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三下孩子们的课堂前测和后测: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31#

 

3.27(周四)  三6水和水蒸气   调三课堂发言中的前概念:


 


水蒸气遇冷才会变成水,这个现象叫凝固


哈气时呼出的是热气而不是热汽。


黑板上字中的水消失到天空中去了。


水蒸气是无色的,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气”呢?为什么冬天湖面上会有“白气”呢?(他们认为这些就是水蒸气。)



策略:解答学生的疑问时需要指导学生弄清楚水蒸气的温度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异,通过形象化的实验来分析更好!

TOP
32#

 

4.1(周一)  三   7   水的三态变化 


 


 课前谈话中了解到孩子们对霜的形态分析较难,所以课堂上事先出示“一铁罐冰”,其外表上会出现一层白白的“霜”,引导孩子们分析理解比较形象。

TOP
33#

 


水单元测验总体分析:


 


采取开卷考,不互相讨论,考前没有复习:


 


判断题共8题,选择题共8题,还有温度计读数题3道,连线题算4题(共23题,每错一题扣2分)


 


全班40人


 


 


























分数段


人数


100分


1人


98分


5人


90——96分


15人


80——88分


13人


70——78分


6人


70分以下


0人


 


 


 


 


 


 


 


 


 


 


 


是开卷考,试题内容并不繁杂,但是总体情况显得不容乐观,有超过47.5%的孩子无法达到优秀!说明教学实践后留下的“影响”并不显著!!!!


 

TOP
34#

 






























分数段


人数


错误率高的题目


100分


1人


没有酒精时,我们可以用热水给体温计消毒。(做错的有16人。占40%)


98分


5人


大多数物质都会发生形态变化。(做错的有12人。占30%)


90——96分


15人


只有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速度。(做错的有18人。占45%)


80——88分


13人


水蒸气的颗粒太小,我们的肉眼无法看见。(做错的10人,占25%)


70——78分


6人


在温度为(     )的地方,液态的水不能变成固态的水。(7人选择0°C,4人选择-1°C,共做错11人,占27.5%)


70分以下


0人


棒冰周围的“白气”是(    )?(选择“是棒冰周围的水蒸气”的有12人,占30%)

TOP
35#

 

2008.4.24  


 


 


一堂公开课中学生课堂中对<水和水蒸气>(第三单元第6课)的前概念及概念发展记录


 


1、下雨后池塘中的水满了,天晴几天后水又浅了,请问水到哪儿去了?


太阳照下升上去变成云了;被太阳吸收了;被地底下的小草吸收了;到天上变成了空气。


 


2、水变少了的现象还有哪些?


操场上的积水坑会没了水,湿衣服会干了,烧水时锅里有很多水,不加盖烧时会少下去;井里的水也会少下去。


 


3、水到底到哪儿去了,怎样做一个实验来观察水的消失?


昨天的一杯水今天少下去了;一本热水能看到有许多热气冒出来。


 


4、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微粒太小,我们无法肉眼看见;


我们知道没有太阳,水坑中的水为什么也会消失?————应该马上拿出那杯水,请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然后引出有太阳为什么会比较快?而不是把问题一个个割裂开来,只走自己的路,而不管学生的思路发展,不知学生的思维矛盾,不能想出办法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提升。


被地面吸收了,变成地下水了(由于本身存在着这些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回避掉这些已有经验——黑板上的水迹、玻璃片上的水滴等)


 

TOP
36#

5、怎样加快蒸发速度?


放到微波炉中,用火烤,放在太阳下。


 


 


6、给水温度加高,真的能加快蒸发吗?


