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王梦婧专帖(四五年级) [复制链接]

81#

以前好像有人说萝卜有沉有浮的
李尔敏 发表于 2021/3/8 10:25:36
对的,胡萝卜是沉的,白萝卜是浮的。
TOP
82#

五年级下,第二节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自己傻傻的花了一节课时间在球里装橡皮泥,保证3个球体积相同,轻重不同。这个还简单。第二组:轻重相同,体积不同,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要保证每次切下来的橡皮泥大小一样,就这样弄了一节课多。然后去仪器室拿烧杯,发现仪器室沉浮球都有,太依赖爱牛学具袋了,学具袋里怎么说我就怎么做,少了自己的思考。记下来,反思。

A8E04DFB-7269-4223-BA9A-A9982012B270.png (, 下载次数:0)

(2021/3/14 20:28:53 上传)

A8E04DFB-7269-4223-BA9A-A9982012B270.png

TOP
83#

五下第一单元第5节《浮力》教学反思2021年3月14日



我的思考:


        1、这节课安排的内容有点多,在第一个班级没上完之后,我就索性放慢了速度,分成2节课来上。第一节课:探究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第二节课:探究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在此基础上,讲解一些题目,让孩子更加深入明白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2、实验器材的思考之路:看了课堂作业本之后,发现活动记录要记录的内容有点多。首先要记下来拉力,其次再算出浮力,然后还有排开的水量。我自己首先先做了下水试验。第一:测泡沫块的自重,弹簧测力计测不出来。太轻了。于是我就想到了用电子秤测质量,再换算成重力,100克力等于1牛。第二:烧杯是仪器室唯一的有刻度的测量仪器,但是烧杯不够深,不能保证泡沫块浸没,测出来的数据不准确,其次,第二个实验,改成大泡沫塑料块,就放不下了。为此,我找了一些视频,发现好多老师都是自制量筒的。要找深一点,口稍大一点的容器。经过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勉强能用的。于是一早上就自做了8个自制量筒,终于解决了材料问题。










         3、实验数据处理。本次实验数据记录要准确需要老师反复强调。学生存在这些问题:第一:排开的水量记成现在的水量,没有两次相减。第二:浮力=重力+拉力。在第二次实验中,每一次要保证大中小泡沫块浸没在水中,每一次大中小泡沫块的自重都不一样,因此,每次加的数据不一样。学生惯性思维,比如:知道了小泡沫块的重力是0.01牛,等到了中泡沫块,孩子还是加0.01牛。教师上课的时候稍微提一下,能省还多时间修改。



TOP
84#

可以分开来测,测浮力的大小,可以在塑料水槽中测量,测量排开的水量,可以在大烧杯中测量,这样就省去了自己准备刻度条的麻烦。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21/3/14 22:00:51
那可以直接在大烧杯中一次性测量,同时读出拉力和排开的水量。分开测,反而不能保证每次浸入的体积相同。但我们实验室找不到500毫升的大烧杯,因此我采用了这个方法。
TOP
85#

回复 256楼风之灵动的帖子

是的。有的白萝卜本来是浮的,切的很小就沉了,学生还提问。有的白萝卜放在水里就沉
TOP
86#

回复 261楼博文王梦婧的帖子

王老师的改进想法很好,以后五年级都可以用,如果有大烧杯的话就更省事了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21/3/18 9:20:43
下次实验器材采购单上500毫升的大烧杯记上
TOP
87#

五下第一单元第3节《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反思

一、材料准备。材料箱的橡皮泥有点像陶泥,市面上卖的橡皮泥太软了,不能成型。但配套的橡皮泥最好再软一些,好捏一点,又不能太软。材料箱的橡皮泥很人性化的分成一条条,很好分配。


二、测量工具缺点:1、所用的烧杯太小,导致能使橡皮泥浮起来的形状不好捏,能浮起来的形状每组只成功了一次,体会不到每个能浮起来的形状其实排水量不同。


2、烧杯刻度不精确。捏实心物体,长方形与圆形有的 小组的数据相差比较大,原因是因为烧杯的刻度只能大致读出排水量,不能准确读出,所以想让学生体会到实心物体不管捏成什么形状,排开的水量相等有点困难。


改进:只要有一个特制的测量工具,排水量读准确,就能纠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但没有这个测量工具,反而把学生搞混了。


急求购一批口大,刻度准确的量筒,这样做《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浮力》、《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这3节能够较准确的测量。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3-21 23:06:00
TOP
88#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具还可以开发,一边测排开的水量,一边测浮力,如何更高效地完成。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21/3/21 21:21:48 同感。亟需这样的教具。
TOP
89#

[quote]

五下第一单元第5节《浮力》教学反思2021年3月14日




[colo
[color=#99
风之灵动 发表于 2021/3/19 12:31:02

我也思考过能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内容。我觉得应该可以。因为上课的时候我没制作微课,如果用微课来帮助学生理解,加快实验速度。应该可以在一节课内完成。
TOP
90#

五下第一单元第8节《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明确物体的沉浮与液体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鉴别4种液体(水、酒精、糖水、盐水)。学生尝试了用闻气味、蒸发法、用马铃薯观察沉浮等方法。

       2、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3、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4、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三、教学思考:

1、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我自己事先进行下水实验。我采用2牛的钩码进行研究。(0.5牛的钩码个人觉得太小,而且实验室量程是1牛的测力计只找到5个)

实验数据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到了学生进行实验,发现完全不一样了。有的小组在酒精中的浮力比清水还大,糖水中的浮力比清水中的要小。反正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对于在酒精中浮力最小,在盐水和糖水中浮力最大根本得不出来。

第二班级,我特意强调:浸没在水中,2个人读数。专门盯了一个小组进行实验。我发现其实在酒精中和在清水中只差了一点点,学生就认为2次读数一样,就得出在酒精中的浮力和清水中一样。但在盐水中明显比清水中的浮力大,在糖水中又不明显了。所以这个实验要非常准确的话,还需要测力计精度再高一点。

第三个班级,我特意换成0.5牛的钩码,量程1牛的测力计。发现数据还是不准确。

方法:在做完实验研讨环节将马铃薯放到4种液体中,发现依次沉、浮、浮、沉。让学生明白其实酒精中是沉的。浮力比较小。扭转上面实验做完的错误观点。

2、同体积的马铃薯与几种液体的轻重比较。

我采用演示实验。用500毫升的大量筒,排水法测得马铃薯的体积是85立方厘米。然后依次测量同体积的清水、浓盐水、酒精。结果非常明显。

PS:测马铃薯体积还是溢水杯更方便。遗憾没有测量同体积的食用油的重量。


最后编辑博文王梦婧 最后编辑于 2021-03-28 19:56:5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