了解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开门见山,直接出示问题:食盐与沙混合在一起怎么分离?从而引出课题。
二、探索
1、讨论方法。
2、利用盐溶于水的特性分离盐和沙。
3、用加热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与盐。
三、研讨
1、分离方法,水的作用;
2、水最后去了哪里。
四、拓展
木屑与铁屑的分离。

亮点:学生对酒精灯的使用还比较到位,还记得点、灭的注意点;过滤、蒸发时都需要时间,孩子们能较好地等待、观察;注重协作,过滤时一人拿过滤漏斗一人倒水配合很好,加热搅拌时亦能交替进行;蒸发后的食盐也能主动与原食盐对比,提出疑问。
遗憾:时间不足,不断地压缩时间,减少过滤量,蒸发量,最后还是不够;孩子对火还是有恐惧,火柴使用存在困难,应该是平时接触太少。
TOP
35#

5-2-1地球的表面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了解地球表面样子,提出问题:本来就有?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二、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感知世界整体面貌;
2、观察中国地形图,细析我国陆地面貌;
3、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三、研讨
1、地球现在的主要地形有哪些,有什么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
2、以后地球地貌会变成什么样?
四、小结。

亮点: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探知欲。
遗憾:学生在这方面的课外知识相当缺乏,课前认真查阅资料的也不多,几乎变成了讲授课,建议学校多采购相关书籍,拓展学生的课外眼界。
TOP
36#

上着上着,好想有个平行班,可以试试突然冒出的想法。
TOP
37#

回复 29楼夏安琪的帖子

可能是觉得放得多更有成就吧。
TOP
38#

3-2-1感受空气
重点:通过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空气的特征。
难点:通过体验能够比较发现空气和一般物体的共同特征。
过程:
一、聚焦
聊一聊你对空气的认识。
二、探索
1、传递游戏
比较空气与水、石头的异同点,突出空气的特征。
2、借用生活中常见的且与空气有关的物品,感受空气。
大塑料袋、气球、哨子
三、研讨
1、总结空气的特征,说说用了什么方法。
2、对比一般的物体,进一点提升空气与一般物体的共性。
四、拓展
介绍空气、水、石块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型,人们是如何区分三态的?学生思考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亮点:传递游戏看似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孩子们传递得也很开心,但通过这一简单的活动,孩子们对空气的特征有了很好的认识。
遗憾:特征说得很快,但对于如何得到这个特征关注不够、思考不足。
改进:对于得到特征的方法需要在活动前先抛开孩子,让其带着问题思考;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完善证据。
TOP
39#

4-2-2呼吸与健康生活
重点:学生通过呼吸体验活动,了解运动会加快我们的呼吸,并能对呼吸次数加快的原因进行分析。
难点:通过实验及表格分析,推理人体运动量大,消耗氧气多,因此需要增加呼吸次数。
过程:
一、聚焦
回忆呼吸:运动前后呼吸有怎样的变化?
二、探索
运动改变呼吸,完成记录。


分析交流,理解呼吸。
三、研讨
1、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
2、呼吸次数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好处?
3、呼吸次数变化的时候心跳有变化吗?怎么变化的?
四、拓展

亮点:学生活动得很兴奋,两人一组,活动结束后自己记录心跳次数、另一个帮忙记录呼吸次数,相互配合的还是比较完美。
遗憾:1、个别孩子过度兴奋,坐地上去了;2、一个孩子运动后自己测出76次的呼吸次数,吓了一跳,再次解释如何算一次完整的呼吸后他还是有这么多次,我看他的呼吸并不非常急促,时间原因记他在课外再试一试、测一测。
改进:良好的纪律是保障活动效率的保障,课前、活动前需要特别强调,奖励纪律好的学生。
最后编辑郑黄伟 最后编辑于 2022-10-31 11:19:18
TOP
40#

5-2-1地球的表面
重点:认识常见的陆地地形及其特征。
难点:观察各种地形地貌的图片,猜想形成不同地形地貌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聚焦
观看从空间站俯瞰地球全貌视频,了解地球表面样子,提出问题:本来就有?怎么成了现在这样?
二、探索
1、观察世界地形图,感知世界整体面貌;
2、观察中国地形图,细析我国陆地面貌;
3、观察典型地貌,推测形成原因。
三、研讨
1、地球现在的主要地形有哪些,有什么特
郑黄伟 发表于 2022/10/24 10:28:28
有些课上之前最好让学生了解一些相关资料,这样讨论起来也会比较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