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王梦婧专帖(四五年级) [复制链接]

1#

今天上了蚯蚓的选择,放了5条蚯蚓在盒子的中间,结果有好几次都有一条蚯蚓往光亮的地方运动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9/16 9:41:17

建议用手机拍拍照——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然后再做一做!

相信经历过问题后的探究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0/12/22 10:26:38 执行 提升/下沉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生态瓶的制作,当成回家任务去完成,班级与班级之间差距比较大,反思:如何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完成这种小制作?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9/23 16:11:19

可以设置挑战任务,奖品可以是一次展示、一次介绍、一份荣誉、一张喜报、一张奖状等等……
TOP
3#

学生介绍自己的生态瓶,介绍了自己的制作过程,放置的小生物,花费了30分钟,终于评出了第一、二、三名。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9/23 16:19:33

给动手做的每个孩子发个成就奖章,优秀的评奖!
TOP
4#

制作木质滑行机,有的孩子动手能力真的很强,看了一眼制作步骤,大约10分钟就完成了,然后我就让他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学生,互相帮助,合作。课间十分钟休息,让学生去上厕所,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专心致志完成自己手中的作品,觉得只要有了目标,孩子们也是能专注的。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7 21:03:53
动手做是孩子最喜欢的,特别是有挑战性的动手做项目,孩子们会高度参与,期待我们的科学课孩子也能这样专注!
TOP
5#

五年级《运动和力》单元第二节:用橡皮筋作动力 课后反思第一:小车不够重,会打滑,因此在小车上放置4个螺母。并且橡皮筋的圈数控制在10圈之内,超过10圈,小车会因惯性滑行好长一段距离,不是非常准确
第二:如何在小车上缠绕橡皮筋,我事先演示了如何让小车正向反向运动,学生只看热闹,等到他们自己实验时,不会操作。因此另一个班级里我拍了一个如何缠绕橡皮筋的视频,发现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三:注意控制时间。学生进行这个实验花了20分钟,学生还想进行实验,非常热闹。以至于下课了学生还依依不舍。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17 14:55:19
聚焦课堂教学问题,不断改进和优化实验器材,努力让课堂教学更高效,赞!建议上课前做一下下水实验!
TOP
6#

五年级运动和力第6节 《滑动和滚动》(阔华器材)本节课重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运动方式的关系,个人觉得阔华的实验器材能不能改进呢?
第一,把滚动变成滑动,采用的是把小塑料片卡在车轮的位置,学生课堂上都没卡进,需要老师帮助。我事先自己卡的时候也觉得需要用力,课堂上以为学生能自己卡进去,结果我自己一个人卡了32个,太难了。内心在想:为什么不能设计的好弄一点。所以第二个班级我就让学生先做滑动的实验,然后把卡口拔出,再测滚动,课堂效率提高
第二,下水实验时,我先在桌面上测滚动摩擦,力很小,弹簧测力计根本显示不出来。因此,我垫了一块毛巾,让学生在毛巾上测滚动,结果有几个小组也因为力很小,测不出来。我已经在小车上加了200克的重钩码了,接下来,该怎么改进这个实验呢?除了加重物,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31 12:44:47

教师事先开展好下水实验,赞!为王老师扎实的科学研究活动点赞!
喷到问题积极想办法解决,也可以请学生参与解决,有的时候孩子能想出一些很好的办法!
测摩擦力时我们一般选测最大静摩擦力!比较容易读数!
可以让孩子直接放合适的文具盒!
TOP
7#

感受:下水实验必不可少,阔华教具需改进。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17 14:39:40

为下水实验点赞,为改进创意鼓掌!
怎么改进赶紧行动起来,能改进一个是一个!
TOP
8#

五年级《运动和力》单元第二节:用橡皮筋作动力 课后反思第一:小车不够重,会打滑,因此在小车上放置4个螺母。并且橡皮筋的圈数控制在10圈之内,超过10圈,小车会因惯性滑行好长一段距离,不是非常准确
第二:如何在小车上缠绕橡皮筋,我事先演示了如何让小车正向反向运动,学生只看热闹,等到他们自己实验时,不会操作。因此另一个班级里我拍了一个如何缠绕橡皮筋的视频,发现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三:注意控制时间。学生进行这个实验花了20分钟,学生还想进行实验,非常热闹。以至于下课了学生还依依不舍。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17 14:55:19