各取半勺水,一勺加热,一勺放在一边,注意安全,同时记录。(由于学生不明白是在进行对比实验,又由于对比实在太明显,导致有学生认为平常状态下水就是没有蒸发,反而把错误概念加深化了!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加快蒸发速度,而是在明确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蒸发的基础上再了解要加快速度的方法可以是)



学生的表现:边加热边加水,边加热边从另勺中取水,以保证两勺中的水都“消失”!!!!!放在一边的水并没减少,所以没有蒸发呀!!!!!!!!!!由于学生加热的原因不明理,“玩”占了主导地位,使用“酒精灯”的“兴奋”无与伦比!再一次认为水的蒸发必须在“高温”下进行。


学生实验后的现象汇报:先有“小泡泡”、然后“滋滋响”,有水蒸气冒出来,水没了,勺子很烫,发现勺子底焦了。


 


教师实验的现象比较:冒出水泡、上有白汽、水泡多而大。另一勺减少不明显。


 


 


7、问: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勺底变黑了,勺子用水浸后有黑东西到手上,外层有黄黄东西(变焦了)——学生更关心的现象是表面的现象,显而易见的现象;哦,我知道了(猜测老师需要什么答案)——一个勺子的水减少而且干了,还有一个没减少(此时教师应该及时补充,如果放上一天,如果放上更多天,水会不会消失,没有加热,水为什么也会消失?)


 


8、问:A勺中的水为什么会少了?


答:因为变成了水蒸气,因为水会掉出来,被火烤干了。


 


9、问:旺旺碎冰冰袋外出现水珠是怎么回事?


刚拿出冰箱中有“烟”,拿出后就没“烟”有“水珠”了,因为包装外有霜,是霜变成了水;因为有的包装外有冰块,拿出来后成水了。


 



 


特别注明:


 


该上课教师自身存在的错误概念:水蒸气跑到空气中,越积越多,所以变成了云;


热水中跑出来的水蒸气特别多,所以能看到“水汽”,冷却后跑出来的少了,所以看到到“水汽”了。


TOP
37#

 

孩子中存在的困惑:


冬天湖面上的“白雾”(1),水杯中的热汽(1),棒冰外的水珠(2),冰箱开后的“白汽”(2)。








 


看不见的"水蒸气"与看得见"雾、云、水汽、烟"的分辨?


 


——私下认为:(1)与(2)其实是两种情景:A指含水物体,B指空气水环境,则有AB冷,AB热两种情景


所以让三年级学生理解确实困难重重。

TOP
38#

虔诚使者做的真棒!


下个学期我就要教三年级了,你的这些问卷和收获对我来说有许多地方可以借鉴!


这个学期对五、六年级做了一些问卷调查,效果明显没有你出色,主要还是在问卷设计上我没有认真的下功夫,要向前辈学习啊。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9#

以下是引用虔诚使者在2008-3-27 16:13:00的发言:

因为课堂前测与后测中发现孩子们对冰水温度的建构没有发展,原因在哪儿?



以下是我亲自在实验室“探究”后发现的现象:



——有温度计17支,分别测室温,最高温度测得是18°C,最低是竟然是13°C,数据相差整5°C,令人叹为观止!



另有温度计15支,分别测室温,有5支测得是15°C,有4支测得是16°C,有三支是16.2°C,另测得14°C13.2°C12.8°C各一支,数据各领风骚,都不能让你确定到底现在的室温是几°C?!



有实践才有发现,课堂前测和后测的课题研究正在进行中,我的收获也与日俱增,比如,上半年写成的案例<都是材料惹的祸>就引入上上面这段文字,没想到的是,此案例一路"披荆斩棘",竟然获了个省一等奖,嘻嘻,真是"有付出必有回报"!

TOP
40#

 

都是“材料”惹的祸


——我对计量工具的一次教研历程


 


 


【缘起:数据怎么不对了】


五下修订版科学教材第一单元《沉和浮》真是“旧容换新颜”,由于加重了概念的有结构建构而使学习过程显得更有意味,一路探究,都以数据为基点,直至最后二课通过探索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和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目标直指向核心概念: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沉;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浮。基于我对马铃薯曾经有过的心悸(曾连续买来近5斤马铃薯,放在盐水中却只有3个是浮的),我决定利用实验室里现成的沉浮球进行实验,课前我先悄悄选出10个绿球,在水中是沉的,在盐水中恰好是浮的。然后让孩子们用盐、糖、味精等各调制一杯浓液体,绿球成功地上浮了;第二课时测出了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我们开始进行推测:物体的沉浮还跟什么有关?对,比一比同体积的绿球、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由于绿球放不进100ml的小量筒,我就把它放入了500ml的大量筒(内放有清水100ml),绿球在水中完全下沉后读得的量筒数据为115 ml,即此物体排开水量为15ml,大量筒取15ml比较麻烦,我请同学用小量筒分别量取了15ml清水和15ml浓盐水,然后用托盘天平进行了一一称量,得到如下数据:


