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凤仙花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教学新探) [复制链接]

21#

5月24日   第一朵花开了
TOP
22#

5月30日

TOP
23#

6月7日

TOP
24#

6月10日

TOP
25#

有图有数据,超赞!
玩得痛快,学得扎实——桐乡市乌镇植材小学:书香、童趣、智慧
金国江  QQ:55502289
TOP
26#

凤仙花的发芽与温度的关系

以上记录的温度数据主要是想做一个小小的课题研究——凤仙花的生长与积温的关系

从资料上查到,凤仙花的发芽适宜温度是18度左右,一般从播种到发芽大概需要5——7天时间。从3月2日起,本地的平均气温开始上升,在3月4日就达到了18.3度,我们就开始选择了把种子播了下去。

不曾料想到,自从播种以后,温度开始下降,3月6日,降至0度以下,以后几天,最低达到了4.7度,这样的温度,显然是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因此一直不见其发芽。

直到3月16日,温度又回到了10度以上,但远远低于18度。3月19日,当积温达到110度时,第一棵种子发芽了。但发后的日子温度还是在10度左右徘徊,凤仙花又一次遭遇了生长停止期。十天以后,温度终于又一次走出了15度,这时,再也压抑不住的种子开始陆续地从土里钻了出来。此时的积温已经达到了160度。

从以上的记录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凤仙花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5度,种子从播种到发芽需要150-250个积温。


TOP
27#

从这张图上更进一步看出:环境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比较大。那是因为根据积温的定义,植物生长的有效温度是10℃,当温度值低于10℃时,不能计入有效积温之中。该段时间的气温在10度上下波动,而环境温度要略高于标准温度。好多日子里,其平均温度高于10度,它的值可以计算到积温中去;而标准温度低于10度,它的值就不能计入积温之中,因此这里的积温拉开的距离比较大。

一般研究中的积温是以百叶箱中的温度作为标准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凤仙花种子发芽的有效积温定义在100——150度范围之内较为合适,上面提到的环境温度积温150——250度可以作为参考。


TOP
28#



从此表看出,凤仙花种子的萌芽温度是在15度以上。
TOP
29#


TOP
30#

有关积温的一些知识(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积温的定义:
    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即活动温度总和,简称积温。是研究温度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指标,从强度和作用时间两个方面表示温度对生物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一般以℃为单位,有时也以度·日表示。
    二、种类:
    分活动积温、有效积温、负积温、地积温、日积温等。
     ①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Aa),适用于大量资料的计算,多在农业气候研究中运用,其计算式如下:
    式中堟i为生育期内每日平均气温,i=1,2…n。n为该生育时段的天数。计算时从进入该生育时期的第2天算起。
    ②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简称A值)。其中不包含低于B值的温度,所以更能表征生物有机体生育所需要的热量。多应用于生物有机体发育速度的计算。
     根据上式,可以利用农业气象平行观测资料,用最小二乘法、图解法或实验方法确定A、B值。
    ③其他积温。冬季零下的日平均温度的累加称为负积温,表示严寒程度,用于分析越冬作物冻害。日平均土壤温度或泥温的累加称为地积温,用以研究作物苗期问题及水稻冷害等。逐日白天平均温度的累加称日积温,用以研究某些对白天温度反应敏感的作物的热量条件。
    三、应用:
    积温在农业气象中一般应用于下列3个方面:①反映生物体对热量的要求,为地区间作物引种和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②在农业气候研究中作为分析地区热量资源、编制农业气候区划的热量指标;③在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中根据作物各发育时期的积温指标,预报作物的发育时期。其公式为:x(n)=x(n+rN)
    积温指标除因生物种类和发育期不同而有异外,在地区之间和年际之间也有变动。这是因为生物的发育有赖于外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只有在其他条件得到满足时,温度才对生物发育速度起主导作用;而外界环境条件实际上是在不断变化的。同时,各种生物对温度变化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生物积温指标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因此温度与生物发育速度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非线性的。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只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特别是光照长度对生物发育速度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在按线性关系计算积温时,应对计算值进行适当订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