用视频辅导教学,赞!
缠绕橡皮筋的问题能不能给学生一些时间自己搞清楚!有些操作需要自己感受!
TOP
9#

社团课之三:扫地机器人这一次社团课是和中塘学校对接,互联网+同步课堂。两边的孩子都很兴奋,仔细研究材料,两人分工合作。制作完成之后有一组孩子我印象特别深刻,刚完成之后扫地机器人只能前进,不会扫地。她来向我寻求帮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解决问题的机会,就让她先自己改进。她先观察了一下制作成功的扫地机器人,然后调整了齿轮和轮轴的位置,扫地机器人就会旋转,扫地了。她非常开心,马上跟我来报告。我表扬了她,她回去之后继续改进(因为旋转的速度比较慢),多次改进之后,她来告诉我:老师。我们的扫地机器人在毯子上也能扫地了(录播教室铺上毯子,摩擦力大,好多组扫地机器人都被卡住了)。最后,我举行了扫地机器人比赛,他们组制作的扫地机器人获得了第一名。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17 15:10:03

充分发挥教师的鼓励引领作用,赞!学生能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真好!
TOP
10#

这个设计当气球吹大的时候,气球是拖在地上的。在光滑的大理石上,没有问题。能前进,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在录播教室的毛毯上。气球拖在地上,摩擦力比较大,小车就不会运动了。最后,翻箱倒柜,终于翻出了爱牛的实验器材,,发现了小喷嘴。
本节课,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2个气球,2个喷嘴(一大一小),小车上放了2个螺母。让他们探究如何让小车运动得更远。学生经过探究之后,发现气球的大小,喷嘴的大小,小车的轻重都会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17 15:39:34
为王老师的教具改进实践和研究点赞!下水实验——发现问题——改进教具——这是很好的教具改进活动,赞!
如果可以的话,把这些整理好的材料分分类,方便下次取用!

颇有心得的帖子建议可以单独发,这样方便设置精华!
TOP
11#

谈谈小发明、小制作社团的感受
1、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第一次社团时,制作特别简单的简易光纤灯,花了40分钟,有的学生甚至花了50分钟。课堂上还要老师帮助拧螺丝。我一个人都忙不过来。现在,这么复杂的扫地机器人也只需要40分钟,并且,螺丝都自己拧,很自觉、快速就弄好了,才上了4次社团课,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提高了。
2、学生更加会动脑筋了。特别是这次扫地机器人,好多学生失败了,但是他不气馁,寻找自己做失败的原因,然后改进。有好几名都是自己改进,成功的。不可否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让孩子一直这样钻研。
PS:走在学校的路上,好多学生问我:老师,小发明社团我还能加入吗?
四4 班一名学生拿着制作好的密码箱回教室,引来学生羡慕的眼光,结果晚托的时候,学生很委屈的告诉我,下课的时候我的密码箱还在,结果现在不见了。: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0/17 15:59:48

动手玩出精彩,动手玩出创意,动手玩出素养,动手会更加精彩……
TOP
12#

五上第四单元第8节《设计制作小赛车》教学反思2020年11月17日

对于这节内容,我本来安排了2课时,第一课时设计小赛车,第二课时研讨制作好的小赛车,并进行比赛。五3班就按照这个设计来,结果发现了几个问题1、设计我们的小赛车活动记录中,有一个设计草图,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画,然后学生基本按照课本里的小赛车画好了,结果制作的时候完全不按照这个设计草图来,家里有什么材料,就用什么材料。那这个设计草图就作废了。2、第一课时时间有多,又没有制作赛车的材料,学生有点无所事事,而且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也只能想出一点点,因为没有实际制作过。想不到更加深刻的问题。针对这两个问题,我进行了改进:

一、认识赛车,提前布置

在第7节运动和设计上完之后,介绍完自行车,我就紧接着介绍赛车,问学生赛车设计的时候有哪些思考与设计,学生基本都能回答。在了解赛车的基础上,布置回家作业(基本上我都安排在双休日,这样有更多的时间制作)提醒学生:用橡皮筋或气球作动力,行驶的距离尽可能远。发给学生4个轮胎、2根车轴。动力装置、车身自己制作。

二、回家制作,完成活动记录

在学生回家制作的时候,完成活动记录。这样方便实时记录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些学生写的思考过程很精彩,忘记拍照了)


三、展示小车、上台交流
有了自己制作小车的亲身体会,每个小组上台交流了自己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评选出三个奖项:1、最佳设计奖;2、最佳研究奖;3、最佳距离奖。有一位同学的小赛车我给他评了最佳研究奖,他的研究过程很精彩,请看我的下一个帖子。下面我放一些学生制作的小车。

四、场地比赛,交流改进

制作完成的小赛车中只有一辆是用橡皮筋作动力的,结果开的距离最近。其余学生用气球,因为他们比较了之后还是发现气球开的距离远。但是碰到了一个新问题,用气球作动力,开不直,但在这里赛车中,出现了一辆冠军车,它的最远距离有10.3米。开的是最远,开的也直,我就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小赛车。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1/22 16:34:13



向王老师致敬!王老师的一课一思做得非常棒,不仅有自己的教学实践,更有着自己的时间改进!非常用心!感动!

建议王老师把这样用心的一课一思单独发布,方便老师们学习和参考,同时也容易获得精华!可以把发布的专帖地址放在自己的成长帖中,这样两边都有!

另建议王老师的字号可以是3好或者4号,5号占屏幕,太大了!



TOP
13#

论学生设计及改进价值


       这位五3班王洲涛同学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动手能力及思考能力,前后共制作了4辆小车,图一是最开始的那辆小赛车,图二是改进后的最后的那一辆,也就是参加比赛获得冠军的那辆车。他在上台交流时给同学们介绍了他的改进之路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1/22 17:15:32


为这样优秀的孩子大大点赞,用心用情用智慧,太棒了!更为王老师点赞,建议单独发帖分享给精华!

一不小心按了编辑,把原来的帖子做了修改,王老师查看一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TOP
14#

     五上第二单元第4节《光的反射》教学反思2020年12月9日

       这节课第一次上的时候我又没上完,个人性格原因所致,上课比较拖沓。每次都是第一个班级上完之后,进行反思,精简教学过程,加快教学进程。每次反思我都喜欢理一遍教学过程,在整理教学过程中改进,这样以后再看,就可以根据这个教学过程再进行改进。

一、直奔主题,照亮目标(改进)

     第一个班级上的时候我先出示镜子,玩了一会儿镜子,然后再照亮目标。发现这样比较费时,其实学生根据预习及生活经验,都知道镜子的作用。不需要再花费时间。因此,这个环节改成3个小活动。

     1.光线直接照亮科学书。(这个活动没进行实验。)重点探究如何画光线。一名学生上台画光线,其余学生自己在课堂作业本上画。学生都能画正确。(有的学生忘记标箭头,提醒)为下面2个实验画图做准备。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2/13 19:16:41


课堂有一些小插曲,这样的教学更有活力,但从课堂效率来说,教学目标要明确一些~
可以直接出示问题情境,这样聚焦研究会更好!
TOP
15#

三、课堂亮点

      1、让学生自己制定研究计划单,并且全班学生分组研究。

      2、创新接径流的方式。课本是一个学生在上面降雨,另外一个学生接径流,这个学生手比较酸。我把放土壤的盆架在接径流的盆上,因为接径流的盆大,这样就不需要一个学生拿着。解放双手,一起观察。
四、课堂不足及策略