 


……


 


【冷眼:计量工具的非标准化】


反思以前上课时总是会出现的涉及到计量工具的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数据,我不得不感叹:科学探究需要定量研究,定量研究能够得到数据,数据是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的重要证据,但是,定量研究的工具本身存在着缺陷,让我们的探究过程何以为堪?


请看三年级下册《水结冰了》这堂课的课堂前测和后测调查吧。


课堂前测内容,请说一说一杯冰的温度是:


29°C、20°C、13°C、12°C、 10°C(3人) 、3°C(2人)、2°C、0°C10人)-0°C3人)、-0.1°C(2人)、-0.2°C(2人)、 -0.3°C、-1°C(5人)、-2°C 、-3°C(2人)、 -10°C(2人)、-15°C、 -几十°C (共40人) 。


 


 


详见下面附件:


 

TOP
41#

继续补充有关前测后测的一些内容,请大家指导:


 


  摘自袁革霞老师的随笔:三上<蚯蚓>一课中的学生概念发展:


 


 


这是观察时部分孩子们的发现——袁革霞
     


     三(2)班杨王议:我发现蚯蚓会变长变短,蚯蚓爬起来跟蚯蚓一样,蚯蚓身上一节一节


               赵文斌:蚯蚓的头像尾,有筋,看不见眼睛,全身是红的。
                  陈疏桐:蚯蚓的头会往里缩,身上有线,蚯蚓爬的时候头先会缩进去。
                  王越洲:蚯蚓爱爬在盒子边上,喜欢盘起来,有粘液。
     三(3)班孟洲伊:它很软,舌头(其实是头)伸进伸出,中间有一根静脉。
                   陈泽皓:]蚯蚓头细尾粗,嘴巴是一个洞,身体一节一节的。   
     三(4)班葛城捷:蚯蚓会缩,会爬会跳舞,会写8字,会钻洞,蚯蚓有口。
                  孙秋雁:我的蚯蚓是红色的,蚯蚓的头很小,很细。碰一下蚯蚓的头会转弯,蚯蚓会跳芭蕾舞,会伸缩爬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25 10:31:17编辑过]

TOP
42#

 以下是引用 草帽呀呀的内容:


 


————(原创)六年级《物质的变化》学生科学前概念的两个问题


 


 


 


因为要上公开课的原因,六年级的课我选择先上第2单元,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物质》这课时,我发现了两件有趣的事情:一、学生认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二、有部分学生认为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


他们的这种观点让我感到惊奇,同时对于他们的这种前概念的认识觉得可以做些分析,于是我拿这两个问题调查了两个班级,100位六年级的学生。最后结果:认为冰水混合物中冰和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有85人,认为铁锈和铁是同一种物质的有22人。这个调查结果让我感到有些吃惊,为什么孩子们觉得冰和水在一起温度会不一样呢?似乎在他们的经验中,只有温度下降了水才会变成冰,冰的温度当然要小于水。而对于铁锈的认识,多数学生的前概念是准确的,而部分学生首先在铁和铁锈的名称上有些辨别不清楚,另外他们无法鉴别铁锈是一种什么物质,我想这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我调查的过程中,也有另人欣慰的事,有5个学生能够准确说出铁锈就是三氧化二铁,我大大地表扬了这几位学生懂得的知识多。当然,对于鉴别铁和铁锈是两种物质在这个单元的后期会学到,学生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更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只是,对于学生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我百思不解,对于六年级的学生竟然有那么多的同学掌握错误的科学概念,这些错误概念到底是如何产生的?老师又应该如何去解释呢?我想自己还需要继续思考下去,同时请专家和高手指教。


TOP
43#

 

 课题研究进程(一)


——“开展课堂前测后测,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一、关于前测后测的思路之一:课堂前测是建构新概念的前提


