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凤仙花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教学新探) [复制链接]

31#

关于凤仙花生长与积温研究的小结

每种植物的生长与其所需的积温是相对固定的。那么凤仙花它的一生与积温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过我们的种植活动与温度的观测记录,作一下初步的总结。

一、播种期的选择

凤仙花的发芽温度为15度以上,低于这个温度则不会发芽,因此播种的日期为3月底——4月初比较适宜。如果播种时间早了,由于气温上下波动比较大,会出现烂种和死苗的现象。今年我们在2月28日试种了一批种子,这些种子经过两天的温水浸泡和室内控温,种皮已经破裂,露出种芽,结果下到土里以后由于温度不宜,几乎全军覆没。

二、发芽与积温

种子从下土到发芽,所需的积温为110——150度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温度在15度左右的天气里,种子的萌发时间为7--10天,温度升高,其萌芽时间可适当缩短。

三、从幼苗到开花的积温

从种子发芽到开花这段时间所需的积温为1000度左右。此段时间平均温度可以达到18度左右,也就是说,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的时间大约为55--60天左右。假如种子发芽为4月1日,那么在5月25日左右即可开花。具体还要看当地的温度变化情况。

四、开花到结果

凤仙花的花从绽放到凋谢时间较短,只有两三天,花瓣谢落以后,便形成了果实。

果实从形成到成熟的时间尚待进一步观测……

TOP
32#

数据在研究中的可信度很高!
TOP
33#

对《植物的生长变化》教学的一点看法

小学科学三下课本《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教材安排这学期一开始就要种植凤仙花,根据日期,那时还属于深冬的季节,除了广东等南方部分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地方还都不能开始种植(北方的部分地区可能要到5月份才能开始)由于凤仙花种子生长中受温度这一条件的制约,使得许多老师对教材的安排感到混乱,尤其是新的老师更是觉得迷茫。

鉴于这样的情况,本人觉得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把种植凤仙花改为其它适合更低温度生长的植物(例如蒲公英等);另外一种是使用塑料大棚改变温度环境。

对于第一种办法,也不是很理想,除了教材要作很大的改动外,其生长的环境温度还是不能适合大部分地区。

而第二种办法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是建造一个塑料大棚,所需资金不多。根据学校情况大小可以自由确定,一般为5——10平方米比较合适。场地也不是大问题,即使城市学校没有土地,在水泥地上倒上15——20厘米的土也可以。也可以把学生盆栽的花盆立体地放到大棚中去。学校有了这样一个大棚,以后每年可以使用,老师们不用再为凤仙花的种植而感到烦恼了。

其二是大棚的温度可以自由控制,哪怕是严寒的北方,也可以营造出一个适合凤仙花种植的温度环境来。

其三是可以大大缩短凤仙花生长的周期。根据我校以上的观测研究,在我们这里,凤仙花从种植到开花大约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把大棚的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一般40天就可以开花。这样的进度几乎可以与教材同步进行。

其四,通过使用大棚种植植物,还能使学生体验到现代农业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

以上只是本人对此的一些的看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少的问题,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和实践。

TOP
34#

关于凤仙花种植在教材中的安排,期待大家提出你的真知灼见。
TOP
35#

这个记录是学生在做吗?
TOP
36#

这个记录是学生在做吗?
周王庙师 发表于 2016/6/12 13:42:41

记录是气象观测组根据气象自动站记录的数据。
TOP
37#

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赞一个,加精!
TOP
38#

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本身已经不容易,还做的这么好,就更不容易了!
TOP
39#

有数据,有分析,有建议,赞一个,加精!
喻伯军 发表于 2016/6/13 9:13:17

感谢喻老师的鼓励。
这个题目只是一个很老的老话题,也曾有人在不断地抱怨着,探索着,我也只是想从积温知识这方面来探索一下凤仙花的生长规律。这样有利于各地老师根据这一规律来安排课程课时。
TOP
40#

做得很细致很认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