    1、植被选的不合适 ,我的本意是让学生把这个植被紧紧贴在土壤表面,但是我忘记给学生提供剪刀了,所以一开始学生就像图片这样将植被搭在土壤上,后面经过我的提醒,同学们根据土壤大小剪出了适合的大小,但是这个植被比较硬,不能铺在斜坡上,另外一端会翘起。在思考怎样改进植被的覆盖。

   2、喷水壶改进。阔华学具袋离提供的喷水壶到后面水快被挤完了很难出水,所以在降雨的时候一开始雨大,后面雨小,而且2个学生全凭自己的力气大小在挤水,不能保证下的雨一样。我在想改成我们浇花的那种自动出水的更好。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0/12/20 21:12:34


每一点改进都是对教学的深度思考产生的,关心孩子,解放学生的双手,老师很有心,同时更利于学生全面观察!
喷壶的改进方法很多,可以动动脑筋!
TOP
16#

                                                 四上第二单元第5节《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2020年12月31日


四上第二单元第5节《食物中的营养》教学反思2020年12月31日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
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检测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

三、课堂亮点:
1、准备实验材料充分。我事先让学生带了一些食物,每个小组提前准备好。节约时间。
2、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本实验我采用碘酒检验淀粉,学生对碘酒的气味比较敏感,我就教了学生用扇闻的方法闻气味。学生印象特别深刻。

四、课堂不足及改进:

1、食物的种类不够多。我只准备花生、西红柿、鸡蛋、馒头、马铃薯、米饭这六种食物检测。有点局限性。下次让学生自己带,五花八门的食物现场检测。
2、实验前没有强调这些食物不可以吃。学生实验的时候,有的小组自己在尝馒头和花生的味道。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下次一定要提醒学生在实验室里的东西都不能用嘴巴去尝。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1/3 21:25:24

为充分的实验材料准备点赞!
科学的严谨的操作需要在平时反复引导落实!
学生吃实验的食物这是一个时有发生的现象,我们可以提前约定!


TOP
17#

期末复习之概念整理。这周准备了概念填空题,填写的好,奖励科学家名片一张,孩子们用心去准备了。点赞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1/24 19:03:06

分点分块进行专项复习是很好的策略!用好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复习更有趣味,真好!
TOP
18#

五下第一单元第8节《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学反思

三、教学思考:

1、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我自己事先进行下水实验。我采用2牛的钩码进行研究。(0.5牛的钩码个人觉得太小,而且实验室量程是1牛的测力计只找到5个)

实验数据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到了学生进行实验,发现完全不一样了。有的小组在酒精中的浮力比清水还大,糖水中的浮力比清水中的要小。反正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对于在酒精中浮力最小,在盐水和糖水中浮力最大根本得不出来。

第二班级,我特意强调:浸没在水中,2个人读数。专门盯了一个小组进行实验。我发现其实在酒精中和在清水中只差了一点点,学生就认为2次读数一样,就得出在酒精中的浮力和清水中一样。但在盐水中明显比清水中的浮力大,在糖水中又不明显了。所以这个实验要非常准确的话,还需要测力计精度再高一点。

第三个班级,我特意换成0.5牛的钩码,量程1牛的测力计。发现数据还是不准确。

方法:在做完实验研讨环节将马铃薯放到4种液体中,发现依次沉、浮、浮、沉。让学生明白其实酒精中是沉的。浮力比较小。扭转上面实验做完的错误观点。

2、同体积的马铃薯与几种液体的轻重比较。

我采用演示实验。用500毫升的大量筒,排水法测得马铃薯的体积是85立方厘米。然后依次测量同体积的清水、浓盐水、酒精。结果非常明显。

PS:测马铃薯体积还是溢水杯更方便。遗憾没有测量同体积的食用油的重量。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3/28 19:53:54


为认真的王老师点赞!下水实验很重要,这是老师胸有成竹的基础!

一般在实验中用同一个测力计,如用0.5牛的测力计挂着一个钩码在四种液体中比较还是有区别的!如果现象要更明显,建议用密度小一点的材料,如低密度不吸水石块!现象更清楚!