1、前概念是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内容始发点。在科学教学中存在“此岸”与“彼岸”一说。“此岸”即是学生已有的观念,“彼岸”是我们教学目标。要达到“彼岸”,必须要从“此岸”出发。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要从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和存疑的问题入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如果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前概念,就找不到教学的始发点。人们常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没有良好的开端教学就谈不上成功。


2、由16位美国科研人员编著的《人是如何学习的》中说道:“对必须从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这一概念在教学上的合理引申,就是需要教师注意学习者原有的不完全理解、错误观念和对概念的天真解释对所学科目的影响。教师还要依据这些概念来帮助学生达到更成熟的理解。如果忽视学生的初始概念、观点,他们获得的理解与教师的期望会有很大的差别。”——建构新的科学概念必须以前概念为前提!

TOP
44#

 

 二、关于前测后测的思路之二:课堂前测对提高探究效率的帮助


例举1:三下《植物的生长变化》之单元前测内容:


种子里面有什么?


      A  根(3人,7.5%)        B  芽(14人,35%)


      C  胚芽(12人,30%)      D  幼苗(8人,20%)


 分析过程:


  之所以有人选择ABD,是因为当种子萌芽时,孩子们本来就不太能看清种子里面的变化!他们会把所看到的发芽和幼小的苗误以为是本来就存在于种子里的。


 教学策略:


  提供一个放大的透明的种子内部结构或内部结构图,以利于对种子生长及播种的认识基础的提高。


 课后访谈设计:


 什么叫胚芽?以后会变成什么?能画出一些胚芽的形状吗?


 例举2:三下《温度与水的变化》之课堂前测内容:


 孩子们对温度计(观察后)的初始认识:


  有红色东西。捧在手里(液柱)会升高,会下降;


 上面有刻度。升高很慢,下降很快(当时室温约15°C)


分析过程:


第一次接触到温度计,观察时,肯定对动的内容感兴趣,对静的内容无法停留更多的观察时光,所以无法观察到温度计的更多内容。


 教学策略:


第二次教学此部分内容时需要有目标启动:放在桌面上,画一画,看谁画得像?这样通过孩子模拟画一画温度计,观察目标明确,就会发现诸如“最高温度、每一刻度、摄氏度”等内容了。而且画一画后对下面的读和写也有帮助。

TOP
45#

 

三、关于前测后测的思路之三:不同的前测结果,不同的教学目标


让我们来看一看具体的案例片断:


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课堂教学观摩刚刚在温州结束,就拿第一堂课《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来说说。


课一开始出示6幅校园岩石照片图后教师提问:6天内——8天后——80天后——800年后会变吗?


以下是我边听谢老师上课边整理孩子们的发言:


岩石没有变;岩石短时间不会变;岩石受到太阳晒、风吹雨淋后会有几毫米至几厘米的改变;岩石长时间会变,是因为长时间肯定会受地震、泥石流、火山喷发等剧烈因素的影响(孩子的话语是:受到了较大的创伤)而变化;岩石会风化。


对前测概念的课后分析:


出示了这样一幅图片,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的情景下孩子的思维方向是怎样的?


岩石短时间不会变化——是一点没变,还是看不到变化?


岩石长时间会变化——是地震!是风化!什么叫风化?是因为长时间的冷热、水流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缓慢的变化吗?显然不是。孩子们以为地震等作用后粉骨碎身的现象叫风化。

所以,教师应该抓住的、孩子们需要在本课堂中发展的目标是:岩石会改变的主要原因除了已经知道的地震等因素外还有长时间缓慢的风化作用。我想,这应该是本班孩子在全中国经历了汶川地震后、在这样的图片及问题情境下上岩石课后最应该被老师关注的教学发展目标吧!(姑称此堂课是震后岩石课!)
TOP
46#

 

如果课一开始出示的就是一些岩石风化照片图,如果问:这些岩石是谁改变了它们的模样?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呢?


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就不会是地震等创伤性因素了,根据岩石的不同,圆圆的卵石,岩石的裂缝,岩石的脱落,他们的推测可能是就是风、冷热、水等各种因素在改变着岩石。


以下是我曾经用过的对某堂岩石课后二个孩子的部分课堂后测内容:


1、图2中这样的岩石会是什么岩石改变而成?以后又会变成什么样?请在图1和图3中画图示意。(略)


2、你认为从1变为2,从2变为3需要多长时间?


甲:(从1变为2需)1000年,(从2变为3需)10000年。


乙:(从1变为2需)1年,(从2变为3需)不知道。


3、图1、2、3的变化过程中可能是哪些力量在起作用呢?


答:水、风、太阳、温度、地球运动等。


如果后测时大部分孩子类似于乙的答案,那么,教师课后应该反思的是什么?如何在下堂课或其他班级上课时帮助孩子提高这样一个科学概念:岩石的这些变化是短时间内还是长时间的缓慢作用形成的?长时间到底约为多长?


教学策略可以这样调整:通过提供有结构的实验材料或相关资料来帮助孩子建构起岩石风化是一个“漫长”的“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作用后破碎”的现象。

TOP
47#

 

课题研究进程(二)


——“开展课堂前测后测,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四、关于前测后测的思路之四


                 ——怎样进行课堂前测和后测


(一)我们的尝试


1、问题设计法:针对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及对孩子感知到的一些默会知识进行课堂前测后测的内容设计,然后通过小问题的方式进行测试。——本堂课的思路! (课堂后测的内容设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源于教学目标的内容设计;源于教学思路的内容设计;源于教学过程的内容设计;源于课后作业的内容设计;源于教学经验的内容设计等。)


 2、作业调查法:提前作业,进行前测分析。课后再对提前做的内容进行修改式补做,进行后测分析!以这样”作业二做法”的方式来获得“课堂前测后测”的部分信息。


3、 发言整理法:要求教师在平常上课中有目的地询问学生,或者在课外与学生交谈,不断地积累他们的各种发言。(平行班的优势!)


4、 教材填图法:根据教材中要求如实让孩子把前概念记录在唯恩图或气泡图中,教师进行分析整理。(更多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素质)

TOP
48#

 

(二)我们的思考


如何科学地设计前测内容?——敬请讨论!


如何合理地分析前测内容?——敬请思考!


如何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敬请关注!


怎样切实开展课堂后测?如何了解并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收获?怎样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怎样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我们的探索


A、让我们也来观察一份前测内容吧!


《我们周围的空气》前测内容:


1、以下地方没有空气的是(             )


     A 水中    B 空袋子中   C 高空    D 真空


2、以下地方中存在着空气的是(                  )


     A 木头中   B 石头中  C 人体内   D 苹果中   E 叶片中


3、判断题:


   A 空气是可以象水一样流动的。 (           )


   B 酱油中没有空气。                      (             )


   C 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                  (                )


   D 空气跟水、苹果一样是一种物质。   (               )


   E 在密闭空间中,空气是不占据空间的。   (            )


   F 很多空气在一起是没有重量的。                (            )


4、我能描述出空气的样子来。


      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在哪些地方找到空气的影子?试着画一画你看到的空气是怎样的。

TOP
49#

 

B、关于本堂课我们的前测内容演变过程


①、原始稿1——检测对象:新世纪小学三(2)班


1、空气在哪里?请举出三个例子。


2、判断题: (62人的班级中)


   A 空气是可以象水一样流动的。(    42人答对:20人答错       )


   B 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31人答错:31人答对 )


   C 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8人答对:24人答错 )


   D 空气跟水、苹果一样是一种物质。( 24人答对 : 38答错 )


   E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占据空间。( 41人答错:21人答对 )


   F 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47人答错:15人答对 )


3、试着画一画你心目中的空气是怎样的。


原始稿2——检测对象:新世纪小学三(4)班


1、空气在哪里?请举出三个例子。


2、判断题: (26人的班级中)


   A 空气是可以象水一样流动的。(    18:8      )


   B 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16:10 )


   C 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15:11 )


   D 空气跟水、苹果一样是一种物质。( 7 : 19 )


   E 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占据空间。( 9:17 )