同体积的马铃薯和液体比较轻重,可以用100毫升的量筒,精确度高一些!
需要的额时候马铃薯是可以处理加工一下形状!
TOP
19#

五下第二单元第3节《液体的热胀冷缩》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点:经历改进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的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

三、教学思考:

     1.温度计引入,巧做铺垫。

第一个班级我用橡皮膜和试管在热水中观察到的现象不是特别明显引入,但学生不能改进实验装置,全程靠老师的引导,所以第二班级我改变了方法,倒置。把温度计提上来讲,细玻璃管讲透,这样学生就会想到细玻璃管可以用到后面的实验设计环节。

     2. 设计实验,巧设问题。

        三个问题:(1)液体装在哪里?(2)如何能明显观察到液体体积大小变化?(3)如何让液体受热或受冷?通过这个巧妙设计的问题,明确各材料的作用,体会设计实验的乐趣。

     3.实验验证,巧妙验证。

        设计完实验之后,每个小组制作了热胀冷缩放大装置。之后通过实验验证,体会放大法的作用。有个小组因为橡皮塞和圆底烧瓶不匹配,导致失败,通过失败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密闭的重要。下面三幅图:第一幅刚完成装置;第二幅:放到热水里;第三幅:放到冷水中。(没有放到冰水中。)

      4.没有进行其他液体的验证,只是让学生回家去验证。下次应该让学生提前带液体。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4/18 17:02:59

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赞!改进实验可以通过问题的描述、典型材料的引领开展!
通过实验认识许多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TOP
20#

五下第二单元第7节《传热比赛》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点: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热传导性能有差异。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三、教学思考:

     1.情境引入,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我创设一个铁勺和塑料勺参加传热比赛去,出示2个不同大小的勺子,问问公平吗?课本用3个材料不同,大小一模一样的勺子进行传热比赛。这对我们科学老师来说,有点难,实在找不出大小一样的不同材料的勺子,我想:干脆不同大小的勺子好了,问学生行不行?让学生体会一定要大小一样的勺子,体会控制变量。后面又找到了3根长短、粗细相同的塑料棒、木棒、铁棒进行实验,把课本中的勺子传热比赛改为小棒传热比赛。

     2. 设计实验,检验传热本领。

        本次检验传热本领有2个实验:第一:不同材料的小棒传热本领的比较,这个学生回答的方法比较多:摸、顶端涂蜡、测末端温度。我一开始觉得测温度可行,刚好手边有温度计,我就试了试,玻璃泡与三种小棒的末端接触,小棒很细,还是玻璃棒粗,找了3名学生上来尝试,结果发现温度没上升,我想应该和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温度充分接触有关,测量的是空气温度,三个温度计的温度差不多。所以我觉得这种方法也不可行了;


     3.分工合作,分别记录。

        爱牛的验证不同金属传热本领大小的装置有个缺点:金属棒太短了,这么短的金属棒上要粘4根小棒,小棒掉落的太快了,一个人根本来不及记录。所以我找了3名学生,每人分好对应的一种金属,用秒表测量,学生分配到这个任务了之后,特别兴奋,盯得可牢了,就不会发生小棒掉落,但结果没记录的现象。

     4.金属传热比赛实验时凡士林的量一定要差不多。

这次我4个班级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有几个班级第一根掉落的不是铜棒上的小木棒,而是铁棒或铝棒,还出现第二根没掉、第三根掉落的情况,原因我想跟金属棒太短了和凡士林的多少有关,希望这个器材能改进一下,至少3根金属棒做的长一些。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4/25 21:53:28

控制变量的教学设计很好,引导五年级学生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很有价值!用普通温度计测量小棒的温度变化干扰因素会比较多!发现问题往往是改进优化教具的开始,赞!
凡士林的多少会影响实验结果,所有控制好凡士林的用量很重要,可以让孩子们自己观察思考解决这个问题!
TOP
21#

五下第三单元第5节《机械摆钟》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点: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教学难点:理解摆的等时性,相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三、教学思考:

     1.没有出示实物摆钟。

     让学生充分观察摆钟之后再来研究。但是家里找不到摆钟,只能用图片和视频代替了。但实物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

     2. 课堂自己制作自己的摆钟。

        我只给每个小组一根棉线、一个螺母和铁架台。让学生自己制作单摆。这样,每个小组的摆钟摆绳长短不一样,为下节课的探究做铺垫。在研讨环节,要充分研讨,让学生注意摆动幅度对摆动次数没有影响。还要研讨摆的等时性。挑选了摆绳长短不一的小组研讨。不同的摆,摆绳越长,次数越少;同一个摆,1分钟内摆动次数相同。在数摆动次数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数准确。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5/16 17:51:05
摆钟不重要,计时更重要!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如果一组特别长或者短,其他组的摆长差不多,这样的课堂更有思维性!
TOP
22#

五下第三单元第6节《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点:推测并实验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设计摆的研究计划表。

三、教学思考:

     1.实际操作困难。

    本节课让学生进行2个小组实验:第一个改变摆锤重量,保持摆绳长度不变的实验,在实际准确操作上存在困难。我采用的是在一个铁架台上绑上3个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重量不一的摆,结果用打结的方式好难保证一模一样长,而且3个螺母当摆锤时,不能并排系在一起,导致3个螺母的摆锤会长一点。3个摆系在一个长杆上,很容易缠在一起,不提前系好,课堂上太费时间了。因为这些原因,有好几组的实验数据不准确,得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的实验结论。

     2. 进行摆长的研究实验器材——两块长短不一的木头,因为长短差距不是很大,所以测量出来的结果很接近,不够准确

       最后演示实验:摆绳一样,摆长不一样的两个摆,学生预测摆动快慢一样,教师演示,但我做完实验发现:摆锤长的和摆锤短的1分钟内只差3次,相差不够大,要是两块木头长短相差再大一点,更加有说服力。

     3.实验数据测量要准确。

     这节课的实验数据来分析,得到正确的科学结论。一定要让孩子数正确,摆动幅度不能超过90度,自由释放。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5/30 21:18:54


王老师的科学课活动很扎实,赞!
改变摆锤重量可以适当简单点,直接加螺母比较方便!
摆长实验时木块长短差距大一点,效果会更好!
TOP
23#


五下第四单元第4节《谁先迎来黎明》教学反思

一、教学重点: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教学难点:时区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图片出示: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谁先迎来黎明?

       2. 探究自转方向,模拟实验:出示任务:让学生模拟,体会地球自转方向不同,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不同。

       3. 亲身感受,体会运动的相对性:通过汽车和转椅,认识运动的相对性,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

       4. 认识世界时区图:时区的划分,认识北京、乌鲁木齐、伦敦、纽约的时区。

三、教学思考:

1.模拟实验让学生体会自转方向对日出先后有影响。

学生对于这个模拟实验很感兴趣,但是既然是模拟实验,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模拟什么角色。在充分认识北京和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之后,再模拟这个实验。学生对于乌鲁木齐和北京如何站位就会有充分认识。在一个班级做这个模拟实验时,北京站在西侧,乌鲁木齐站在东侧,下面的学生就说了乌鲁木齐和北京站错位置了,我觉得学生能说出这点,就是学以致用。

2. 对于运动的相对性没有充分让孩子体验

        课本中安排的汽车和转椅旋转,我只是让学生自己联系坐车的经历,对于前进的汽车,旁边的树木后退,学生的生活经验已经具备了,但是在转移旋转时,观察周围物体,学生的体验就比较少。但是实验室没有转椅,只能让学生回家充分感受。

   3.世界时区图的认识没有动态说明。

      世界时区图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我让学生在课本上一起认识时区的划分,虽然也能说明。但总是感觉少了系统的认识,我觉得应该再让学生看地球自转的动态视频时,明白时区与时差。

博文王梦婧 发表于 2021/6/6 20:47:39

模拟实验会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可以的话多组织几个小组开展,提高参与率!世界时区图的认识可以通过划一划、找一找等活动提升认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