   F 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18:8 )


3、试着画一画你心目中的空气是怎样的。( A班:26人, 16人画不来空气;会画空气的仅只10人;B班:30人,画不出空气:11人;画出空气:19人。)


②、第二稿


1、以下地方没有空气的是(             )


     A 水中    B 空袋子中   C 高空    D 真空


2、以下地方中存在着空气的是(                  )


     A 木头中   B 石头中  C 人体内   D 苹果中   E 叶片中


3、判断题:


   A 空气是可以象水一样流动的。 (           )


   B 酱油中没有空气。                      (             )


   C 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                  (                )


   D 空气跟水、苹果一样是一种物质。   (               )


   E 在密闭空间中,空气是不占据空间的。   (            )


   F 很多空气在一起是没有重量的。                (            )


4、我能描述出空气的样子来。


      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在哪些地方找到空气的影子?试着画一画你看到的空气是怎样的。

TOP
50#

 

③、《我们周围的空气》前测内容调整解析


1、空气在哪里?请举出三个例子。(孩子们的前测答案中:在任何地方、在空荡处、在水中、在袋中、在叶中……改成:以下地方没有空气的是?石头中、叶片中……)


2、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为什么竟然有一半孩子左右答错,很大原因是前测题中有误导之嫌,所以宜采用直接询问式:水中有没有空气)


3、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不占据空间。(前面答案也有误导孩子之嫌,为了降低难度,改成:在密闭空间中,空气是不占据空间的。 )


4、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为了更利于直观思考,改成: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


5、空气是没有重量的。(更重要是要检测孩子们对大部分空气有无重量的认知,所以改成:很多空气在一起是没有重量的。)


6、试着画一画你心目中的空气是怎样的。(心目中的指向不明确,所以导致有部分孩子不会画,改成:你能在哪些地方找到空气的影子?试着画一画你看到的空气是怎样的。

7、空气不占据空间。 空气是没有重量的。—— 这两题是针对下两节课的,本节课不做要求,也要去测吗?( 这是一个单元性的前概念测试,有利于了解孩子对空气系统上的前认知,而且分析调查结果,这二题的错误率非常高,的确应该作为二个课时来开展更深入的探究教学) 。
TOP
51#

 

、《我们周围的空气》后测内容


一、填空题:


1、观察了吹杯子中的乒乓球实验后,你想说什么?


2、我知道空气在(        )、(        )、(        )、(        )中都存在着。


3、我能描述出空气的样子来。


空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证明空气存在的办法有:


第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和空气的相同点:(         )、(        )、(      )、(         )、(       )。


6、学习本课后,我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空气能被我们感觉到     B空气是一种物质


      C空气是气体                 D风就是流动的空气


      E空气是看不见,但通过实验能看得见。


二、判断题:


   1、 空气是可以象水一样流动的。            (            )


   2、 酱油中没有空气。                       (               )


   3、 空气的流动会形成风。                   (                )


   4、 空气跟水、苹果一样是一种物质。         (               )


TOP
52#

以下是引用虔诚使者在2008-12-23 22:19:00的发言:
 

 课题研究进程(一)


——“开展课堂前测后测,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探索


 一、关于前测后测的思路之一:课堂前测是建构新概念的前提


——建构新的科学概念必须以前概念为前提!


以上是我们前不久进行的市级主题活动中我介绍的PPT内容,本次活动紧紧扣住“开展前测后测,有效建构科学概念”这个主题,卓有成效地对前测后测的某些方面进行了研讨,极大地拓展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丰富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同时,本次活动引发了与会老师更多的思考,以这次主题活动为契机,有三位老师写了相关的高质量的论文!


 


以下是我市教研员参加活动后挥笔写成的“综述”:


http://kexue.zjpdt.cn/blogview.asp?logID=227&cateID=5


 


 

TOP
53#

不知道虔诚使者对磁铁单元是否做过前概念的测试?


若有,想借鉴下问卷.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54#

刚好在弄动植物单元的相关测试,马上就会测试磁铁的前概念;草帽如果来得及等就等我几天,如果等不及,何不也来个测试?也好让我借借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